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芝麻baby221930528
-
2 # 動感影視
難吃的饅頭千奇百怪,好吃的饅頭萬里挑一。判斷一個饅頭好吃與不好吃的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入口即化,蓬鬆綿軟”。
好吃的饅頭是用牙掰開的,而不是咬下來的。想要做到這一點,當然就是要饅頭“蓬鬆綿軟”。那麼怎麼才能讓饅頭“蓬鬆綿軟”那?當然,如果實在沒辦法,大可以蒸饅頭時祈求漫天神祗保佑。可惜神祗太忙,沒工夫管咱們的口福。那麼我說一下怎麼才能讓饅頭“蓬鬆綿軟”。
與常見的鉛球一樣的死心大饅頭不同,蓬鬆綿軟的饅頭之間充滿了空氣。狀如海綿,每個氣孔之間薄如蟬翼,吹彈可破。想做到如此精細,當然要加一些新增劑。加洗衣粉也能達到如此效果,當然了,這樣吃法容易提前去見神祗。這種新增劑就是碳酸氫鈉。加熱時會有氣體從饅頭中間產生,使饅頭體積變大,蓬鬆綿軟。
解決了饅頭內部海綿化的問題,下面要解決一下“入口即化”的問題。麵粉的主要成分是澱粉,能使澱粉迅速分解的是什麼?是口水,口水中的唾液澱粉酶。那麼我們只要找到含有酶的新增劑就可以使饅頭做到“入口即化”了!
-
3 # 平淡12768
.做鬆軟饅頭的步驟。
第一步準備材料
普通麵粉500克, 牛奶300克,乾酵母5克,白糖10克。
第二步:發麵
先用溫水把酵母衝開,水不能放太多呦,以為和麵還有牛奶呦,然後將所有材料和成麵糰放入盆中,將蒸鍋放1/4鍋清水燒熱(鍋蓋有熱乎氣了就行,鍋裡的水燙手即可,不要燒沸) .將蒸鍋放上蒸簾,和好的麵糰放盆裡,再連盆放到蒸簾上,蓋上蒸鍋的蓋子,等麵糰發酵。面漲到一倍大就發好了,大約30分鐘。
第三步,發好的面搓成長條,下成相同大小的面基,揉成饅頭。
第四步,二次發酵,把饅頭擺在籠屜上。要留有空隙。放溫水鍋上。蓋上蓋子,但是要稍微留有縫隙,因為饅頭要喘氣,20分鐘就發好了。
第五步,開大火蒸15分鐘後,關火後再燜五分鐘。
鬆軟可口的大饅頭就出鍋了。
-
4 # 香香美食H快樂點滴
謝謝悟空小秘書的邀請回答,如何做出的饅頭才鬆軟爽口這是每個喜歡吃饅頭的人想要知道的。也是每個蒸饅頭得人,饅頭蒸的成功的標誌。我是北方人每個星期要蒸兩次饅頭所以也積累了一點經驗,現在就和大家交流一下。這張照片這是我蒸的花式饅頭。外面買的饅頭鬆軟大多都加了泡打粉,這個不健康,我們不提倡。所以我發麵一般都是用牛奶和酵母粉。這樣及營養又好吃。這是我用麵包機發的面。面發好後,做好饅頭放在籠屜上,蓋上籠布,再二次發酵二十分鐘以後,再上鍋(用涼水)開火,大火蒸二十分鐘然後轉小火再蒸二十分,關火,關火後不要急著掀開鍋蓋,再虛蒸3分鐘左右,再開啟鍋蓋,白白胖胖的,鬆軟可口的饅頭就蒸好了。不知我的回答是否能幫到大家,留言區互相交流學習哦,謝謝大家。
-
5 # 常綠的樹
謝謝邀請。現在蒸饅頭五花八門,各種各樣的饅頭都有,但能做到鬆軟可口還是有點兒難度的。以前家裡蒸饅頭都是用酵頭,那種有點兒麻煩,但蒸出來的饅頭有一種香味,好吃。現在家裡蒸饅頭都是用安琪直接發麵,反倒沒有以前的好吃了。想要饅頭好吃,首先要溫水和麵多揉幾遍,促使麵粉裡的澱粉和蛋白質充分吸收水分。面得發好,還得使勁揉麵,揉麵可是力氣活兒,揉的時間越長面越好,然後做成劑子,放在案板上再發一會兒,上鍋蒸熟。
-
6 # 百香的廚房
饅頭做為主食中的一種,在北方來說是天天必備的。南方人則比較喜歡在早上當早點吃。當然北方饅頭做主食,所以製作的饅頭比較大個,南方的饅頭用作早餐,所以就比較小個。
