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美族
人口約14萬人。居住在花蓮北部的奇萊平原至臺東、屏東恆春半島等狹長海岸平原及丘陵地區。阿美族能歌善舞,臺灣較受歡迎的職棒、籃球明星有許多是阿美人。社會組織是部落,以男子的年齡大小組成嚴密等級,部落有頭目負責,實施任期制和遴選制。阿美族的宗教信仰為多神教和天主教、基督教,祭拜受到普遍重視。流行男子穿裙子,入贅女方和為女方家庭幹活。民族製品有製陶、藤編和織布等。
泰雅族
人口約9萬人。居住在南投縣埔里至花蓮連線以北地區。埔里是臺灣全島地理位置中心,以盛產蝴蝶聞名於世。該鎮周圍既是現存平埔族較為集中的地方,而且該鎮以北的南投、臺中縣、花蓮縣、宜蘭縣、臺北縣的雪山山麓,生活著泰雅族。泰雅族以狩獵及山田燒墾為生,民族性格剽悍勇猛。宗教信仰為超自然神靈。民族顏色是紅色,衣服分為7個系列。工藝品以織布、藤編為代表。泰雅文化,成為少數民族文化中儲存較好、且有一定代表性的民族文化。
排灣族
人口約6萬多人。居住在屏東縣的8個山地鄉與臺東縣大武太麻里鄉。排灣族內等級分明,分為頭目、貴族、勇士、平民四個等級,前三個為特殊階層。宗教信仰為多神教和祖靈信仰。排灣族是個熱愛藝術的民族,尤其是服飾是臺灣地區少數民族中最為華麗典雅的,以刺繡宗教信仰神靈為主,刺繡的色彩以橙、黃、綠為主色。雕刻、陶壺、古琉璃珠是受到人們歡迎的珍品,其中陶壺是頭目家族權勢和財富的象徵。手工藝品有藤編、竹編和月桃席等。
布農族
人口約4萬多人。居住在中央山脈兩旁、海拔1000至2000米的花蓮、高雄至臺東的山區,是典型的高山族。布農族分為卡社群、郡社群、卓社群、丹社群、巒社群和蘭社群。以山田燒墾和遊耕為生,對於農作的祭儀複雜和隆重,布農人相信,歌聲越和諧、優美,天神越高興,今年的小米就會豐收。宗教信仰是天神,手工藝品是藤編。只是在布農族的慶典活動中,沒有舞蹈動作,只有炫耀武功的跳躍動作。
卑南族
人口約1萬多人。居住在臺東平原的卑南鄉一帶,祖先包括石生的知本系統和竹生的南王系統,清朝康熙年間曾被冊封為“卑南大王”,鄰近的阿美族和排灣族都要向其納貢。卑南族之所以有如此實力,是因為這一民族保持男子訓練制度,流行的“少年猴祭、大獵祭”反映的就是這一現實。民族內部設立祭師和頭目,信仰傳統宗教和天主教。手工藝品是藤編藍子。
魯凱族
人口約1萬多人。居住在臺東縣卑南鄉、屏東縣霧谷鄉、高雄縣茂林鄉等地。魯凱族是個內部制度嚴謹的部落社會,分為頭目、貴族、勇士、平民四個世襲等級,等級可以隨著婚姻而改變,社會內部重男輕女。宗教信仰為造物主和祖靈,其中頭目家族起源傳說的百步蛇,更是族人祭祀和敬重的物件。陶壺、琉璃珠、藤和竹器、刺繡是民族工藝品。
鄒族
人口約7000多人。1998年10月28日由原名“曹族”易名而來。居住在嘉義縣阿里山鄉和南投縣信義鄉,稱為北鄒;南鄒則居住在高雄縣三民鄉和桃源鄉。兩族語言、服飾和社會組織大同小異,祭典儀式不同。全族分為大社、聯族、氏族、亞氏族四個部分。歷史上鄒族曾經盛行男子集會所,少年必須進入夜宿會所,接受歷史、文化、傳統技藝和狩獵的訓練。宗教信仰為超自然的神。以狩獵為生的鄒族人,皮衣和皮帽是族人節日時的主要打扮。手工藝品主要是皮革製品和藤編籃子和網袋等。
賽夏族
