-
1 # 半壺老酒半支菸
-
2 # 拾荒堂主
也並不是橫行無阻,八國聯軍聯娘子關都沒過,北邊也就到了宣化以東,南面連山東都沒進。八國聯軍的戰略目標很明確:打到北京,佔領紫禁城,羞辱華人,從精神上打垮華人。順手搶些東西,發點財。華人中恰恰就有那些不爭氣的奴才,直到現在還在為八國聯軍歌功頌德,恨不得當年讓八國聯軍把中國都佔了才好。這種人就不配當華人!當狗吧!
-
3 # 阿童木阿磊
因為八國聯軍帶了加特林機關槍, 怎麼打?! 還有就是政府無能百姓對政府沒有指望 在廣東地區曾經發生過 殺外華人的盛況 原因很簡單,一個人頭給多少錢 中國膽大心黑的多了去了 連殺了好幾個老外軍官 最後整的他們呆不下去, 開著戰艦去了北方
-
4 # 閉家鎖的紅楓
看多了網路小說的低劣描寫,會經常誤會一件事。
從軍事上來說。在無線電,鐵路技術尚未普及的時代。一場會戰參與人數很少超過10萬人,太多的話很難指揮。
能有上十萬人的會戰,其實已經是很罕見的事情了。
中國歷史上那些動輒幾十萬人的戰爭,一般都有水分:
一,雖然確實動員了數十萬人,但前線實際作戰的可能僅僅數萬。(如淝水之戰)
二,雖然號稱是十萬大軍出征,但其實兵力最多隻是數萬,卻始終沒有發生大會戰,而是分成若干次 數千人,甚至數百人,數十人的小戰鬥。(如明朝初期征服越南的一系列戰爭)
清朝雖然有數十萬軍隊,但憑藉它的後勤和指揮能力,不可能在一個戰場集中起來,像保衛北京的八里橋之戰,清軍倉促間只能集中2.5萬至3萬人,結果被英法聯軍8000餘人一戰而破。
如果像古代那樣抓壯丁,髮根長矛就臨時擴軍個幾萬,雖然不是做不到,但隨著武器技術的發展,再多的炮灰在戰場上都沒有作用。
所以在八國聯軍入華的時候,當時守備北京的“新式陸軍”武衛軍一共約為5萬餘人。只有這五萬人算是有戰鬥力的軍隊,其他的八旗和綠營部隊,清朝自己也知道派上場也沒有意義。
像義和團的百萬雄師,在實戰中被證明沒有任何意義,數萬人圍攻東交民巷的外國使館,始終拿不下來,甚至淪為對方練習槍法的靶子。(有位公使夫人在使館內抽空射擊拳民,射殺了近20人。)
-
5 # 走著瞧yangye
一些人只是標榜自己如何,那是大清的天下!請問大明天下是誰的???幾億人口不也是被幾萬八旗征服了嗎?漢奸前仆後繼的爭搶屠殺自己人,別給自己臉上貼金了,民族的劣根性不去掉,不自強,總給失敗找理由,再有入侵還是這樣!看看如今的僵死肉,轉基因!
