毽球是一項新興的體育專案,80年代中後期才亮相國內賽場。它的比賽場地類似排球場,中間掛網(男子網高1.60米,女子網高1.50米),兩項團體賽每方各3人,每局15分,決勝局為每球得分制。比賽時運動員用腳踢球,不得用手、臂觸球,在本方場區內最多隻能擊4次球。
花毽即花樣踢毽,是毽球運動中的一種,分規定動作賽和自選動作賽兩項。規定動作有盤踢、磕踢、落、上頭、交踢6個套路,自選動作則由運動員即興發揮,花樣更繁難度更高。
【毽球的起源】
踢毽子,是在中國一項流傳很廣,有著悠久歷史的民族體育活動。經常進行這項活動,可以活動筋骨促進健康。在古都北京,踢毽子還有個富有詩意的名字——翔翎。 踢毽子起源於什麼時候?又是何人首創?這早就是中國體育專家們非常感興趣的一個問題。有一種傳說認為;毽“創自轅黃帝”。當時叫“毱”,不叫毽,是練習武士的一種器具。“毱”在中華大字典中解釋為“皮毛丸”顯然,“皮毛丸”與毽是兩種不同的東西。又一傳說認為:“創自嶽武穆,用箭之翎,配以金石之質,拋足而戲,以釋軍悶。”此種傳說沒有可靠的佐證,而且,“箭”與“毽”又不相同。也是不足為信的。
據歷史文獻和出土文物證明,踢毽子起源於中國漢代,盛行於六朝、隋、唐,唐《高僧傳》二集卷十九《佛陀禪師傳》中記載:有一個叫跋陀的人到洛陽去,在路上遇到了十二歲的惠光,在天街井欄上反踢毽子,連續踢了五百次,觀眾讚歎不已。跋陀是南北朝北魏時(公元467——499年)人,為河南嵩山少林寺的祖師,他非常喜歡惠光,並將他收為弟子,惠光便成了少林寺的小和尚。
宋朝高承在《事物記源》一書中,對踢毽子有較詳細的記載:“今時小兒以鉛錫為錢,裝以雞羽,呼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有裡外廉、拖搶、聳膝、突肚、佛頂珠等各色。”
明、清時期,踢毽子進一步發展,關於踢毽子的記載也就更多了。明代進士、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散文學家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中寫道:“楊柳兒青放空鍾,楊柳兒死踢毽子。”踢毽子已成為民諺的內容,而且發展到數人同踢的技巧運動。至清末踢毽子已達到鼎盛時期,參加的人越來越多,不僅用來鍛鍊身體:作養生之道,而且把踢毽子和書畫、下棋、放風箏、養花鳥、唱二黃等並提,一些人以會踢毽子而自榮。因此,踢毽子的活動更加廣泛,特別是青少年參加者更為普遍,當時就有這樣的童謠:“一個毽兒,踢兩半兒,打花鼓,繞花線兒,裡踢外拐,八仙過海,九十九,一百。”說明踢毽子已經到了相當普及的程度。民間踢毽愛好者更是用功苦練,以口傳身授的方法代代相傳。以北京為例,每遇城鄉廟會,各路能手,步行相聚,觀摩、比賽,培養新手,甚是熱鬧。 (郭七正《踢毽子》)
【 毽球的發展 】
到了本世紀三十年代,湧現了一批全國聞名的踢毽子能手。如北京的譚俊川、金幼申、溥子衡、林少庵,上海的周柱國、陳鴻泰,河北的楊介人,浙江的謝叔安,河南的路錦城等等,數不勝數。踢毽技術在普及的基礎上得到了提高,各種踢法豐富多彩,高難翻新的動作層出不窮,不同風格爭奇鬥勝,使觀者眼花繚亂,驚歎不已。中國傳統的踢毽運動,日趨完善。
1928年月12月,在上海市舉辦“中華國貨展覽會”時,舉行了中國第一次踢毽子公開比賽,推動了這頂民族體育專案的發展。1933年3月26 日。在南京市又舉行了第一次全國性的踢毽比賽,據當時的報紙報道:“報名參加者頗為踴躍,其中有河北的溥子衡、金幼申、(編著者注:溥子衡、金幼申系北京人)、楊介人三人,對於踢毽子極有經驗......,能踢之花式均有百餘種之多,觀者無不讚美。此外,有著名體育家及踢毽能手參加......,屆時定有一番熱鬧也。“比賽結果:河北楊介人獲普通踢(盤踢)和花樣踢第一名;北京運動員溥子衡、金幼申並列普通踢和花樣踢第二名,三人所踢花樣都有百餘種之多,第四名踢的花樣有三十種,第五名踢的花樣有二十種。”在發獎會上,楊介人、溥子衡、金幼申三人再次進行了表演,還拍了電影紀錄片。
