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跟著孩子一起成長
-
2 # 艾米兒育兒
孩子三歲前最需要媽媽的陪伴,對媽媽的依戀感還非常強,是建立安全感的關鍵時期,兩歲時候正是黏媽媽的時候,你家孩子兩歲時候突然從媽媽身邊被奶奶帶走,並且週一到週五見不到媽媽了,所以孩子內心突然被剝奪了對媽媽的依戀和安全感。
三歲前是媽媽依戀的關鍵時期孩子0-3歲,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長的關鍵時候,內心的安全感和性格的養成,和這三年有很大關係。
孩子出離開母體出生那一刻開始,對媽媽的氣味非常依賴,對媽媽的聲音也是非常依戀,所以,三歲前媽媽對孩子的高質量陪伴非常重要。
而這個時候如果孩子突然被媽媽送到老人奶撫養,孩子心理對媽媽的突然缺失會讓他們極度沒有安全感,會重新找一個可以依賴的人,這個人就是每天陪伴他時間最多的老人,當對老人的依賴家集後,對媽媽的需求就會降低很多。他們會有被媽媽拋棄的感覺。
這樣來改變孩子對媽媽的態度建議如果條件允許,白天可以讓老人帶孩子,晚上讓孩子和自己睡,這樣孩子晚上有媽媽陪伴,可以彌補白天的空缺。
影片對孩子來說太冰冷,孩子需要的是媽媽的實際的擁抱,是感受媽媽的味道,是媽媽在自己面前,當他發現鏡頭裡的媽媽他無法觸控時,就會排斥。
所以,不管怎麼樣,在孩子最需要媽媽的時候,自己犧牲下休息時間,儘量多地讓孩子在自己身邊。
-
3 # 玉生煙40
無論多堅定的感情,分開久了,你的好你的壞都會慢慢被遺忘!孩子不是物件,孩子需要陪伴,需要照顧,如果沒有陪伴沒有照顧,又哪裡來的情根深種呢!
-
4 # IRIS茉莉
我覺著,兩方面原因。首先先說下,孩子永遠是最愛媽媽的,媽媽要堅信這一點。
一個原因。可能是小朋友在生你的氣。
剛開始,你把孩子交給老人帶,之前有和寶貝說明過原因麼?每次你離開他的時候,強調過你是愛他的麼,並且要告訴他你要多久能回來麼?只有把這些都說到了,讓孩子有安全感,他才會安心。不然,他不能理解什麼是上班,只覺著媽媽不要他了一樣,好久也不回來。孩子小還沒有時間觀念,他會覺著好久好久。
加上,之前都習慣媽媽帶,現在換人了,孩子不習慣。更加分離焦慮。你上班,當天晚上不回來,要五天才回來,剛開始,孩子怎麼熬啊。老人帶孩子,你肯定是放心的。可別忽略孩子的感受。
同樣一起上班,而寶爸,和寶貝的相處一直都是一個節奏,寶貝不覺著有什麼異樣。而之前一直和媽媽親密相處,現在不一樣啦,寶貝又不能理解,自然跟爸爸親近些。可以理解。主要,還是寶媽沒做好分離時的情感鋪墊。
第二個原因,不管孩子多大,永遠都是,誰照顧的時間多,陪伴的時間多,就跟誰親近。就你這情況,繼續下去,你會發現孩子跟奶奶親,還是不跟你親。你陪伴到時間不夠。
綜上所述,我覺著是這兩個原因。但你不用氣餒,現在補救也不晚。
一,雖然上班,儘量用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就是時間不足,也要多做高效陪伴。一起看書,遛遛,玩玩具什麼都行,多跟孩子說話,多表達你的愛,尤其男孩,小時候要多擁抱。
二,你離開孩子前,一定要告訴他,你要去做什麼,要離開多久,就算你不在他身邊,你依然愛他,很愛很愛,並且你一下班,會馬上回到他身邊,回來時會給他帶禮物,吃的玩的,什麼都好,不用太貴,他能喜歡就好。。
四,你換個工作吧,每週這週末回來,離開到時間太長啦。換個當天下班,晚上能回家的工作,哪怕工資少點,現在孩子太小,孩子比工作重要的多。等以後孩子大了,你找什麼工作都行啊。
五,老人帶孩子的時間,多於父母親自帶的時間,未必是好事。隔輩,溺愛的多,孩子如果已經習慣這些溺愛啦,等父母再來說教,孩子必定逆反。父母平時都不怎麼花時間陪伴孩子,一有問題啦,就來教育,孩子能服氣麼,能聽話麼?不是孩子不懂事,不聽話,是父母不肯花時間陪伴孩子,沒有攢下心裡資本,父母一出現就是批評,就是教育,擱誰誰都煩。。孩子早年也是性格,習慣,三觀,培養的關鍵時段,父母不要把責任都丟給老人。
最後,我想說,孩子的早年的養育,會影響他的一生,父母不要不重視。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錢,什麼時候都能掙,可孩子早年的時間的陪伴,以及養育,這些錯過了就再沒有了。珍惜吧
-
5 # 經過
多的不說、我只說孩子需要一個好的領導著,我孩子一直都是我自己帶,有一次我外出辦事放婆婆那裡了兩天,她用手機給孩子爸爸影片、用手機給孩子姑媽影片,就是不跟我這個親媽影片讓孩子看看媽媽,這樣時間長了還會跟你親嗎?誰來告訴我她是怎麼想的?
