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自媒體汪東輝、柱子哥在《權力的遊戲之魔湃傳奇》一文中曝光了摩拜管理層中王曉峰和胡瑋煒的矛盾。文中稱摩拜的戰略制定和日常運營都由王曉峰負責,胡瑋煒更多是像一個吉祥物的角色,但胡瑋煒受到了摩拜董事長李斌的支援,並作為制衡王曉峰的角色而存在。 而在摩拜被美團收購的最後董事會會議中,王曉峰和胡瑋煒的矛盾也再次公開,其中王曉峰投票選擇繼續獨立發展,而胡瑋煒以及李斌投票支援被美團收購。
4
回覆列表
  • 1 # 程式設計師之路

    傾向於認為這篇報道比較真實客觀,這種在資本大力促推下的企業,最初創始人沒能跟上企業發展的速度,不得不空降更合適的人來管理公司的情況司空見慣;同時一個企業Quattroporte、CEO由兩個人分擔,一般都是相對成熟企業的創始人為了減輕自己的管理職能,聘請職業經理人分擔一部分職能的常規做法,但對於創業型企業出現這種狀態,很明視訊記憶體在很大的妥協因素,這種情況下兩者關係能處理好難度非常大!

  • 2 # 馬繼華

    從逐漸公佈的內容來看,我們已經逐漸接近真相!摩拜內部矛盾很嚴重,這也是很多初創公司面臨的共同問題,解決不好,就是失敗的結局。

    王是空降過來的,雖然有股份,但是並不具有決定權,而且沒有否決權,導致自己根本無法根據自己的理想去操盤!而且,王此前也只是優步高管之一,並沒有登頂管理的經驗,無法有效應付投資者大股東的控制權爭鬥。

    作為主心骨,李也沒有在團隊中發揮好的作用,沒有關注長遠利益,而是過於侷限在內部控制與短期價值上,缺乏領袖氣質,無法處理內部正常分歧,這也是其多年打拼卻一直無法崛起的原因。

    摩拜本身就是一個燒錢無底線,只要有對手存在,就得幹到底,創始人團隊需要高超的管理水平和敏銳的眼光,才能在比拼細節效率的過程中累計能量勝出,從而耗死對手,剩者為王。但是,不論是胡還是王,顯然都沒有這樣的水平。

    從這個角度來說,美團王興確實比這兩位更適合操盤單車業務。但是,王興也是多年創業屢屢失敗,個性缺陷很明顯,即便被阿里扶起贏得了團購大戰,後來也依然展現了情商短板,以至於現在依然靠融資生存!沒有別阿里控制,卻也入了狼窩,想成為獨立大王已不可能。

    但是,內部矛盾和分歧,並不合適在公開媒體撕,這樣不利於摩拜接下來的發展,既然將問題公開化了,就是一個或者兩個要離開的時候了!我們可以靜待不久的摩拜高層大洗牌!

  • 3 # 史晨昱

    隨著摩拜被賣,摩拜內部所謂的矛盾也浮出水面,主要是創始人胡煒煒管理權旁落,職業經理人王曉峰獨攬大權。

    摩拜反正已經賣了,互相發發牢騷,吐吐積怨,太正常了!

    其實,無論是王曉峰,還是胡煒煒,背後都是天使投資人李斌。二人都是李斌的棋子而已,二人的矛盾都是表面現象,被誇大,甚至誤讀了。

    胡瑋煒雖然作為摩拜創始人,但缺乏管理經驗,李斌又引進了曾供職於一系列行業冠軍企業的王曉峰。

    李斌對二人的分工其實很明確。王曉峰負責公司實際業務的執行與決策。胡煒煒以創始人出鏡,擔綱形象大使。

    從摩拜被賣的整個決策過程看,李斌主導了全部環節,甚至已經與美團點評CEO進行了半年的談判。

    摩拜單車既不姓王,也不姓胡。所謂矛盾,無非一個是傀儡,一個不甘心當傀儡!兩人再鬧,也打不起來,因為摩拜姓李!

