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年視紀

    海灣戰爭,蘇聯為何沒有救伊拉克?作為蘇聯的盟友,蘇聯缺置之不理,這個問題確實值得思考。

    在海灣戰爭爆發之前伊拉克和蘇聯關係確實還不錯,甚至可以被稱作蘇聯的鐵桿盟友,從伊拉克軍隊的裝備就可以看出,多為蘇式武器,那為什麼蘇聯不救救自己的小弟沒有伊拉克,看著伊拉克被多國聯軍血虐呢? (海灣戰爭結束後)

    其實蘇聯沒有干涉伊拉克問題,也是情有可原的,你只知道海灣戰爭是在1991年爆發的,難道就不知道蘇聯是在哪一年解體的嗎?雖然海灣戰爭爆發時蘇聯還在,但自己國內的問題都自顧不暇,哪有時間去管薩達姆的事兒。

    而且當時蘇聯已經名存實亡,各加盟國正吵著分家產呢,而且考慮到分家以後必然要和西方國家的接近的事實,這些加盟國不會為了一個伊拉克而損害了自己的國際利益。 (美軍F-15戰機在伊拉克上空作戰)

    然而就算蘇聯沒解體,也不會幫助伊拉克的,為何?因為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是屬於侵略戰爭,薩達姆屬於侵略者,是極其不正義的行為,會遭到全世界人民的唾棄的,蘇聯不可能為了一個伊拉克去搞壞自己的形象。 (無辜的伊拉克平民)

    所以薩達姆活該就活該在太貪心了,伊拉克的石油資源本來就很豐富,卻為了一個科威特把自己搞垮了。而且本來西方國家就對薩達姆有點不順眼,入侵科威特相當於給西方列強找了一個很好的理由。所以結局在西方國家出兵時就很明顯,伊拉克被西方國家的沙漠軍刀劃得渾身都是傷,直到現在也沒恢復過來。

  • 2 # 人民路往西走

    海灣戰爭是1990年8月到1991年2月,蘇聯解體的時間是1991年12月。也就是說海灣戰爭是在蘇聯即將解體的時候進行的。

    並且當時是薩達姆的政權想趁著國際局勢的動盪來企圖吞併科威特。美國以及其盟軍打著維護科威特的主權完整來發動的一場戰爭,並且在聯合國獲得了授權,蘇聯也投了贊成票!

    1990年8月2日凌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第二天也就是8月3日,美國與蘇聯釋出聯合宣告。要求伊拉克“無條件地從科威特撤軍”,“充分恢復科威特的主權、合法政權和領土完整”。並且停止了對伊拉克的武器供應。也就是說,蘇聯放棄了伊拉克。

    自二戰結束之後,很多中東國家都投靠到了蘇聯的懷抱,其中伊拉克更是其鐵桿盟友,薩達姆唯一一次的出訪,就是到蘇聯去了。玩《紅警》的都知道,伊拉克是蘇軍陣營的。

    蘇聯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當時的蘇聯已經自顧不暇,加盟的共和國都在鬧獨立,政治鬥爭進行到了白熱化。自己都自顧不暇了,哪裡有精力在管自己的小弟啊

    當時的蘇聯,實際決策人是葉利欽,他們是比較偏向走西方路線的,為了向西方國家示好,決定站在自己曾經盟友的對立面上。另外也考慮到伊拉克這次做的實在是“過火”,直接是在入侵一個主權、領土沒有什麼爭議的聯合國成員國。如果蘇聯選擇支援伊拉克,那就是相當於自己扯下了“遮羞布”,喪失了“道德上的制高點”。

    另外,也過於高看伊拉克的軍事實力,當時伊拉克剛剛打贏“兩伊戰爭”,有100多萬的裝備著蘇聯武器的軍隊,8月2號開始的對科威特的入侵,短短几個小時就佔領了科威特的首都。美國要插手進去,很可能會像蘇聯當時陷入阿富汗一樣陷進去無法自拔。這樣一來,也可以減緩西方國家對蘇聯的包圍與封鎖。

