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行健185735037
-
2 # 楊福榮
是什麼原因導致老子有老死不相往來,的安民思想,在道德聖人面厚臉王子罪過了。剛看以下原作,道理很深奧,理念分明,道德在大小,裡外,高上,家每個人的複雜層面都描繪精準,它那老不相往來,是告人們一個道理,這也是道德真實價直所在,在道德的物質內在存有個堅決矛盾的對立面,而是定人肺思,那就是人生生存種種真實面。如文中的小國,是個單位代言詞,如一個君王,或一個貴族,或一窮群,或一個小人,沒有道德的智慧來感召身邊周圍眾人。就是老死跟一切都沒有一點關係,何來價直可言。擁有一切都會成為零。因此舉了許多例子,說了許多事物的本來面目,什麼叫聖人,能微妙取經,在弦之又弦中定神。在客觀死角面,道德本身它將告訴將來人生道德價直真相。更說道德經理論更最真實精隨一面,打個很現實比方說,對一個維利是圖只顧自己,自已所作所為與畜生不如,又不顧人家的謾罵和欠解,又不理人生觀生活尊嚴歪曲事物本質,強行奪理,獨方稱霸,本身沒有道德可言,自已還滿口仁義道德,像這種人,人與他,他與人,都有著老死不相往來的道議存在。一,這就是渺小一角落,致敬謝謝!誤樂學說,見諒。
-
3 # 陳廣逵
提到“老死不相往來”,老子的“愚民”主張是繞不過去的話題。
必須把“老死不相往來”還原到具體語境來分析,以回答提問。
[原文]
[通釋]
國家小人口少,即使有各種器具也不使用,使老百姓看重生命而不往遠處搬遷——即使有車船,也沒有乘坐它們的因由;即使有武器裝備,也沒有使用它們的必要;讓百姓重新用結繩的方法來記事,使他們感覺自己吃的食物甘美,感覺自己穿的衣服漂亮,感覺自己居住的安適,感覺自己的風俗和諧——鄰國之間看得到,雞鳴狗叫之聲互相聽得到,可百姓生活到死也不與鄰國的人來往。
[註釋]
①小國寡民:國家小人口少,即百姓少的小國。有版本作“小邦寡民”。國,諸侯的領地。寡民,百姓少,即人口少。
②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即使有各種器具也不使用。使,即使。什佰之器,各種器具,包括下文所講的舟輿、甲兵等。什佰,即十百,泛指眾多。《一切經音義》:“什,眾也,雜也,會數之名也。資生之物謂之什物。”“傢什”在今天的口語裡還存在著。
④雖有舟輿,無所乘之:即使有車船,也沒有乘坐它們的因由。雖,即使。輿,音yú,車。無所,沒有……的因由。參見第二十章註釋⑦和第五十章註釋⑨。
⑤雖有甲兵,無所陳之:即使有武器裝備,也沒有使用它們的必要。甲兵,戰服和兵器,這裡泛指武器裝備。陳,陳列,引申為使用。
⑥使民復結繩而用之:讓人們重新用結繩的方法來記事。復,迴歸到。結繩,遠古沒有文字,人們依靠在繩上打結以幫助記事。
⑦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認為自己吃的食物甘美,認為自己穿的衣服漂亮,認為自己居住的安適,認為自己的風俗和諧。本句承接“使民復結繩而用之”,“使”的動作是統治者發出的。甘,甜美,用如動詞意動用法,以……為好吃,認為……好吃。下面的“美”“安”“樂”均為意動用法,這些“意動”是“民”發出的。其,自己的。
⑨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百姓生活到死也不與鄰華人來往。至,生活到。相,用於一方對另一方,與他們,與鄰華人。
[意義歸納]
本章談的是獨立的小國治國之策,“小國寡民”是全章觀點的前提條件。這個治國之策的要點是自我封閉式的愚民。
[考辨]
有人將“小國”與“寡民”分別按“使動”處理,即“使國小,使民少”,這樣的解釋沒有道理,難道要放棄已有的國土?那乾脆把“國”都放棄算了。難道把多的人殺了,攆走?顯然不能這麼做,而且下文有“使民重死而不遠徙”。且此“國”乃先王分封,“使它小”“使民少”,“國土要小”“人口要少”都是“為之”。
以往的學者對“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中的“甘”“美”“安”“樂”也採用了使動用法解釋。這樣的解釋說不通。國小資源少、人少、衣食用單調,且有“什佰之器而不用”“復結繩而用之”,沒有先進的技術,食怎麼能“甘”,衣怎麼能“美”?
