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社群義工
-
2 # 牽住夕陽的手
看了題主的問題,感覺題主有點吃醋。父母的話是對的,但是有時不一定盡如人意。
一,女兒出嫁後,就是人們常說的,已經是“潑出去的水了。”再說女兒出嫁後,跟其老公一起,過得是婆家的日子,對孃家人的照顧相應的就少了一些。作為兒媳婦,不能整天操孃家的心,也不能整天往孃家跑,如果這樣的話,婆婆會生氣,也可能會找媳婦麻煩的。
昨晚剛看過一個影片;兒媳婦孃家爸因故在蘇州住院,兒媳婦想給爸爸拿些錢,並去蘇州看望一下爸爸。這是人之常情,婆家人按理說,不僅不能阻止,而且還要積極的配合兒媳婦去看看親家公。可是婆就是不讓兒媳去,當著主持人和觀眾的面,不停地指責兒媳婦不該經常往孃家跑,並且說阻止兒媳婦去孃家,是為了兒子好。但是自己的女兒卻住在孃家不走,婆婆的理由是,女兒死了老公才一年,需要住在自己家。
兒媳婦要求離婚,婆婆不答應,還繼續說媳婦不該整天往孃家跑。
如果你遇到一個這樣奇葩的婆婆,你能照顧你的親生父母嗎?
二,父母講養老的是兒子兒媳,這話沒錯。其實父母不是因為女兒出嫁,就不把女兒當心肝寶貝了,而是有了兒媳婦,父母暗地裡也是在討好兒媳婦。畢竟兒媳婦和兒子跟父母在同一屋簷下生活,而且,晚年還要靠兒子兒媳給自己養老。除非是兒子兒媳都靠不住,父母才會依賴女兒和女婿。
如果子不孝,妻不賢,老人沒有指望了,就只能找女兒女婿。
曾經有一網友說,父母把家產都給了幾位哥哥,老了卻住在自己家不走。老公說讓她把老父親趕走,她說把老人趕出去她做不到,何況趕出去讓老人流浪嗎?
如果再出現女不仁,婿不義,老人沒有了退路,只能流落街頭了。
網上不就有現成的案例嗎?一個老人養了10個兒女,晚年孤身一人,沒有一個兒女收留,看著讓人心酸。
總之,別妒忌父母對兒子兒媳好。如果父母現在對兒子兒媳的好,能換來老了以後兒子兒媳對父母的好,你應該開心,應該感謝上蒼對你父母的垂愛。
你說是不是?
-
3 # 崑崙奴王富貴
老人把遺產都給兒子,養老要女兒照顧的;
兒子媳婦鬧著要老人財產並說女兒是潑出的水無權繼承,等老人病後又要女兒分擔,媳婦還不肯照顧老人要女兒來照顧的;
媳婦照顧老人老人還天天罵媳婦不孝,什麼好處都給出嫁了的小妓子的,結果老人一病小姑子就說婆家有事就走了,留下媳婦侍候的;
兒媳變著法子趕小姑子走的;
小姑子變著法子整嫂的……
反正無論如何說都有反例。
但應有一點應該永恆不變:誰受益誰承擔。
傳統也是誰受益誰承擔的,只是表現形式上女兒外嫁就對孃家再無繼承權所以也無贍養責任而已。
今天很多人喜歡挑對自己有利的那面去說:繼承財產上如果自己是兒媳就說古代規矩,輪到贍養老人時又說現代法律~權利都要,責任全推,所以才這麼多破事。
社會轉型時期,這樣的事多。
-
4 # 上善若水231729154
在過去生女兒是過客,生男孩是繼承祖上香火。也就是生下女兒一長大就要出嫁,一出嫁就隨了夫家生活,給夫家生兒育女去了,也就成了外人了。才是女兒在家是父母的寶貝女兒,出嫁就成了外人。這是在過去的年代裡基本上都是這樣認為的。
