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手機使用者59873619050
-
2 # 峰哥說一說生活
中醫古代經典中的“柴胡”藥效的闡述
【本經原文】
味苦平,主心腹,去腸胃中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久服輕身明目益精。
【產地】
出關東陝西各地,今各處亦有產,分南北兩種,性味相同,產銀州者曰銀柴胡,性味稍異。
【性味】
味苦性平無毒。
【主治】
柴胡為發表清熱要藥,功能散三焦肝膽諸經之熱邪,主治寒熱瘧疾,口苦耳聾,頭痛眩暈。
【別錄】
除傷寒心下煩熱,諸痰熱結實,胸中邪氣,五臟間遊氣,大腸停積水脹,及溼痺拘急,亦可做浴湯。
【甄權】
治熱勞骨蒸煩疼,熱氣,肩背疼痛,勞乏羸瘦,下氣消食,宣暢氣血,主時疾內外熱不解,單煮服食良。
【備要】
傷寒邪熱,痰熱結實,虛勞肌熱,十二經瘡疽血凝氣聚,功同連翹。
【容川】
柴胡一莖直上,花清香,故能升散鬱結。
專治胸前逆滿,太陽經氣陷於胸中,不得外達,以致胸滿,唯柴胡能透達,其色青,生於春而採於夏,得木火之氣,從中土以達木火之氣,使不侮肺也,故功能透胸前之結,仲景用柴胡以治少陽,少陽為水中之陽,發於三焦,以行腠理,寄居膽中,以化水谷,故必三焦之膜網通暢,肝膽之木火清和,則水中之陽乃由內達外,柴胡莖中虛松,有白絲通氣,象人之三焦膜網,少陽木火,鬱於腠理,而不達者,則作寒熱,柴胡能達之,陽氣得發散,且味清苦,良柴胡須用一莖直上,莖色青,葉生四面,細如竹葉,開小黃花者,乃為真柴胡,此為仲景所用。
四川梓潼產柴胡最佳,價極廉。
今多不知用,因藥典有軟柴胡,銀柴胡,紅柴胡等,皆以假亂真,柴胡入肝經。
附銀柴胡:柴胡之產於陝西銀州者,色黃白而大,味甘性微寒,凡熱在骨髓者,非此不除,為清熱涼血之品,優於發散而推陳致新,治虛勞者酌用之。
【藥徵】
主治胸脅苦滿也,旁治往來寒熱也,腹中痛,脅下痞鞭。
【靈胎】
其性輕揚,能逐半表半里之邪。
【用量】
普通八分至一錢,大劑三四錢。
【禁忌】
凡虛人氣升嘔吐,及陰虛火熱炎上,法同所忌。汪昂曰凡脅痛,多屬肝旺,宜小柴胡湯。加青皮川芎白芍,左脅痛宜治活血行氣,右脅痛宜消食行痰,因脅痛須開鬱,故加柴胡則皆宜也。
-
3 # 繁華熱點娛樂
柴胡,中藥名。為《中國藥典》收錄的草藥,藥用部位為傘形科植物柴胡或狹葉柴胡的乾燥根。春、秋二季採挖,除去莖葉及泥沙,乾燥。柴胡是常用解表藥。別名地燻、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歸肝、膽經。有和解表裡,疏肝昇陽之功效。用於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鬱氣滯、胸肋脹痛、脫肛、子宮脫垂、月經不調。
入藥部位
傘形科植物柴胡或狹葉柴胡的乾燥根。
性味
味辛、苦,性微寒。
歸經
歸肝、膽、肺經。
功效
和解表裡,疏肝解鬱,昇陽舉陷,退熱截瘧。
主治
用於感冒發熱,寒熱往來,胸脅脹痛,月經不調,子宮脫垂,脫肛。
用法用量
3-10g。
禁忌
柴胡其性升散,肝風內動,肝陽上亢,氣機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炮製方法
①柴胡:除去雜質和殘莖,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②醋柴胡:取淨柴胡片,加入定量米醋拌勻,悶潤至醋被吸盡,文火加熱,炒幹,取出,晾涼。篩去碎屑。柴胡片每100kg,用米醋20kg。