我試圖用《道德經》的一貫思想,理解老子本章用心,是為了保持淳樸的民風,保持社會的穩定,不是為了鼓吹倒退,但是我做不到。回到“結繩記事”的狀態,是歸於“樸”了,但這是典型的社會倒退,這恰恰違背了社會發展規律,違背了“道”。這裡老子始料不及的。
[解讀與點評]
“什佰之器”即各式各樣的器具,包括使“國家滋昏”的利器,包括“人多技巧”形成的“奇物”(第五十七章)。“什佰之器”為什麼不用?當然也有“民多利器,國家滋昏”(第五十七章)的因素。“不用”“什佰之器”,也“不用”“舟輿”的目的,就是迴歸“結繩而用之”的“樸”的原始狀態,進而達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一一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境界。
請注意“使民重死而不遠徙”中是“重死”,不是“畏死”。因“重死”而“不遠徙”,顯然並不是怕死,而是怕失去了藏身的根基,大概正是秉持狐死首丘,落葉歸根的認知。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是前面內容的延續。復,再,又。“復結繩”,重新回到結繩記事。“復結繩而用之”只是原始生存狀態的一種代表形式,是要達到的一種境界——使民“不遠徙”還不夠,還要讓他們迴歸原始狀態,結繩記事;還要讓他們以為自己吃的食物甘美,以為自己穿的衣服華美,以為自己的居所舒適,以為自己的習俗淳厚,這是知足常樂的境界。“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的“結繩”實際是使民固守田園,抱殘守缺。
王弼在點評“小國寡民”時這樣說:“國既小,民又寡,尚可使反古,況國大民眾乎!故舉小國而言也。”他的意思是老子要將這樣的思想推而廣之。
實際上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與“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都是“復結繩而用之”的具體表現,“復結繩而用之”只是一種比喻,就是迴歸“樸”。“甘”“美”“安”“樂”是想象中的“民”迴歸“樸”後的主觀感受,而非客觀現實。這也是“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的思想方法,也正是“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第十九章)的目的所在。
愚民策略首創者當屬老子,其辦法就是讓百姓封閉自己,固守田園,固守家園,放棄高標準的追求。將本章策略與第三章說的 “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策略配合使用,就會使百姓“虛心”“實腹”,“弱志”“強骨”,“無智無慾”,從而“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達到“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境界。這是典型的自我封閉式的閉關鎖國策略,這是一條守舊的策略,是一條讓社會倒退的策略。其實這個策略是必須“為之”的策略。因為按道的規律,社會必然要向前發展,而不是倒退;人類是向智慧化進化,而不是向猿退化,要達到“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使民無知無慾”,從而使他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使他們“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是必須付出相當大的努力,顯然這些與“無為”的初衷相悖。當然,一是老子沒有意識到這也是“為”之的策略;二是由於時代的侷限,老子從希望社會穩定這個樸素的願望出發,在當時所處的時代,絕對想不到人類的智慧能讓世界發展到今天這個程度。
《道德經》中的“樸”並非“道”的代名詞,只是“道”“無為”屬性的本質表現。
