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普團
-
2 # 震長
地震時,每個人所處環境不一樣,個人的經驗、意識和體力等也是千差萬別,所以如何逃生避險沒有統一的做法,但有基本的原則。
第一就是要因地制宜,不要一定之規。地震時每個人所處的狀況千差萬別,避震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比如是跑出室外還是在室內避震,就要看客觀條件,看是平房還是樓房,還是要地震發生在白天還是晚上,等等。
第二就是要行動果斷,不要猶豫不決。避險能否成功就在千鈞一髮之間,容不得瞻前顧後,猶豫不決。有的人本已跑出危房,又轉身回去取財物,可能導致危險發生。
第三就是公共場所要聽從指揮,不要擅自行動。公共場合人多,容易發生踩踏,這時一定要聽從指揮,快速有序撤離,不要擅自行動。
最後想說的是,地震時我們的基本目標就是積極躲避次生災害,而建築物倒塌是最常見的次生災害。
近年來地震頻發,給中國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重大損失。最近也是影響最大的汶川地震,發生於臺北時間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里氏震級達8.0Ms,地震烈度達到11度。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8452.15億元。
目前地震預測在世界範圍內都是一大難題,雖然我們沒法預測地震,但是普及宣傳地震逃生避險知識,也能夠極大的提高地震中的生還率,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
被忽視的危險:根據對許多地震生還者所作的綜合統計,地震最危險的傷害因素並非轟然塌下的屋頂,而是四處亂飛的傢什和碎玻璃。
正確做法:伏地、遮擋、手抓牢!
當地震來臨時,應該牢記“伏地、遮擋、手抓牢”的口訣,趕緊鑽到桌子下邊或用靠墊捂住最脆弱的頭部,手牢牢抓住桌子腿並做好桌子大幅度移動的準備。
注意事項:地震發生時,地震與餘震之間有空隙,空隙才是你奔跑逃生的時間。正在用火時,應隨手關掉煤氣開關或電開關,然後迅速躲避。在樓房裡時,應迅速遠離外牆及其門窗,可選擇廚房、浴室、廁所、樓梯間等空間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間避震,千萬不要外逃或從樓上跳下,也不能使用電梯。在戶外要避開高大建築物,要遠離高壓線及石化、化學、煤氣等有毒的工廠或設施。
在海底或濱海地區發生的強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稱為海嘯。沿海地區,地應往高山等地勢較高處避險,以預防海嘯危險。
在大陸地區發生的強烈地震,會引發滑坡、崩塌、堰塞湖等次生災害。故避險時應遠離滑坡、水庫等地質災害易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