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痞老闆講故事

    早期小米和紅米混合,小米就是旗艦價效比代表,紅米就是千元機。

    紅米的品牌獨立就是小米提高品牌競爭力的第一步。

    1.小米也想跟華為一樣走上高階手機行列,但卻在飢餓營銷上越走越遠,想要改變首先開放現貨提升品牌價值。

    2.小米手機著重發展一項特點,例如華為P30的拍照是其強項,而小米手機卻是各個高配硬體組裝卻沒有一項非常突出的優點。

    3.加大投入研發費用,有一天澎湃處理器跟麒麟處理器並駕齊驅的時候,小米將脫掉組裝廠的稱號。

  • 2 # 安布瑞拉1

    以下僅是個人觀點,小米走的是價效比路線。效能不錯,價格不高,手機外觀沒自己的特點,不算漂亮的,在行業裡真不算好。我們把使用者歸為三大類來分析,沒錢的,經濟能力一般的,還有就是不缺錢的。那麼小米主要使用者就是前兩個,有錢的誰還在乎價效比?那麼前倆種使用者卻還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大家都在搶市場,價效比別家也會打,所以小米的生存很不樂觀。我曾經發布過一段關於小米的評論,核心技術不能放鬆,那是立足長遠的根本。說一個例子。我曾經注意過,40歲以下女性大多不認小米。為什麼?是因為拍照。在這點上小米輸給了競爭對手,不是因為小米手機拍照不好,而是在這方面炒作宣傳不如對手下手早,對手已經搶得了一大部分喜歡拍照的使用者,他們的宣傳早就深入了一部分人心。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小米目前和對手比起來其實沒什麼優勢。小米要把眼界放寬,除了價效比,還要有其他方面自己的特色。深入瞭解市場,多做調查,用自己的特色來佔有穩固的市場。爭取時間壯大核心技術,千萬不要把打下的江山一點一點的丟掉。目前小米還是有很多忠實的使用者的。但仔細想想,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僅靠打價效比。會越來越好嗎?個人倒是對小米手機的設計有些想法,也許只是個人覺得還不錯。如果寫一些關於設計的評論,也能說一大堆。

  • 3 # 網際網路的放大鏡

    目前來看的話,小米可能最困擾的也就是品牌影響力了要知道,此次在小米九身上雷軍是非常想提升一下品牌的影響力,想要將價格直接突破到3299元,但最終還是迫於形勢壓力,選擇了2999元,這個比較保守安全的價格檔位。

    從雷軍的選擇我們就可以看出,連小米自己包括小米的創始人都認為,目前小米的品牌影響力確實上不去,而價效比就像牛皮糖一樣粘在小米手機的身上,無法掙脫。

    事實上小米已經錯過了最佳的品牌升級機會,目前來說國內市場手機過於飽和,出貨量連年下降,已經連續兩年跌幅超過15%,這對於小米來說生存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更何談品牌升級。

    其實對於小米來說,在當年登頂中國產手機銷量榜首之後,就應該著手建立高階旗艦產品的一個規劃的問題是,當時的小米還考慮不到很多問題,只能夠走一步看一步,如今終於價效比成就了小米,但小米終於抹不去價效比的影子。

    其實如果小米想要提升自己的手機品牌影響力,無非是從核心技術方面努力,目前來看的話,如果小米繼續採用供應鏈體系做出來,最完美的產品依舊是賣不上價格,而消費者也覺得,公版的東西根本不值!

    所以首先從澎湃晶片入手,那麼這個專案是不能被放棄的,而且要持續研發,便澎湃處理器目前與主流晶片的效能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但不妨礙澎湃晶片作為終端,處理器來重塑小米的研發能力以及品牌形象。

    我們知道華為也恰恰是透過一款麒麟處理器就扭轉了自己在手機裡的地位,從此,再無其他中國產手機能夠達到華為這樣的高度。

    除此之外在硬體方面不能一味的選擇熱門的公版元器件。比如最近小米九所使用的索尼imx586感測器,當大家都在使用這顆主攝的時候,小米就沒有了任何優勢,也不能在價格上做以提升。如果可以投入的話,我個人還是覺得小米應該向蘋果以及華為那樣與索尼聯合研發自己,獨自使用的一款感測器。

    在絕對硬體之外,外觀設計包括整體的質感方面也要提升目前來說,小米手機的設計包括質感總體來說還是差點兒意思的與絕對旗艦相比,放在一起就已經露了餡兒,一點倒是可以學學魅族在產品上的打磨以及用料方面!

    小米設計部要非常努力才行,從小米6之後,小米的整體設計就已經低於行業的標準線了,無論是顏值還是質感,都不能達到一個非常好的水平。

    最重要的一點在於,品牌的建立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就能完成的事情,這個時間期限起步至少都在五六年左右,也就是說小米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而不是像當年小米mix系列,橫空出世之後又高開低走,成為了走量的產品,如果這樣的話,那麼小米的品牌永遠升級不了。

  • 4 # 七尺者大牛1

    讓你如此一問,好像小米的品牌力很一般似的,然後一幫自媒體侃侃而談式的自嗨,一個上市公司、一個電子產品市場的強力競爭者,需要你們在這裡JJYY?

