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天32

    根據牛頓的萬有引力公式,引力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距離越遠,引力當然越小,引力波也是。我們從遙遠的雖然近距離有巨大萬有引力的黑洞之間的碰撞產生的引力波也是很微弱的,如果引力波非常大,那是距離我們很近。我們的地球就會瞬間爆炸掉的

  • 2 # 黑洞來客

    我們知道,牛頓在17世紀的時候最早透過下落的蘋果意識到了萬事萬物間存在著引力,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萬有引力。對於引力的本質,牛頓當時認為是質量直接導致了引力。不過對於這種觀念,一直持續了很長的時間,一直到了20世紀初的愛因斯坦提出了和原來完全不同的對於引力的認識,他提出我們的宇宙是由時間和空間構成的一個薄膜,有質量的天體會導致時空薄膜變形,變形後的時空就會對周圍的物體表現出引力,所以說,在愛因斯坦的觀點中,引力是時空變形的結果而非質量的直接效應。

    那麼引力波是什麼呢?引力波是時空振動的波,所以是時空本身的振動。對於引力波,正確的名字應該稱之為時空波。在1916年被預測之時,就發覺很小,所以在接下來來的非常長的時間內都不能確定。一直到了50年代末,才真正確定引力波是存在的。到2015年9月14日的時候,人類第一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引力波的研究熱潮被徹底掀起。

    因為引力波的振幅非常的小,對於恆星級黑洞合併後造成的振幅也比一個原子核的大小還要小很多,大約是1E-21,所以測量非常困難,這也是為什麼從引力波理論發現到直接探測,花費了整整100年的歷史。

  • 3 # 人類永續生存和發展

    打個不是太恰當的比喻:引力類似於拉動橡皮筋後,橡皮筋本身的振幅(不要噴,物質和能量是一回事)。而引力波類似於橡皮筋振動時,對空氣的擾動。

  • 4 # 察言觀語

    引力和引力波最大的關係是他們的名字都包含引力兩個字。

    漢語是一門表意的語言,我們最容易去關注字面意思,看到引力波,我們就會覺得,它肯定是引力的波動,然而並不是!

    引力和質量與距離直接相關,所以想要使得引力發生波動,只有2種辦法,一是質量本身發生變化,二是距離發生變化。在相對論的體系下,質量的改變可以由速度變化實現,距離改變自然也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引力的波動並非是引力波。就像老婆餅沒有老婆,夫妻肺片沒有夫妻,魚香肉絲沒有魚。

    引力波的本質是時空的波動,也就是大質量的物體快速移動,使得時空產生變形,這種變形是會慢慢擴散到整個宇宙的,但是擴散是有速度的(光速),就像電磁波一樣,於是形成了波。

    嚴格來說,並不是引力波很小,而是我們可以探測的引力波很小。 在兩個大質量天體附近,時空的波動很大,我們可以很容易測量到(實際上不可以過去測量),不過我們可以看到時空的形變對距離很敏感,到達地球時,就算是兩個黑洞產生了巨大的引力波,來到地球也變得很小了。

    那麼為什麼叫引力波呢?因為這實際上就是一種引力輻射。透過輻射引力來傳遞能量,就好比紅外輻射(熱輻射),當然不叫紅外波,叫電磁波,因為紅外線也是電磁輻射的一種,就統稱電磁波了。

    那為什麼又是一種引力輻射呢?引力是什麼?牛頓的經典力學認為是兩個物體間的相互作用,但是這只是表象,沒辦法讓我們理解引力輻射。而相對論則認為,引力是一種時空的變形。引力波是這種變形輻射到外邊去了,所以我們認為他叫引力波。如果換個名字,比如其他答案裡邊說的,時空波,那就不會有這麼多問題了。

    那麼他們什麼關係呢?好像關係不一般,我繞不清,看你們咯。

  • 5 # 四十養生

    沒有那麼高深吧,從字面意思理解就行:引力波就是引力的波動。有質量的物體就會有引力,是一種弱作用力,至今主流物理界沒有關於它來源的任何有說服力的理論存在。作為引力來源的物質質量的變動引發波動,這種波動類似電磁波,但相對於電磁波來說十分微弱。只有在星體合併時,人類的裝置才有可能檢測到一點點。引力波對於宇宙大星體和星系的演化過程研究有幫助,微觀研究幫助不大。

  • 6 # 星宇飄零2099

    引力波顧名思義就是引力變化所產生的波動。

    按照相對論的說法就是:

    引力是質量(能量)造成的時空彎曲效應;