生理特性
柴胡是《中國藥典》收錄的草藥,為傘形科植物柴胡或狹葉柴胡的乾燥根。按性狀不同,分別習稱北柴胡及南柴胡。其生長於沙質草原、沙丘草甸及陽坡疏林下。
產地
分佈於東北、華北、西北、華東、湖北、四川等地。
相關論述
①《滇南本草》:“傷寒發汗用柴胡,至四日後方可用:若用在先,陽症引入陰經,當忌用。”
②《本經逢原》:“柴胡,小兒五疳羸熱,諸瘧寒熱,咸宜用之。痘疹見點後有寒熱,或脅下疼熱,於透表藥內用之,不使熱留少陽經中,則將來無咬牙之患。”
柴胡的功效
和解少陽,舒肝和胃,昇陽舉陷。治寒熱往來,胸滿脅痛,口苦耳聾,頭痛目眩,瘧疾,下利脫肛,月經不調,子宮下垂,熱入血室。
柴胡的作用
現代藥理研究證明:柴胡具有:1、解熱、退熱作用平穩可靠;2、鎮靜、鎮痛,有解除胸悶脹痛,開鬱調經作用;3、抗菌,對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4、抗肝損傷作用;5、抗病毒,對流感病毒有強烈的抑制作用,對第1型脊髓灰白質炎病毒引起的細胞病變具有抑制作用。
主治 疏散退熱,昇陽舒肝。用於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鬱氣滯,胸肋脹痛,脫肛,子宮脫落,月經不調。
柴胡做法指導
1、解熱生用量宜大,昇陽生用量宜小;疏肝解鬱宜醋炒,陰虛骨蒸宜鱉血炒。
2、大葉柴胡的乾燥根莖,表面密生環節,有毒,不可當柴胡用。
3、柴胡治療感冒常與葛根、羌活等同用。
4、柴胡有較佳的退熱作用,邪在少陽、寒熱往來,常與黃芩、半夏等同用(如小柴胡湯)。
5、對瘧疾症,柴胡又可與草果、青皮等配伍應用。
6. 見肝氣鬱結所致的月經不調或痛經等,均可與當歸、白芍、香附、鬱金等藥同用。
-
4 # 桂花芳香77105282
柴胡的藥效:1.解熱作用平穩可靠,特別適宜於退弛張熱,往來寒熱,臨床多用於感冒,流感,上呼吸道炎,急性支氣管炎,蜂窩織炎,熱症輕時配葛根,發熱重時配合黃芩,方如小柴胡湯。2.鎮靜,鎮痛:有解除胸悶脅痛,開鬱調經作用。如治慢性肝炎的胸脅痛和月經痛等。慢性肝炎有胃腸功能失調可配香附,鬱金,青皮等:月經痛可用逍遙散。
以上,供參考。
-
5 # 使用者55127447378
柴胡苦寒,解鬱疏肝,寒熱往來,氣虛下陷。主升清陽,蕩腸中滯氣,清解少陽之柩,主一切中氣下陷諳症。少陽為樞者,一身之氣機之樞鈕也,此機一動全身機能皆動皆話,不調而自調。故仲聖制有大小柴胡,小柴胡可療百病,故而後賢,升陷湯,補中益氣湯,逍遙散等無一不從小柴胡湯悟出。故凡一切疾病的發生,疼痛,紅腫熱痛,腫塊,與少陽膽經循行所經部位,用它為主隨症加減無不藥到病除。故凡身體兩側疼痛走注,疏解少陽無不效如捋鼓。病毒性扁挑炎,腮腺炎,中耳炎,甚則面癱,都非帛有效。
-
6 # 民益杏林
柴胡的功能是苦,辛,微寒,歸肝經,具有解表退熱,寒熱往來,疏肝解鬱,升舉陽氣。應用於表證發熱,寒熱往來,少陽證,善於疏解半表半里證,肝鬱氣滯,為疏肝解鬱要藥,用於月經不調之,氣虛下陷,臟器脫垂,如胃下垂,子宮脫垂,也可用於治療瘧疾之寒熱等。
-
7 # 發掘中醫藥1
柴胡,苦,辛,微寒,歸肝,膽,脾經。主要功能有透表洩熱,以治療邪在少陽之寒熱往來為特長,有升提中焦陽氣而舉陷的功能,均有解熱作用,有利膽,抗肝脂肪和肝損傷的作用,此外還能興奮腸菅,加強小腸運動,促進迴腸收縮的作用。(陰虛火旺,肝陽上亢所致的證候應忌用)大家參考.用竹葉柴胡效果最佳!
