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隔海憶家
-
2 # 吾貳
人腦進化了那麼多年,總有一種表達方式是最符合人的理解習慣的,但是日常生活中還會遇到很多表達不清、語無倫次的人,使溝通成本變得很高,那正確的表達思路又是怎樣的呢?
1.誘因:首先提出誘因,它包括問題的背景、衝突以及由此引出的疑問,這樣就能夠將目標物件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情境中,由此去展開論述,提供解決方案,就像文章的開頭一樣,背景是很多人不能夠掌握人腦的聆聽邏輯,經常會遇到對方表達不清的地方,衝突是會使得溝通成本變得很高,由此產生的疑問是,聽眾正確的溝通邏輯是怎樣的?
2.問題:這樣表達的問題在哪裡?這個問題是否具有普遍性?就像文章的開頭說語無倫次、表達不清是個問題,那這個問題的原因出在哪裡?是否具有普遍性,倘若不具有普遍性,那方法論本身也是存在問題,無法向下展開的
3.解決方案:這裡推薦大家讀一讀《金字塔》原理這本書,書中多次提到的中心思想是結論先行、相互窮盡、互相獨立,也就是我們在陳述解決方案時,首先要開門見山的直接說出結論,這和人的思考路徑會有差異,人腦在思考一個問題是,總是先從哥哥方面收集資訊,做處理,最終得到想要的答案,而表達的路徑剛好相反,有點反人性,但必須這樣才能讓對方知道你想表達什麼,才有聽下去的意願。除了結論先行外,我們還需要對所要表達的結論進行歸納分類,分類的標準是相互獨立、互相窮盡,最後一步是邏輯並列,你需要按照時間順序或者結構順序以及重要性順序等,要對歸好類的結論在排序,不同的排列順序,理解起來,也會產生很大的差異性。
4.利益好處:改變是需要成本的,包括像時間成本、學習成本等,人們一旦習慣已有的習慣,是很難輕易做出改變的,此時為了讓對方接受你的解決方案,你必須要把解決方案帶來的利益好處,給充分地表達清楚。
5.號召行動:習得一個習慣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這樣的一個表達邏輯,並不是一件看似那麼容易的事情,需要我們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刻意練習,練習到像走路你從來不需要思考,先邁左腿還是先邁右腿那樣,成為肌肉記憶。
-
3 # 空杯子讀書
這個問題以前也困擾我,曾經在和領導彙報工作的時候,就被領導點名批評過,“說話沒有邏輯,以後準備好了再彙報”。雖然當時點頭同意,可是內心的想法是:我己經把我知道的全說了,領導怎麼聽不懂呢?
言語表達清楚有邏輯,簡單來說,就是要把話說明白,讓人聽不亂,不亂就是有邏輯。
我現在通常套用“起承轉合”四個步驟來把問題說清楚,無論在在正式場合溝通交流 還是簡單溝通都可以使用。
1“起”一般話得從哪裡開始說不顯得突然呢,合適的切入點能幫助我們儘快的進入主題。
評書裡面有:上回咱們說道……
電視劇裡面也有上集回顧
這個目的是將大家的注意力聚焦於共識點,可以是共同的回憶、對某事情開展的共認前提、雙方都感興趣的問題、問題背景等。
2“承”主要目的是為後續觀點做鋪墊,在前面的基礎上,繼續增加共識和信任感。這個部分在表述過程中,就應該具有邏輯性。
比如,經過調研,專案經費預算開支的包括3個主要部分,原材料費用、加工費用和推廣費用。
這句話就採用了,先總述,在分述的形式,且分述的3個內容是與產銷順序相同的。
3 “轉”這個部分是主體內容,在前面的鋪墊下,丟擲問題不顯得突兀,在敘述過程中可以參考《金字塔原理》中寫了三種比較常用的邏輯順序。
1) 時間順序
問題的發展順序,前因後果。
2) 結構(空間)順序
組成成分、位置關係都是空間順序
3) 程度順序
在需要突出重要性的場合使用,比如,最重要→次重要、最多→最少,風險高→低,越關注的內容重要等級越高。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過程通常你先提出一個方案或者結論,供對方參考為好。
最後讓我們用上面的四個步驟,套用在下面的情景中感受一下:
“(1-起)上次我們討論到專案經費問題,(2-承)經過調研,專案經費預算開支的包括3個主要部分,原材料費用、加工費用和推廣費用。(3-轉)目前原料費超出預期40%,如何減少此部分的開支,是我們現在遇到的難題,(主體內容敘述)影響開支的3個因素,原料稀缺性導致供應商提高價格、新材料前期試驗費昂貴,甲方對部分材料提出備份要求,……,(4-合)我們初步的解決方案是與供應商協商,將試驗部分轉移到供應商那,以節省成本,你們對這個問題怎麼看呢?”
除了採用一定的框架順序開始表達,為了表達清晰,詞語的準確性和達意也很重要,在平時應該多積累多體會相關的詞語。
如果你覺得上面的框架,不符合你的應用場景,建議你也可以去分析周圍表達能力強的人表達的特點,留心觀察就會有發現。同時推薦兩本書關於邏輯的書《金字塔原理》和《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雖然是寫作書,但是對論證說明的邏輯方面很有幫助。
回覆列表
我覺得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方便!
在表達的時候,我們需要做到有因有果,有頭有尾。更要有中心思想。
我先生是屬餘嘴巴跟思想慢半拍的人,說話我往往要再問一次,才知道他要講的是什麼。一次,他突然來一句,”那個好了嗎?”問的我一頭霧水,好好的教訓了一下他。
下面我們就以他這句話我分析一下(這是最簡單的一種)
1.沒頭沒尾,也沒有前因後果,屬於我才根本不知道他要表達的是什麼
2.只在乎自己想要的結果,卻不考慮別人是否明白。
後來我問了開頭,才知道他是問我:早上幫他整理的客戶資料整理好了沒有?,下午他需要用。 這又扯出了早上他交代給我的事情:早上先生請我幫忙整理客戶資料、做上個月開支報表、還有供應商的請款報表,剛好客戶資料還沒有做好.
所以呢,如果他說:早上幫忙做的客戶資料做好了嗎?那我馬上就明白了他要表達的意思,雖然只是多了幾個字而已,但是卻清楚的表達了他想要表達的意思。
我們在說話的時候開以根據需要適當的加一些字首(記得只是字首,並不是囉嗦無關緊要的事情)然後進入到你要表達的重點,這樣有條有理,聽著也會順著你的思想去走,馬上就能明白你想要表達的意思,聽著聽明白了,你的表達就是清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