1933年10月舉行的全國體育運動會上,踢毽子同拳術、摔跤、彈弓、劍術等民間運動專案一起,又進行了比賽。上海運動員周柱國、北京運動員溥子衡和金幼申分別獲普通踢的前三名,浙江運動員謝叔安獲第四名。上海運動員陳鴻泰獲特別踢(交踢、北京叫小毽股)第一名,上海運動員周柱國和北京運動員金幼申分別獲特別踢的第二、三名,第四名為河南運動員路錦城獲得。比賽後,北京運動員金幼申、溥子衡二人,還在南京、上海等地的一些大學、中學等單位進行了多場表演,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好評。
1963年,踢毽子同跳繩等,被列入國家提倡開展的體育活動,踢毽子運動還被編入了小學體育教材。
1961年6月,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拍攝了“飛毽”的電影,介紹了踢毽的運動的歷史和踢法,推動了這一運動的發展。天津、上海、保定、哈爾濱等地參加踢毽子的人越來越多。上海電視臺也形象地向廣大觀眾推薦踢毽運動,上海《青年報》還組織了全市中學生“紅花懷”踢毽比賽,歷時兩個多月。
北方冰城哈爾濱市,參加踢毽子的活動人數逐年增加,全市半數以上的中小學的大約三十五萬餘名中、小學生參加了比賽。1982年,哈市一三六中學初中三年級女生王麗萍,用1小時28分多鐘,以5684個的優異成績獲得全市中、小學生踢毽子比賽的雙腳踢(盤踢)第一名。這個成績,遠遠超過了1933 年10月,全國性體育運動會踢毽第一名4986個的成績。
在中國著名的“毽鄉”之一河北承德,也出現了新氣象。家家有毽,人人善踢,逢年過節,更是熱鬧,街頭巷尾,到處可以看到踢毽的活動,為節日增添了特有的喜慶氣氛。
毽球是一項新興的體育專案,80年代中後期才亮相國內賽場。它的比賽場地類似排球場,中間掛網(男子網高1.60米,女子網高1.50米),兩項團體賽每方各3人,每局15分,決勝局為每球得分制。比賽時運動員用腳踢球,不得用手、臂觸球,在本方場區內最多隻能擊4次球。
花毽即花樣踢毽,是毽球運動中的一種,分規定動作賽和自選動作賽兩項。規定動作有盤踢、磕踢、落、上頭、交踢6個套路,自選動作則由運動員即興發揮,花樣更繁難度更高。
【毽球的起源】
踢毽子,是在中國一項流傳很廣,有著悠久歷史的民族體育活動。經常進行這項活動,可以活動筋骨促進健康。在古都北京,踢毽子還有個富有詩意的名字——翔翎。 踢毽子起源於什麼時候?又是何人首創?這早就是中國體育專家們非常感興趣的一個問題。有一種傳說認為;毽“創自轅黃帝”。當時叫“毱”,不叫毽,是練習武士的一種器具。“毱”在中華大字典中解釋為“皮毛丸”顯然,“皮毛丸”與毽是兩種不同的東西。又一傳說認為:“創自嶽武穆,用箭之翎,配以金石之質,拋足而戲,以釋軍悶。”此種傳說沒有可靠的佐證,而且,“箭”與“毽”又不相同。也是不足為信的。
據歷史文獻和出土文物證明,踢毽子起源於中國漢代,盛行於六朝、隋、唐,唐《高僧傳》二集卷十九《佛陀禪師傳》中記載:有一個叫跋陀的人到洛陽去,在路上遇到了十二歲的惠光,在天街井欄上反踢毽子,連續踢了五百次,觀眾讚歎不已。跋陀是南北朝北魏時(公元467——499年)人,為河南嵩山少林寺的祖師,他非常喜歡惠光,並將他收為弟子,惠光便成了少林寺的小和尚。
宋朝高承在《事物記源》一書中,對踢毽子有較詳細的記載:“今時小兒以鉛錫為錢,裝以雞羽,呼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有裡外廉、拖搶、聳膝、突肚、佛頂珠等各色。”
