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米月之城
-
2 # 狍裡狍氣
不是,應該是因為佩劍方式導致的。
我們現在常見的佩劍方式叫做“吊掛式佩劍法”,就是在鞘口弄一到兩個掛耳,穿上繩索或是金屬鏈條,將劍掛在腰間。這種佩劍方法不是中國獨創的,是自魏晉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時期,從中東和北方草原地區傳入中原的,後經過主動汲取多民族文化的唐朝之後,才開始在中國廣為流行起來。
在此之前,中原民族的佩劍方式叫做"璏(zhì)式佩劍法"。
這種方式,就是在劍鞘的上半部分設定一個穿貫腰帶的方孔裝置,有點兒類似現在掛在腰間的手機套。透過這種方式的佩劍,劍是和身體平行的,和地面是一個垂直狀態,同時劍又和身體緊密結合,不至於晃盪影響行動。但有一個缺點,那就是拔劍不是很方便,如果在慌亂中,就更加手足無措了。
因為此時劍是固定在腰間的,拔劍時一隻手只能在腰間握劍,抽劍只有單手伸直的距離,這自然就要比雙手平伸短很多了,所以拔劍就十分不方便。
秦始皇當時就是這樣佩劍的,所以在被荊軻追殺時,一邊躲一邊拔劍,自然就拔不出來了。好在此時一位大臣大喊了一聲“王負劍”,這才順利將劍拔出來。
那麼何為“負劍”呢?就是為了能夠順利將劍拔出來,人們通常將劍順著腰帶向身後移動,使劍形成一個被人揹負的狀態,拔劍時人稍微低頭哈腰,用手從肩膀或是腦後握住劍柄向前抽出。
不是說秦始皇不會負劍,是太慌張了,後經大臣這麼一喊,瞬間就拔了出來,從而砍斷了荊軻左腿。
另外,以璏式法佩劍,如果用手將劍柄往下壓,劍尾便會上翹,和身體呈一個垂直狀,這稱之為橫刀或是橫劍。古人為了彰顯英雄氣概,走路時也多以此炫耀,所謂的“長揖橫刀出”就是這種狀態。
所以說,有人將“我自橫刀向天笑”理解為,拔出刀橫在面前,其實也是錯誤的。
-
3 # S丿s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錄了一次著名的謀殺事件。在秦統一中國前一年,強悍的秦軍正準備消滅燕國時,一個叫荊軻的使者帶著燕國地圖來到秦國,獻圖投降是假,刺殺秦始皇才是真。史記上這樣描述:刺客荊軻手持匕首,繞柱奔逃的秦始皇企圖拔劍還擊,三次拔劍而劍竟然不出。 司馬遷解釋說,秦始皇的配劍太長了,所以不能及時拔出來。青銅劍一般都是短劍,它無法做長的原因是青銅材料易折斷。春秋戰國時期,最負盛名的越王勾踐劍,全長不過55.6釐米。青銅劍普遍寬而短,60釐米似乎是青銅劍的極限。這種長度的配劍隨手就可以抽出,秦始皇怎麼可能因為劍太長而拔不出來呢?對於這個解釋,歷史學家一直很困惑。 1974年,考古人員在兵馬俑坑中發現了一把完全不同的青銅劍。令專家吃驚的是,這把劍的長度竟然超過了91釐米!可以推測,當年秦始皇佩帶的很可能就是這種加長青銅劍。在刺客緊逼奔跑中,要拔出將近一米的長劍,確實不容易。 專家很迷惑:秦人將劍加長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呢?19世紀英國古兵器學者理查伯頓認為,在短兵器格鬥中,刺要比砍更有優勢,因為它更逼近對手。比對手的劍長出約30釐米的秦劍,在格鬥中顯然更容易刺到對方,這很可能是秦劍加長的主要原因。但這畢竟是青銅劍,秦人用什麼方法讓長劍不易折斷呢? 在青銅時代,鑄劍的關鍵是在冶煉時向銅里加入多少錫。錫少了,劍太軟;錫多了,劍硬,但容易折斷。秦劍做的化學定量分析顯示:它的銅錫配比讓青銅劍的硬度和韌性結合得恰到好處。