首先在麵粉的使用上我們應該選擇中筋麵粉。一般市面上賣的散裝麵粉就是中筋麵粉。超市裡賣的麵粉基本上都會注低筋麵粉或者高筋麵粉等。其次在酵母的使用量上,比例為一斤麵粉五克酵母為參照以此來使用。其次,和麵時水的使用:冬天的話一般用38度左右的溫水來和麵。如果是夏天的話直接用冷水就可以了。和好面後餳發麵一個小時,上蒸籠大火上汽蒸15分鐘即可。這個是我多次使用的方法。但是其實別人說的方法再多也還是要靠自己平時多做多總結經驗,這樣才能做出自己覺得好吃的饅頭。
-
7 # 海燕的廚房
包子,饅頭都做過,也失敗過,所以面對這個問題,真的想和大家聊一聊:
通常看著很簡單的問題,真正要做好的話,還是需要注意有很多的細節,要想讓成品的外皮光滑,細膩而口感又鬆軟爽口,這些都和揉麵,發麵以及蒸制都有很大的關係,我也是從一開始做的不行,找原因,再改進,再做,慢慢的一路總結,發現裡面要注意的要點,才在後來的製作中可以很快並且輕鬆的做好它,你們也同樣可以~
生活在南方,按理對於麵食不是會特別愛好,但我是個例外,因為從小喜歡吃外婆做的發糕,饅頭,包子,大了就自己也學著做,但是那個時候學麵食沒有什麼課程,更沒有什麼網路影片,有的只是大人們口頭說的,別人也沒有空過來教你,就依葫蘆畫瓢去做,中間也浪費過麵粉,也有做的硬邦邦的咬不動的時候,並且也為此沮喪過,所以現在回頭看的時候覺得這些過程都很正常,沒有人生下來就什麼都會的,都是不停的學習,不停的進步和總結,才會後來成為高手或者大師的,我不是高手,只是會做一些,所以我的觀點不是什麼權威的,就是自己的實戰經驗,能夠對你們有所幫助,我就已經很開心了~也希望有更多的麵點愛好者和大師們一起探討,讓大家做的輕鬆又容易!
這是我自己做的饅頭,家人很喜歡吃,外表光滑,撕開後組織柔軟細膩,吃起來爽口無比!
具體這樣做:
【材料】:麵粉300克,酵母3克,糖5-10克,鹽2克,牛奶150克
【做法】1,把全部材料混合後邊加牛奶邊攪拌成絮狀,直到沒有乾粉為止
2,手工開始揉麵,方法是手腕處用力,四指往前推然後回拉,反覆重複直到揉成光滑的麵糰
3,蓋上保鮮膜後發酵至2倍大左右時即可
4,用手沾少許乾粉戳洞不回縮為佳
5,輕揉排氣後整理成長條狀,搓揉成表面光滑狀
6,用刀一次性乾淨利落的斷開(要捨得點力氣,一氣呵成)
【做法】7-8,切開的組織表面斷面細膩,沒有氣孔,所以排氣乾淨徹底,刀切的表面始終光滑乾淨
9,蒸鍋裡放好水,蒸格上抹少許薄油,防止粘底
10,二次醒發後大火開蒸15分鐘左右再燜3-5分鐘即可揭蓋
11,揭蓋時不要讓水汽直接滴到饅頭上,沿邊滑下去即可
這次做手工饅頭,感覺比之前的效果好:外表很光滑,質地很細膩,組織很鬆軟
主要的原因自己總結了一下大致有四個方面的技巧,希望對需要的人有幫助
技巧一:揉麵技巧
揉麵時一定要揉到位,動作可以憑自己的習慣, 但是最終的效果是整體面團的表面一定要光滑,這個光滑程度決定了最終饅頭的表面光滑度
技巧二:發麵技巧
饅頭首發後一定要輕揉排氣,動作要輕,排氣要乾淨徹底,如果排氣不乾淨,組織裡面將會有許多氣孔,最終出來饅頭的表面也會坑凹不平,裡面的組織質地不均勻,鬆軟度也不一致
技巧三:蒸制技巧
蒸熟後蓋子的表面水汽不要落到饅頭上,一旦有水落上,饅頭表面會塌陷且水印發白影響外觀和口感
回覆列表
我的經驗就是首先面得好,我買過一次失敗的麵粉,做出來的饅頭別提多難吃了,喜歡鬆軟的就把面活的稍軟一些,還有就是二次發酵一定要發好,別的就是正常就可以啦,對了,面裡可以放一些白糖,能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