-
8 # 逸仙藥師
小柴胡顆粒這一經典方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很多時候我們感冒發熱都會沖服。但,您知道嗎,方中柴胡這一味中藥其實還有很多用途,還能跟其他各種中藥配伍,組成新的臨床上用於其他疾病的方劑!
柴胡性苦、辛,微寒,能疏散退熱,疏肝解鬱,昇陽舉陷,清膽截瘧。
1、 用於感冒發熱,代表方有小柴胡顆粒。
小柴胡顆粒
組方:柴胡,黃芩,姜半夏,黨參,生薑,大棗,甘草
功效:解表散熱,疏肝和胃。用於外感病,邪犯少陽證,症見寒熱往來、胸脅苦滿、食慾不振、心煩喜嘔、口苦咽乾。
方中柴胡與黃芩、半夏配伍,起和解退熱之效。
2、 用於婦科之月經不調,代表方是逍遙丸。
逍遙丸
組方:柴胡,白芍,當歸,白朮,茯苓,生薑,薄荷,炙甘草
功效:調和肝脾,疏肝解鬱,養血健脾之功效。主治肝鬱血虛脾弱證。兩脅作痛,頭痛目眩,口燥咽乾,神疲食少,或月經不調,乳房脹痛,脈弦而虛者。臨床常用於治療慢性肝炎、肝硬化、膽石症、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胃腸神經官能症、經前期緊張症、乳腺小葉增生等屬幹鬱血虛脾弱者。
方中柴胡與白芍、當歸配伍起條達肝氣而疏肝解鬱,養血調經而止痛之效。
3、 用於胸脅疼痛,代表方是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
組方:柴胡,香附,川芎,白芍,陳皮,甘草,枳殼
功效:疏肝理氣,活血止痛。主治肝氣鬱滯證。脅肋疼痛,胸悶善太息,情志抑鬱易怒,或噯氣,脘腹脹滿,脈弦。臨床常用於治療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肋間神經痛等屬肝鬱氣滯者。
方中柴胡與香附、川芎等配伍共奏行氣疏肝、活血止痛之效,從而治胸脅疼痛。
4、 用於氣虛下陷之久瀉脫肛,胃、子宮下垂等,代表方是補中益氣丸。
補中益氣丸
組方:黃芪,柴胡,升麻,黨參,當歸,白朮,陳皮,炙甘草,生薑,大棗
功效:補中益氣,昇陽舉陷。主治脾虛氣陷證。飲食減少,體倦肢軟,少氣懶言,面色萎黃,大便稀溏,舌淡,脈虛;以及脫肛、子宮脫垂、久瀉久痢,崩漏等。臨床常用於治療內臟下垂、慢性胃腸炎、慢性菌痢、脫肛、重症肌無力、乳糜尿、慢性肝炎等;婦科之子宮脫垂、妊娠及產後癃閉、胎動不安、月經過多;眼科之眼臉下垂、麻痺性斜視等脾胃氣虛或中氣下陷者。
方中柴胡與黃芪、升麻配伍,均有昇陽作用,起補氣昇陽之效。
5、 用於截瘧,代表方是常山柴胡湯。
常山柴胡湯
組方:常山,柴胡,麥冬,烏梅,半夏,麩炒枳殼,檳榔
功效:傷寒後腎瘧,令人悽悽,腰脊痛而宛轉,大便難,手足寒。
方中柴胡與常山配伍,治瘧疾,寒熱陣作。
其他含有柴胡的中成藥還有柴銀口服液、柴胡舒肝丸、小兒熱速清口服液、午時茶顆粒、牛黃清心丸、氣滯胃痛顆粒、龍膽瀉肝丸、護肝片、乳疾靈顆粒、消食退熱糖漿、通乳顆粒、清瘟解毒丸、舒肝和胃丸、感冒清熱顆粒、鼻淵舒口服液、平肝舒絡丸等。
