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府志》不但肯定了梁祝是東晉時代的人物,連梁山伯的生年和死年,也說得清清楚楚(按其所記,山伯是生於352年,死於373年).至於所記的梁祝籍貫,家世以及情死的經過,大體上也是和一般傳說相似,顯然它是從民間傳說的輪廓上構畫來的.唯一需要解釋的是,它根據了什麼材料能夠把年代肯定得這樣結實.清朝人有好幾種筆記本,說到梁祝,似乎都是取材於《寧波府志》,也許有一、二種是寫在府志之前而為它所取材的,反正這也沒有多大出入,來歷總不外乎是民間傳說.
我為什麼說這個故事流傳在民間至少已有六七百年呢?因為南宋時代早就有了"祝英臺近"或"祝英臺"的詞牌名稱(後來曲牌也有),元曲的大作家王實甫,也曾在他的"王彩雲絲竹芙蓉亭"裡,借王彩雲的口,唱出了許多歷史人物和故事人物的名字,表演她求愛的苦悶心情,裡面就有兩句?"哎!你個梁山伯不採(睬)我祝英臺,羞的我怏怏而來."梁祝的名字和宋玉、巫娥、周瑗姬、卓文君等擺在一起,說明了他們倆的名字在當時是怎樣的被人熟習.
不過,這個故事在元朝、明朝時期,都是被當做虛幻的故事看待,不作為歷史故事來處理.這也有一個旁證:明人楊守阝止有一首《碧鮮壇》詩,是依據其封建禮法觀點大罵祝英臺的.詩中列舉了歷史上幾個女扮男裝的事例,如堤縈、木蘭等,恭維她們是"事緣不得已,乃留千古名",接著就質問"英臺亦何事,詭服違常經?"照這個封建小丑的見解,女孩子要念書儘可以在家裡念,象班昭那樣,沒有"男兒朋"也一樣的成就了學問.底下他就 說:"悠悠稗官語,有無不可徵",這意思就是否認它的真實性.
《寧波府志》不但肯定了梁祝是東晉時代的人物,連梁山伯的生年和死年,也說得清清楚楚(按其所記,山伯是生於352年,死於373年).至於所記的梁祝籍貫,家世以及情死的經過,大體上也是和一般傳說相似,顯然它是從民間傳說的輪廓上構畫來的.唯一需要解釋的是,它根據了什麼材料能夠把年代肯定得這樣結實.清朝人有好幾種筆記本,說到梁祝,似乎都是取材於《寧波府志》,也許有一、二種是寫在府志之前而為它所取材的,反正這也沒有多大出入,來歷總不外乎是民間傳說.
我為什麼說這個故事流傳在民間至少已有六七百年呢?因為南宋時代早就有了"祝英臺近"或"祝英臺"的詞牌名稱(後來曲牌也有),元曲的大作家王實甫,也曾在他的"王彩雲絲竹芙蓉亭"裡,借王彩雲的口,唱出了許多歷史人物和故事人物的名字,表演她求愛的苦悶心情,裡面就有兩句?"哎!你個梁山伯不採(睬)我祝英臺,羞的我怏怏而來."梁祝的名字和宋玉、巫娥、周瑗姬、卓文君等擺在一起,說明了他們倆的名字在當時是怎樣的被人熟習.
不過,這個故事在元朝、明朝時期,都是被當做虛幻的故事看待,不作為歷史故事來處理.這也有一個旁證:明人楊守阝止有一首《碧鮮壇》詩,是依據其封建禮法觀點大罵祝英臺的.詩中列舉了歷史上幾個女扮男裝的事例,如堤縈、木蘭等,恭維她們是"事緣不得已,乃留千古名",接著就質問"英臺亦何事,詭服違常經?"照這個封建小丑的見解,女孩子要念書儘可以在家裡念,象班昭那樣,沒有"男兒朋"也一樣的成就了學問.底下他就 說:"悠悠稗官語,有無不可徵",這意思就是否認它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