因為,女兒從生下來一直隨父母生活著,按家庭傳統教育方法,女兒長大要隨母親學習一些紡織針線活一類手藝,如做鞋納襪底,縫衣補衣,做飯等家 務活。如果不會家務活就會被男方瞧不起,缺乏教養。由幹會做家務活,經常與父母在一起,母女關係也就待別親熱,也就自然而然成為父母的心肝寶貝。一旦出嫁就會隨夫家生活,自然而然的不論任何事都是圍繞夫家生活而忙,也就呼示遠離了父母的生活。
所以,女子只要一嫁到丈夫家,一切日常生活都會以丈夫家的風俗習慣來度日月。才形成了在孃家是女兒,出了嫁就成了媳婦。而媳婦是要隨婆婆家過日子,也就形成了媳婦是一家人,而女兒是別家人的這一說。
-
5 # 十五的月亮78189988
嫁出去的女兒是潑出去的水,養兒防老是中國的傳統習俗,其實這個問題每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高消費的時代社會,你的工資還漲不過物價上漲的快,既然成家了,首先要把自己這個家經營好,如果自己都生活在貧困線上,你拿什麼錢去資助自己的父母或者公婆?雖說孝敬老人是年輕人的本分,但得量力而行,自己有能耐多給點,沒有能耐就少給點,但是不能不給,不管自己怎麼做,外面很多眼睛在盯著你,只要你盡力就好。
-
6 # 夢繞丹陽湖
出嫁後就離開了父母,以一個新的角色出現在新的家庭,同樣父母這邊也會隨著媳婦兒的進入開始一個新的開始,這樣母女的角色都會發生改變,感情認識也會跟著有所不同,女兒漸漸的和父母關係變得成熟和獨立,而不再是以前那種單純的依戀關係,結婚成家以後,父母就會逐漸的把兒女當成大人來看待,這也是我們結婚以後要對父母說話注意方式方法的原因,女兒出嫁以後和父母的關係在情理上已經轉化為親戚關係,即使女兒再嬌寵也不能擺脫這種關係的定位,實際上閨女出嫁就已經轉換為外戚。而兒子結婚則代表著家庭的壯大,所以說,兒女有別是有一定的道理。
-
7 # 手機使用者冀與理融
這句話是誰說得啊?!說這句話的人是民國時期出生的人吧!女兒在父母面前,無論出嫁前還是出嫁後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不存在養老非得由兒子兒媳包攬(獨女獨子例外)。女兒出嫁後對生父生母仍然有贍養義務(能力大的、家庭富裕的,要多付出一些,能力小的,家庭不富裕的根據條件可以適當少付出一些),不是因為女兒出嫁了就改變贍養義務,這是國家法律規定不允許的事情。只不過在這個問題方面,兒子兒媳有可能要多付出一些,所以、才有這種說法。
-
8 # 鳳146983974
謝謝邀請。那都是一些重男輕女的人胡謅出來的特別是一些老人,總認為女兒出嫁了以後就是外人了,生個外孫也和別人姓,哪有自己家的兒子那麼好,不僅帶一個回來添丁進口,而且孫子還和自己姓……可等他們一倒床以後,就不這樣想了,恨不得女兒天天在床邊伺候著,好讓兒子兒媳去掙錢養他孫子……還有一些孃家嫂子和弟媳,總是見不得自己的姑子回趟孃家,總認為姑子一回家,就是來佔自己的便宜來了,恨不得幾棒把她們給打出去,因為她們覺得家產全都是自己的,姑子們就應該靠邊站;可輪到盡孝的時候,又會把以前的事抬出來,什麼“姑子小時候難道是喝風長大的?她就沒吃過她父母的飯?憑什麼是兒子兒媳該伺候呢?”你們聽聽,啥話都拿兒子兒媳說了,他們還覺得自己有道理
-
9 # 我珍惜353
農村有句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還一句說:養兒防老!
