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生活遠遠比故事精彩

    我覺得婚姻就是同甘共苦,平平淡淡的日子其實很好,短暫的高物質生活只是一時的心理滿足,如果一旦陷入低谷,正常人往往是不能接受的,最後的結局不是逃避就是離開!

    幾年前在我們鎮上有一家人開了一個大型超市,生意別提有多好了,每天從早到晚門庭若市,老闆的兒子當時二十多歲,妥妥的一枚富二代,到了適婚的年齡,說親的媒人一波接一波,都快把人家門檻踩爛了。

    不過說實話,超市老闆一年收入上百萬,很多人就是圖他家裡有錢才說親的,但是他的兒子整日遊手好閒,不幹正事,所以很多女孩跟他接觸幾天後都紛紛拒絕了。

    後來聽說鄰村一個女孩嫁給超市老闆的兒子了,婚後過上了開豪車住別墅的日子,誰承想沒幾年,超市生意一落千丈,每年別說利潤了,有時連本錢都回不來。

    更戲劇化的是,去年有一外地人喝多酒了來店裡佘煙,老闆娘沒同意,最後因為此事爭執起來,混亂之中老闆娘照著那人胸口搗了一拳,那人當時就倒地不起了。

    事後把人送醫院才知道,原來那外地人幾個月前才做了心臟搭橋手術,這一拳不要緊,徹底讓他見了閻王!!!

    後來超市老闆一家又賣車,有賣房,弄得個傾家蕩產才平息了事情。

    當初嫁給超市老闆兒子的那個女人,整日一臉憂愁,為了維持生計,直到現在還在飯店裡洗盤子,而她那個男人,依舊是沒心沒肺,整日混吃等死!

    有時候,命運真是不能強求,婚姻也如此,與其享受短暫的高物質生活,不如踏踏實實地過日子!

  • 2 # 朱燕芳452

    這個問題肯定誰都明白當然是人生陪伴重要,假如高物質有情人誰會開心,兩個人爭吵不休命都難保,命比什麼都重要。

  • 3 # 三同源

    婚姻中物質不可或缺,愛情,得之則幸。

    “有車嗎?”“什麼車啊?”“有房嗎?”“在幾環啊?”“什麼工作?”“月薪多少啊?”

    當這些成為相親的標配問題,我就知道物質對於婚姻的重要性了。

    “寧願坐在寶馬車上哭,也不要坐在腳踏車上笑。”以前對於這句話,我百思不得其解。愛情難道不就應該是充滿歡笑的純美?為什麼會寧願去選擇讓自己哭的物質?

    但是當越來越多的人把物質放在評價一個人標準的首位時,我便明白了。

    物質是一種實物,它實實在在的存在著,會讓人有一種安全感;然而愛情只是一種感覺,它充滿了太多的不確定性因素,只會讓人為它擔驚受怕。

    談論婚姻時,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先考慮物質。戀愛時在意的外貌、年齡、身高,統統撇在一邊,成了其次。

    也有人會說,過於追求物質未免太現實。但至少麵包可以充飢,愛情卻不可以。

    一天傍晚在等公交的時候,旁邊站著兩個身著正裝正在聊天的女生,看著像個精練的白領。

    “你還記得我們那個小學同學小歐嗎?聽說前幾天她結婚了,物件好像挺有錢的,是她公司的總經理呢!”

    “是嗎?嫁的這麼好!她的命怎麼就那麼好,嫁了這麼個有錢的老公!你說我怎麼就沒遇上這樣的黃金單身漢呢?”

    年輕不愁嫁的時候,小夥伴們聚在一起最愛聊的八卦也是誰誰誰跟那個誰誰誰在一起了。然後這個話題之後的聊天內容亙古不變:誰誰誰的男朋友好帥好男神啊,誰誰誰怎麼找了個那麼高的男票?誰誰誰的女朋友也長得好漂亮好女神啊,誰誰誰怎麼找了個身材那麼標準的女票?