本章內容顯然是寫給統治者的,讓統治者照此辦理。從“小國寡民”看,這裡針對的統治者,似乎只是一個諸侯(侯王),而且是一個小諸侯。但它的指導意義遠非如此。中外歷史上以及現實中,統治者實行自我封閉的愚民策略,採取自高自大的閉關鎖國策略的情況並不罕見,雖然這些統治者未必就是借鑑老子的思想,但其作用與效果卻有些像老子論及的。當然,要長久地愚民,即使是老子想象的生產力不發達、社會狀態不發生變化的國度,也是不可能的。愚民的治國之策在歷史上行不通,今天也行不通,將來更行不通。當然,可以推行“樸”的價值取向,但在思想多元化的人類社會,做到這一點也很難。
我再強調二點:
老子不但主張愚民,還提倡統治人民時統治者要愚,不要跟人民現心眼;老子自己也甘願愚。
老子的“小國寡民”之策,是為小國統治者出的招兒,不能算高招兒,也沒有高招兒。
那些沒讀懂吃透《道德經》的人還是閉門“坐進”此道為好,不要裝腔作勢人前賣弄。
-
4 # 秦春目
老死不相往來,老子的意思。人有老死的罪犯兒孫,每人都有自然會壞。這個壞是由亞當夏娃生存下來的。老死是指撒但,叫人不要裝神著鬼相往。認識子,就是人,耶穌基督降世為人。老子的當時,他沒有題到耶穌基督。因為講到真名的老獅,恐怕自身都難儲存。如果同路的人,就是這麼理解老子的道。
-
5 # 東風別業
謝謝,講幾點,第一漢字是象形文字,象形然後會意,那麼它是形象生動而需要讀者豐富想象力的配合的。漢字的這個特點反映漢字是一種最為原始的文字,其它字母文字統統都是後起的文字。相應的學術的致知和陳述技術就是形象會意與形象化陳述。既是因為漢字的緣故,也是反映道德經成書其實很古老了,它不形象化,能有幾個人能看懂呢?即便如此至今都被評為最為艱澀難懂的陳述呢。第二,道德經有絕學之說,是學術之一,這個術到孔子發展為格物致知和無所不用其極的格論和極論。到近代發展為唯論。比如唯心論,唯物論,唯理論等,就是在陳述的時候站在極端的立場,這樣就保證立場分明,避免學說的模稜兩可。所以理論往往都是極端的,偏面的。但這不是學說的缺陷錯誤,而是杜絕模糊,屬於基本的科學精神和學術原則。第三再來談這句話。它是極端的,相當於表決心。展開想象的翅膀而邏輯推理,可以看到,這句話暗藏自力更生的邏輯,私有制的邏輯,自力更生,自己創造的財富私有,自己不想別人的,別人也不要想自己的,哪怕是近在咫尺的鄰居,到老死都不往來,那麼一定杜絕了搶奪之現象。另外它還含有定居,和生產意識,農耕文明,說明老子認為生產合乎道,然後就是成果的權益。同時也揭示了,農耕文明的特點就是封閉不通。第四,道德經講學術研究務必堅持六不可原則,不要帶感情利益等研究學術。讀者務必堅持理性,尋找其中邏輯。一直以來。有幾個人拿道德經當哲學看了呢?而且多持消極的態度。想當哲學看,又不懂邏輯,也是白搭啊!順便說的是老死不相往來在現代實現了,你看住在所謂的套房裡,門對門,來往幾許呢?動風幾十年來從來彼此沒有進去對方的家門。
-
6 # 晉風
大家知道,老子生活的年代,是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時代。而春秋戰國時代是一個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的時代,老子生於此感於此,以一個哲學家和政治家的視角,上觀天道,下察地理,前思往古,後想未來,然後總結規律,融匯貫通,寫出了一部《道德經》。這個《道德經》,它不是文學著作,它實際上是為統治者看的。
明白了《道德經》形成的社會背景,我們就不難正確理解老子說出”老死不相往來”的的原因。這個原因是什麼?就是針對當時各個諸侯國不聽天子皇帝的話,為了自己小國的利益和私慾,不斷擴充疆土,以強霸弱引起的軍閥混戰,而導致社會動盪、民不聊生的問題,老子有的放矢向最高統治者提出,如何治理這個問題的策略。
老子這個策略的大概意思是這麼說的:(對於各個諸侯小國)要把他的國土控制的小一點,人要少一點。再多的好工具,儘量不要發揮作用。(教育洗腦),讓民眾看重生死(知道戰亂的後果),不要四處亂跑遷徙。做到雖有車船,雖有兵器沒地方使用。讓民眾迴歸到遠古社會的那種樸素民風,使他們感覺到有吃有穿,物質充裕而生活安愉快樂。(泯去搶劫巧取豪奪之心),使他們國與國之間,即使人能相互看到,雞鳴狗叫都能聽到,可是老百姓卻不相往來,(沒有爭端,不起禍源)。
以上我的理解不知可否?還請方家同道批評指正。
我是晉風。願與大家在書法藝術,詩詞楹聯及人文知識等方面,同學習,互交流,共進步!
