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河豚大酋長
-
2 # 落英之舞9
現在過年,大家都感覺不如過去的年味濃,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還是社會的變化,物質的豐富,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缺失了參與意識,有些古老的傳統文化又被認為是迷信而無人再繼承,如臘月二十三祭灶神,許多年輕人都不知道祭灶是什麼意思?也就無法參與了。再說吃的,穿的,都是現成的,平時就跟過年一樣,也不稀罕了。城市裡的家庭,年夜飯都到酒店裡聚餐,或者在網上訂購,缺少了自己動手的樂趣。許多人過年有了閒時間,又覺得很無聊。可是,過去過年人都忙得要命,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都要自己動手做。做新衣,新鞋;做菜蒸饅頭;剪窗花做燈籠...樂在其中。還有在情感交流方面,過去在過年其間,親戚間一定要互訪拜年,就連住在一個院子裡的街坊鄰居,大年初一都要去拜年問侯。現在隨著人們社交活動的擴大,親戚們相隔很遠,有的住在好幾個城市,只能是依靠微信或簡訊拜年了。住在高樓的舒適,水泥牆的相隔,鄰里間缺少了日常的溝通,所以也使人變得冷漠。...
看來,人類真是一個滿足慾望的物種,一旦慾望實現,就不會稀罕了,所以才覺得過年年味不濃。許多現狀已無法回到過去,所以還是對年味的希求不必太在意,尋求自己快樂的方式,開心過好每一天。快過年了,寬容自己,寬容家人,寬容你周圍的人,無論有錢沒錢,只要心情好,一樣快快樂樂過大年!
-
3 # 西湖水波
在全民拜金的物質社會,親情的衡量也難以擺脫金錢,春節期間的親情往來,紅包派送,無不體現著捉襟見肘硬撐場面的無奈。
-
4 # 我在的城市有海
我感覺因為現在生活條件好啦,人們的物質方面什麼都不缺了,現在的大氣汙染又嚴重。以前的,過新年,穿新衣,放鞭炮,舞龍獅,逛燈節,猜燈迷等傳統民俗文化,這種傳統的文化都逐漸淡出了我們的視線,走出了我們的生活,沒有了那種傳統的新年氣氛,自然是覺得過年的氣氛越來越差,現在也只有過年發小們才能聚到一塊,都因為工作,家庭原因,相聚的機會也很少,所以感覺沒有年味了
-
5 # 淺殤亦醉
從前沒有手機沒有電腦。大家的娛樂專案很少。一家人圍在一起看看春晚。喝喝小酒,孩子放放鞭炮。或者一群親戚聊聊天。很熱鬧。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過年的那些大菜平時也吃的到了也就不那麼稀奇和期待了。有了手機之後越來越多的人都躲進了網路裡。個玩個的。所以現在的年越來越沒味道了。好懷念小時候老爹吃酒老媽打麻將我帶著弟弟妹妹放煙花的場景。一套新衣服,幾個紅包,過年那幾天不用寫寒假作業盡情的玩。這就是我們八零後的童年。懷念啊懷念。可惜回不去了。如果可以真想回到十年前。
-
6 # 小團幸福不幸福
不一樣了,以前可能大家吃了飯大人聊天,小孩兒玩兒鞭炮,但是現在人手一個手機,不論大人小孩,找個地方一坐,拿著手機就感覺與世隔絕了一樣。
-
7 # 七夜溫柔
第一原因就是我們的國家變得強大了!是不是很震驚?對沒錯,就是因為國家強大了,所以就沒有了以前的氛圍。國家越強大,國民也就越強大,加上現代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突飛猛進,華人作為個體,對它人的依賴性越來越弱。所以很多成年人覺得寂寞,但是不會去主動交友,很多人需要幫助,不會找自己的朋友、親戚,而是尋求社會提供的公共的服務保障機制的支撐,比如信用卡、信用消費、信用借貸,提前購買保險,抵押自己的資產等等,總之就是不願意“求人”不籤人情。人情難還是千古問題。但是到了現代,由於生產力的高度發達,已經不需要這些。所以國家越強大,生產力越發達,人與人反而越顯得不那麼親密了。因為沒有必要,個體已經足夠強大。