人口約有7000人,在新竹和苗栗縣交界的山區。賽夏族又分為南北兩支,各有一名頭目,各家族的長老地位崇高。族內盛行以動物、植物和自然現象定為姓氏。宗教信仰是超自然神和祖靈、矮靈,兩年一次的矮靈祭是主要宗教活動,其它不同的祭祀由不同的姓氏主持。他們在建築和生活中,大量使用竹製品,形成了鮮明的竹文化。
雅美族
人口約4000人左右。居住在距離臺東外海49海哩的蘭嶼島。由於地理上的原因,此族與菲律賓巴丹島時有來往,生活習性、語言相近,古老傳說中也有雅美族和巴丹島來往的故事。雅美族是歷史唯一沒有“獵頭”習慣的高山族,由於居住海外,捕魚業較為發達,全年的歲時祭儀也是由捕魚活動為主。由於蘭嶼不僅炎熱,而且位於颱風的要衝,因此當地盛行地下穴居屋。社會內部沒有頭目,以各家族長老為主,以血統家庭為主體。在少數民族中,雅美族是唯一具有冶金工業的民族。
邵族
人口約283人。居住在日月潭畔的日月村和水里鄉頂村的大平林。2001年8月8日臺灣行政當局將其定為高山族第10族。邵族的生活方式是漁獵、農耕和山林採集為生,農業作物主要是板粟、蕃薯和花生為主。杵音之舞是邵族豐年祭中重要組成部分,“湖上杵聲”成為日月潭八景之一。此外還有播種祭、狩獵祭、拜鰻祭、豐年祭等。宗教信仰是祖靈信仰,分為最高祖靈和氏族祖靈。族內流行的手工藝品為自己揉制的皮革和自己紡織的麻布。
臺灣的少數民族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階段。在中國歷史上,封建統治集團把四周未開化、半開化地區稱為“化外之地”,當地的居民也被稱為“番”,這一現象也影響到臺灣。對農業社會形成後的當地臺灣居民稱呼有兩種,住在山中的叫“生番”或“野番”;住在平地的叫“熟番”或“土番”。這種稱呼並不合適,也不尊重少數民族。正是高山族各族,與後來的主要由閩粵人組成的大陸移民一起,形成臺灣居民群體。
阿美族
人口約14萬人。居住在花蓮北部的奇萊平原至臺東、屏東恆春半島等狹長海岸平原及丘陵地區。阿美族能歌善舞,臺灣較受歡迎的職棒、籃球明星有許多是阿美人。社會組織是部落,以男子的年齡大小組成嚴密等級,部落有頭目負責,實施任期制和遴選制。阿美族的宗教信仰為多神教和天主教、基督教,祭拜受到普遍重視。流行男子穿裙子,入贅女方和為女方家庭幹活。民族製品有製陶、藤編和織布等。
泰雅族
人口約9萬人。居住在南投縣埔里至花蓮連線以北地區。埔里是臺灣全島地理位置中心,以盛產蝴蝶聞名於世。該鎮周圍既是現存平埔族較為集中的地方,而且該鎮以北的南投、臺中縣、花蓮縣、宜蘭縣、臺北縣的雪山山麓,生活著泰雅族。泰雅族以狩獵及山田燒墾為生,民族性格剽悍勇猛。宗教信仰為超自然神靈。民族顏色是紅色,衣服分為7個系列。工藝品以織布、藤編為代表。泰雅文化,成為少數民族文化中儲存較好、且有一定代表性的民族文化。
排灣族
人口約6萬多人。居住在屏東縣的8個山地鄉與臺東縣大武太麻里鄉。排灣族內等級分明,分為頭目、貴族、勇士、平民四個等級,前三個為特殊階層。宗教信仰為多神教和祖靈信仰。排灣族是個熱愛藝術的民族,尤其是服飾是臺灣地區少數民族中最為華麗典雅的,以刺繡宗教信仰神靈為主,刺繡的色彩以橙、黃、綠為主色。雕刻、陶壺、古琉璃珠是受到人們歡迎的珍品,其中陶壺是頭目家族權勢和財富的象徵。手工藝品有藤編、竹編和月桃席等。
布農族
人口約4萬多人。居住在中央山脈兩旁、海拔1000至2000米的花蓮、高雄至臺東的山區,是典型的高山族。布農族分為卡社群、郡社群、卓社群、丹社群、巒社群和蘭社群。以山田燒墾和遊耕為生,對於農作的祭儀複雜和隆重,布農人相信,歌聲越和諧、優美,天神越高興,今年的小米就會豐收。宗教信仰是天神,手工藝品是藤編。只是在布農族的慶典活動中,沒有舞蹈動作,只有炫耀武功的跳躍動作。