-
9 # 藥事健康
柴胡為傘形科植物柴胡或狹葉柴胡的乾燥根。其味苦性平,入肝、膽經。具有發表、退熱、疏肝、解鬱、昇陽的功能。主治感冒發燒、寒熱往來、瘧疾、脅脹痛、子宮脫落、月經不調。現代藥理研究證明柴胡具有:
1、解熱抗炎作用:其顯著的中樞性解熱降溫作用與所含的皂苷和揮發油有關。
2、鎮靜、鎮痛、抗癲癇:柴胡粗皂苷、皂苷元A有明顯的鎮靜作用,並能延長小鼠的睡眠時間。並對小鼠實驗性疼痛有明顯的鎮痛作用。
3、保肝利膽:柴胡製劑對動物實驗性肝損傷有顯著的對抗作用,能減輕肝細胞變性、壞死。 其有效成分為黃酮能使狗的總膽汁排出量與膽鹽成分增加。
4、對胃腸的調節:柴胡粗皂苷有明顯的抑制胃液分泌的功效,使胃蛋白酶活性減低,潰瘍係數減少。
5、降壓和抗凝:柴胡粗皂苷能使大鼠血壓下降,心率減慢。並能明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有明顯的抗凝作用,能引起溶血。
6、增強免疫功能:柴胡提取物和柴胡多糖具有免疫增強功效。
7、對血脂、糖、蛋白質代謝的影響:柴胡皂苷和皂苷元有降低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脂的作用,柴胡能促進肝糖原和蛋白質的合成。
8、抗菌、抗病毒:柴胡對細菌、病毒、瘧原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9、保腎作用:柴胡皂苷對腎臟病變有保護作用。小劑量能抑制利尿,大劑量能促進利尿。
需要注意的是:柴胡具有升散之性,故凡熱病傷陰、真陰虧損、肝陽上亢等宜慎用。
-
10 # 大可鴨吖
為什麼會選擇小柴胡顆粒呢? 因為首要一個, 柴胡具有疏散退熱,昇陽透疹,疏肝解鬱的作用。
第一 柴胡的解熱作用 我們知道的柴胡煎劑,柴胡注射液,柴胡醇浸膏,揮發油和粗皂苷對很多實驗類發熱的動物,都有明顯的解熱作用。醫學院的小朋友都是知道的,測定中藥成分是要經過無數反覆的試驗的。柴胡的解熱主要成分是柴胡皂苷,皂苷元A和揮發油。
第二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柴胡注射液對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有效,對流行性出血熱病毒有一定作用。柴胡的水提取物在實驗中可以顯著降低實驗小白鼠的病毒性肺炎的肺指數和死亡率。
第三 抗炎作用 柴胡粗皂苷,柴胡皂苷,柴胡揮發油均有抗炎作用。它的抗炎作用設計多個方面和環節。如:降低毛細管的通透性,抑制白細胞遊走,抑制肉芽組織增生。
第四 促進免疫功能作用 柴胡多糖,柴胡熱水提取物等能促進機體免疫功能。
第五 鎮靜 鎮痛 鎮咳作用 柴胡煎劑,總皂苷,柴胡皂苷元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明顯抑制作用。拮抗中樞興奮劑如咖啡因,苯丙胺的作用,柴胡煎劑,柴胡皂苷對多種實驗性疼痛模型動物有鎮痛作用。柴胡皂苷而且能提高實驗動物的痛閾值。