第二原因是人口回落,以及將近30年的獨生子女政策,使得家庭單位結構發生了變化。很少有龐大家族體系的人家了。大多數人家基本結構是3口之家,或者帶著老人和小孩的是4-2-1結構家庭,但是老人往往地處不同的城市、鄉村,人口流動性增大,流動人口互相結合構成的家庭,要男女雙方的長輩一起都聚在一起,多數也就結婚那一次,之後最多就是孩子出生的階段,再之後不再有什麼機會聚在一起,包括過年。往往也是在一方的家裡過,或者換著來。人口結構變化,導致了沒有氣氛。
第三因素是環保因素。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保護了空氣的清新,但是就沒了年味兒,沒有了炮聲隆隆的那種熱鬧感。雖然小時候也很煩炮聲導致自己聽不清電視節目,廣播。但是就像家裡一直有人打呼嚕,突然不打了,就感覺有什麼不對勁。家裡總是有個小寶寶,淘氣的鬧來鬧去,突然出去上學了,房裡沒了聲音,沒了鬧騰,不適應。所以不放炮,環保了,但是氣氛也就變了。
第四因素恐怖活動增加,反恐加強,社會集會活動減少導致了氛圍變化。以前的過年,是不需要考慮有什麼壞人來傷害無辜的人,引起關注的。而現在全球恐怖活動難以制止,這些壞份子以極小代價誘發社會恐慌。弄的為了防範這些極少數,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使得集會類的活動組織風險變得很高,很大,並且及時組織成功,普通人還是很受影響,不方便。所以氣氛也變了,集會活動變少了。很多人為了安全,也不參與集會活動。
第五因素,文化多樣性發生變化。以往的文化領域,明星只有那麼幾個,屈指可數,娛樂手段無非就是社火,看電視,聽廣播,逛街,吃吃喝喝。而現代不同了,文化多樣性大爆發,手機作為媒介,人們分成了無數小的群體,因各種行業、app、小圈子等等聚集在虛擬的社交網路裡。明星也是多如牛毛,各種小鮮肉,各種演技派,各種高科技,外加還有各類體驗豐富的遊戲等等。娛樂方式大大增加,個性增強,使得人們更願意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娛樂方式,並且會在不同的娛樂方式之間快速切換。要使得一家人的娛樂方式同步切換都非常困難。最明顯的,比如父母想看革命劇,文革片,或者宮鬥劇,而子女想要打王者榮耀,孫子輩兒可能有想看貝瓦兒歌,小豬佩奇等。一家人不再只有1個電視,甚至有些家庭,爺爺有專門的電視、手機,奶奶有專門的電視、手機,爸爸也有自己的pad和手機,還有專用遊戲機比如PS、xbox等,媽媽有自己的自拍手機、電子書閱讀器,小寶寶有自己的大堆玩具積木等等。大家雖然在同一個物理空間,但心早已不在一起,都在各自的每個小虛擬圈子裡。包括一年一度的春節聯歡晚會,曾經是唯一的一檔節目,而如今,每家電視臺,每個網路媒體,都會推出自己的晚會,並且在相同的時段,還會提供其它節目,比如電影、電視劇的點播等等,全方位的滿足人們的需要。
第六因素,社會階層有所分化,70/80後的小時候,那時候社會階層還不明顯,大家都比較窮,都需要考慮到未來互相幫助,遠親不如近鄰。如今階層分化,社會服務能力提高的同時,你的對門也許完全不和你在同一階層,也許你天天地鐵公交,而人家開著賓士、寶馬。人與人之間的依賴在減弱,而物質差距在拉大,精神層面,關注的文化、焦點難以有共同點。先進的通訊技術,重新將人群結合在了一起。
第七因素,電商的高度發達。電商高度發達,也阻擋了好友之間結伴購物,壓馬路的快樂。轉而在網路中,彼此分享自己買到的好東西,佔到的便宜……
種種以上原因,導致了現在的過年,不再有以往過年的氣氛。懷念以往氣氛的人們已經老了,對於年輕的人來說,現在就是未來的過去,現在只是形成了新的過年的氣氛。人們可以從忙碌的工作中脫離出來,全身心的放鬆,做一些日常沒法做,自己一直想做的事兒。奢侈的揮霍自己的時間,或者為自己滿滿的充電。如今的過年氣氛,就是百花齊放式的氣氛,人們各自以自我為中心,選擇自己嚮往的方式來渡過假日的氣氛。很難有海潮式的集中體現,但是大部分人,都是開心的。因為放假了!一年的工作告一段落了!
回覆列表
嗯,以前窮,都盼著過年吃餃子,有新衣服,放鞭炮,現在生活好了,餃子可以天天吃,新衣服想買就買,城市禁止放鞭炮,剩下的就是和家人一起團聚是不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