    引力波是質量(能量)在時空裡運動時,造成時空曲率的變化以光速向外傳播所產生的效應。

    引力波是愛因斯坦使用弱場近似(簡單說就是假設質量分佈比較弱的前提下)求解引力場方程時出現的一個波動方程。

    由於愛因斯坦得出這個方程時的預設條件就是弱引力場,所以根據計算,他認為這個引力波是永遠無法探測到的,因為太弱了。

    在常規下產生的引力波,確實微弱得難以測量,但是我們可以找強引力場啊,它就是愛因斯坦不怎麼肯承認的極端天體——黑洞。

    由於黑洞的大質量小體積屬性,它能在其周圍產生一個極端的引力場,也就是在其周圍產生極端的時空彎曲,而當這個極端的引力場產生運動,就會導致其周圍彎曲的時空產生曲率變化,這種曲率變化會以光速傳遞出去。那麼質量如此之大的黑洞怎樣讓其運動起來?答案很簡單,找一個跟它一樣質量巨大的黑洞和它繞著轉。這樣兩個黑洞在繞轉過程中,在其軌道平面方向上的時空曲率就會發生週期性變化,這樣的這種週期性變化就會以光速向外傳播,這就是引力波。

    其實引力波跟引力一樣,其強度都是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的,我們探測到引力波訊號太微弱是因為我們離訊號源太遠了,最近的一次引力波訊號是雙中子星合併的引力波,波源距離地球1.3億光年,不弱就有鬼了。。。假如你站在離波源足夠近的位置,那麼你看自己的手掌都將是波浪形抖動的,當然你得能活下來不被扯碎才看得見...

  • 7 # 千辰澯海天文宇客

    引力波是引力發生改變,以波的形式傳播。

    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來解釋,引力是時空的一種性質。引力是四種基本力(引力,電磁力,強力,弱力)中最根本的力。

    牛頓的萬有引力是1968年發現的。他的重力定律僅對現代重力的一般認識,他是這樣解釋萬有引力:宇宙中的每個質點都一種力吸引其它各個質點。這種力與各質點的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之間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引力波是時空的漣漪,透過波的形式從引力源向外擴散傳播能量。1916年,愛因斯坦就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是廣義相對論洛倫茲不變性的結果,它利用了相互作用力傳播速度有限的理論,不超過光速。

    要直接探測到引力波太難了,這是個世紀性的難題,可是它獨特魅力吸引了幾代科學家為此耗費畢生心血。

    愛因斯坦在100年前引用相對論,預言到“引力波”的存在。直到今天,科學家仍然只能間接探測到它。想要直接探測到,需要儀器裝置能探測到10×10-21量級長度的變化。

    這麼難!科學家可以做到嗎?

    繼續看下去。

    20世紀90年代,麻省理工學院的Rainer Weiss(萊納·維斯)苦想到用鐳射干涉來測量引力波的絕妙主意。

    其實這個方法也很簡單。

    將一束鐳射經過半透鏡後,向兩個互相垂直的方向前行,分別遇上一面相等距離的反射鏡,然後折射而回再次匯聚,兩束折回的鐳射由於干涉而互相抵消,探測器不會有任何訊號反應。一旦有引力波經過這個“鐳射陣”,鐳射行走的距離就會改變,干涉現象也會發生改變,因此探測器就能探測到引力波訊號。

    理論上似乎行得通。有人說要是能成功捕獲到“引力波”,諾貝爾獎就離他不遠了。不知道維斯有沒有獲得諾貝爾獎呢?