這兩句話充分表達了,女兒一旦嫁出去就是外人,戶囗也遷到婆家去了,和婆家才是一家人,就要照顧公婆,就有贍養公婆的義務和責任。你也就不是孃家的一份子了。
養兒防老,這是中國千百年遺留下來的傳統,農村以前的觀念是,不生兒子不罷休,可見兒子有多重要!兒子結婚,媳婦進家門,照顧父母,為父母養老就是兒子,媳婦的責任了!作為女兒,你有那個經濟能力,可以多來看看父母,帶父母出去旅遊,給點零花錢父母也是應當的,若經濟條件有限,多來陪伴父母說說話也是無可厚非的。
就如我女兒,結婚前也是我的心肝寶貝,老媽前老媽後喊的很親熱,但一結婚,聽她說最多的就是我媽(婆婆)帶孩子很辛苦,我媽頸椎病又犯了,放假了就帶我媽去放鬆放鬆,泡溫泉,唱歌,請她吃火鍋。儼然女兒巳經把我當外人,把公婆當一家人了!
所以說,女兒出嫁就是外人了沒說錯!
-
10 # Luckyzeng2018
這個觀點我不認同。
但我的父母,我身邊很多人都是這樣想的。
我身邊很多人,結了婚之後,拼命的生,一直要一定要生到一個兒子為止。甚至有些人生了八九個女兒之後才有一個兒子。可想而知,他們對於生兒子有多麼的執著。這種情況下,生了這麼多的孩子,家庭環境肯定不會太好。女兒們想穿好的,吃好的,讀多一點書都難。
我有個女同事,她父母有四個女兒,一個兒子。兒子被寵的很不成器,結了婚,生了兩三個孩子,還要父母養。我同事的媽媽每次沒有錢就打電話給她那幾個女兒要錢。她的兒子要建房子,也要她的女兒們給錢。
中國還有很多的家庭都是重男輕女的。他們總認為女兒長大了就是別人家的了,只有兒子兒媳婦才是自己的。
面對這種情況,我作為一個女兒,也覺得很無奈。
回覆列表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很多人深受這些思想影響,認為養兒防老,以後養老靠兒子兒媳了,在農村有什麼好處都留給兒子,對女兒是那麼薄情,有這種思想的人等他真的老了讓他們哭吧。
不論在農村,在城市養兒防老靠不住!城市我原來同事,在工廠時他們生了倆兒子,趕在80年前生的,那時有一個兒子就不得了,倆兒子可以走路不看人。退休好多年了,在市內一人多地方蓋了一個棚子做早點,早期違章建築,賺了點錢給倆兒子一人買一套大房子,前年冬天在超市門外,我鍛鍊身體回來遇見他蹲在地下抽菸,我問他這冷怎麼不回去?他嘆氣說兒子沒有用,原來被兒媳趕了出來,因為倆老和小兒子住一起。因為他們真的老了,做不動了,不想去做早點,把房子租出去1800元一個月,加上退休工資也可以,可是小兒媳不幹,不賺錢就滾蛋,後來又去幹老本行,在外租房子住,倆兒子一個靠不住,以前走路不看人,現在丟人不敢看人。
堂哥六個女兒兩個兒子,有一個女兒是前夫的,今年74歲,很多年都是女兒給錢養活他,在農村還過得好,沒事在打麻將,倆兒子條件也不錯但是從來沒給他什麼錢。春節兒女都回來了,只望每個人給點錢,政策變了,兒媳說可以管你吃飯,不管你打牌,一個月兩百塊錢,生病住院可以,結果真的去醫院住下了,年也在醫院過的。住院十幾天也沒見好,氣急攻心差點掛了,後來在武漢住院十天好了很多,兒媳說你治療也要死,不治也要死,何必要花錢?讓他出院。六個女兒倆兒子住院沒有人照顧他,小女兒出1600元錢請了一個護工。
女兒是父母貼心小棉襖是永恆不變的,現在過得好的都靠女兒,只要是兒子不論你年齡多大不是打工就是種田,當然兒子孝順還是有,我外甥一個月給2000就是不讓父母種田,但是他家也是倆兒子,小兒子兩年沒回來過年,估計沒混好。
養兒防老靠不住了,這種老思想不靠譜,都是自己的孩子應該一碗水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