柴胡,柴胡粗皂苷,柴胡皂苷元有較好的鎮咳作用。而且柴胡總皂苷的鎮咳強度僅低於可待因。柴胡皂苷元如果注射給藥,鎮咳效果良好。
第六 保肝 利膽 降血脂作用 柴胡,柴胡皂苷,柴胡醇,菠菜甾醇具有保肝作用,對多種原因引起的動物實驗性肝損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柴胡水浸劑和煎劑有明顯的利膽作用。可使實驗動物的膽汁排出量增加,降低膽汁中的膽酸,膽色素和膽固醇的含量。柴胡皂苷可使實驗性高脂血症動物的膽固醇,甘油三脂和磷脂水平降低,其中降低甘油三脂的作用最為明顯。大家如果去藥店買藥可以看下利膽片和龍膽瀉肝丸兩個中成藥的說明書。重要成分裡面都是有柴胡的尤其是利膽片 柴胡是作為君藥也就是主藥存在的。
上面主藥是詳細解說柴胡的作用及其成分作用。
簡單來說它對現代生活的應用就是:
發熱
病毒性肝炎
咳嗽
高脂血症
5.流行性腮腺炎
注意是藥三分毒 柴胡毒性較小。但柴胡煎劑,柴胡皂苷有溶血作用,口服時這個現象不會很明顯。但柴胡注射液給藥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嚴重者可發生過敏性休克,大家要給予充分的注意。不可自行配藥,要遵醫囑。
回覆列表
柴胡,別名叫才胡、山柴胡、硬柴胡。(是“發散風熱”藥。
柴胡是傘形科植物柴胡屬北柴胡、狹葉柴胡或同屬數種植物的乾燥根。
北柴胡主產於秦嶺山脈的陝西、湖北、河南毗鄰地區,尤以這三省交界的荊關地區和嵩山及伏牛山地區所產的最佳。此外四川也產。
津柴胡主產太行山脈一帶的山西、河北、內蒙古等地區。
此外遼寧、安徽、山東等地。
軟柴胡主產安徽、江蘇、四川等地。
柴胡:生用、酒炒或醋炒用。
柴胡性味苦、辛,微寒。歸心包絡、肝、三焦、膽經。具有透表洩熱,疏肝解鬱,升舉陽氣的功效。
柴胡的應用:
1、透表洩熱,為治邪入少陽半表半里所致的寒熱往來,胸脅苦滿,頭暈、目昡等證的要藥,常與黃岑、半夏、甘草等配伍,如小柴胡湯。
此外,柴胡又為瘧疾寒熱往來的常用藥。
對於外感發熱,柴胡有解表洩熱之較,常與甘草同用,如柴胡湯。
2、柴胡不僅能疏洩少陽膽經之邪,又能疏肝解鬱,為治肝氣鬱結而見胸脅脹痛、頭暈目眩、耳鳴及月經不調等證的要藥,常與白芍、當歸、茯苓等同用,如逍遙散。若用以治療肝膽溼熱鬱結者,常與茵陳、梔子等配伍。
3、用於氣虛下陷所致的氣短、倦怠、臟器下垂等證,有升舉陽氣之效。常與升麻、黨參、黃芪等配伍,如補中益氣湯。
用量:3一10克。
柴胡:含揮發油(為柴胡醇等)、 脂肪油(油酸、亞麻仁油酸、棕桐酸、硬脂酸等的甘油脂),a一波菜甾醇、側金盞花酸、三萜皂甙、葡萄糖、芸香甙等。
柴胡所含的皂甙,有鎮靜鎮痛作用,並具有抗肝損傷、防止脂肪變及纖維增生,降低轉氨酶及利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