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樹林樹
-
2 # Nancy帶你吃肉
最多半天吧,因為有事情忙的時候就會完全忘記手機,但是一閒下來就是手機,刷抖音、逛淘寶、刷微博等等,感覺手機已經是現在人們離不開的生活必備品,可以沒有男朋友,覺得不能沒手機,哈哈哈............
-
3 # 大叔玩易
其實成年人玩手機主要還是為了方便,工作方便,查做資料方便,購物方便。
像我去年不上班,就只玩玩遊戲,挺無聊的,也是為了打發時間,一個月通話不超過五分鐘,也很少很少購物,如果有公司出五六千不玩手機電腦,我想還是很多人會去的,畢竟做到這一點很容易的。
-
4 # 心情治癒師
也許你的答案是“是”。的確,在一些複雜繁瑣的工作令你感到手足無措時,微博突然彈出的搞笑影片小推送似乎頓時有了無法抵抗的魅力。你會放下工作,點開影片,享受這愉快的“輕鬆一刻”。
只要你需要,移動裝置隨時都可以為你提供這種迅速而即時的快樂,然而,這是否會對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造成影響呢?有一些理論認為,正是由於各式各樣數字技術的湧現,導致了資訊時代青少年習慣於即時的滿足,失去了長遠規劃的能力。
近期發表在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的一項研究為這種擔憂提供了證據。研究者考察了個體的移動裝置依賴程度與其延遲滿足能力、衝動控制能力和獎賞敏感性之間的相關關係。結果表明,對手機依賴的程度與延遲滿足能力、衝動控制能力均呈負相關,與獎賞敏感性無關。
也就是說,個體越依賴手機,他們的延遲滿足能力和衝動控制能力越差。
延遲滿足(delay of gratification),專指個體甘願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的抉擇取向,屬於自我控制的一種,是心理成熟的重要表現之一。關於延遲滿足最為著名的一個研究就是Walter Mischel在1968年進行的棉花糖實驗。在實驗中,研究者給了每個參與實驗的孩子一塊棉花糖,並告訴他們:他們可以選擇現在就吃掉這塊棉花糖,也可以選擇等待15分鐘,然後就可以得到兩塊糖。追蹤研究的結果表明:能夠在棉花糖實驗裡堅持15分鐘的兒童在青少年時期有著更好的學業成績,在未來也有更高的成就。之後研究者又進一步提出了“學業延遲滿足”的概念,也就是“學生為了追求更有價值的長遠學習目標而推遲即時滿足衝動的機會的傾向”。這種學業延遲滿足的傾向與學生對學業的自信程度、學習策略的應用都有著顯著的相關關係。
其實,我們不難想象這種延遲滿足的能力是如何對個人和社會的發展造成影響的:那些能夠拒絕誘惑、對未來有所期待的學生一般都能潛心學習成為學霸。正因為我們的祖先在得到本可以直接食用的穀物與糧食時,沒有選擇簡單粗暴地將它們吃掉,而是播種與等待,才換取了季後更豐盛的收成,使得人類文明得以進化。
在棉花糖實驗中,一塊糖和兩塊糖之間的抉擇往往被稱為“跨期選擇(intertemporal choice)”,是一種對未來不同時間點上的結果做出選擇的決策過程。在生活中我們常常面對著跨期選擇:是選擇當前的吸菸樂趣還是長久的健康改善;是選擇當下的大吃大喝的痛快還是選擇健康飲食習慣帶來的好處。除了心理學家,經濟學家也十分關注這一領域,蘇格蘭經濟學家Rae認為跨期決策會影響到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財富積累。國民越是著眼於未來,人均GDP越高,國家的經濟發展前景越好。
研究者通常使用跨期選擇中的延遲折扣任務(delay discounting task)來測查一個人的延遲滿足能力。比如給你下圖中的兩個選項,你會怎麼選擇呢?
這類任務會要求被試在馬上得到一些錢和等待一段時間(一天到一年不等)之後得到更多錢的選項之間進行選擇。研究發現,手機依賴程度高的被試更加傾向於數量少、但不需要等待的報酬。這和我們在ddl面前的選擇有相似之處:我們寧願一次又一次徒勞地重新整理朋友圈,看幾個索然無味的笑話,也不願鼓起勇氣面對那份磨人的作業,為爭取更高的分數做出努力。
研究者還使用了go-nogo正規化和問卷分別測試了這些被試的衝動控制能力和獎賞敏感性,發現手機依賴程度高的人的衝動性也更高,但獎賞敏感性與他人並無差異。也就是說,獎賞(比如一個搞笑小影片)對於手機依賴的使用者而言並不顯得更加吸引人,他們只是單純無法忍受等待,也無法在產生“看一下吧”的念頭之後控制住自己按下播放鍵的手。
但是,目前的研究並不能確定手機依賴與延遲滿足、衝動控制的能力之間的因果關係。也就是說:既可能是手機依賴對個體的這些能力產生了損傷;也可能是那些本來就傾向於即時性滿足、不容易控制住衝動行為的個體更容易產生對移動裝置的依賴。
回覆列表
堅持不了,中毒太深,現在出門都要拍一下口袋,不是看鑰匙或錢包(錢包已經多年不用了,特別夏天),而是看看手機有沒有帶,還有上廁所不帶手機上起來都不帶勁。如果你沒帶手機出門,如果正好有人找你,打一次沒接,打幾次都沒接會讓人聯想浮篇,不會出什麼事吧,特別是家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