-
6 # 家有寶貝蛋兒
我們都知道孩子三歲以前是安全感建立的重要時期,可是題主獨自帶了孩子兩年,孩子在一歲多一點就已經開始有自己的意識,怎麼可能會突然和媽媽這樣陌生?上班了每個週六日都會回來,又不是像那種長期外地工作不回來的,不可能一下子就和其他家人對比的這麼明顯。所以,我很懷疑寶寶是在和媽媽鬥氣,覺得媽媽突然拋下他,他很傷心又沒有辦法,其實真正的內心,還是很想和媽媽親近的。
我到現在還一直是一個人帶寶寶,但是經歷過寶媽說的那種情況。就是寶寶一歲多斷奶的時候,我媽也為了想讓我自己能多休息休息,執意將孩子帶回老家了幾天。當我心急火燎的回去,孩子根本就跟沒看見我似的,該幹嘛幹嘛,預想中的見面不是這樣的啊,當時心裡真的挺難受的。難道我帶寶寶一年多還抵不上我媽帶他這幾天嗎?然後就是寶寶脾氣變得超級怪,動不動就哭,躺地上,弄得我也很生氣,覺得他是不是在這裡被我媽慣的了,以前不這樣的。直到後來我才明白寶寶的這種既想和你親近,又推開你的矛盾狀態,其實是再正常不過了。因為寶寶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表達自己的需求,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種矛盾心理。
所以,建議寶媽不要灰心,沒有什麼比母子親情更親近的了,只要堅持“厚臉皮”主動和寶寶親近,哪怕他不理你,也不要放棄。我相信只要寶寶確定你還是愛他的,離開他去工作並不是不要他了,不關心他了,他一定會重新和你親近起來。可以和寶寶玩去上班和買東西的過家家遊戲,讓寶寶明白上班的意義和媽媽的苦衷。還有,就是做做婆婆和老公的工作,讓他們幫忙向寶寶解釋你還是愛寶寶的,減輕寶寶對你的誤會。家裡如果有人和寶寶開玩笑說你不要他了,會更加加重他對你的牴觸情緒的,所以這點也很重要。
我相信親情的力量,相信母愛的力量,相信寶媽和寶寶一定能重新變得親密無間!
-
7 # Yugis揪揪媽媽
1)你現在小孩多大了?總體來講孩子是誰帶就跟誰親。如果你已經重新上班好幾年了,孩子開始跟你不親了,也是合理的。
2)孩子跟你不太親了,跟爸爸還是很親。如果排除平時你對孩子比較嚴格,爸爸比較寬鬆的情況下,有可能你婆婆在孩子面前經常講到爸爸,很少講到媽媽。你們婆媳關係如何呢?你婆婆是不是一個特別明事理的人呢?不排除有少部分婆婆帶孩子的時候會說媽媽壞話。
3)孩子在經歷第一個叛逆期,孩子有時候在經歷第一個叛逆期,會不理經常管他/她的人,而經常給他/她買零食,慣著他/她的人,孩子就比較親近。
應對方法孩子出現跟媽媽不親的情況,雖然說各有各的原因,但總體來講是你們陪伴孩子時間少了。所以應對方法可以是以下幾種:
1)你們每週末才去接孩子,跟孩子待在一起的時間太短了。可以的情況下最好是住的離婆家近一些,每天接送孩子,這樣至少每天晚上能陪伴孩子。當然這樣肯定比較累一些,可能也需要犧牲不少自己的時間。但兩全其美的事情是沒有的。想要跟孩子親近,就得多陪伴。
2)提高親子陪伴的質量。孩子白天由婆婆帶著,吃喝拉撒肯定是沒有問題的,那麼晚上陪伴孩子的質量一定要提高,比如親子閱讀,繪本,音樂,繪畫,積木,手工等等,週末可以出去郊遊,不要是隻顧著孩子的吃睡而已。
3)如果你婆婆不是特別明事理的人,如果她在背後挑撥你跟孩子關係,只在孩子面前提爸爸,不提媽媽,那麼這樣的情況下,你最好是換一個人照顧孩子,比如換成你孃家的媽媽。如果你孃家媽媽不方便,你可以考慮白天把孩子送託管中心(2歲已經基本可以了,3歲就可以上幼兒園了),晚上接回來自己帶。
自己的故事我婆婆是很好的人。但不管是婆婆還是自己的親媽,畢竟是老一輩,兩代人帶孩子方法是完全不一樣的。我自己是肯定不會讓婆婆單獨帶孩子的,也不會讓我媽媽帶孩子。他們可以做的是幫幫忙。
當初我媽媽也跟我講過,等我休完產假,就讓我們把孩子送到他們那裡帶,我們週末接回來。想想確實這樣挺輕鬆的,但輕鬆是輕鬆了,恐怕將來的問題還不光是孩子跟自己親不親的問題,最大問題是孩子可能被長輩慣壞了。而且等孩子上學了,可能會很難管,也不願意聽父母管教,自己也會不夠了解孩子。錯過了他/她的成長,我肯定會相當後悔。