    …………………………………………………

  • 4 # 盧詩翰

    首先,矛盾其實沒有大家想象的大

    我覺得胡瑋煒對於所有媒體人來說,都是非常值得仔細閱讀的一個案例,因為她恰好,也是媒體人出身,並且是少數成功的媒體人轉創業者。

    當粉絲超過10W後,如何順利商業化?做電商?體量太小隻會給供應商打工,做知識課程?轉化率低且效果有限,誇大一點又容易變成智商稅傷口碑

    而胡瑋煒,可能給所有人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

    1 她的創業其實是始於資源整合,但比一般媒體人多走了一步

    胡瑋煒畢業後進入媒體界,而且一直專注汽車行業,積累了很多人脈,

    2014年的時候,當時有一股風潮是伴隨著Apple Watch 為代表的個人可穿戴智慧硬體,個人腳踏車算擦邊球,所以不少團隊拿到了融資,比如,小藍單車的前身,野獸騎行也是那時起步的。陳騰蛟是其中之一,當時想要做一款高顏值腳踏車,在尋求合適的投資人,胡瑋煒就有意帶他去見出行行業的大佬,投資人李斌。

    但是在一旁聽著的胡瑋煒卻對這件事很感興趣,於是和李斌聊了很久,索性李斌一拍桌子,說,“要不你去做吧!”

    就這樣,在李斌的倡議下胡瑋煒成為了摩拜單車的創始人,李斌直接投了146萬的天使輪,想法就是“試試看能不能成”~~~

    其實現在很多創業專案,模式創意都不新奇,缺少的就是去具體落實執行的人。比如去年的區塊鏈,業內都知道趕緊去做區塊鏈媒體可能會大賺,並且賺的就是廣告費,但事實是,真正開始動手的人,並不多。

    對,大家都看好,也知道大致怎麼賺錢,但就是沒人去做。。。因為大家的想法都是沒有成功案例,咱們先看看,免得無用功嘛。有時候都是聰明人,算的太精了也未必是好事。

    分析:這個事情在結局之前,對於我們媒體人來說,都不算少見吧,因為資訊優勢,我們認識許多投資人,又經常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創業者,類似牽線搭橋的事情,我想不少人都有幹過。但問題在於,你是否有真正的去深入理解每一個專案呢?經常有創業者會邀請你加入,你能夠對各個專案做正確的評估嗎?你對真正的創業歷程做好了準備了嗎?你敢於開啟自己的創業專案嗎?

    恐怕不會,因為,太累了,不是嗎?

    但事實是,即使對於李斌這樣的投資人來說,能夠落地的執行者,可能依然是不多見的。

    很多人都疑惑,摩拜的點子和模式是李斌想的,錢也是李斌出的,咱最後創始人還是算胡瑋煒呢?因為現在真正行業內基本都不缺點子不缺錢,就缺做事的人呀。

    現在的趨勢,大家都想變輕,可能反而是要勇敢嘗試一些重的模式。

    2 媒體人創業,她很好的做了自我定位,就是繼續做資源整合

    媒體和運營類似,既不是做出基礎產品的技術大拿,也不是能搞定市場的銷售鐵軍,參與創業公司後,如何定位自己,又具體做什麼呢?

    我認為胡瑋煒同樣做了一個很好的參考,就是資源整合。

    摩拜的軟體模式是李斌想好的,那麼硬體呢?腳踏車怎麼設計呢?

    當時,胡瑋煒拿了李斌的天使輪,開始四處找人設計,因為牢記李斌說過4年0維修,導致行業沒一個人願意接她的單。因為一臺質量合格的腳踏車,經常保養,正常壽命也就3~5年。每天被各種人騎,還要做到4年0維修,是超乎想象的。