-
7 # 公議
”小國寡民,雞犬相聞而老死不相往來。”在秦王朝期間就在秦境內使用了的方法在秦始皇時期才推行到全天下的直到現在也沒有廢除那種思想意思而是在漢武帝時期開始逐步削弱了而已!在商朝時期的社會組織結構是”天下”與”城邦”,在西周時期在”天下”與城邦”之間加入了”侯”的結構因”侯”不止分封一個故有”諸侯”之說!據說當初分封了一兩百個”侯”卻發生了諸侯兼併戰到戰國時期不包括西南區域還剩七大諸侯!那時期一直都沒有”國”的概念出現!秦王朝時期設計後來稱為”郡縣制”的社會結構才有在”城邦”之下設定”國”使之變成”天下”城邦””國”的三級連結網而取消了”諸侯”到漢朝又恢復成封王與侯改原來的”國”為”縣”隨之稱為”郡縣制”!郡的稱呼取代了”城邦”後來的稱謂多有改變而”縣”卻一直未變!縣就是道德經中的國!”小國寡民”之意就是要將治理區域化小民眾變少來進行小區域的分域治理!有什麼好處嗎?由於區域變小在處理事情上的距離變短能增進時效性不僅人數少了也遠離中央政權有那個縣的官員會想到用一個縣的力量去爭奪政權的作死行為?明知做不到就沒有想那樣幹了!古代的”國”當今的”縣”都是個區域具有許多獨立自主執行結構百姓的許多事情都是在”國”當今的縣內完成的!儘管縣與縣的距離不遠即便是雞犬相聞的距離卻只有在自己所在的”國”當今的縣域內辦理故有許多人與臨縣打交道的事很少以至於”老死都不相往來”!基本的就這個意思。為何有人提出”縣域經濟”與”縣域治理”?鞏固基礎!與小國寡民的鞏固基礎上是相同的。……
-
8 # Lauzi
嚴格來講,道家哲學不是主動的安民或愚民政策,老子的“思想”就是不要思想,為道日損、去除一切思想,從而聖人不施政策、不管理國家,
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孔子此話雖然略帶揶揄,但道出了老子無為不治的無國策。即不要對民有任何言行,民之間也不要有任何社交,以小國寡民為底線。可見,任何社交,尤其是傳播思想或傳教,思想是始作俑者。
什麼原因導致了老子有如此不想、無言?道的啟示、自然的啟示、道之無為,也就是自然的不言、不教、不治、不救之所不為。為什麼??問為什麼就是思想在運作、在作祟。
-
9 # 平凡2850
先說答案
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的“老死不相往來”指的是制止小國之間的合縱連橫和兼併戰爭,防止他們做大之後稱王稱霸,向天子發起挑戰,進而危及天子的統治。
平天下在正統的華夏思想看來,關於政治行為的物件,有三個:
一是天下,二是大國,三是小國。
天下是所有國家的總和,大國是國與國之間秩序的主導者,小國是其他的較小的國家。
治天下的道理,是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治大國的道理,是治大國,若烹小鮮;
治小國的道理,就是小國寡民,小國之間老死不相往來,讓他們的百姓天真淳樸,每天吃好喝好自足自樂。
天下如果全是這種小國寡民的小國家,都沒有能力發起戰爭,中央由一個大國來主導天下秩序,有道聖王為天子來統治這個大國,以外交手段為主,軍事手段為輔,建立一個和諧的天下秩序,這就是完美的天下。
老子的思想,就是要把自己的國家弄的大大的,把其他國家都弄的小小,越弱越好,越支離破碎越好,把他們都弄成小國寡民。讓他們之間也不要彼此兼併壯大,揹著有道天子搞什麼團團夥夥威脅到現有的文明秩序。
一些澄清對老子的政治思想,有一種很常見的很流行的誤解。
這種誤解的原因,在於混淆了天下和國家兩個概念。不考慮語境和主體,從“小國寡民”的字面就得出老子主張分裂,反對大一統的結論。
這個結論錯的很離譜。
天下是天下,國家是國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天下由天子統治,國由公侯統治。
國家是天子分封出來的,國家的元首公侯,也是天子冊封的。
老子說小國寡民的真正意思,是建議天子把國分封的多一些,小一些,這樣就不用擔心它們做大之後,稱王稱霸,向天子發起挑戰,進而危及天子的統治。
那如果有很多小國家,他們之間出現兼併戰爭怎麼辦呢? 老子給天子的建議是,讓它們老死不相往來。
怎麼讓它們老死不相往來呢。不是在物理上隔絕阻礙它們之間的交往。而是,當這些小 國家企圖連橫合縱的發起兼併戰爭的時候,天子要用王師削平它們,這樣就再沒有國家敢造次了。
如此以來,整個天下,便實現了永久和平。
後來周朝滅亡,的確是因為分封的國家,隨著發展,塊頭太大了,導致天子反被公候鉗制。並導致最終失去天下。
-
10 # 閒雲島
