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群老師課堂
-
2 # TONYG
金庸先生的小說,從任何一頁、任何一段都能讓我讀進去、吸引我。感謝金庸先生!讀者的福音。二十三年前,剛到北京一個禮拜,就看到安定門地鐵站有買金先生的《倚天屠龍記》,太棒了,買回來一看,是盜版的,更是仔細閱讀,又趕快去三聯買了套,互相比較。武俠本來不入流,經過金庸先生的創新和昇華就成為經典!就像印象派和他的旗手們!
-
3 # 真心成哥
跟讀書多少沒太大關係了,查先生乃是神人,類似愛因斯坦,霍金等人。凡人讀書再多也寫不出那麼複雜精彩的武俠劇情!
-
4 # 富貴花開a
人生在世,能看到金庸的小說,聽到鄧麗君的歌聲,看到巜肖申克的救贖》,欣賞祖國的美麗風光,品嚐到各種地方美食,享受天倫之樂…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值得你去珍惜。感恩生活!
-
5 # 正好愛讀書
不是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嘛!沒有萬卷文學的浸潤,就不會有如此的神筆妙工。
先生既是泰斗,怎可用具體數量來做知識衡量。
金庸先生自己也曾說過,“曾閱讀無數書籍,以尋找生命的奧秘”。即是無數,就是無法定量。
僅僅以量的多少是無法來衡量大師的才學深度的。僅古典文學的學識研究金庸就已經超越了許多的專家學者,況呼其他學識。
《詩經》《楚辭》《莊子》《論語》《漢書》以及各類佛經例如《維摩詰經》、《楞嚴經》、《般若經》等等。若沒有深度研究,很難信手拈來借用。從小說裡動聽別緻的人物名字,招式、兵器、經文等等的用詞就看的出,功底深厚。
以前不同於現代如此科技發達,資訊傳輸如此方便。查詢資料任意搜尋引擎都能快速檢索出一堆。
那時候的寫作全靠硬功夫,翻閱史集也是真的一本本讀,不像現在寫小說,各種洗稿編輯器,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搞定百萬字。
金庸先生的作品除了文學意義,在多方面都影響遠大,不是我等鼠輩可以妄自議論的。
對於現代小說家來說,更多的應該是瞻仰與學習。
-
6 # 萬里家國
金庸的文學造詣並沒高到哪裡去,他書中的那些知識上過私塾的都知道,也不高深。他就是為了報紙好賣,除了社論,業餘寫點連載通俗文學,留住讀者,本就是給港澳臺老百姓看的,不可能高深到那去。現在好多人覺得他的書多麼了不起,多有知識,那是你沒文化。通俗文學古今中外都有優秀的作者,很多人從沒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寫好了大家愛看就是好作者。我們今天總覺得他高山仰止,是因為我們建國後就沒有純粹的不帶政治傾向的通俗文學。說大師有點過了,和娛樂圈沾邊
回覆列表
金庸出身書香門第,家裡藏書肯定是我們一般人不能比的。我們很難知道知道這個人具體讀了多少書。俗話說:“一個人書讀得越多,反而覺得自己懂得越少”。金庸作為武學大師,在小說中海納百川,讓我們不得不敬佩。
還記得馬雲有次去拜訪金庸,跟他談到世界歷史。金庸說他不懂,由著馬雲滔滔不絕的在那裡講述。可是當馬雲說錯誤的地方時,金庸先生立即修正了他的錯誤。
金庸先生一生好學,我們不時也在新聞中可以看到他的身影。比如兼任某個大學的客座教授,名譽主席等,八十多歲高齡取得國外博士學位。
曾經有人問他”:您覺得人生應該怎麼度過才算是完美的人生?",他回答說:“大鬧一場,悄然離去”。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在香港的時候,初創明報時,為了讓銷量上去,寫起了武俠小說,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這一寫就是二十年,從此奠定了他武俠宗師的地位。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還有越女劍等作品。幾乎每一部作品,凡是說中國話的人都耳熟能詳。
我們與其說他讀了多少書,還不如說他不知道什麼?這也是金庸本人在乎的,他對未知的希望瞭解的知識求知若渴。
金庸先生逝世的前段時間,有個朋友去看他,當時的金庸身患重疾。但是當朋友給他講時事新聞的時候,他依舊在認真的傾聽。
看他的小說和影視,武功只是一種表達方式,真正的內涵是俠義,我想很多時候他都影響了我們的處事方式和人格。小說中包羅永珍的知識讓我們歎為觀止,竟然能寫的這麼好。
作為一個資深的武俠迷,特別希望他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可臨走也沒等到。可能天堂也需要以武正義,以俠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