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你永遠追不上的巨人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有:精忠報國、誠實守信、持之以恆、兄友弟恭、勤儉持家等等。1、精忠報國——岳飛岳飛從小勤奮好學,文武雙全,就在岳飛20歲那年,金兵侵犯中原,所到之處,燒殺搶掠。岳飛是個愛國的熱血青年,他決定奔赴戰場,殺敵報國。岳飛的母親最瞭解岳飛的心思,他鼓勵兒子奮勇殺敵,,報效祖國,他在岳飛的背上刺下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岳飛銘記母親的教誨,奔赴抗擊金軍的站鬥前線,屢建戰功,成了一名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將軍。他率領部隊北伐,收復了被敵人侵佔的大片國土。但就在他取得抗金斗爭全面勝利之時,昏庸無能的宋朝皇帝聽信奸臣秦儈乘機求和的勸說;一連頒發十二道金牌,強逼岳飛立即班師,岳飛壯志難酬,只好揮淚班師。2、誠實守信——立木為信故事: 立木為信,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援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3、持之以恆——孟母斷機故事:孟母斷機,孟子小時候厭倦學習,有一天不願讀書,就逃回了家。孟母正好在織布,見他逃學回來,一句話沒講,就把織布的梭子給弄斷了,這意味著馬上將要織成的一匹布全毀了。孟子非常孝順,忙跪下來問:“您為什麼要這樣?”孟母告訴他:“讀書求學不是一兩天的事,就像我織布,必須從一根根線開始,然後一寸一寸地才能織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織成一匹了,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讀書也是這個道理,如果不能持之以恆,像你這樣半途而廢、淺嘗輒止,以後怎能成才呢?”若是現在的孩子,可能不懂反省自己,一句話就扔給母親:“這是你自己的事。”但孟子的根基畢竟不同一般,他如夢初醒、恍然大悟,從此一心向學,再也不隨便曠課,後來繼孔子而成為“亞聖”。4、兄友弟恭——孔融讓梨典故:孔融讓梨,孔融,字文舉,東漢時期山東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孫,高祖父孔尚當過鉅鹿太守,父親是泰山都尉孔宙 。孔融別傳記載: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哥哥吃梨,總是拿小的吃。有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回答說:"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應該拿小的。“5、勤儉持家——房梁掛錢房梁掛錢,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21歲中進士,前後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間他總是注意節儉,常常精打細算過日子。公元1080年,蘇軾被降職貶官來到黃州,由於薪俸減少了許多,他窮得過不了日子,之後在朋友的幫忙下,弄到一塊地,便自己耕種起來。為了不亂花一文錢,他還實行計劃開支:先把所有的錢計算出來,然後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一天只用一小份。錢全部分好後,按份掛在房樑上,每一天清晨取下一包,作為全天的生活開支。拿到一小份錢後,他還要仔細權衡,能不買的東西堅決不買,只准剩餘,不準超支。積攢下來的錢,蘇軾把它們存在一個竹筒裡,以備意外之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邱澤在《幸福一家人》中演技如何?房天憶願做上門女婿,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