-
6 # 復興者145790713
中國有就古話,人無頭不行,鳥無頭不飛,當年就缺少震臂一揮的人,外國有人說過一句話,一群由獅子帶隊的綿羊完全可以打敗一群由綿羊帶隊的獅子。大清被袁弄沒了,那以後中國才出現了許多雄獅。
-
7 # 小哥哥的文淵閣
一場戰爭不全是靠人數取勝,其中影響的因素有很多。如思想,武器裝備,人才,生產力等等。
一,八國聯軍在思想上的領先是其最大的優勢。面對自詡天朝上國的清朝,在思想上不斷的加強控制和約束百姓。思想上的落後便會造成認知的差距,對待一場戰爭也便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其幾萬的人便是能對清朝造成致命的威脅。而且問題上說幾億的人的清朝,並非是人人皆兵,更多的隨波逐流,正所謂,興也,百姓苦,亡也,百姓苦。這樣下的清朝再誕生腐朽的制度,不亡也是出奇了。
二,八國聯軍在武器裝備上的優勢,使得在入侵中國時,無往不利。人手一把先進的洋槍比參差不齊的冷兵器要強的多。也就是說你的刀還沒過來,我的子彈卻早已穿過你的胸膛。所以面對幾萬的船堅炮利的八國聯軍,清朝自然是擋不住。
三,在人才方面,雖說清軍也有不少優秀的反入侵的愛國將領,但終究是少數,更多的是麻木不仁,膽小如鼠的無能者。面對當時思想開放的八國聯軍,便是小巫見大巫了。
四,在八國聯軍中絕大多數已經是先進的機器大生產,生產力的提高,便誕生先進的制度,對於落後的清朝的小農經濟來說,入侵者的生產力是他們拋卻的。生產力和生產技術決定上層建築,這便是差距。
-
8 # 劉摯仙1
八國聯軍雖來了數萬人來對付中國的清朝,而為什麼當年國的對八國聯軍的行為無動於衷,只因當年華人對清朝政權產生了厭惡,所以象魯迅這樣的當年的“有識之士”對清朝政權一樣麻木了,華人中的大多數人是因為沒文化沒思想才如此,可魯迅是別有用心之者。
-
9 # 阿忠先生
其實這個問題問的很尖銳,從心理上來說幾萬人去闖幾千萬人的龍潭虎穴打仗是會害怕的,就好比你現在手上拿著一把AK去一個準備就緒的鎮上開戰一樣對面就算沒先進武器但也有石頭鐵器弓箭彈弓鳥茺對你進行殺傷,對面同樣是人總會想辦法躲過你的射擊避你鋒芒等你子彈打光在伺機殺傷你。更何況晚清時期八國只是毛瑟打一發還得裝半天彈藥的慢殺傷性武器。 很多網友說制度落後啊觀念落後,武器落後啊?其實當時的晚清同樣也用著從西方國家買過來的毛瑟步槍進行著對抗,而且不乏訓練有素計程車兵。而恰恰有意思的這場戰爭晚清雖然敗了但戰場戰死計程車兵佔很小比例,大多數都是槍還沒開就丟槍逃跑,確實也應戰術落後盲目衝刺過,但這只是騎兵的形式而已,根本沒心殺敵見前面同伴倒下後面就覺得這是在玩命紛紛潰逃? 八國聯軍深知晚清國情,清朝不但腐敗還拿漢族百姓當奴隸對待,一個民族節氣蕩然無存只知道自己是奴哪能不貪生怕死,哪還有勇氣跟意志戰鬥。這就好比讓你闖龍潭虎穴,你再英勇也會惦念也會害怕。因為對手很兇殘勇猛!但如果是讓你去一堆乞丐群中,去殺一群覺得自己是奴才懦弱膽小的人時那麼你會輕鬆的多?而且你會越殺越有成就感因為對手就好比菜一樣等著你砍! 那時的晚清中國不是龍潭虎穴,而是一臭水溝子腐敗落後懦弱貧窮飢餓!飯都吃不飽只想著怎麼活,而不是想著怎麼殉國,怎麼捍衛國家,因為朝廷生死和百姓根本沒關係……一個不被擁護的政權,一個可能因為說錯話就有可能被滅族的垃圾政權,視人民如草芥視人民如牛羊!試問就算是大家活在那樣的年代你們會為之拼命抗敵麼……答案就是不會
-
10 # 謀士說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大約五萬人左右。聯軍從5月30日開始,大約有百人到千人的聯軍,從渤海的軍艦上登陸天津大沽口。登陸天津以後,再從天津乘坐火車進入北京!戰爭真正爆發的時間是,6月中旬,日本和德國兩名公使去北京談判,被神機營的人誤認為間諜,被處死!因此,爆發大規模的軍事衝突。