    但是事實是狠狠的打了臉,美國各種花式吊打,將伊拉克打的是面目全非,也讓世界看到了美國的實力。蘇聯在後期參與了斡旋,承諾保護伊拉克不受侵略,但是承諾沒有幾個月之後,蘇聯也解體了。。。。。

  • 3 # 木子言道

    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佔領科威特,為恢復科威特主權,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進攻伊拉克,海灣戰爭爆發。

    蘇聯是伊拉克依仗的後臺,出售給伊軍包括米格-25、、T72等大量先進武器裝備。薩達姆唯一一次出國訪問,目的地就是蘇聯,可見兩國關係非淺。但海灣戰爭,蘇聯卻沒有救助伊拉克。

    過於相信伊拉克實力

    當時的伊軍剛打贏兩伊戰爭,擁有近百萬被蘇式裝備武裝起來的,號稱僅次於美、蘇,位列世界第三的龐大軍事力量。所以,蘇聯低估了美軍實力,片面以為美國會陷入海灣戰爭泥潭,打持久戰。還在猶豫是否出手,薩達姆己被打垮。

    蘇聯己經自顧不暇

    海灣戰爭打響之時,正是蘇聯生死存亡的關健時刻。國內各政治力量鬥爭激烈,立陶宛、亞塞拜然相繼獨立,蘇聯已風雨飄搖,面臨分崩離析的局面,哪裡有精力去管伊拉克。

    海灣戰爭也是壓垮蘇聯的一根稻草,首先直接導致中東親蘇力量被削弱。同時被美軍戰術優勢打擊,恐慌心理滋生,加速了蘇聯的解體。

  • 4 # 老鷹航空

    第一,請注意時間,海灣戰爭是1990年8月份打響的,而蘇聯解體的時間是1991年12月,也就是說,海灣戰爭即將打響的時候,蘇聯已經處於江山風雨飄搖之中。這種情形之下,蘇聯已經沒有任何實力支援伊拉克,或者說已經對世界都失去興趣了。

    第二,美國正是摸到蘇聯這時候的脈動,才下定決心武力打擊伊拉克的。否則,即使是美帝,也必然會投鼠忌器。

  • 5 # 愛之育之

    伊拉克薩達姆獨裁統治時,突然發動對伊朗的戰爭,妄圖擴大出海口。結果兩個伊斯蘭強國,互懟八年,死傷無數,財盡力竭,已無力再戰,最終握手言和。

    戰後,伊拉克財政枯竭,薩達姆瞄上了石油富國也是好鄰居科威特。突然發動襲擊,閃電般的侵佔科威特,並公然宣稱吞併科威特。接著又陳兵沙烏地阿拉伯邊境,大有再冒險妄動之勢。

    此事一出,世界震驚,對薩達姆的倒行逆施全球憤怒。安理會全體成員國,一致授權對薩達姆的侵略行為堅決採取武力行動,恢復科威特主權。

    蘇聯非但沒救伊拉克,反而與世界輿論高度一致,在安理會上堅決支援對伊的武力行動。因此蘇聯欲救伊拉克的言論純屬憑空妄言,不值一駁。

    故曰:薩氏狂妄且無知,挑起戰火燒自己,舉世無國助其行,美國大軍虐伊兵。

    #凌遠長著#

  • 6 # 李三萬的三萬裡

    怎麼救?蘇聯送100輛坦克,200架飛機,5000把衝鋒槍?有用嗎?當時的伊拉克可是號稱中東第一強國,他們缺這點東西?那時候全世界都沒打過現代化資訊戰爭,誰能想到薩達姆伊拉克敗的這麼快,輸的如此慘?

