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74626316078

    人本主義心理學最著名理論是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說,這個需要層次金字塔的頂端是自我實現,尤其是實現人的創造價值,這是最高需要層次的目的歸宿之一。

    馬斯洛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可概括為基本需要和發展需要兩個大部分。基本需要(因缺乏而產生的需要)有生理需要(空氣、水、食物、住所、睡眠、性生活)、安全與保障、愛與歸屬,發展需要(存在的價值)分為自我和他人的尊重、自我實現(真善美、活躍、個人風格、完善、必要、完成、正義、秩序、單純、豐富、樂觀詼諧、輕鬆、自我滿足和有意義的創造)。

    馬斯洛認為人類行為的心理驅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將其分為兩大類共七個層次、好像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認識需要,審美需要、自我實現需要。人在滿足高一層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須先部分滿足低一層次的需要。第一類需要屬於缺失需要,可到起匱乏性動機,為人與動物所共有,一旦得到滿足,緊張消除,興奮降低,便失去動機。第二類需要屬於生長需要,可產生成長性動機,為人類所特有,是一種超越了生存滿足之後,發自內心的渴求發展和實現自身潛能的需要。滿足了這種需要個體才能進入心理的自由狀態,體現人的本質和價值,產生深刻的幸福感,馬斯洛稱之為“頂峰體驗”。馬斯洛認為人類共有真、善、美、正義、歡樂等內在本性,具有共同的價值觀和道德標準,達到人的自我實現關鍵在於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識,使人認識到自我的內在潛能或價值,人本主義心理學就是促進人的自我實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分析納蘭性德《長相思》的抒情層次和藝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