八國聯軍侵華不斷的從海上增兵,當時清朝海上軍事力量非常的薄弱,雖然有清軍頑強抵抗,但是面對列強海上軍艦的攻擊,幾乎是束手無策。此外,八國聯軍進攻天津的時候,還使用了毒氣彈。而北京的抵抗力量主要是義和團,義和團人數雖然多,但很迷信,以為刀槍不入,結果在八國聯軍的洋槍洋炮面前卻不堪一擊。
慈禧太后估計也沒有料到,八國聯軍的火力竟然這麼猛。連刀槍不入的義和團也不是對手,面對八國聯軍逼近,害怕之下,只能逃跑了。當時的華人口大約4億人,但是腐敗的清政府養的那一群兵,毫無戰鬥力。且晚清時期不斷的賠款,如果大量募兵會增加軍費開支,對國庫空虛的清政府來說,已經非常吃力了。所以,當時的清政府兵源也是有限的。除了兵源有限之外,清政府的武器裝備落後,只有神機營(洋槍隊)裝備好一些,其他清軍還處於冷兵器時代。除了神機營,就是袁世凱訓練的新軍,然而在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袁世凱被調往了山東,主要維持山東的秩序。所以,北京的清軍,根本不是八國聯軍的對手。
更重要的一點是,全國反清不斷,各地方也要軍隊維持秩序。不可能把兵源,全部調往北京。即便是號召全國勤王,等各地計程車兵到達北京的時候,慈禧估計已經被八國聯軍活捉了。俗話說“三十六計,走為上策。”,打不過人家,只能逃跑了。反正慈禧太后也不知道一兩次逃跑,對慈禧來說已經習以為常。在八國聯軍侵華時,慈禧也是很牛逼的樣子,向八國聯軍宣戰,結果被打得抱頭鼠竄。清軍打不過八國聯軍,除了朝廷腐敗,還有武器裝備不行,即便是用義和團“刀槍不入”之軀,也不是八國聯軍的對手!
回覆列表
大清國是愛新覺羅的國,家是老百姓自己的家,在滿漢不通婚的朝代,想讓幾億老百姓為大清國抵禦異族侵略,恐怕有些難度——或許在很多老百姓眼裡,那些紅頭髮綠眼睛的洋人,和高高在上的官老爺們,都是一樣的異族,異族之間的爭鬥,關我們老百姓啥事兒?再說了,連慈禧太后都帶著光緒皇帝逃走了,誰來領導老百姓抵抗?
當然,這是一個不正確的想法,但在當時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晚清時節,老百姓已經被朝廷敲骨吸髓寒透了心:太后老佛爺一頓飯要吃好幾百道菜,而老百姓吃光了草根樹皮之後只好去吃觀音土。而那些文人墨客正奔著“奴才”資格使勁兒,他們可以指責老百姓不愛國,可是卻從不敢請求朝堂上翎頂輝煌的人上人關係一下老百姓的疾苦,哪怕是一把摻了沙子的秕糠,也能救一家人性命。但是文人們在皓首窮經,期待著一躍龍門身價百倍——所以他們第一個考慮的也是保住自己的性命,“留有用之身為朝廷效力”。他們尚且不肯為國捐軀,又有什麼資格讓老百姓用血肉之軀去阻擋洋槍洋炮?
上面說的還不是重點,愛國情懷是人人都應該有的,先有國後有家,國破家必亡,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民。現在中東很多地方滿目瘡痍難民如潮,就是最好的例證。八國聯軍之所以能在擁有幾億人口的大清橫行無阻,問題還是出在慈禧等人的朝令夕改上——無論是老百姓還是中下級軍官,摸不準高高在上的“老佛爺”是啥心思:攻打大使館是一個奇葩命令,但是前方將士久攻不下嗓子冒煙,後面慈禧卻派人給洋人送給養,甚至周到地送去了西瓜。
而清朝這種寧與友邦不予家奴的觀念是一以貫之的,道光皇帝曾經下過一道聖旨:“兵勇殺一黑白夷,即行正法”。道光是誰?當然是慈禧的公爹愛新覺羅·旻寧了。
有這樣的皇帝和太后,即使老百姓有報國之心,也不敢真豁出命去跟洋人死拼:拼死了自己是為國捐軀,拼死了洋人也得不到嘉獎,還有可能被朝廷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