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西安張謙

    唯心與唯物都不正確,心是靈魂,物是物質,二者缺一不可,不可互斥。缺一則人類不存。

    唯物論如何產生是非對錯善惡?

    愛情、親情、友情,唯物論如何解釋的通?什麼是美貌?什麼是善良?什麼是有愛?唯物論如何解釋?情感人文屬於精神之範疇,唯物論都無法解釋的通。

    唯心論若認為心想則有,不想則無來解釋客觀存在也如同笑話,這種解釋也是一種因無知而產生的誤解。

    唯物與唯心的唯字把物與心對立,已然錯誤,兩者各有範圍,缺一不完整。

    於人類而言,心是精神是靈魂,無靈魂則無對錯是非善惡美醜之分,那不是人,蠻荒動物而已。

    物是肉體身軀,無肉體則精神靈魂無附屬物,停滯不前。

    比如幾千年前的大思想家蘇格拉底,其精神思想永遠活著,今天仍舊活著,但他的思想成長與完善是在其擁有身軀,物質身體也活著期間,身體死亡之後,其思想永存卻再無發展,發展也是其他人在其思想基礎之上進行的他人的思想發展。

  • 2 # 八卦問道

    唯物對。世界萬物都是客觀存在的。物與物發生作用,就產生意識。物在先,意識在後。意識儘管有反作用力,但所作用的還是現實的客觀的物。

  • 3 # 重新悟道

    世間一切是大道用心一點一滴生出來的,如盤中餐,知辛苦?天地好生好養萬物,皆因其心有德,其性至善。以道修心,以佛修性,以儒修身。

    不知人心之機,就不懂八卦之理,自然不曉大道之機。心玄,道玄,道本玄之又玄。

    世間一切有陰陽,陰陽和合而性空。空性透徹的物質,才能萌生出心。而人這種物質,空性最透徹,故而最有智慧。

  • 4 # 偶然一會ABC

    唯物論和唯心論只在“思維與存在誰為第一性”這個問題上有“意義”。而這種“意義”涉及哲學的重要前提,但在理論和實踐中,這種意義一般不蘊涵“價值判斷”。

    “對錯問題”是一種“價值判斷”,這種判斷與事物的具體情境相關,與當事人的“利害”相關。

    從歷史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常常有進步意義的是經濟學範疇的“唯物論”和哲學範疇的“唯心論”。前者如斯密,李嘉圖 ,後者如笛卡爾,萊布尼茨,康德,黑格爾。

  • 5 # 炎黃子孫純正中國人

    西方人到現在.唯心,唯物在糾結打架。可見其智慧的不足。中國用陰陽兩面性,來看問題。物為人立,人為物存,萬事萬物皆為人所用,只有人才是本位的。我是不贊成年輕人學西方哲學的,多學中國古人智慧哲學。自己的文化尚未掌握,如何去辨識西方文化。對西方哲學應持批判精神來看待,才能從糟粕中找出精華。為我所用,西為中用,這應是一個華人正常的思維吧。

  • 6 # 上坪農夫

    在講這個問題之前,我先問大家兩個問題:在人群中,是左派對,還是右派對?另外,在技術與理論,你們是認為技術正確,還是理論正確?當然有一點必須提醒大家,回答問題的時候,千萬不要帶有利益來思考。

    大家應該清楚的是,哲學學科中的這兩個問題,其實只是對一種事物的兩個角度的辯證思維罷了,它並不存在所謂的正確與否。若一定要分清楚哪一個角度的正確,那就只有看用哪一個角度思考後,更有利於問題的解答,不存在你否定我,我不承認你的結果。但是話又應該說回來的是,那種秉持極端的思維方式如極左或極右等,由於很容易出現偏頗是必須反對的。在人類社會的發展也好,在一個人生中也罷,看待一個問題,或者處理一件事,採用老子的“守中”或者儒學的“中庸”都應該是正確的思維方式。應為只有採取中間的思維,才有可能堅守當代人所堅持的“公平、公正”的要求與理想,也比較符合中華民族的“包容”特性。

    在我們這個宇宙裡,萬物本不存在相互排斥,相互消滅對方的理念的。自古以來,宇宙就是有萬物組成,並給予每個物種予各自的定位,以及各自的用途,缺不了你,也少不了我。這就是中華民族文化提倡的“人與自然和諧”、“天人合一”的真正內涵所在。所以,凡是秉持一方而反對另一方都不是正確的態度。

