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青16

    森林自然度劃分成I-V個等級,為了研究森林自然度等級劃分的定量指標,首先給出I-V級森林自然度劃分的原則,可用於外業小班目測劃分。即:

    I 未受人為干預的原始林或穩定的頂極森林。

    II 上層原始樹種林木的鬱閉度在0.2以上,其蓄積量在林分中佔優勢(50%以上)

    III 上層原始樹種林木以散生木狀態儲存,其蓄積量雖不佔優勢,但仍保持三分之一 的比重,林分總蓄積量屬中上水平。

    IV 上層原始樹種林木零星可見,林分處中期發育階段,主林層樹種組成中原始樹種和侵入的陽性樹種都佔有一定比例。

    V 天然更新幼林地、皆伐跡地、火燒跡地和宜林地。

  • 2 # 莫說經濟

    森林自然度是指地段森林生長髮育過程狀態與森林穩定(頂極)狀態的距離,

    具體含義包括總蓄積量、蓄積結構(徑級分佈、垂直分佈)、樹種組成等與森林頂極狀態的近似程度。

    地帶性植被型別是由當地的氣候、土壤、地理位置、地形和種源所決定的。

    這種植被的演替頂極稱為自然地理演替頂極。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由於受人為干擾,

    現存的頂極狀態的森林或原始森林已不多。大量的伐後林正處於不同森林演替狀態,

    為了評價原始森林被幹擾的程度和干擾後森林恢復的狀態,本文引入"森林自然度"這一概念。

    森林自然度一詞源於生態學科中的自然度概念,自然度是指地段的植被狀況與原始頂極群落的距離或次生群落位於演替中的階段。

    森林自然度是自然度的一個特例,具體講,森林自然度是指地段森林生長髮育過程狀態與森林穩定(頂極)狀態的距離,

    具體含義包括總蓄積量、蓄積結構(徑級分佈、垂直分佈)、樹種組成等與森林頂極狀態的近似程度。

    森林自然度反映現實森林型別與地帶性原始頂極森林型別的差異程度,是反映森林質量和生態狀況的一項重要指標。

    森林自然度:是對區域內森林資源接近地帶性頂級群落(或原生鄉土植物群落)的測度,可用公式表示為: (i=Ⅰ,Ⅱ……Ⅴ) 式中:N為區域森林自然度;

    為區域內自然度等級為i的森林資源面積; 為區域內自然度等級為i的森林資源權重。

    一般根據森林群落型別或種群結構特徵位於次生演替中的階段劃分等級。

    為了在實際生產中應用時便於操作,根據森林自然度的含義,我們將森林自然度劃分成I-V個等級,為了研究森林自然度等級劃分的定量指標,首先給出I-V級森林自然度劃分的原則,可用於外業小班目測劃分。即:

    I 未受人為干預的原始林或穩定的頂極森林。

    II 上層原始樹種林木的鬱閉度在0.2以上,其蓄積量在林分中佔優勢(50%以上)

    III 上層原始樹種林木以散生木狀態儲存,其蓄積量雖不佔優勢,但仍保持三分之一 的比重,林分總蓄積量屬中上水平。

    IV 上層原始樹種林木零星可見,林分處中期發育階段,主林層樹種組成中原始樹種和侵入的陽性樹種都佔有一定比例。

    V 天然更新幼林地、皆伐跡地、火燒跡地和宜林地。

    例項

    根據對海南島霸王嶺、尖峰嶺等林區資源調查資料統計,各森林自然度等級對應的各徑級株數分佈和各徑級蓄積分佈呈一定的分佈規律,將其整理成森林自然度等級按徑級株數和蓄積劃分的指標。將各森林自然度對應林分的特徵與徑級株數、蓄積分佈指標組織成森林自然度等級劃分指標表。 表列資料是一個統計的平均指標,對一個具體小班各項指標會有變動幅度。劃分森林自然度的主要指標有三個,一是林分中原始林成分,二是單位面積蓄積,三是蓄積結構(更新幼樹、後備資源和可利用資源或可採資源的比例)。不同型別的森林,其達到頂極狀態或穩定狀態時的最高產量或蓄積量是有區別的,根據對海南島霸王嶺、尖峰嶺等林區天然林研究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胖樊振東昔日恩師不希望他2020年前談戀愛,這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