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晏殊
《燕歸梁·金鴨香爐起瑞煙》
金鴨香爐起瑞煙。呈妙舞開筵。陽春一曲動朱弦。斟美酒、泛觥船。中秋五日,風清露爽,猶是早涼天。蟠桃花發一千年。祝長壽、比神仙。
2[宋]黃庭堅
《香爐峰》
香爐不鑄石陶甄,鼻不聞香眼見煙。上有文殊師利塔,好將一瓣此中燃。
3[宋]項安世
《以椰子香爐花瓶為大人壽》
石湖居士虞衡志,椰子之身本棕類。葉間各結三四子,大者能容五升器。初如青纈美少年,漸久漸黃堅且緻。有穰如玉汁如乳,味如春醑飲輒醉。翻愚老工巧心數,能制瓶爐出新意。盡力揩摩發光彩,一月工夫成一枝。二瓶可花爐可香,中有千鍾萬鍾味。箋封囊裹送大人,伴以銀奩古心字。四君俱自南天來,一老新沾北辰賜。金章紫綬照鄉閭,玉色冰神明聽視。天上煌煌列宿光,人間赫赫真郎貴。人言書自武昌來,知是吾兒壽詩至。兒供椰果勸椰杯,花露香風俱酒氣。殷勤更作椰子詩,甲子中間一年歲。
4[宋]岳珂
《宿溪聲閣望香爐峰偶成二律》
閴歷煙巖古,琮琤雪澗橫。海潮秋八月,山雨夜三更。
肯作隨流想,難忘潄石情。壯懷徒激烈,聊復以詩鳴
廬峰三萬丈,鳥道度嶙峋。宿雨留前躅,清風絕後塵。誰憐石樓客,同是玉階人。謝屐須乘興,千年草木春。
5[宋]張耒
《神運殿望香爐天池等峰晚宿官廳明日早發》
遠公不出山,坐受天龍供。地只敢受寶,木石親輸送。
巖巖千年屋,山立屹不動。風雲宿修梁,星斗近華棟。亭亭碧香爐,薝蔔時自湧。五雲嚴擁衛,天樂下鸞鳳。神池閟寶象,光怪發巖洞。誰能陟其巔,手攬湖龍鞚。東堂黃金藏,龍像儼環拱。蕭條亡國輦,拙樸昔誰用。掃堂為一睡,清極乃無夢。思歸戒晨發,結束勤僕從。鴻鍾振林莽,月落朝嵐重。再往墮渺茫,猿鶴應嘲諷。
6[宋]梅堯臣
《香爐》
鐵鑄小香爐,壁環平口鋪。麝焚葵葉大,獸齧竹根趺。
淨幾群書外,閒堂一物無。中間任灰燼,終與蕙蘭俱。
7[宋]蒲壽宬
《書香爐瀑布圖後》
飛流三百丈,日射碧琉璃。一氣何終極,淋漓自不知。
8[宋]蘇軾
《送竹香爐》
枯槁形骸惟見耳,凋殘鬢髮只留須。平生大節堪為底,今日灰心始見渠。
9[宋]陳藻
《黃檗香爐峰》
黃檗寺前猶突兀,祖師塔外別安排。香爐好是中央小,無數峰巒拱揖來。
10[宋]范成大
《古鼎作香爐》
雲雷縈帶古文章,子子孫孫永奉常。辛苦勒銘成底事?如今流落管燒香。
11[宋]楊炎正
《送竹根香爐與人》
枯槁形骸惟見,彫殘鬢髮只留須。平生大節堪為底,今日灰心始見渠。
12[宋]俞文豹
《徐進齋得古銅香爐具象鼻眼博古圖謂之象鬲屬》
在象數前鍾鼻眼,出囂塵外鑄形模。傳香到手親曾見,全勝人看博古圖。
13[宋]李廌
《分題得古香爐》
質為浮休棄,形惟好古宜。埏陶異甓礫,香火近神只。冷暖非恆德,興衰彼一時。舍茲何所適,爾意勿遲遲。
14[宋]王洋
《香爐寺》
道邊繞廟佔疏涼,郊遠山連草樹荒。果有祖師傳印在,為予試爇一爐香。
15[宋]曾極
《南唐金銅香爐》
製作元從建業宮,形模奇古雜金銅。煙昏塵暗君休笑,曾在紅羅扇影中。
16[宋]鄭鑑
《香爐山》
峙立交輝紫翠間,疏簾半卷鎮長閒。神仙似有祈年術,一縷青煙起博山。
[宋]晏殊