  • 7 # 百姓學問

    縱觀諸位老師的回答,好象找不出一個確切答案來定義一下,因此不仿來試一試,首先申明此案僅供參考。

    首先,提出哲學認識論的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在這個問題,馬克思寫了一夲書叫《哲學的貧困》,但書中論的不是哲學而是和蒲魯東先生談論的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還有就是恩格所寫的《費爾巴哈的哲學告終》。列寧的《是唯物主義還是經驗批判主義?》

    人們通常稱馬克思繼承了費爾巴哈的唯物論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論就是這個意識。

    同時又稱馬克思改造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哲學,吸收了其中的合理核心建立了唯物辯證法。但未見馬克思在這方面的專著,有人說馬克思的《資本論》中用的是黑格爾的從抽象到具體的分析方法,我看唯畢吧,因為馬克思的《資夲論》寫作方案曾改多次,何況牛頓的《原理》中也是用的從抽象到具體的分析方法,這又作如何解釋?

    下來就是恩格斯的《反杜林論》和《自然辯證法》,在後者恩格斯提了統一對立,否定之否定,量變質變的辯證法三大規律。

    對於黑格爾著作,列寧有哲學筆記,讀黑格爾邏輯學,談談辯證法問題。

    列寧認為辯證的核心就是統一對立,既一分二。

    到了斯大林那裡,又變成了講聯絡,統一對立,否定之否定,量質變的四大特證。

    到了毛譯東主席那裡變成《矛盾論》和《實踐論》

    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中國高校都以艾思奇和李達的辯證唯物論和唯物辯證法為哲學教材,在哲學的認識論上分為唯物和唯心兩大陣營,在認識的方法論上分為辯證法和形爾上學。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都是把l唯物論和辯證法作為國家的指導思想,在任繼愈等編高校教材《中國哲學史》中也是用以的分法去評價中國歷史上的哲學人物的,當時,馮友蘭的現版《中國哲學史》沒有按照以上的分法還作了檢討,又出了部按以上分法的新編中國哲學史上下冊。

    什麼叫唯物論,承認物質為第一性,精神為第二性的為唯物論。承認精神為第一性,物質為第二性的為唯心論。

    實事上,我們認為外界事物是獨立存在,人們對它們的認識不過是人們透過自己本身的感管(眼,鼻,耳,面板等)接受了外界事物所表現的種種現象的刺激而在人們大腦中的反映,大腦把這些反映的資訊,執行以前的知識儲備,再進行去偽存真,去粗存細的分折加工,從中找出一個有條理的秩序去解釋現象和預測未來,以便指導人們的行動。

    由於外界事物發展性,變化性,複雜性。由於人們認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的侷限性,所以,人們的認識只是外界事物在人們頭腦中的一個近似反映,要對外界事物有個接近正確的認識,只有人們去不斷實踐不斷認識,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個迴圈永無止境。

    從這個意義上講,再在人們的認識論中分成唯物,唯心兩大陣營也沒有必要,更何況還去追究個對與不對呢?

  • 8 # 周易天機

    首先要問的唯心和唯物是一個真命題還是一個假命題。是有人制造這麼一個問題出來,然後找到一個批判物件。目的是為了說明他們對那一套歪理邪說是真理。其實被他們批判的物件從來沒有說我們是唯心的。

  • 9 # 手機使用者52706949631

    唯心講精神推動物質,唯物說物質決定精神。哲學講的夲體囊括精神物質,二者是一體之中的兩面,相互引響,無法割裂!俗話說,衣食足,禮義興。當下物質豐富,反見誠信,道德滑坡,為何?建國軍民,教育為先,為何?在科研行列,先有設想,先有實驗?人先有思想,先有行為?正確理解上述發問,答案以在其中。

  • 10 # 香漫寶居

    心與物是不能分割的,如果說物質是建立在心的基礎上,那麼心滅物質也就不存在了。所以說,兩者是共存的。這就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蛋和雞也是共存的。如果要問為什麼,那就是自然創造的萬物是最圓滿的。那是自然的智慧。本性的智慧。沒有加一點意識形態太裡面。所以,想要分別他的對錯,首先你就錯了。

  • 11 # 欣情3833

    缺一不可。

    沒有唯心的唯物,使人性喪失,社會墮落。

    沒有唯物的唯心,社會難以發展,世界難以進步。

    在唯心基礎上追求唯物,能促進人類文明發展。

  • 12 # skismile

    唯心是意識,唯物是事實,唯心是想當然,唯物是實踐,唯心是以點帶面如盲人模象,唯物是實踐規律是事物有條件或實用的現實定律。唯心主義是主觀或經驗的意斷。唯物主義是事實不斷變化的客觀規律。人辦事要少唯心多唯物才能不至失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貼瓷磚是在陽角線使用瓷磚厚度做倒角,然後美縫劑填滿,效果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