    就在處處碰壁的胡瑋煒,被逼得差點自己動手組裝時,王超出現了

    胡瑋煒曾做過行業沙龍——小院排隊,王超是常客。認識胡瑋煒時,他已經是開雲汽車的老闆,是非常厲害的汽車設計師。  他從沒設計過腳踏車,但足夠上心,不僅會拿著設計圖給不懂技術的胡瑋煒說明想法,也細心的考慮到摩拜日後換胎、掉鏈子等長遠問題。  例如,王超設想到如果有天摩拜有幾十萬輛車,可能得找上萬個師傅來伺候換胎。因此他借用了汽車輪胎的設計,讓車胎套在一種堅固的輪轂上,輪轂中心擰上五枚螺絲就能扣到腳踏車的一側,於是就造出了兩隻輪子全靠在車身右側的腳踏車。雖然感覺比給自己公司做事還麻煩,但因為胡瑋煒這裡的極客氛圍,前後6個月的時間,他一直都泡在這件事情上。事實證明,這些獨特的設計,讓摩拜受益匪淺。

    來,標記下重點~~~

    雖然感覺比給自己公司做事還麻煩,但因為胡瑋煒這裡的極客氛圍,前後6個月的時間,他一直都泡在這件事情上。

    很多人都說李斌厲害,眼光獨到。摩拜的CEO王曉峰厲害,管理精細。包括設計師王超也厲害,早早預想到幾十萬車的場景。相比之下胡瑋煒好像沒什麼突出的,完全躺贏。

    這個說法我無力吐槽,兄弟,

    讓一個創業公司的創始人給你無條件打工6個月。。。

    這還不叫厲害?這人格魅力爆炸了好嗎,這就是頂級創始人的天賦。比什麼技術創意執行力都厲害一萬倍,這是無法形容且買不來的。

    還有一個案例:

    16年1月,摩拜單車量產的計劃被阻斷了。沒有廠家能匯入王超設計的車。他們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從日本回國的工程師徐洪軍。但在連月加班趕工中,徐洪軍發了心臟病。入院搶救了一夜。

    這天正是平安夜,胡瑋煒溜進嚴加看管的病房,把一個聖誕老人放在徐洪軍床頭。她覺得徐洪軍像一個可敬的老師傅,永遠把別人說不可能的東西做出來給她。

    然後重點又來了:

    摩拜的CEO王曉峰告訴徐洪軍,這是一個可以改變世界的產品,這是物聯網的第一次大規模應用,滿足最後三公里出行的高頻次剛需,甚至可以利用中國製造業的成本優勢,向全世界量產輸出。希望徐洪軍成為摩拜合夥人,主導生產。

    但是徐洪軍覺得自己也沒有改變世界的興趣。可經過平安夜,他覺得胡瑋煒從他的甲方變成了他的朋友。於是雖然醫生要他休養一年,太太老叫他不要走動,但他在家老是閒不住去關心摩拜的車造得怎麼樣。

    這年頭,隨便一個創始人都聽過喬幫主當年靠的那句“你是想一輩子都賣汽水,還是和我一起改變世界”

    王曉峰顯然也學的到位~~但是很明顯,你的安利人家不吃。可胡瑋煒的溫情攻勢效果斐然呀!!!

    而且,當時摩拜缺錢,融資到的錢都去投資生存了,連辦公桌椅都省著沒買,於是徐洪軍在加入之後幾個月裡,都在空地上坐著辦公。。。

    對比一下知乎那些愚蠢的問題:“招來的新員工老跳槽怎麼辦”“是不是現在的90後都愛跳槽”

    這種讓業內大牛沒有桌椅坐在空地上都沒離開的能力還不叫牛逼?

    你們對力量真的一無所知。

    分析:

    胡瑋煒的一個投資人說,能把人“忽悠”過來組團隊是創業的關鍵能力之一,胡瑋煒這點上很強,儘管他不知道胡瑋煒的秘訣是什麼。

    在如今一年兩輪的高速增長模式下,創始團隊的資源整合能力,前所未有的重要,

    相比較深浸技術的開發和產品,運營的接觸面更廣泛,資源整合能力應該是更強一點的。

    為什麼?我的理解是,因為粉絲都是看爆照來的,於是一旦嘗試轉型,轉化率雪崩,我的贊數各種40,50很難看,但全是網際網路行業從業者,反而導致大家都能互相分享資源收益。

    忽悠別人能力這些,都是前臺的幌子,理清楚哪些才是你真正能夠提供給別人的價值,否則,可能很多時候你會流於追逐表面的資料。

    3 胡瑋煒的自我定位一直很清晰

    媒體出身,胡瑋煒帶給了摩拜很多獨特的競爭力,比如說~~很少被黑~~

    開盤啦:OFO摩拜你更看好哪家勝出?