所以跟孩子應該儘可能地天天陪伴,送到長輩那裡過夜也就只能是偶爾的事情。白天可以請婆婆,媽媽,或者育兒嫂帶,或者送到託管中心,晚上一定得自己帶。
孩子最需要父母的年紀不過也就是那麼幾年,過了這個時候,你想走進他/她的內心還不太容易了,也很難接受你的教育了。老一輩管吃喝拉撒沒有問題,教育還是得父母自己來。所以能陪伴的時候儘量陪伴,累點兒幸苦點兒也是值得的。
我們一家三口在海邊酒店
-
8 # Longsuixinyuan
孩子嘛,記憶力沒有那麼深刻,也許朝夕相處的人,一旦分別,他真的就能很快忘掉。
我記得在孩子一週歲,我因為工作原因,出門學習一個月,當時我不忍心給孩子斷奶,就帶著孩子一起去了。結果一個月以後,爺爺奶奶在家歡天喜地地等著孩子,孩子一看見他們,就哭了。顯然已經忘了他們是誰。奶奶說“心一下子好涼!”不過,很快,他就和老人熟悉了起來,又在一起膩歪著親熱了。
在孩子一歲半時,斷奶了,我出門十多天,回來後,孩子怯生生地看著我,當時我的眼淚都流下來了,我抱著他,他可能很快就感覺到熟悉的親情了,母子連心哪,他抱著我,使勁親我。很快就能熟悉過來的。
孩子對於親人,有時候確實會遺忘,不過血濃於水,熟悉起來也是一瞬間!
只要你多親親孩子,孩子就會想起你的!所以,真誠建議你,只要有時間,就一定多多陪伴孩子,尤其是晚上的睡眠,一定陪著孩子睡,孩子在和你相處的時候,會逐漸又跟你親熱起來的,畢竟是你身上掉下來的肉肉麼!
-
9 # o0大紅袍0o
我家一家四口,婆婆在這帶小二,看著四口的照片,二寶就是不叫照片上是媽媽,奶奶教時,教爸爸,教姐姐,把我跳過去了,不是所有老年人都那麼溫暖噠,我也是偶爾知道的
-
10 # 健康快樂小淘淘
孩子兩歲前我帶,兩歲以後婆婆帶,我上班了,為什麼小孩現在跟我一點都不親了?
孩子一直有媽媽帶,對媽媽有很大的依賴感,一旦你離開,孩子找不到媽媽,慢慢的孩子的內心就會發生變化沒有安全感,誰帶他他就依賴誰,信任誰,跟誰親。我也在經歷這樣的狀況,孩子我帶到一歲三個月,現在孩子放老家由奶奶帶,我一直以為,孩子還小,趁著他還小,沒有太多的記憶,不會在乎爸爸和媽媽不在身邊。我上班掙錢,隨後把他接到身邊上學。針對於孩子的表現,我發現我錯了,有一次,週末回家看孩子,我走時開車走,孩子要上車跟我一起,我告訴他不行,媽媽要去上班,不能帶著你一起去,我也就沒有在乎孩子的感受,頭也不回的走了,後來我給我媽媽打電話(當時我把孩子帶到我家),媽媽說:‘’你走後,孩子一直就再也沒有笑過,直到他奶奶來接他回去。我當時心裡就很難受,我一直覺得對不起孩子,但是我沒有辦法,未來我肩上的擔子有多重,也許我無法想想,我只能這麼做。我現在幾乎每天都和孩子影片聊天,但是我也發現孩子就不怎麼理我,有時孩子還很不高興的看著我,我知道孩子在想媽媽,透過手機影片,雖然他能看到我,但是摸不到,看到這裡,我就忍不住流淚,我都在後悔,我當初的決定到底是不是對的,一直也跟老公因為孩子問題吵架,但是終究改變不了現狀,魚和熊掌為什麼不可兼得?
我現在上班,然後每個星期六星期天和老公一起回家,我明顯感覺小孩跟他爸爸要親很多,看到爸爸就叫爸爸,幾乎不會叫媽媽,平時我們不在家的時候下班開影片,他會跟他爸爸開影片,然後叫爸爸,但是,我跟他開影片,他直接就跑開了,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小孩兩歲前一直是我一個人帶他的
回覆列表
我女兒一週四回鄉下,僅僅一週,開影片都不叫媽媽,跟爸爸影片還會躲。現在一個月了,壓根都不理你了。我是爺爺奶奶帶大的。也深刻體會到隔代帶孩子,會存在很多問題。
孩子小,記憶力沒那麼好,她會忘記你的。如果可以,儘量帶身邊。我對自己也這麼說。
當然現在也很無奈,我們都要生活。但是,我還是想說,孩子成長只有一次。很多東西就靠媽媽自己堅持。不是說奶奶帶的孩子一定不好,但媽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真的是必不可少的角色。
共勉之,為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