-
4 # 秦三鳳璧
荊軻刺秦王。太子丹準備充分,而且許多方面反覆實驗,可行性很高,如匕首高價購徐夫人的劍,用劇毒熬之,再用活人試之,見血必死。用二件秦王朝思暮想的“禮物”透過趙高獻給秦王,以求得他親自接見,加上燕王喜在趙國時幫過秦王他爹一異人,加之太子丹又是自己幼時玩伴,所以秦王沒一點兒懷疑,也許已經喪失了警惕性。荊軻有備而來,秦王無備以禮相待。在這裡他的靈敏度起到關鍵的作用,當秦王把督亢地圖逐漸開啟時他的左手袖已被荊軻輕輕拉住,當地圖最後開啟剎那間,荊軻實際上就跳了起來,右手恨恨握住秦王的左袖,左手搶到了匕首,因為左手自然沒右手靈活,但是他的右手拉住秦王的左手,這對荊軻是十分有利,因為幾乎所有的人右手比左手力量大,這時荊軻搶得了先機,他只要把秦王拉住,把匕首向他胸前一擱就能制服秦王,一剎那間二人手之間的較量開始了。
說時遲,那時快,秦王也跳起來,他已經清醒了,刺客和暗殺這是他又一次遇到了。本能讓他爆發出無窮的力量,秦王比荊軻高出一頭,俗話說“身大力不虧”,他用力一拉,荊軻幾乎被他拎起來,說實話在力量上這是大人和小孩的遊戲,在雙方拼命用力下秦王的左袖被拉開,秦王得以脫身,荊軻仗著有匕首,他立刻把匕首換到右手追秦王,而很有意思的秦王繞著大殿的柱子轉,秦宮的柱子很粗大,他的這一舉動讓荊軻無可奈何,在這裡有種說法秦王拔劍三次沒拔出,我想這是藝術化的猜想,關鍵是沒時間,秦時的長劍起碼有90公分長,像這種劍拔出起碼得二到三秒,而且人要停下來,如一停下荊軻的匕首就刺上來了,秦王要始終盯住荊軻和周圍,人不管是誰要養成“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習慣,當他看到御醫夏無且對荊軻衝了上去,把揹著的大藥袋砸向荊軻,就這二、三秒的時間裡他迅速把出長劍,實際上這種隨身佩帶的兵器,經過長期的使用,不可能拔不出,還有一種說法他拔不出叫他背在背上拔,這種都是藝術的渲染,並不可信。他劍到手,跳到荊軻的身旁對他腿就是一劍,荊軻為躲這大藥袋一個踉蹌,還沒站穩一條左腿就沒了,跌倒在地,這時他只能最後一搏把匕首扔向秦王,在劇烈的疼痛中他完成了最後的掙扎,匕首牢牢地紮在大殿柱上。荊軻刺秦王既淒涼又悲壯,成就了荊軻和太子丹,永載史冊。
荊軻刺秦王后他命王翦領兵十萬直撲遼東,並對燕王喜說只要把太子丹的頭拿來可優待他,老子殺兒子燕王喜也下不了手,只得讓他帶兵八萬去抗秦,可是在老謀深算的王翦面前,太子丹只被他略使小計就兵敗,八萬的遼兵就歸秦了,最後不得不把太子丹殺了向秦王請罪。兩個從小到大一起的玩伴演出了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驚險劇一荊軻刺秦王。
-
5 # 飛魚說史
荊軻刺秦時,秦始皇三次拔不出劍,真是因為劍太長了嗎?
