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ygjwdmnw
-
2 # 奶爸育兒學堂
寶寶拉稀腹瀉,媽媽肯定很擔心,這個問題相信也困擾很多爸爸媽媽,首先我們要分析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不知道您的寶寶是否是母乳餵養,新生兒每天大便次數應在2-5次。
平時多給點水果泥,例如蘋果泥對腸胃有很好幫助,特別是腹瀉,有收洩作用,如果是配方奶,只要考慮是否奶粉不適合等方面
如果平時只是單純的次數增加,比往常拉稀,但精神,食慾各方面沒受影響,不哭鬧,那可以先暫時觀察,中間也可以服用媽咪愛,一般拉稀都是單純的消化不良,因為其消化系統還比較脆弱,儘量避免濫用藥。
如果留意小孩精神情況較差,或哭鬧,經服用媽咪愛後,還是沒有改善的,甚至還有加重的症狀,那就需要及時的去醫院進行就診,讓專業兒科醫生明確病因,採取針對性的治療。
-
3 # 書霞育兒說
寶寶用藥的宗旨,是外用不內服,能吃藥不打針。我家大寶小時候,有不舒服都是吃保嬰丹調理的,效果挺好,記得七八個月的時候,就是腹瀉,還去醫院看了,一直沒好,後來又換了一家醫院,醫生開了藥,囑咐再三,說孩子腹瀉,吃東西一定要注意,白粥和麵條,加一點鹽和香油就行,聽了醫生的話,孩子當天病情就好轉。
按摩加藥調,藥到病除揉腹。將一手掌放在孩子的腹部,逆時針輕揉50次。揉臍,用一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端螺紋面在孩子擠部揉,一到兩分鐘,揉板門,右手拇指指腹,順時針揉孩子的手掌大魚際50下。推上七節骨。七節骨及背部脊椎尾端的七節,從魚尾向上數七節就是,用食指中指指腹從孩子的魚尾穴,尾骨端與肛門之間,沿七節骨向上推擦,動作輕快,100到200次。
-
4 # YY育兒
嬰幼兒腹瀉的產生常常會有多種情況,需要爸爸媽媽區別對待。有些腹瀉可以透過飲食調理,幫助寶寶慢慢恢復正常排便;而有些腹瀉則需要到專業的兒科醫院進行便常規檢查,並搭配藥物治療。作為寶媽媽,我將從飲食和按摩的角度分享一下我的帶孩子經驗,希望幫助寶寶擺脫腹瀉困擾。
清淡飲食,有助於寶寶消化與吸收當寶寶出現腹瀉症狀時,有的時候可能與消化不好有關,因此,需要給寶寶搭配些容易消化和吸收的食物和水果,比如:小米粥,花捲,麵條、煮熟的蘋果等等,建議多清淡為主,每次不要喂得過飽。還可以搭配益生菌,藥店都有售,每日沖服,可以逐步調理寶寶的胃腸道,促進更好的消化和吸收。
按摩腹部,有助於緩解腹瀉與便秘實際上,腹部深似海,我們胃腸道正常蠕動的排便方向是順時針的。所以,我們在給寶寶按摩肚臍時,如果以順時針旋轉按摩為主,是促進排便的,而如果以逆時針旋轉按摩為主,是可以達到止瀉的作用。腹瀉的寶寶,可以先順時針100下,再逆時針300下,大約需要5分鐘,以適當的均勻的力度按摩孩子的腹部,以肚臍為中心畫圈。建議時間可以選擇寶寶空腹的時候,如果寶寶不配合,可以選擇剛睡著的時候按摩。
-
5 # 慶凡堂
小兒洩瀉的原因,以感受外邪,內傷飲食和脾胃虛弱等為多見。小兒臟腑脆嫩,藩籬不密,易為外邪所侵,且因脾胃薄弱,不耐受邪,若脾受邪困,運化失職,升降失調,水谷不分,合汙而下,則為洩瀉;乳哺不當,飲食失節或過食生冷瓜果,或不消化食物,皆能損傷脾胃,脾傷則運化功能失職,胃傷則不能消磨水谷,宿食內停,清濁不分,並走大腸,因成洩瀉;小兒先天稟賦不足,後天調護失宜,或久病遷延不愈,皆可導致脾胃虛弱。脾虛則健運失司,胃弱則不能腐熟水谷,因而水反為溼,谷反為滯,清陽不升,乃致合汙而下,成為洩瀉。
1.傷食瀉
脘腹脹滿,肚腹作痛,痛則欲瀉,瀉後痛減,糞便酸臭,或如敗卵,噯氣酸餿,或欲嘔吐,不思乳食,夜臥不安,舌苔厚膩。
辨證要點:脘腹脹滿,痛則欲瀉,瀉後痛減,糞便酸臭,舌苔厚膩。
治則:清熱導滯,和中止瀉。
取穴:清胃、清天河水、運八卦、清補大腸(圖1~圖4)。
方義:清胃經以消食化積,順應升降;食積多有鬱熱,清天河水以清散鬱熱;順運八卦可寬胸理氣,消積導滯;清補大腸具有調理腸腑、滲溼止瀉之功。
圖1 清胃
圖2 清天河水
圖3 運八卦
圖4 清補大腸
2.風寒瀉
洩瀉清稀,中多泡沫,臭氣不甚,腸鳴腹痛,或兼惡寒發熱,舌苔白膩。
辨證要點:洩瀉清稀,中多泡沫,舌苔白膩。
治則:疏風散寒,溫中止瀉。
取穴:揉一窩風、揉外勞宮、清補大腸(圖5~圖7)。
圖5 揉一窩風
圖6 揉外勞宮
圖7 清補大腸
愈後以清補脾善後。
方義:揉一窩風以發散風寒;揉外勞宮溫中散寒而止痛;清補大腸以調理腸腑,滲溼止瀉。
3.溼熱瀉
瀉下稀薄,水分較多,或如水注,糞色深黃而臭,或見少許黏液,腹部時感疼痛,食慾不振,肢體倦怠,發熱或不發熱,口渴,小便短黃,舌苔黃膩。
辨證要點:瀉下稀薄,糞色深黃而臭,或見少許黏液,口渴,小便短黃,舌苔黃膩。
治則:清熱利溼,和中止瀉。
取穴:平肝、清胃、清天河水、清補大腸(圖8~圖11)。
圖8 平肝
圖9 清胃
圖10 清天河水
圖11 清補大腸
方義:清肝經意在清瀉肝火,行氣導滯;清胃經意在清內溼熱;清天河水可清一切熱邪,以增強清熱利溼之效;清補大腸以調理腸腑,滲溼止瀉。
4.脾虛瀉
大便稀溏,多見食後作瀉,色淡不臭,時輕時重,面色萎黃,肌肉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且易反覆發作。
辨證要點:大便稀溏,多見食後作瀉,面色萎黃,舌淡苔白,且易反覆發作。
治則:健脾止瀉。
取穴:清補大腸、清補脾、補脾(圖11~圖13)。
方義:清補大腸經意在調理腸腑,化溼止瀉;清補脾經意在健脾助運而止瀉;補脾經意在健脾益氣而止瀉。
圖12 清補脾
圖13 補脾
回覆列表
嬰幼兒腹瀉可能是由於消化不良引起的,可以給孩子吃點媽咪愛益生菌,它對各種原因引起的菌群失調帶來的腹瀉、便秘、消化不良等有益,很多寶媽也都有在給孩子服用,效果還是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