    去年底的時候,共享單車爆出資金缺口。當時我還開了一個投票,看大家認為哪家先死。而你去看就會發現,大家是一面倒的看好摩拜。但事實是~事後知道,OFO的市場費用比摩拜要多~

    而且這不是個例,網上整體的口碑,摩拜也始終是領跑整個共享單車行業的。

    應該說,媒體出身的創始人,在品牌口碑這塊確實有優勢,在各種公關黑稿滿天非的現在,公關這塊的費用至少能省下一大半了。

    當然,媒體出身,也導致了胡瑋煒的管理能力不太強,無法適應摩拜飛速增長後的團隊管理。於是李斌找來了多年職場經驗的精英經理人王曉峰做CEO,然後,重點又來了:面對王曉峰的空降,胡瑋煒第一時間很欣喜~~

    而且最高領導即使由胡瑋煒,變成王曉峰,整個摩拜內部也並未出現明顯裂痕,2017年半年時間已經提前完成全年任務。

    有人說的很好呀,其實現在很多情況,創業是大佬們商量好戰略,巨頭們佈置下佈局,創始團隊只負責執行就夠了。可謂是躺贏。

    但問題在於很多人連執行都執行不好,老喜歡搞么蛾子。

    而相比之下,能夠一直謹記著李斌各種建議的胡瑋煒,真的算是合格線以上了。

    而且管理能力有限時,面對空降還能第一時間很欣喜,並且從結果來看,還真是配合的挺好的。估計不少投資人內心都在詢問“請問這樣的創始人哪裡找”吧。

    你可以說這個創始人的個人能力不強,但毋庸置疑,這是一個典型的不太會拖後腿的創始人

    分析:胡瑋煒在自己擅長的地方做的不錯,在自己不擅長的地方,大度讓位沒有拖後腿,我覺得這可能是許多個性超強的創業者以及投資人們最喜歡的一類合作伙伴了。

    最後

    創辦摩拜的時候,胡瑋煒給同事們寫道,“越往後我們越會發現’鈍’的力量,就是不耍小聰明,迴歸到本質的力量。”

    我覺得,所有懷著創業心的媒體人,或者高階運營,甚至大V小V們。胡瑋煒的案例,都是非常值得仔細鑽研的。不要去看那些外界包裝的結果,要仔細去閱讀這個案例中的細節,去嘗試問自己,

    如果是我,開始摩拜的專案後,我能更好的尋找遊說各路大牛加入嗎?我對人脈的積累足夠嗎?

    我有哪些能做的更好,又有哪些是完全忽視的呢?

  • 5 # 全天候科技

    第一,摩拜內部團隊不和一直都不是什麼新鮮新聞,在摩拜融資和被併購的傳聞中其創始團隊不和就被媒體反覆報道過多次。至於他們為什麼不和,這就主要看CEO王曉峰和吉祥物胡瑋煒了。王曉峰有實權,負責摩拜投放運營等種種資料和具體業務落實,胡瑋煒為媒體人出身,更多的負責的是“外宣”,多次在公眾場合宣講摩拜的理念,她和摩拜的故事,不斷的講故事去迎合市場迎合資本迎合大眾,她在公司發揮的作用主要是擴大人們對摩拜產品的認知。

