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陳天恩
-
2 # 匆忙行人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
古代的時候,貴族子女是要學習琴棋書畫和刺繡,普通女子需要在家做一些針線活,幫忙做家事,並且到一定年齡後進入閨房。以前打仗都認為是男人的事情,但是有木蘭替父從軍後凱旋迴家的榜樣,使得人們改變了思想,提高了古代女性的地位,誰說女子不如男。勇敢又淳樸的木蘭是華人尊敬的一位女性,是中國古代巾幗英雄。
-
3 # 常識與嘗試
花木蘭是個耳熟能詳的人物,其故事更是中華文明的瑰寶,怎樣讚譽也不為過。
時至今日,花木蘭這個名字已經成為經典,她的故事承載著厚重的文化、歷史底蘊。
以上這些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筆者主要講自己的觀點。
一、能流傳至今因為人物具有濃厚的傳奇色彩。
一個弱女子出現在戰場上,其後脫穎而出,最終建功立業,這本身就是一段傳奇。
二、因為故事具有代表性。
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女性,巾幗不讓鬚眉,在各行各業獨領風騷,她們是當代的花木蘭。
三、激勵作用。
女子尚且如此,我們堂堂男兒又怎麼能畏縮不前?
-
4 # 人世間的拾荒者
木蘭形象一直受人們喜愛,原因在於木蘭詩這首詩塑造了木蘭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傳奇色彩,而又真切動人。木蘭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幗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矯健的勇士又是嬌美的女兒。她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淳厚質樸又機敏活潑,熱愛親人又報效國家,不慕高官厚祿而熱愛和平生活。一千多年來,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木蘭的形象一直深受人們喜愛。
-
5 # 東邊有河
木蘭是女流之輩,在過去都是在家裡足不出戶,做些力所能及的故事。故事不管是真實的,還是虛構的,足以表現出木蘭既孝父母,為家分憂,又能愛護國家這樣一個事例。這樣的人物,於國於家都值得表揚稱道,也會給男人一個鞭策,所以才會廣為流傳。
-
6 # 玉無眠的隔壁小哥
為花木蘭的故事從很久以前就有了,是家喻戶曉的故事了,父母講給孩子,孩子長大成人再講給孩子,孩子在長大成人講給孩子······就這樣傳下來了。連教材裡都有花木蘭的故事,這樣便於流傳下來。
-
7 # 土豆的閱讀
木蘭從軍,如果當做一個故事來看的話,你會看到至少是兩個特點。一是新穎,二是勵志。
先說木蘭從軍這個故事的新穎性。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是一個男權社會,意味著掌握權利的是男人,或者可以更明確一點的說法就是:拋頭露臉的事是男人專屬。女人麼,孔子給她們安排了“三從四德”的規矩,一旦逾越,不好意思,這個女的就會被稱之為品質敗壞,行為風騷,總之,一切不好的詞都在這時總在女人身上。現在我們明白了,這是對女人的一種歧視,但沒辦法,封建禮儀的束縛根深蒂固,比如孔子就提出過:唯女人與小人難養也!
在這樣一個社會環境中,木蘭作為一個女的能夠去沙場點兵,殺敵報國,這是多麼驚人的一個故事,自然會引起人們的好奇,我敢確定,這個故事在古代恐怕是一邊在讚賞,一邊又在罵。但是好奇心害死貓,人們越是好奇就越會去看,無形中讓這個故事流傳起來。
它的第二個特點就是勵志。我覺得它之所以流傳至今,久盛不衰更多是因為這個原因。接著上面的說,或許是好奇心讓人看到了這個故事,但是仔細閱讀後,就會發現這個故事是符合中國傳統理念的,比如國家徵兵,人民服從,這是一種“忠”的體現;父老弟幼,無人可去,此時木蘭站了出來,替父從軍,這是一種“孝”的表現,這是古人極為推崇的一種制度和文化,它符合大多數人的觀念。這樣一來,人們對這個故事的概念就發生改變了,雖說男權社會不容女子放肆,但往往是這樣的社會,人們更加珍視這樣的一個女人。如此,木蘭從軍的故事流傳下來。
-
8 # 阮七七
這個故事已經流傳千古了,甚至還被翻牌了電視劇,人們對愛國和報效祖國的人,總會銘記於心,然而木蘭替父從軍報國,也充分說明木蘭對家人有擔當,愛家但更愛國。
-
9 # 英雄頌歌
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流傳了一千多年經久不衰,主要是滿足了華人的情懷需要。
1.滿足了華人英雄情懷。中國曆來都祟尚英雄,喜愛英雄,民間流傳最多最廣的故事多是關於英雄的,花木蘭作為為數不多的女英雄,華人更是喜爰有加,爭相傳頌。
2.滿足了華人家國情懷。有國才有家,國是千萬家的觀念在華人心中根深蒂固。花木蘭從軍抵抗侵略的目的就是保家衛國,華人只有在保家衛國的時候思想才能達成高度統一。
3.滿足了華人文化情懷。自古就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君子要有仁.有知.有勇.為世人立德.立言.立功。花木蘭的出色表現與傳統文化高度契合,成為萬世英雄楷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花木蘭作為一個有情懷的人,生在一個有情懷的國度為有情懷的人民戰鬥,成就了千古英雄!
-
10 # MR蔣先生
我認為木蘭從軍的故事流傳之久,經久不息,大概有這麼些原因。
1 文學、藝術作品的魅力
木蘭從軍的故事來自於南北朝時期北朝民歌《木蘭辭》,作品中深刻地刻畫了一位女扮男裝,替父從軍,武藝高強,戰場上英勇頑強殺敵,保家衛國的巾幗英雄形象。
首先塑造的人物形象很特別,足夠新穎離奇,然後故事曲折傳奇,最後結局也是出人意料,木蘭從軍十幾年,屢建奇功,本應加功進爵受到朝廷重重的賞賜,然而木蘭只要了一起快馬,急切地奔回家與家人和家鄉父老團聚。
經典的故事就這麼一直流傳。
2 流傳的是故事,體味的是心願,憧憬的是美好生活
這是一個美妙的故事是老百姓心目中幸福生活的憧憬和期待。
古時候戰亂頻發,隔不了幾十年就會有戰事發生。一旦戰爭來臨,那場面我們在無數影視作品中早有深刻感受,田地荒蕪,民不聊生,餓殍遍野,百姓流離失所,生活極其痛苦。
因此人們期盼的是和平與安寧的幸福生活,希望更多像花木蘭一樣的英雄出現替大家保家衛國,和平安寧。
3 樹立了一個女中豪傑,巾幗英雄的典型。
中國封建社會女性的地位是很低下的,而歷史上一些奇女子的形象和故事就被牢牢記住,流傳千古。
比如花木蘭,比如穆桂英,比如一代女皇武則天。甚至一些作為名妓的女性都作為典型被文學作品和歷史所銘記。比如杜十娘,薛濤,李師師,柳如是,小鳳仙等。
也就是歷代都有對奇女子的記載和歌頌。
回覆列表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疑,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爸)名……,在初中學的,可汗點兵,為國殺敵,木蘭的父親沒有大兒(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只),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到了前線,英勇殺敵,立了大功,回到家中,脫去戎裝,換上紅妝,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才知木蘭是女兒身。自古道忠孝不能兩全,但木蘭為國盡忠,為父盡孝,她做到了,這就是木蘭故事流傳至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