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庭州行者

    這種問題有意思?又是為封建王朝招魂的吧。與其問“如果沒有李自成 當時的社會會怎麼樣”,不如好好想一想,當時的社會為什麼會出現李自成,張獻忠這種人,並且他們在一次次被打得幾乎成為孤身一人的時候,都能很快再次聚集幾十萬甚至一百萬的人馬。

    明朝為什麼會出現李自成,很簡單,就是因為明王朝的百姓一直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尤其是到了李自成時期,如果百姓不反抗,那麼只有死。既然如此,那不妨看一看明朝的老百姓要遭受哪些苦難。

    首先是來自朱姓親王的直接剝削。朱姓宗族世世代代都有爵位,其中諸王的嫡長子都繼承王位。這些親王雖然不能踏出封地一步,但在自己等我封地內享有絕對的自由權,有些親王甚至享有自己封地內的稅收權。比如崇禎皇帝的叔叔福王朱常洛,封地在河南,光自己的私田就有兩萬畝,同時還有自己封地內的稅收權。當崇禎皇帝為了節省出一點軍費而節衣縮食的時候,福王正在用自己剝削的百姓財產享樂。當時河南已經大旱,但福王依舊增加賦稅,導致了百姓負擔越來越重,到了不起義只能死的地步。

    朱常洛只是其中一個,像他這樣的藩王還有很多。老朱家的子孫世世代代的確吃穿不愁,但大明王朝卻被朱元璋的後代吃空了。

    其次,來自於腐敗的官吏。明朝時期官吏腐敗,人盡皆知,在徵稅之時,所謂的火耗等加稅方法,層出不窮,這就使得老百姓的稅負實際上增加。除此之外,明朝的土地在官方是以魚鱗圖的方式記錄屬權的,然而,大地主與縣城的吏勾結,修改魚鱗圖,強佔農民的土地,導致了土地兼併。而明朝的國策,嚴格先限制人口的流動,破產的農民只能給地主幹活,或者成為流民,四處流竄。流民問題在弘治皇帝時期就已經出現,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

    再有,就是混亂的中央政權。明朝自嘉靖皇帝時期開始,黨爭極為嚴重,這就造成了政策的不連貫性,一位當政官員各有其政策,而下一任上臺後立即廢止之,換成自己的政策,最典型的就是張居正死後,他的變法措施全部被廢除。這種政策的不穩定性,對於民間的影響巨大。

    所以,在這種條件下生活了將近三百年的明朝百姓,早已經不堪重負。而明朝後期的天災,成為了壓垮明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天災的衝擊下,一百多年積累的矛盾全部顯現出來,起義軍蜂擁而起。

    在這種種的綜合作用下,李自成等人的出現,實則早有其必然性。明朝的滅亡,避免不了。凡事有果必有因,而明朝滅亡的因,就是其對百姓的無休止剝削,無論是否出於統治者的意願,但客觀上的確造成了這樣的結果。這,絕對不是虛幻的“運氣”。

    而後來的清朝,事實上是對明朝滅亡的教訓進行了總結,所以康雍乾時期,廢除了人頭稅,實行攤丁入畝,頒佈發令,永不加賦,這大大減少了農民的負擔,所以,清朝的農民起義數量(注意,農民起義,白蓮教這種邪教組織不算在內,同樣,明朝的白蓮教起義也不能算農民起義)大大減少。

    最後,關於這個問題,多說兩句:

    一,歷史問題可以假設,但不考慮歷史事件之間的必然聯絡就亂加假設,是絕對不可取的

    二,封建王朝,無論其外表多麼輝煌,但對於普通百姓而言,都是活在壓迫之中的,而今天的諸位,大多是平民的後代。所以,可以因為民族自豪感去懷念一個時期的輝煌,因為這個時期的輝煌,大多是普通百姓創造的;但切忌將一個封建王朝作為自己的信仰

  • 2 # 錦小馬

    沒有李自成的話,滿清可能入不了關,成不了太大的氣候!