    只是那個時候,物質還不在我們的聊天內容中。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物質基礎的好與壞成了嫁的好與不好的判斷標準。青春時最輕蔑的愛情絆腳石,如今卻成了最基本的奠基石。

    以前信誓旦旦,愛情與物質不可兼得時,一定會義無反顧的選擇愛情,現在回想當初的自己,只想說那時候的自己還是太年輕。

    你以為只要你們能夠在一起,再苦再累你都不怕。你願意陪著對方一起打拼事業,高樓大廈還平地起呢,白手起家也不是不可以做到啊,更何況男女搭配幹活不累。

    我只能說你真的太天真了。高樓大廈平地起是沒錯,但它必定有一個牢固穩定的地基,而你們的白手起家卻真的只是兩手空空的一無所有。

    成家後,你不可避免要為生活中的各種瑣事操心:鹽快吃完了,醬油也只剩一點了,紙巾還有兩包,最近蔬菜又漲價了,肉也更貴了…你可以不要名牌,卻少不了生活必需品的花銷。

    當一切的支出都要精打細算時,你能確保你們永遠不會為這些小事拌嘴吵架?再好的感情也經不起每天的爭吵折騰啊。

    承認吧,姑娘,你就是看重物質。這並不是一件丟人的事,為什麼我們卻都想要回避呢?人活著就是吃喝拉撒住,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物質。想要活得更好也沒錯,人總是要往高處走,有追求才能有進步啊。

    承認吧,男生,你就是因為窮。沒錢沒關係啊,錢可以賺,但把失敗的愛情全都歸咎於女生太物質才離開就是你的不對了。你也渴望自己富甲一方,你也不願住平房,你也想開豪車,不是嗎?憑什麼你就可以物質,人家姑娘就不能呢?

    生活不是小時候過家家,不想玩了就可以回家吃飯,它不會暫停,更不允許你止步不前。

    年輕時候談戀愛可以沒錢,至少你有青春的資本,經得起你慢慢折騰。但是到了結婚的年紀,生活的壓力等不了你慢慢立業就會把你壓得喘不過氣來。

    我可以不物質,只要不需要擔心溫飽問題。但人生而在世,不就圖一口飯吃?我也憧憬美好的愛情,甜蜜的滋味誰不想嘗,但它終究不能填飽肚子。沒有吃飽,又怎麼會有力氣談戀愛?

    不知道為什麼,我們總喜歡把“物質”與“愛慕虛榮”、“攀龍附鳳”這些帶有貶義的詞語聯絡在一起。明明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夠腰纏萬貫,富得流油,好好任性,卻又打心眼裡瞧不起那些追求物質的人。人真是自相矛盾啊。

    在潛意識裡,捨棄愛情追求物質的人多少都有點輕浮,太現實也太薄情。過日子不是簡單的你情我願就可以了,它需要物質作為支撐點。

    或許偶爾買買地攤貨,你也只當做是換換風格,覺得沒什麼多大的關係。但如果要你一輩子都穿著地攤貨,跟一群一身名牌的朋友站在一起,你能確定你永遠都不會後悔?

    別自欺欺人了,比較是人的本能行為,就像受到傷害會本能地自我防守一樣。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而我們恰好最擅長比較。

    戀愛可以幼稚,但婚姻不可以。婚姻是一輩子的事情,由不得你胡來。你可以對自己不負責,但你不可以對將來你們的孩子不負責。

    懷胎十月生個孩子不容易,養一個小孩更不容易。奶粉、紙尿褲、奶瓶…沒有什麼是不花錢的。將來要要讀三年幼兒園,六年小學,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大學,還不包括學前班,補習班,培訓班,讀研讀博,這些都是用白花花的銀子一步一步換來的。

    婚姻中物質不可或缺,愛情,得之則幸。反正所有的愛情最後步入婚姻的殿堂後也會慢慢轉變為親情。你可以在選擇婚姻時物質,但也希望你的婚姻不只是因為物質,還會有愛情。

  • 4 # 山村的鼕鼕

    我覺得陪伴和高物質的生活都重要。二者是可以同時存在的,並不是說為了獲得高物質的生活,就不能陪伴在愛人的身邊,也並不是說,因為陪伴在愛人的身邊,就過不上高物質的生活。

    陪伴並不是兩個人朝夕相處,出雙入對,而是心在一起。心與心之間的距離決定了你和他之間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整天呆在一起的兩個人並不一定是彼此陪伴在彼此的身邊。雖然每天呆在一起,可每天都是各人玩著各人的手機,各人做著各人喜歡做的事情,互不打擾。這叫陪伴嗎?