很顯然,劍太長確實是一個方面的因素,但絕不是唯一一個因素。
秦始皇的佩劍長度。
關於秦始皇的佩劍是哪把,歷來有不同的看法,但最有可能的就是太阿劍,因為李斯《諫逐客書》中曾寫道: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
當然還有另外的說法認為秦始皇的佩劍是鹿盧劍,不過如果按實際推論,秦始皇的寶劍必不是一把,很有可能會有很多把,畢竟古代的寶劍不是用來砍人的,而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那麼,荊軻刺秦時,秦始皇究竟是佩戴的哪把?很有可能是太阿,荊軻是代表燕國獻土地的,這是屬於高規格的外交,秦始皇當然會比較重視,那麼作為身份象徵的寶劍,自然是越威風越好,而太阿正是這樣一把劍。
根據西漢的史料記載,秦始皇的佩劍約長7尺,換算下來大概有162釐米,這顯然是不現實的嘛,即使耍威風也不可能用那麼長的劍嘛,根據西安兵馬俑士兵的佩劍可推論,秦始皇的佩劍大概在81-94.8釐米左右,不過即使這個長度也影響到了危機時刻的拔劍。
秦王嬴政佩劍的方法。古代的佩劍方法有三種,抱劍,按劍和負劍。
抱劍是彰顯身份的一種姿態,就是端坐著左手握住劍身,劍柄一直到前胸部位,按劍則是左手握劍,右手握住劍柄,這種姿態一般是表示自己態度的不滿。
而負劍則是把寶劍甩到屁股後面,其實前面兩種都是不實用的佩戴方式,因為是根本拔不出劍的,想要拔出劍,只能採取負劍的方式,因為這樣才能甩開右手拔出劍來。
荊軻行刺時,秦王定是坐著無疑,那麼他的佩劍方式應該是抱劍,這樣才能顯示出秦王的威嚴嘛,既然是這種方式,那麼嬴政拔不出劍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後來,嬴政和荊軻繞住而跑的時候,嬴政來不及或者乾脆就沒想起來把劍轉為負劍,直到嬴政的御醫高喊:大王負劍,大王負劍,秦王政才如夢初醒,改為負劍,然後順利拔出寶劍,一個回身橫掃,直接砍斷了荊軻的一條腿。
飛魚說:荊軻刺秦時,秦王嬴政三次拔不出劍,劍長只是一個原因,而最根本的原因是秦王佩劍的方式,再說了,古代佩劍並不是為了砍殺敵人,能腰間佩劍的非富即貴,周圍保鏢一大堆,也用不著自己親自動手嘛,而真正上陣殺敵計程車兵也不會拿劍,而是長戟。
寶劍在古代只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就像現在有錢人開跑車一樣,那些跑車一般都是坐兩個人,論拉貨和載人,一個五菱能頂得上多少輛豪車,我都不敢想。
不過話說回來,嬴政能在荊軻想要生擒自己,而掙斷袖子,脫離荊軻的控制,這種應急反應能力還是很強的,儘管情急之下沒有拔出佩劍,但也沒有讓荊軻追上,不得不說,當人面臨生命危險的時候,爆發出來的能力,都是超乎想象的。
回覆列表
我認為是劍太長的原因。
秦王嬴政的佩劍有七尺長,按現代的折算,就是1.62米。所以當荊軻追刺秦王贏政的時候,嬴政是一邊逃一邊急著從腰裡拔劍,這個胳膊的距離根本不足以展開1.62米,所以劍怎麼也抽不出來。因為秦朝的大臣是不允許帶武器上朝的,朝堂上只有嬴政佩了一把劍。大臣們沒有辦法,只能用手去擋荊軻,荊軻手持的匕首是經過毒藥反覆浸泡過的,見血封喉。
就在這個緊要關頭,秦王贏政的御醫夏無且把背上的藥囊解下來朝荊軻砸了過去,於是荊軻就閃了一下,放慢了腳步。就在這零點幾秒的時間,秦王嬴政又多跑了幾步。這時,兩邊的大臣也看出了門道,要想讓秦王嬴政拔出腰裡的劍,必須讓他把劍往身後移,移到背後,所以大臣們齊聲呼:“王負劍”,就是從背後把劍抽出來。這個距離才足以把那個七尺長的劍給抽出來,於是秦王嬴政就根據大臣們的提示把劍拔了出來。
一旦嬴政拔出劍來,冷兵器時代,七尺長劍對荊軻的七寸匕首,荊軻馬上就處於劣勢了。秦王贏政第一劍就刺中了荊軻的左腿,荊軻就一下癱倒了,於是荊軻就把匕首當飛刀擲向嬴政,沒刺中,秦王贏政上來連砍荊軻八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