    第二,如果說王曉峰是負責摩拜具體事務執行業務落實,那麼胡瑋煒也是負責執行的一員。分工不同,責任不同,發揮的作用當然也不同。王曉峰和寶潔和Uber的工作經歷,讓他在具體執行摩拜的業務措施時,更如魚得水。寶潔賦予了他超強的執行力毅力堅韌力,Uber賦予了他更多的市場實戰經驗和優秀投資資源。據說富士康最後對摩拜的投資也是王曉峰拉來的,他的初心是把摩拜做到百億市值獨立發展,面對被美團的收購,在摩拜內部員工投票表決時,作為CEO的他,卻投了棄權票,可見其失望。而胡瑋煒等一眾人都投了贊成票,很大的原因是摩拜背後的董事長李斌和大股東騰訊,王曉峰在面對被摩拜被美團收購的現實時說“胳膊擰不過大腿”,從中也折射出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現狀,所有的企業最後因為資金問題都會不得不面臨被收購,或成為BAT茂密的網際網路森林中的一棵大樹。

    第三,王曉峰和胡瑋煒之間的矛盾不是個人矛盾也非職場不正當競爭,更多的是企業大環境所賦予的矛盾。根本點在於兩人出發點不一樣,意見不合,但是這種不合作為CEO王曉峰個人只能無可奈何。最後只能由資本來拍板。此事件被報道後,很多花邊新聞也隨之而出。

  • 6 # tomi988

    摩拜已經賣了大家再互揭黑幕有意思嗎?既然加入了就不要後悔也沒人逼你們加入不是?現在受影響最大估計是李斌畢竟還有蔚來這個大盤子在手裡容不得半點閃失,別為了這麼個併購案受牽連影響大局就不好了

  • 7 # 吳航工作室

    首先我們看看事實,摩拜王曉峰和胡瑋煒之間有沒有矛盾。我認為是有的。雖然兩人的矛盾並沒有公開化,透明化,但是種種跡象顯示,兩人之間是有一定矛盾存在的。

    先來看他們兩個人是如何創立或者來到摩拜的。摩拜這個公司,從他的Idea到名稱到商業模式都不是由他們二人創造的。摩拜之父應該是出行界的投資大佬李斌。胡瑋煒原來是汽車行業的媒體記者,在一次李斌和胡瑋煒聊到了一種帶智慧鎖的共享腳踏車方案時,胡瑋煒表示也非常感興趣,所以李斌乾脆投了天使輪,讓胡瑋煒來運作,這才有了摩拜的誕生。由於胡瑋煒是記者出身,並沒有管理和運營公司的經歷,所以後來李斌又拉來了前UBER的上海經理王曉峰。

    到後來胡瑋煒主要是對外以創始人的身份負責摩拜的公共宣傳,而具體的單車投放運營、團隊管理更多的是王曉峰負責。當時就有王曉峰架空胡瑋煒的傳言,只是沒有完全證實,但是兩人確實沒看出配合默契的感覺,基本也很少同時出現在媒體和大眾的視野中。到了決定摩拜命運的最後董事會,胡偉偉對併購投的是贊成,而王曉峰反對。合併後的表態中,對身為同事的王曉峰也是隻字未提。綜合這些我們可以看出兩人是存在一定矛盾的。

    為什麼會有矛盾呢?我個人認為這是兩個人的能力不同,對公司發展的理念不同。胡瑋煒是創始人,但是她擅長的是媒體、公關類的工作,公司具體的運營、細節的落地執行能力不強。而王曉峰則是標準的職業經理人,胡瑋煒所缺乏的正是他所擅長的,所以他對摩拜的掌控力後面是強於胡瑋煒。又由於摩拜並不是由胡瑋煒完全一手創立的,她的上面還有李斌在掌控局面,所以她和王曉峰的關係並沒有理順。董事會的最後一次投票可以看出,他們對摩拜的發展理念也有很大的分歧。胡瑋煒情懷感很重,商業上的抱負與野心並不強。最後摩拜是不是能獨立發展甚至能不能成功她都沒有很大執念,甚至說出如果失敗就當做公益了。而王曉峰認為摩拜是可以獨立發展到更高的高度的。這些理念不同導致他們產生矛盾是很正常的。