《燕歸梁·金鴨香爐起瑞煙》
金鴨香爐起瑞煙。呈妙舞開筵。陽春一曲動朱弦。斟美酒、泛觥船。中秋五日,風清露爽,猶是早涼天。蟠桃花發一千年。祝長壽、比神仙。
2[宋]黃庭堅
《香爐峰》
香爐不鑄石陶甄,鼻不聞香眼見煙。上有文殊師利塔,好將一瓣此中燃。
3[宋]項安世
《以椰子香爐花瓶為大人壽》
石湖居士虞衡志,椰子之身本棕類。葉間各結三四子,大者能容五升器。初如青纈美少年,漸久漸黃堅且緻。有穰如玉汁如乳,味如春醑飲輒醉。翻愚老工巧心數,能制瓶爐出新意。盡力揩摩發光彩,一月工夫成一枝。二瓶可花爐可香,中有千鍾萬鍾味。箋封囊裹送大人,伴以銀奩古心字。四君俱自南天來,一老新沾北辰賜。金章紫綬照鄉閭,玉色冰神明聽視。天上煌煌列宿光,人間赫赫真郎貴。人言書自武昌來,知是吾兒壽詩至。兒供椰果勸椰杯,花露香風俱酒氣。殷勤更作椰子詩,甲子中間一年歲。
4[宋]岳珂
《宿溪聲閣望香爐峰偶成二律》
閴歷煙巖古,琮琤雪澗橫。海潮秋八月,山雨夜三更。
肯作隨流想,難忘潄石情。壯懷徒激烈,聊復以詩鳴
《宿溪聲閣望香爐峰偶成二律》
廬峰三萬丈,鳥道度嶙峋。宿雨留前躅,清風絕後塵。誰憐石樓客,同是玉階人。謝屐須乘興,千年草木春。
5[宋]張耒
《神運殿望香爐天池等峰晚宿官廳明日早發》
遠公不出山,坐受天龍供。地只敢受寶,木石親輸送。
巖巖千年屋,山立屹不動。風雲宿修梁,星斗近華棟。亭亭碧香爐,薝蔔時自湧。五雲嚴擁衛,天樂下鸞鳳。神池閟寶象,光怪發巖洞。誰能陟其巔,手攬湖龍鞚。東堂黃金藏,龍像儼環拱。蕭條亡國輦,拙樸昔誰用。掃堂為一睡,清極乃無夢。思歸戒晨發,結束勤僕從。鴻鍾振林莽,月落朝嵐重。再往墮渺茫,猿鶴應嘲諷。
6[宋]梅堯臣
《香爐》
鐵鑄小香爐,壁環平口鋪。麝焚葵葉大,獸齧竹根趺。
淨幾群書外,閒堂一物無。中間任灰燼,終與蕙蘭俱。
7[宋]蒲壽宬
《書香爐瀑布圖後》
飛流三百丈,日射碧琉璃。一氣何終極,淋漓自不知。
8[宋]蘇軾
《送竹香爐》
枯槁形骸惟見耳,凋殘鬢髮只留須。平生大節堪為底,今日灰心始見渠。
9[宋]陳藻
《黃檗香爐峰》
黃檗寺前猶突兀,祖師塔外別安排。香爐好是中央小,無數峰巒拱揖來。
10[宋]范成大
《古鼎作香爐》
雲雷縈帶古文章,子子孫孫永奉常。辛苦勒銘成底事?如今流落管燒香。
11[宋]楊炎正
《送竹根香爐與人》
枯槁形骸惟見,彫殘鬢髮只留須。平生大節堪為底,今日灰心始見渠。
12[宋]俞文豹
《徐進齋得古銅香爐具象鼻眼博古圖謂之象鬲屬》
在象數前鍾鼻眼,出囂塵外鑄形模。傳香到手親曾見,全勝人看博古圖。
13[宋]李廌
《分題得古香爐》
質為浮休棄,形惟好古宜。埏陶異甓礫,香火近神只。冷暖非恆德,興衰彼一時。舍茲何所適,爾意勿遲遲。
14[宋]王洋
《香爐寺》
道邊繞廟佔疏涼,郊遠山連草樹荒。果有祖師傳印在,為予試爇一爐香。
15[宋]曾極
《南唐金銅香爐》
製作元從建業宮,形模奇古雜金銅。煙昏塵暗君休笑,曾在紅羅扇影中。
16[宋]鄭鑑
《香爐山》
峙立交輝紫翠間,疏簾半卷鎮長閒。神仙似有祈年術,一縷青煙起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