    這應該就是同床共枕,卻又形同陌路吧。

    兩個人雖然相隔千里,但每天都會忙裡抽閒的發發簡訊、打打電話,聊聊天。雖然在夜晚也會感到孤寂,但遠方依然有自己的思念。每當想起遠方的人,渾身就充滿了力量。這難道不是一種陪伴嗎?

    真正願意陪伴你的人,絕不會僅僅呆在你的身邊,而忽視你的感受,也不會因為空間的距離,而讓你的心孤寂。

    願意陪伴你的人,更不會允許讓你整天和他一起過著風餐露宿、居無定所的日子。既然他願意陪伴讓,他就會願意付出自己的一切給予你高質量的生活。哪怕去工地上搬磚,他也絕不可能讓你過的比別人差。

    那些用“陪伴”作藉口,而不願意給你高質量生活的人,不是他有問他去,就是你有問題。兩個人都應該坐下來好好的相信,規劃下未來了。不要用“陪伴”當作藉口,荒廢了自己的青春。

    那些願意給你高質量生活,而不願意陪伴你的人更為可惡。這類人有一個通病,就是自我,認為自己工作賺錢不容易,哪有時間陪伴你?

    其實這只是一種藉口,或者是不在乎。哪怕工作再忙,發條簡訊的時間也還是有的吧。

    碰到這樣的人,一定要多交流,要好好談談了,至少要知道你在他心目中的位置。當你真正的去了解的時候,也許你會發現,你在他心中的位置真的很小很小……

    我說這些並不是拉矛盾,只是想讓更多的人正視這個問題:“陪伴與高質量的生活不矛盾。”

    陪伴和高質量的生活不是二者只能選一個,所以兩個我們都要。

  • 5 # 素心無染

    這個問題,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實際情況不同,選擇也會不同,就當下來說,大多數人還是渴望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深情陪伴,卻又按耐不住對物慾的瘋狂膨脹,有人選擇高物質生活,是不想經歷“貧賤夫妻百事哀”的痛苦掙扎吧!

    當然,在合情合理合法的情況下,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我不持鄙視態度,本身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也不同,有人以愛情,以物質,以金錢,以健康,以和諧,以平安......,對於癌症患者來說,能見到明天的日出,或許就是幸福的,沒有標準和統一答案,唯有看盡人間悲歡,世間百態,嚐盡苦辣酸甜,冷暖自知,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不管你怎麼選擇,都得為自己的選擇買單!

    人們的通病都是,什麼都想要,又什麼都不捨,總在嚮往遠處的風景,忽略近處的才是人生,容易被鏡花水月模糊不清的風景矇蔽心智,矛盾重重的一邊奮不顧身的負重前行,一邊渴望歲月靜好,竭盡全力的追求到淡然放下,拼盡所能想得到,又欣然豁達的接受遺憾!

    我個人而言,不求濃烈相守,但求淡淡相依,可能我資質平庸,顏值平平,一直也沒這種選擇的機會,但我很感恩生在這如花的太平盛世,不管在何時何地,無需為生存而糾結,想怎麼過,只憑自己的選擇,可能我屬於多愁善感型,有時見花落淚,時而看月傷懷,深知,有多少繁花滿枝,就有多少落葉飄零,無論是婚姻,愛情,生活,若沒有猛烈的狂喜,就不會有悲痛來襲!

    我一直安慰自己,平凡可貴,物質上可以簡樸,但精神上可以百萬富翁,沒辦法,本人胸無鴻鵠之志,在蒼茫的人世間,我願做一顆寂靜無名的小花,靜看人事變遷,從容安度!