  • 8 # 宇宙物理天氣通

    這個好像空中樓閣。

    引力本質不知道,引力波可以測到。

    這是科學界的空中樓閣的原因。

  • 9 # 惠元22

    引力問題,從牛頓搞蘋菓落地試驗,提出萬有引力:愛因斯坦提出引力造成時空彎曲,到現在各說不一,一百多年過去了,引力子,引力波的假說也沒有找到確實的證據。我覺得應該打破舊框框從物質的實際性質出發,加以研究,才有正確認的可能。物質的實質,內在的是實體運動變化,外在的是實俥物質與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運動,兩個運動,相互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不可分割。引力就是解決物質自身與周圍物質之間的,相互關係運動的相互作用力。是物質質量力的轉化形式,物質質量大引力就大,物質質量小引力就小。而且引力斥力是同一的,不分正負。引力起牽引作用,可以引動四週物質,斥力起維持自身的完整平衡。所以,所有物質質量都存在引力,叫萬有引力。否則,整個物質世界就一盤散砂,橫衝亂撞,天下大亂啦! 比如原子,它的核質子就有引力而成陽性,圍繞核轉的電子也有引力成陰性,核質子手伸的很長是它直徑空間的兩千倍,而牢牢抓住運動的電子玩耍到㡳呀!它們耍來耍去光速運動成霧狀,靠什麼呀?我看就是靠"引力"運動產生的"應力"之手拉著手來取得的,可見引力之手達到核直徑的兩千倍哬!比人的手伸的長呀!如果人要那樣伸手得伸兩千米啊,多利害的"黑手"囉。所以,一個物質的引力,處理它週圍物質之間的作用力,是很強大的。比如,太陽的質量佔太陽系的90%以上,他對周圍行星的引力之手很長、很強,而大家相隔很遠,引力與引力之間因強度離而成反比,一下子拉不在一起;但也用不著交流"引力子"啦,大家都有"引力子",你能分清哪顆粒子是誰的嗎? 用不著交換,免啦!而引力斥力又互相作用於一體,不分正負,也免啦! 這就是百多年來找不到引力子,引力波的原因。當然我們的好多優秀的科學專家,也有點不甘心,精心畫了很多引力畫,照了很多照,確實非常美,畄著紀念吧!注意,物質運動的各種作用力不同,條件環境、作用性質、作用方式不同,它的表表形式,形態特徵也就不同!。謝謝大家!

  • 10 # 麻爪工學院首席瞌睡家

    現在人們認為自然界有四種基本力,萬有引力,電磁力,強力和弱力,都可以歸結為一種力場。萬有引力這個概念是牛頓首先提出來的,任何有質量的物體之間都有互相吸引的力量,稱之為萬有引力。

    而引力怎麼形成的呢?任何一個有質量的物體都會壓縮時空,使原本平整的時空產生曲度,這個帶有曲度的時空就是該物體的引力場,其他物質進入這個引力場就會被吸引而改變運動狀態,哪怕是沒有質量的光,都可以被吸引而拐彎。但是牛頓的時代沒有立場的概念,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只有外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所以牛頓認為大質量物體對周圍物體有一種吸引的力量,稱之為引力。

    太陽和地球的引力場產生的時空扭曲效應:

    引力場雖然可以將時空扭曲,這個扭曲的時空以大質量物體為中心向四周擴散,離的越遠,引力越小,力場越弱。單個的大質量物體形成的引力場就像一個引力漩渦,並沒有波動存在。如果兩個或多個大質量物體相互圍繞著運轉,就會相互影響對方的力場,擾亂這個漩渦平滑的曲面,形成波動的力場,這種波動的力場被我們檢測到,我們稱之為引力波。

    雙黑洞運轉形成的引力波模型:

    所以引力和引力波的關係就很明確了,引力是一種場物質,引力波是這種場物質形成的波動。

    雙中子星合併產生的引力波:

    再回答題注第二個問題。引力的大小是由兩個元素決定,質量和距離,質量越大,產生的引力越大,距離越遠,引力的影響越小。理論上任何兩個有質量的物體相互運動時候,都可以影響對方的力場而形成引力波,但是實際上要麼就是質量太小了,要麼就是距離太遠了,要麼就是大質量物體之間的相對運動太慢了,總之不能產生足夠的引力波動來讓我們觀測到。人類第一此觀測到引力波是雙中子星合併引起的引力波,首先中子星質量足夠大,雙中子星合併的時候相互運轉的速度足夠快,距離足夠近,引力影響也足夠大,所以產生能夠讓我們檢測到的強度引力波。

    為什麼題主說引力波很微小很難檢測?瞌睡家認為這是題主的一個誤解,引力波可以傳遍宇宙並且很小衰減,在強度和能量上,可以說引力波非常的不微小。引力波之所以很難檢測到,是因為現在我們人類還只能依靠空間尺度的變化檢測引力波,說直白一點就是看引力波透過時物體長度的變化,這種變化太過微小干擾又太多而難以檢測。引力波探測器要求能夠探測到1000米長度上產生的10的負18次方大小的變化,這個精度概念我都理解不了。2017年轟動世界的那臺“鐳射干涉引力波探測器”,它有兩個垂直交叉的鐳射探測軌道,每個長度4Km,當引力波透過時,空間尺度產生變化,這兩條長長的鐳射束會產生干涉的變化現象,從而讓我們認識到引力波的存在和規律。

    如果我們有其他的方便一點的手段可以檢測到引力波,比如《三體》小說裡那種引力波發射器上的弦,可以跟引力波一起共振,接受和發射引力波就很方便了。在茫茫宇宙中,用引力波來傳遞資訊實際上是最節能也是最精確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到底什麼工作才是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