    最後他們的矛盾其實也是有限的,畢竟在整個摩拜發展過程中,真正起主導作用的是資本。王曉峰和胡瑋煒的上頭是李斌,真正站在最頂層操控這一切的,是騰訊爸爸。

  • 8 # 李俊慧

    人與人之間對同一事情有不同看法很正常。王曉峰與胡瑋煒也不例外。

    總的來看,王曉峰算是偏技術派的,對摩拜自身的技術比較看重,對摩拜可能成為一個獨立大平臺是心存念想的。

    但是,如果據此就說胡瑋煒並不希望摩拜成為一個能與BAT比肩的巨頭的話,恐怕也不現實。

    創業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公司能成為一個大平臺。

    但是,有夢想也需要腳踏實地,在車輛投放和城市覆蓋的爭奪戰中,市場的步伐遠遠快於監管的節奏,使得參與其中的創業者,只能拼資本、拼製造、拼投放,而不去考慮理性經營。

    恰如樂視遭遇的資金鍊危機,樂視旗下的資產很多有價值,但確實也存在一些暫時價值無法釋放的業務,一旦遭遇資金鍊危機,需要快刀斬亂麻,及時處置,方能避免危機蔓延。

    顯然,樂視的處置還是有點節奏錯亂,使得資金緊張變成債務危機了。

    再看共享單車,不論是摩拜,還是ofo,都是虧損式運營,如果低價補貼戰不能及時制止,最後,都會被拖死,當然,由於收取了大量使用者資金,還可能把億萬使用者拉下水。

    這個雷,不論是王曉峰,還是胡瑋煒,都不想踩的。

    在夢想不能換到更多資本的注入之後,創業也需要回歸理性,摩拜併入美團之後,意味著其獨立成巨頭的機率已經沒有了。

    王曉峰選擇離開,也算可以理解。

  • 9 # 看見光

    這其實正常。

    作為技術派王曉峰,產品思維佔據主導。而媒體人身份出道的胡瑋煒,具有受眾(使用者)思維。二者之間,不能完全融通也是事實。

    從摩拜單車內部架構來看,王曉峰是有股權的CEO,胡瑋煒是創始人,二者在內部的地位可想而知。

    俗話講,一山不容二虎。特別像摩拜單車這樣明星型的企業裡,這是沒有中心人物(旗幟性)的尷尬局面。

    二少在給一家企業做顧問時就提到過一個觀點:企業營銷無非是“一個人+一個產品+一個品牌”。這樣的組合,才能形成具有強企業文化核心,否則可能導致很多問題。

    比如“一個人”,顯然是一個企業的靈魂人物。可是,在摩拜單車,有王曉峰和胡瑋煒兩個靈魂人物,沒有核心人物,員工到底跟誰?這是個非常麻煩的局面。

    這樣更容易形成派別之爭。特別是作為媒體人出生的胡瑋煒,本身也沒有耀眼的人生履歷,很難服眾。難到還讓王曉峰服她嗎?顯然是不可能的。

    而王曉峰的履歷就要豐富一些。且有技術團隊,更有底氣。這樣導致二者的矛盾,實屬正常不過的事情。

    與其說,埋下隱患,不如不“換”。即不合作,就沒有矛盾。王曉峰與胡瑋煒之間就是因為合作導致的矛盾激化,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處理!

  • 10 # 孫立安5

    大學同學曾是摩拜管理層之一,屬曉峰團隊,去年年初離任。摩拜內部對曉峰評價極高,摩拜之所以在高速發展中沒有出大的差錯,跟曉峰團隊高效有序的工作是分不開的。至於管理層之間的分歧,早在b輪就有所體現。不能說哪一方是對是錯,主要是運營方向上。當然胡是想盡快幫vc套現,而曉峰認為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甚至有收購車廠的念頭。摩拜的整體運營還是良好的,作為初創公司,仍為增長與營收的佼佼者,要不怎麼會讓騰訊系那麼痴情,連馬都到處為其站臺。所以胡王之間的分歧也就明瞭了,胡最終不是幹企業的料,而王是真正的實幹家,前期各個發揮所長,到了中期,二者之間的差距就被放大出來。而幕後投資方也看的比較清楚,所以,與其讓矛盾發酵影響收成,不如割了韭菜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沒有公婆帶孩子的你們,是怎樣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