  • 5 # 除了勝利1無路可走

    小米你就死了這條心吧,一個把價效比整天掛在嘴上的企業,不挖心思搞研發,整天懟這個,懟那個的。別的不說,只要藍綠,榮耀還有一加還在,小米就別想往上爬。自以為聰明的分出來一個紅米,其實有點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感覺。兩個都是一樣的思路策略,只不過一個是低配閹割版,感覺就是在耍數字遊戲。小米現階段還是穩紮穩打吧,別想著提升品牌價格了。還是想辦法如何面對藍綠,一加,榮耀的夾擊吧。希望有理智的米粉,也別跟著小米的高管到處煽風點火了,不然就真的變成水軍了。

  • 6 # 去過成都成過去

    我認為小米自己錯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品牌升級時機,小米使用者的粘性度是給力的,特別miui是個大殺器很多使用者就是衝著ui而選擇小米手機,當用戶群到了龐大的數量你還不想辦法推出高階高利潤的產品,作為小米高層可以集體辭職了。

    無論什麼原因導致飢餓式銷售,既然缺貨不如當機立斷將小米手機趁機提價,每一代產品加價200~300使用者是接受的,若同時推出限量版手機,能消費的一樣大有人在,而不是自身想提價又猶豫不決,明裡不加轉手卻和黃牛黨九二分紅。

    還有我認為最大失敗就是紅米系列,本身小米手機已經將價效比做到極致,卻傻的還要推出更廉價的紅米手機,這不是作死是什麼?年輕人是小米使用者的主力軍,他們是會長大的,會減少玩遊戲的時間的,張揚個性會收斂的,是隨時會轉投友商的。

    當我看到小米9還是賣2999時候,就知道小米已經無法和華為OV同在一條線上了,或許我這番說話米粉會不服,你們試試拿著小米手機去夜總會消費看看有沒有小姐姐理你?你們試試送臺小米手機給父母讓他們參加同學聚會,社會就是如此!去餐館排隊等吃飯輪到自己卻被告知賣完了下次再來,誰都有氣對麼?

    所以奉勸雷軍:再不加價還不如專心做其他產品,低利潤一次公關危機足矣要了小米半條命。

  • 7 # 虔巨擘UCE

    小米把賤賣和厚道綁在了一起。。。消費者當然喜歡越“厚道”越好,但有沒有想過自己幹活收取報酬時,是不是也要一樣程度的“厚道”。我認為凡事要適度,過尤不及。

    事物都是相對的,比如我賣一臺手機,我覺得掙80-100是底線,價格是厚道的,可是對於成本更高的門店來說,我就賣得賤了。同時還有人掙30也賣,我就覺得他賣得賤了。

    所以售價高低並不一定就跟厚道有多大關係,掙個本份錢,不坑不騙就行,買賣自願,平等無欺。

    再說品牌定位的問題,小的價格策略本來就是打便宜,招來的自然都是要便宜的顧客。消費者哪裡會講什麼道理,價格高了就跟你講優惠,價格低了就跟你講品質,哪怕賠錢價格報出去,也不會讓所有消費者滿意的。只要出現一個價格更低價效比更高的,小米的消費者立刻轉移。就因為小米是把價效比做為競爭核心,沒有最高性價比了,那就沒顧客了。

    所以小米不要再提什麼價效比了,做技術做發燒,別去做什麼最便宜,最好的貨就不應該賣最賴的價,搞得別的廠商不跟他一樣便宜就是黑心奸商似的,這麼幹下去,品牌形象肯定起不來。

  • 8 # 皕方

    同樣的價格比配置是價效比;

    同樣的配置比價格是價效比。

    高階的品質比高階的價格同樣是價效比。

    品牌力不該是妥協的產物!

  • 9 # 城堡188426942

    可以少抬槓,做好自己。而且至少有一個方面領先其他品牌,可以相機,可以螢幕,可以外觀,可以電池,也可以是很有趣的軟體且技術獨有,其他品牌一年內趕不上的那種。

  • 10 # 暖風9156

    這是小米的不自信造成的。雷軍不自信,其他人也只能聽他的。假如說,雷軍克服自卑心理,把米9的價格訂為3599以上,那麼它的銷量也不會降低。華人愛面子,把價格提上去,既給了米粉面子,小米也贏得了實惠。可惜,可惜………

  • 11 # 因行穩而致遠

    小米品牌手機專注黑科技和驚豔外觀,打造一款令人眼前一亮的高階旗艦機,定價5000元左右。走蘇寧、國美、迪信通等線下渠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乳腺癌穿刺會擴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