    再有蘇聯(俄羅斯)後面幾位領導層都比較保守,擺平國內反對派都要時間,國外的擴張計劃和勢力防守都沒有計劃。何況1991年伊拉克陸空軍裝備水平,相當於華約國家中等。換言之,換成波蘭、匈牙利軍隊或蘇聯西部軍區部隊,結局未必差太多。(蘇聯西軍區不好打一些)

    沙漠風暴,其實就是北約重灌部隊在中歐對蘇作戰的一次演練,只是地點換到了沙漠。當年美國陸軍投入北約作戰的力量,是10個重型師、32個重型旅團。沙漠風暴恰好投入的5個重型師、16個重型旅團。駐歐美軍,4個重型師、14個重型旅團,投入2個師、7個旅團。很明顯可以看出美國的用意,實際上就是打了一場1/2規模的中歐坦克戰。

    雖然說中歐的華約部隊,不會沒有任何制空權(歐盟和老美作戰理念都是一出的,對付制空權就是拿空軍來捍衛,蘇聯反其道行,那導彈捍衛。);沙漠軍刀是有制空權一方對無制空權一方的一邊倒屠殺,不是真正的中歐坦克戰。但是真在中歐幹起來,北約也是要奪取制空權的。伊拉克空軍就是華約空軍的翻版,裝備到條令都相似。不過蘇聯不會給它完全奪取制空權的,蘇聯和華約部隊的整個體系是伊拉克比不了的,這個還不好說;所以我們可以說僅是現在看到的和分析的情況。

  • 7 # 宇眾不同83092

    根據歷史背景,我們可以得知,當時蘇聯國內由於戈爾巴喬夫的失敗的經濟改革將本來就激烈的矛盾進一步,已經處於解體邊緣,“強弩之末”,東歐劇變已使得蘇聯膽戰心驚,而且當時蘇聯國內的領導層作風相當保守,戈爾巴喬夫改革的失敗使得蘇聯國內民眾人心分崩離析。從國力上看,蘇聯國力已不如美國,蘇聯軍事思想依然沉迷在傳統“鋼鐵洪流”衝擊一切的迷夢中,其實早已落後於世界先進軍事思想,已經是資訊化戰爭的世界新軍事變革的時代。當海灣戰爭開戰時,全世界都驚訝於美國的不同尋常的作戰方式,驚歎於美國精幹高效強大的作戰力量,這其中也包括蘇聯!在此情況下,蘇聯若想出兵救伊拉克,也是有心無力! 從伊拉克本身來看,伊拉克雖然號稱“中東第一強國”,在中東有相當的影響力,曾接受了蘇聯大規模的軍事援助,自然也順帶繼承了蘇聯“鋼鐵洪流”的作戰軍事思想,但其在北約高效的空襲打擊下,幾乎一觸即潰。伊拉克過於貪婪,對科威特的石油與財富虎視眈眈。而美國對伊拉克的打擊的行動是獲得了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國際多數國家對伊拉克採取了軍事禁運政策,造成了伊拉克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獨木難支”,就算再有錢,也買不來新裝備與支援。

  • 8 # 王祥明35474081

    蘇聯都自顧不暇了,日薄西山,對越自衛反擊,蘇聯不也沒插手嗎,鞭長莫及,戰略投送、綜合國力都不容蘇聯做出反應,十年阿富汗戰爭更是耗盡了最後一滴油,海灣戰爭就更沒指望了,更何況與聯合國軍根本不在一個檔次,參與了又能改變什麼呢

  • 9 # 雲林禪師

    80年代末期,蘇聯除了軍工產業外,經濟已經崩潰,窮的當褲衩啦!那時,蘇聯那還有能力出兵?即使出兵也沒有能力提供後勤保障,更沒有能力打贏戰爭。再者,阿富汗戰爭讓蘇聯也耗盡國力、耗盡士兵的銳氣。最後,伊拉克戰爭致使石油價格暴漲,蘇聯賺錢還來不及,賣石油就必須與西方搞好關係,哪有功夫管伊拉克的閒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軍作戰部隊的電腦使用什麼作業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