圖片來自網路:老子悟道。 “老死不相往來”語出《道德經(第八十章)》:“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讀《老子》應該聯絡老子的思想、《老子》的核心,老子的思想就是“無為”,《老子》的核心就是“無為而治”。在這裡,老子樸實無華的闡述,卻折射出深刻的哲理和智慧:一是“無為”,二是“獻策”。 基於此,首先應該搞懂什麼是“無為”:如果認為“無為”就是不作為,那就太幼稚了,“無為”是“無為而無不為”,意即"不妄為,就沒有什麼事情做不成的"。“無為"是一種態度和方法論,“無不為"則是指“不妄為”所產生的結果。這和老子所云“為無為,而無不治",意思相通,即以“無為的態度”去對待社會人生,“一切事情就沒有治理不好的”。“無為”並非不為,而是不妄為、不亂為,順應客觀態勢,尊重自然規律。凡事皆有規律,只能順應規律,不能違背規律,否則就是“有為”一一“亂為、妄為”。可見,老子並不反對努力而“為”,老子說:“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人類社會爭端的根源,就在於人人擴張的私慾。因而,老子又叫人不要妄為、不要貪、不要爭奪,就是說“為而不爭”。 老子的"無為"思想包含著對人與自然相互關係的深刻理解,正如《老子》所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它要求人們遵循自然規律,順其自然,樹立一種超脫的、忘我的思想,無私,無慾,利於他人,達到了“無為”境界,則“為無為,而無不治”。圖片來自網路:摘屏圖。 言歸正傳,“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其實,就是老子的“無為而治”的理想境界。 首先,只有“小國寡民”,天下方能消除戰禍,人們方能“安其居,樂其俗”。 老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天下大亂,諸侯混戰、胡作妄為、貪得無厭……過度"有為"、“妄為”,老子看到了"有為"的禍害己經非常嚴重,他說:"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到處都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人間慘像……國大心大,稱王稱霸,才是“諸侯混戰、民不聊生”的禍根,為了消除這一根源,唯一辦法就是消除諸侯“有為”的能力,那就是“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消除了戰禍,才會“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國雖小,但民能“安其居,樂其俗”,沒有來自過多統治者的“有為”、“妄為”的壓迫和剝削,百姓生活輕鬆、自在、富足。 其次,“小國寡民”,“雞犬相聞,不相往來”,“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實則乃老子“無為而治”的極樂境界。 在老子看來,“無為而治”的極樂境界,肯定是沒有諸侯“有為”而發動戰爭的,那樣,就會讓百姓流離失所、苦難不堪。正所謂“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在老子看來,“無為而治”的極樂境界,肯定是沒有國家“有為”而引發動亂的,國家雖小,但都平等相待、互不干涉而和平共處;百姓雖親,但都各安己國、雞犬相聞而不相往來。正所謂“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在老子看來,“無為而治”的極樂境界,肯定是沒有統治者“妄為”而欺壓百姓的,為政者應做到"無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壓迫。正如《老子(第五十七章)》所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國家在以上三種(無戰爭、無動亂、無壓迫)“無為”狀況下,國家就達到了“無為而治”,正如《老子》所云“為無為,而無不治"。國家長治久安,百姓安康幸福。真所謂,“小國寡民”,“雞犬相聞,不相往來”,“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雞犬相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相安互助,自給自足,其樂融融,好一派“田園樂土”。 