明、清時期,踢毽子進一步發展,關於踢毽子的記載也就更多了。明代進士、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散文學家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中寫道:“楊柳兒青放空鍾,楊柳兒死踢毽子。”踢毽子已成為民諺的內容,而且發展到數人同踢的技巧運動。至清末踢毽子已達到鼎盛時期,參加的人越來越多,不僅用來鍛鍊身體:作養生之道,而且把踢毽子和書畫、下棋、放風箏、養花鳥、唱二黃等並提,一些人以會踢毽子而自榮。因此,踢毽子的活動更加廣泛,特別是青少年參加者更為普遍,當時就有這樣的童謠:“一個毽兒,踢兩半兒,打花鼓,繞花線兒,裡踢外拐,八仙過海,九十九,一百。”說明踢毽子已經到了相當普及的程度。民間踢毽愛好者更是用功苦練,以口傳身授的方法代代相傳。以北京為例,每遇城鄉廟會,各路能手,步行相聚,觀摩、比賽,培養新手,甚是熱鬧。 (郭七正《踢毽子》)
【 毽球的發展 】
到了本世紀三十年代,湧現了一批全國聞名的踢毽子能手。如北京的譚俊川、金幼申、溥子衡、林少庵,上海的周柱國、陳鴻泰,河北的楊介人,浙江的謝叔安,河南的路錦城等等,數不勝數。踢毽技術在普及的基礎上得到了提高,各種踢法豐富多彩,高難翻新的動作層出不窮,不同風格爭奇鬥勝,使觀者眼花繚亂,驚歎不已。中國傳統的踢毽運動,日趨完善。
1928年月12月,在上海市舉辦“中華國貨展覽會”時,舉行了中國第一次踢毽子公開比賽,推動了這頂民族體育專案的發展。1933年3月26 日。在南京市又舉行了第一次全國性的踢毽比賽,據當時的報紙報道:“報名參加者頗為踴躍,其中有河北的溥子衡、金幼申、(編著者注:溥子衡、金幼申系北京人)、楊介人三人,對於踢毽子極有經驗......,能踢之花式均有百餘種之多,觀者無不讚美。此外,有著名體育家及踢毽能手參加......,屆時定有一番熱鬧也。“比賽結果:河北楊介人獲普通踢(盤踢)和花樣踢第一名;北京運動員溥子衡、金幼申並列普通踢和花樣踢第二名,三人所踢花樣都有百餘種之多,第四名踢的花樣有三十種,第五名踢的花樣有二十種。”在發獎會上,楊介人、溥子衡、金幼申三人再次進行了表演,還拍了電影紀錄片。
1933年10月舉行的全國體育運動會上,踢毽子同拳術、摔跤、彈弓、劍術等民間運動專案一起,又進行了比賽。上海運動員周柱國、北京運動員溥子衡和金幼申分別獲普通踢的前三名,浙江運動員謝叔安獲第四名。上海運動員陳鴻泰獲特別踢(交踢、北京叫小毽股)第一名,上海運動員周柱國和北京運動員金幼申分別獲特別踢的第二、三名,第四名為河南運動員路錦城獲得。比賽後,北京運動員金幼申、溥子衡二人,還在南京、上海等地的一些大學、中學等單位進行了多場表演,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好評。
1963年,踢毽子同跳繩等,被列入國家提倡開展的體育活動,踢毽子運動還被編入了小學體育教材。
1961年6月,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拍攝了“飛毽”的電影,介紹了踢毽的運動的歷史和踢法,推動了這一運動的發展。天津、上海、保定、哈爾濱等地參加踢毽子的人越來越多。上海電視臺也形象地向廣大觀眾推薦踢毽運動,上海《青年報》還組織了全市中學生“紅花懷”踢毽比賽,歷時兩個多月。
北方冰城哈爾濱市,參加踢毽子的活動人數逐年增加,全市半數以上的中小學的大約三十五萬餘名中、小學生參加了比賽。1982年,哈市一三六中學初中三年級女生王麗萍,用1小時28分多鐘,以5684個的優異成績獲得全市中、小學生踢毽子比賽的雙腳踢(盤踢)第一名。這個成績,遠遠超過了1933 年10月,全國性體育運動會踢毽第一名4986個的成績。
在中國著名的“毽鄉”之一河北承德,也出現了新氣象。家家有毽,人人善踢,逢年過節,更是熱鬧,街頭巷尾,到處可以看到踢毽的活動,為節日增添了特有的喜慶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