卑南族
人口約1萬多人。居住在臺東平原的卑南鄉一帶,祖先包括石生的知本系統和竹生的南王系統,清朝康熙年間曾被冊封為“卑南大王”,鄰近的阿美族和排灣族都要向其納貢。卑南族之所以有如此實力,是因為這一民族保持男子訓練制度,流行的“少年猴祭、大獵祭”反映的就是這一現實。民族內部設立祭師和頭目,信仰傳統宗教和天主教。手工藝品是藤編藍子。
魯凱族
人口約1萬多人。居住在臺東縣卑南鄉、屏東縣霧谷鄉、高雄縣茂林鄉等地。魯凱族是個內部制度嚴謹的部落社會,分為頭目、貴族、勇士、平民四個世襲等級,等級可以隨著婚姻而改變,社會內部重男輕女。宗教信仰為造物主和祖靈,其中頭目家族起源傳說的百步蛇,更是族人祭祀和敬重的物件。陶壺、琉璃珠、藤和竹器、刺繡是民族工藝品。
鄒族
人口約7000多人。1998年10月28日由原名“曹族”易名而來。居住在嘉義縣阿里山鄉和南投縣信義鄉,稱為北鄒;南鄒則居住在高雄縣三民鄉和桃源鄉。兩族語言、服飾和社會組織大同小異,祭典儀式不同。全族分為大社、聯族、氏族、亞氏族四個部分。歷史上鄒族曾經盛行男子集會所,少年必須進入夜宿會所,接受歷史、文化、傳統技藝和狩獵的訓練。宗教信仰為超自然的神。以狩獵為生的鄒族人,皮衣和皮帽是族人節日時的主要打扮。手工藝品主要是皮革製品和藤編籃子和網袋等。
賽夏族
人口約有7000人,在新竹和苗栗縣交界的山區。賽夏族又分為南北兩支,各有一名頭目,各家族的長老地位崇高。族內盛行以動物、植物和自然現象定為姓氏。宗教信仰是超自然神和祖靈、矮靈,兩年一次的矮靈祭是主要宗教活動,其它不同的祭祀由不同的姓氏主持。他們在建築和生活中,大量使用竹製品,形成了鮮明的竹文化。
雅美族
人口約4000人左右。居住在距離臺東外海49海哩的蘭嶼島。由於地理上的原因,此族與菲律賓巴丹島時有來往,生活習性、語言相近,古老傳說中也有雅美族和巴丹島來往的故事。雅美族是歷史唯一沒有“獵頭”習慣的高山族,由於居住海外,捕魚業較為發達,全年的歲時祭儀也是由捕魚活動為主。由於蘭嶼不僅炎熱,而且位於颱風的要衝,因此當地盛行地下穴居屋。社會內部沒有頭目,以各家族長老為主,以血統家庭為主體。在少數民族中,雅美族是唯一具有冶金工業的民族。
邵族
人口約283人。居住在日月潭畔的日月村和水里鄉頂村的大平林。2001年8月8日臺灣行政當局將其定為高山族第10族。邵族的生活方式是漁獵、農耕和山林採集為生,農業作物主要是板粟、蕃薯和花生為主。杵音之舞是邵族豐年祭中重要組成部分,“湖上杵聲”成為日月潭八景之一。此外還有播種祭、狩獵祭、拜鰻祭、豐年祭等。宗教信仰是祖靈信仰,分為最高祖靈和氏族祖靈。族內流行的手工藝品為自己揉制的皮革和自己紡織的麻布。
臺灣的少數民族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階段。在中國歷史上,封建統治集團把四周未開化、半開化地區稱為“化外之地”,當地的居民也被稱為“番”,這一現象也影響到臺灣。對農業社會形成後的當地臺灣居民稱呼有兩種,住在山中的叫“生番”或“野番”;住在平地的叫“熟番”或“土番”。這種稱呼並不合適,也不尊重少數民族。正是高山族各族,與後來的主要由閩粵人組成的大陸移民一起,形成臺灣居民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