最後,雖隔千年,老子、陶公(淵明)心心相印、息息相通,陶公終於找到了“世外桃源”,圓了陶公的夢想,實現了老子的理想(“無為而治”)……可是,美好總是曇花一現,現實終歸是現實!《桃花源記》 :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圖片來自網路:老子靜思。 言歸正傳,“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其實,就是老子用“無為而治”的理想為統治者“獻策”。 首先,要想實現“無為而治”的目標,必須削弱諸大諸侯國“胡作非為、貪得無厭”的擴張而“有為”的能力。 這就要求對諸大諸侯國“分而化之”,也就是說“小國寡民”的策略,即將諸侯國的土地細分給其子孫,這樣“子傳孫,孫傳子”,諸侯國就愈來愈小,天子不用殺伐,就能輕而易舉地控制天下諸侯,從而達到“為無為,而無不治”的政治目標。正所謂:“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其次,老子所處時代乃春秋晚期,天朝周室已無力實施老子的“為無為,而無不治”的政治主張,但老子的這種智慧卻萬古長存,為後人提供了無窮智慧。《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載:”主父偃說上曰:‘古者諸侯不過百里,強弱之形易制。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以逆京師。今以法割削之,則逆節萌起,前日晁錯是也。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餘雖骨肉,無尺寸之地封,則仁孝之道不宣。願陛下令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於是上從其計”。 漢武帝下達推恩令後,許多諸侯王的庶出子嗣也受到了封列侯的機會,不少諸侯國從一個大整體分成了若干個。當時列侯的土地是歸朝廷管轄的,所以王國分為侯國後,王國的土地縮小而中央管理的土地擴大。這變相的削減了諸侯王的權力,而朝廷的管理的地域擴大。這種制度,一代一代推行,諸侯國越來越小,不動干戈,就輕而易舉地達到了削藩的目的。之前,為了削弱諸侯王的勢力,多次削藩,不是引起武裝叛亂,就是諸侯聯合對抗中央,這種過激的“有為”策略都沒有收到效果;而推恩令卻徹底改變削藩難的境況,這的確得益於主父偃的“推恩令”,其實,這也是老子“小國寡民”策略的延伸,也正是老子的“為無為,而無不治”智慧的寫照,更是“為無為,而無不治”的光輝典範。圖片來自網路:老子歸田。 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乃“儒”、“佛”、“道”。如果說“儒” 從“孝”,“佛”向“善”;那麼,“道”慕“忠”。上忠國家,下愛黎民,中奉規律。“為無為,而無不治”,乃報君忠國;“無為而無不為”、“為而不爭”,安民撫民,則心繫黎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順其自然,遵循規律,奉規律為“道”的最高境界,忠於規律(“無為”),不觸犯規律(“不妄為”),則“沒有辦不成的事情”(“無不為”),則“沒有治理不好的國家”(“無不治”)……“無為而無不為”,“為無為,而無不治”,這就是道聖老子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和無窮智慧。
李白說: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難道老子是孤僻慣了,所以才討厭與他人交往?他為什麼有“老死不相往來”的安民主張呢?你是如何理解老子這主張的?
回覆列表
雞犬之聲相聞 ,老死不相往來。
《道德經》通篇都是在講"道"是什麼。離開了"道"這個主題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解釋。故而,圍繞著"道"這個主題去理解我們才能不會偏離方向。聖人為了讓我們眀白什麼是"道"不惜釆用一切方法,透過各種善巧方便引導我們去理解"道"以便讓我容易契入於道的狀態。
明瞭以上前提,我們再對照經文"雞犬之聲相聞 老死不相往來"就會聯想到這是形容的一種狀態。從字面上可以把這句話解釋成雖然相距咫尺卻一直沒有交涉的狀態。但聖人想要告訴我們的是,要我們去悟入我們的內心世界和外在的這個物質世界是從來就沒有交涉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