  • 6 # 遇見美味兒

    對於婚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同一個人在不同的階段也有不同的感悟。所以說不能一概而論,片面的說那種意見想法重要。在此我簡單點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

    每個人在年輕的時候都有夢想,努力奮鬥去追求,包括物質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東西等等。現在的社會提倡成功學,鼓勵大家去奮鬥,同時也能為自己爭取一些物質的、高質量的生活。

    其實,在婚姻當中,物質生活和精神陪伴是都不能缺失的,同等的重要,不可分割。片面地去追求物質生活,短時間內感覺會新穎很有成就感,時間長了就會倦怠,感覺精神上空虛。這就要精神上的滿足和婚姻的陪伴。

    有些創業者非要等到自己事業有成,物質基礎豐富了再去結婚,那將是人生當中的一個很大遺憾。記得《非誠勿擾》節目上有一個暮年成功者,拿著印滿頭銜的名片發給大家看的時候,大家都在替他遺憾,為了高物質生活為精神生活犧牲太多,不值得。

    但是,人生的陪伴也需要物質生活的基礎,否則就沒有和諧穩定的婚姻,哪裡還談得上精神享受?

    也可能年輕的時候比較側重於物質生活的追求和激情人生的追求,到了中年和老年會更加側重於人生陪伴情感精神上的追求。

  • 7 # 小晴雜談

    婚姻,是“高品質的物質生活”重要還是“人生的陪伴”重要呢?我想這個問題也是大部分人會思考的。

    我覺得婚姻還是必須要有一定的“物質基礎”,起碼能支撐得起一個家庭發展下去,這樣才能使夫妻更好地走到白頭。不然,一切都是空談。

    現在許多女孩都要求喜歡的那個人“有房有車有存款”,許多男孩說這些女生幼稚,但是我覺得這就是“現實”。

    之前有看到過許多負面新聞,比如說:有些男孩讓女孩一起住在破爛的出租屋裡,以饅頭為食,還讓女孩懷孕了,結局也很慘。

    有時候,一些物質層面的事情真的也能反映出人的“上進心”。不一定說有“上進心”一定會得到“高品質的物質生活”,但是,人懶,沒有“上進心”一定不會長久得到“高品質的物質生活”的。

    我個人認為有沒有車無所謂,畢竟剛結婚也不是一定會要用到車。懷孕了坐公交或是地鐵出門會不方便,那個時候可以考慮買車,剛結婚也沒什麼必要買車。

    房子倒是很重要的,畢竟要找個地方安定下來才好做別的事情。就我個人而言,如果有值得託付終身的那個他,我非常願意和他一起還房貸,所以,這也就是找一個“陪伴一生”的人的重要性。

    我性格就是那種特別隨和,心又特別軟的,所以一旦我決定這個人值得託付終身,我願意和他一起奮鬥,一起吃苦。但是前提是他必須要有“上進心”,而不是思想狹隘,只想一輩子過這樣有負債的人,或是得過且過,只圖眼前安逸的。

    從這一方面來說,我覺得“高品質的物質生活”特別重要。現在許多農村地區的女孩剛滿20歲,或是不滿20歲就早早結婚了。

    剛婚後不久就把孩子生下來了,沒有考慮過孩子將來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夫妻雙方要有多少存款才能提供孩子應有的教育,才能培養好一個德才兼備的人才。

    所以,他們的下一代也有很多初中或是高中就外出打工了,也沒有受到很好的高等教育,將來苦了的還是孩子。

    既然沒有能力把下一代撫養成人,那當初何必生下來呢?不如掐死在搖籃裡,還免去了奶粉錢。

    所以,夫妻雙方還是需要考慮“物質生活”的。當然夫妻雙方也還年輕,還可以拼搏奮鬥,努力掙錢讓家庭更加豐滿,這樣也能一定程度上避免經常為了一些菜米油鹽醬醋等小事吵到甚至要離婚。

    最後,我認為“人生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有了夫妻雙方的支援和相互疼愛理解,家庭才會發展得更好,我們自己也會活的更幸福。

    願天下有情人“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法醫院和普通醫院有什麼不同?速答!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