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聖劍17
-
2 # 獨孤客54
不是,想象是基於大腦的一種執著,不僅不是宇宙的本質,它都不可能觸及本質,但比單純地讀些俗人的充滿謬論的著作,或只會眼睛看,腦子思考要好點。
宇宙的本質,是超越人類的邏輯和常識的,也是超越人類五根、六識的認知的。
我們可以把宇宙的本質視為宇宙的本源和終極真理,用大腦不可以認知,但可以用人類的靈性看到,他們本質是同一的,所以老子說:"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這個本質,實際上佛陀、老子、孔子都講得很清楚了,只是世人不識罷了。在西方,除蘇格拉底我不知道是否達到這種境界外(蘇格拉底的言論是柏拉圖記載的,如果假定柏拉圖都理解錯了,我們才可以對蘇格拉底保留這份想象空間。)其它哲學家要麼南轅北轍,要麼連門朝那邊開都還沒找到。
-
3 # 七維時空
說句心裡話,我不想回答這個問題:
1,科學的研究和結論是建立在客觀的事物觀察和理論資料分析之上的,客觀性比較強。
2,哲學的一些思索和結論,有些生活經驗的總結,主觀性較強,而往往科學研究之後得出的一些結論往往是反主觀意識的。
3,以人為本的研究,在哲學上是可以得出許多結論的,而且看似很有道理,有些結論也很實用,屢試不爽。但是到科學研究、物理學、天文學、宇宙學等領域時,個人認為建立在科學地對事物觀察的事實資料之上,再加以總結性的得出結論還是比較靠譜的,而非經驗性的總結或者以人為本的得出結論好。
4,很多人認為人類對科學的研究最終走向的是神學,還會舉出愛因斯坦、牛頓等大神人生最後的研究事例。其實很多物理學大神們對科學的研究特別是物理學、宇宙學的研究並非一開始就是從神學出發或者以人為本出發的,而是在一定程度的研究之後,出於對科學的神往和真理的渴望,才會以另外一種形式獲得渴望的求知。這正是人類對於未知事物的求知慾望體現,也正是有了這份對神秘的未知事物的追求,才使得人類科學得以進步,人類對未知事物的探索充滿生命力。
-
4 # 陳武魁
意識是精神現象的一種表現,人們對客觀世界產生意識,正如科學意識,階級意識,民族意識,宗教意識等人的精神現象。唯物主義以為所以意識是第一性,來簡單地否定唯心主義的意識為第一性的。不過唯心主義是基於基督教聖經中神所指示人性原罪成為唯心主義認識的基本原理,首先為人的自我意識這種人性是純粹在人的主觀中存在物,正如康德的主觀唯心主義為先驗的純粹在主觀中進行認識。黑格爾則不然既有主觀性的否定或鬥爭,同樣存在客觀性的反映中進行否定和鬥爭。由於反覆作用產生量的變化的不斷認識。於是產生最初質的生成。於是產生這種有限的運動和無限運動,證實神的真理是人類人性的原罪。於是人性原罪是實體性是這種認識繼續在現實和歷史中找到規定性。正如法律是任何社會制度的產物,正如人的階級性是人的私觀念的產物等等。再而由於聖經是宗教,而宗教是一種意識形態,而這種意識形態在人的精神中找到這種人性原罪的實體性。但這種實體性在西方漫長的唯心主義哲學中批判地發展。於是西方長期發展中找到哲學的方法,即辯證法。而且它的內容是離不開這種人性原罪的基本原理。也就是以這種原理辯證地發展。
-
5 # 宇宙觀察
我從最科學的角度回答這個問題
想象 這個能力目前地球上只有人類有,也正是因為人類會想象一個不存在的東西,從而讓人類坐上了地球頭把交椅。
至於宇宙的本質,一切的本質,都是原子排列而已,一切的一切都起源於宇宙大爆炸,所有的問題,都是宇宙大爆炸惹的禍。
想象不過是智慧生命大腦裡的神經反應而已,不必太過抬高,跟不必和宇宙扯上關係。
想象的本質和宇宙的本質說到底都只是大爆炸之後原子不同的排列組合而已。
我從最哲學的角度回答這個問題哲學都是空對空的扯淡,完全沒有科學的嚴謹,更像是人類的自娛自樂,跟茫茫宇宙沒有半毛錢關係,也不會對茫茫宇宙造成半毛錢影響。
自以為哲學看透了宇宙的奧秘和本質,殊不知只是哲學自己的意淫而已
-
6 # 不住一切處
謝邀!不是,也不可能靠想象去了解世界的本質。單純依靠哲學亦不能。相反,若能將想象等一切的思維活動停止,把這股生生世世永無停息的"河流"(思想流)斬斷,世界的本質頓時(即刻)就會呈現(顯露)出來了。若人們要了解了悟世界及自己的本質。只要將自己的思想流一斷掉就是了,因為人們本來就有著:"無事不知,無事不曉"的功能(潛能),此功能是與生俱來的,不從外入,不從學得。當前念不生,後念未起,當下亦無所執無所想之際,世界的本質即刻就顯現出來了。正因為人們難於斷掉思想流(妄念),從而阻擋住了"直觀"的這個天生本能。以上這個說法,是前人已經親自證實了的道理及觀點。你會信入嗎?若信,恭喜你!你已經開始進入瞭解世界本質的程序了。
-
7 # 公議
想象是世界的本質是哲學邏輯嗎?我不知道那些哲學家會如何批判你有什麼罪只知道不靠譜!哲學實用唯心主義其外包裝是唯物主義不假而想象卻既不屬於唯心主義也不屬於唯物主義而是人類的一種行為。想那種東西象什麼?想那種現象與什麼自己已知的東西有類似之處而進一步探究是與不是的原因所在何處?原本就是一種思考的初始——想象與想相內中存在”象”不等於”是”故有在中文的語文中”像什麼不是是什麼”的區別。如說某人像誰就暗含不是誰而只是相像而已是從想象得到的感知。要證實還得走近了或者仔細觀察兩者之間的差異來分辨!或許你是看見了雙胞胎中之一也說不定。故想象只是生命執行特性中的感知之一有助於拓展思維卻忌諱孤立盲目的下定論而將良好的開端弄死了!宇宙絕不是任何想象出來的東西而是客觀事實存在與人類承認與不承認都沒有任何關係是因為宇宙是先於人類誕生就已經不知道存在多久了!後來誕生的人類只有去探究其中可以為人類生存提供幫助的種種自然法則來藉助其支撐與支援來使勞動創造的歷程能獲得自然法則的支援而獲得勞動創造的財富來供人類生存消耗而得以生存下去。……哲學不用勞動創造財富故沒有這些屬於勞動創造者的文化!如此而已。
回覆列表
我理解了你的問題所在!我試著理解你的認識。。
宇宙、或者區域的說是一個無窮量存在的集合。人類生活實踐於其中,也就是說人類的一切行為能力被包含。
人類的思想來自於人類存在的物質對應的一切法的對應,人類的思想屬於宇宙一切法的對應。
可是人類是區域性空間的物質結果。
人類的想像是否可以超越宇宙的一切法的存在,就現在人類的意識能力而言,仍然是區域性的,片面的就是!但是人類的思想以及想像的能力是發展的,是逐漸和實踐行為範疇是對應的!人類的行為能和宇宙的一切法完整對應,或者人類的想象和宇宙的本質對應嗎!我覺得是求極限的過程。人類在、人類的意識行為就在,人類主動意識一切法的行為就在。
用浪漫的詞彙說,宇宙的存在和人類的想像的本質是一個道理,本質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