    當時天災人禍不斷,流民四起到處暴亂。當時沒有李自成是可以的,但是可以有別的自成,可以有王自成、劉自成什麼的。當時全國太亂了,到處是造反的。百姓們當時真的太慘,連續的自然災害,沒有飯吃,官府還壓迫。不反抗只有等死,與其等死不如反他丫的,搏一搏或許還可能活命。

    明朝末期最需要的是沒有天災,百姓們都能吃飽飯,國家大體還可以穩定。而且明朝末期,黨爭太厲害,好多官員都在為自己謀私,不顧天下百姓的死活,王朝興亡他們似乎不關心太多,大不了換個老闆就是了,給誰磕頭不是磕啊。所以崇禎臨死前發出了“群臣誤我”的怒言。除了崇禎自己的原因,明朝的滅亡和那些大臣有很大的原因。

    如果明朝末年沒有那麼多天災人禍,壓力會輕鬆的多。如果,如果朝廷內部沒有那麼黨爭和皇帝沒那麼多猜忌。明朝十有八九不會滅亡,上下一心的話,清軍入不了關,我漢家天下也就不會被滿清所取代!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 3 # 晴大人509

    沒有李自成就會有王自成張自成!把社會矛盾集中到一個人身上是對自身錯誤的包庇!明朝廷已腐朽不堪,社會矛盾已經到了必須爆發的時候了!不是李自成當政就是張獻忠當政,或者是清政府當政!只是後來出於民族情結,大家把矛頭指向了闖王!很多事情都只是假設,若沒有清軍入關,其實明朝也玩不了多久了!

  • 4 # 寅哥解惑

    沒有李自成,明朝末年還有十七路反王,還有張獻忠,老回回,羅汝才等農民起義軍馳騁於中原大地,這是不容質疑的。去掉假設,我們先看看明朝末年當時的社會狀況:陝北,河南連年大旱,百萬流民飢寒交迫,藩王和官吏大肆侵佔民田,國家拿不出救濟錢糧,餓殍遍野,北方大地一片荒涼……

    回到主題,如果沒有李自成,就不會有日後的滎陽大會,農民軍就不會有聯盟的趨勢,也就沒有後來的大順政權,沒有一路向東的打到北京,沒有崇禎皇帝的吊死煤山,吳三桂暫時不會投降滿清,也就沒有了一片石大戰,沒有了滿清定鼎中原,也就沒有最後李自成的九宮山被殺……

    但有一點是不會變的,有沒有李自成,明朝末年社會動盪不安的情況不會改善,明朝還是會朝著滅亡的深淵不斷前進,只不過可能是時間長短和最後勝利者不同罷了!

  • 5 # 一枚明粉

    是當時社會出了李自成,不是李自成毀了當時社會。時勢造英雄如如大河之沙,英雄造時勢鳳毛麟角。李自成就是因時勢而成就的英雄。1、明代的邊疆與邊疆社會

    明代的邊疆主要是指北方從遼東到嘉峪關的邊防區域,明王朝在這裡修建了萬里長城,並設定了九邊重鎮。

    在這裡有明王朝最厲害的軍隊與最大規模的駐屯大軍,也是衛所最密集的區域。

    這些人生活在長城線向南縱深一百多公里的範圍內,按照朝廷掌握的資料,由六十多萬軍人,那戶籍應該有百萬戶左右。

    整個社會是一個半軍事化的社會,組織性較強。

    同時整個社會也是依託軍事經濟的社會,我稱之為“邊疆經濟帶”。

    2、邊疆經濟帶

    邊疆經濟帶在明朝初年就有雛形,即江北諸省的起運物資以民運形式運到沿邊倉庫。

    到了後來,隨著北部邊疆氣候環境的變化,與危機的常態化。朝廷向九邊輸送的銀子越來越多,最典型的就是京運銀的增加。

    按照賴建成的估計,明王朝的京運、民運、開中、屯田,每年進入九邊接近一千萬兩。

    這些財富到達邊疆,以薪資等形式發給士兵,或者邊鎮直接採買,最終形成了經濟迴圈。

    這一經濟模式,嚴重依託財政轉移支付。

    3、經濟帶的破產

    遼東戰爭開始後,明朝的大量經費砸向遼東。在其他諸鎮的錢糧越來越不足。

    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的拖欠。整個邊鎮軍人生活貧困化,也漸漸難以運轉。

    如果自己整理下起兵的人,你就發現他們是破產軍人或者圍繞這套經濟運轉生活的人。

    總結:

    大框架列出來了,到這裡就會從更長時段經濟演化角度思考李自成出現的淵源了。這也是我最近在對一些趨勢性東西推演的一點結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剛剛定了星越馭星者,大家覺得怎麼樣,提一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