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葉saihu

    復旦大學教授陳果老師的一段小影片,她說有個朋友曾經問過她一個問題,“陳果人最害怕什麼?”她想了想人大概最怕的是死吧,於是就說“應該是害怕死”朋友說“不,人最害怕的是黑暗”人對黑暗是格外害怕,人為什麼害怕孤獨,孤獨是內心的黑暗。而死亡是永恆的黑暗!

    我看過之後,突然有種豁然之感。我也一直以為人最害怕的應該是死亡。雖然表象為人是害怕孤獨和死亡,而這些表象背後的本質上卻是因為黑暗。

    當人的內心,沒有光明變得隱晦,變得佈滿陰霾,是漸漸的步入黑暗,當完全背離自己內心的時候,就是離開了光明的世界,就已經步入了內心最陰暗最黑暗的角落。這是一個漸變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裡,有很多機會去扭轉。

    每個人都會有黑暗的一面,這是毋庸置疑的。中國有很多的故事,來講一個正直的人如何黑化,一個黑化的人如何被感化。

    不要害怕自己的陰暗面,因為它一直會存在,不會消失。人的這黑暗一面會一直被壓制著,直到因為外因的影響,使得內心的天平一點點的傾斜到黑暗面。那個時候你可以叫他為黑化過程。

    黑化的人,很可憐,也很可悲。他們從未做錯過什麼,只不過內心太過於害怕,而變得歇斯底里。

    人怕孤獨,人怕死亡,當人去面對黑暗的時候,或許有他不得不面對的理由。或是生命走到盡頭,亦或者一直被孤獨纏繞,這就是一步步的墮入黑暗時,最無助的思想。

    小時候的我們會害怕一個人睡,是因為閉上眼睛之後的世界讓人感到無助和害怕。當我們大一點了,習慣了黑暗後,也就不再怕夜裡的黑。

    而內心的黑暗與黑夜相比,卻更加的可怕。你看不見它卻時刻能感覺到,這就是孤獨。人的孤獨感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在環境中養成的。有的人開朗活潑,隨時有事情做,有朋友關心,他們孤獨感幾乎為零。而那些內向孤僻的人,自然而然有大把的時間去胡思亂想,孤單就是從此而生。

    死亡時永恆的,它比你活的時間要長的多。而這無盡的黑暗,或許是人們最終的歸宿。在這之前,請把人生的一切看成是光明的。因為與它相比,再也沒有更黑暗的東西了。

    所以,人就該積極的活著,去鼓起勇氣面度一切的挑戰、困難、磨練,這是多麼有趣的事情,等到你站到死亡面前的時候,你還能在回頭看一看這自由、光明的一生,那黑暗也就那麼而已了。

  • 2 # 陽光玉

    每一個人每一個階段都有自己最怕的,小時候怕上學,上大學怕失戀,畢業後怕找不到好工作,結婚後怕孩子不是自己親生的,孩子出生後怕孩子磕著碰著,小孩子上幼兒園怕別人欺負,上高中怕早戀,上大學怕被渣男渣女騙,畢業後怕找不到好工作,工作穩定後怕他們婚姻不幸福,孩子有了孩子怕他們壓力大,子孫都踏上正規了,就該怕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你是“漂一族”,會選擇回到家鄉的省會城市買房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