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芳馨小雅
-
2 # 為美德插上理智的翅膀
有啊,破釜沉舟裡面的“釜”就是煮飯用的啊。其實在定了禮樂之後。鼎在很多時候已經是作為禮器存在的了,作為炊具的屬性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被削減了很多。
-
3 # 今天的明天
鼎是最重要青銅器物種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貯肉類的器具。有三足圓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燒製的陶鼎,後來又有了用青銅鑄造的銅鼎。
傳說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於荊山之下,以象徵九州,並在上面鐫刻魑魅魍魎的圖形,讓人們警惕,防止被其傷害。《春秋左傳》有記載:夏朝初年,劃天下為九州,設州牧。夏啟令九州牧貢獻青銅鑄鼎。派人先把全國各州的名山大川、形勝之地、奇異之物畫成圖冊,然後精選工匠,將這些畫仿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九鼎象徵全國九州的統一和王權的高度集中。
做飯的炊具。鼎,最初是很普通的,只是個烹飪的東東,和現在的鍋差不多。許慎在《說文解字》裡說:“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鼎的三條腿便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燒火,用來燉煮和盛放魚肉。“鼎鐺玉石”“鐘鳴鼎食”等成語就說明了古代貴族生活的奢侈。那時的王公大臣喜歡吃肉,經常用鼎煮,不同種類的肉放在大小不一的鼎裡,煮熟後直接吃,古籍中的“列鼎而食”,那場面也真夠壯觀的。
專門用於祭祀或典禮,是身份的象徵。青銅鼎出現後,它又多了一項功能,成為祭祀神靈的一種重要禮器,普通人很難享用到。因為鑄造的成本高,也是貴族地位和階級的象徵。你是什麼身份就看你家有幾口鼎,“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這是周朝定的禮儀制度。
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說,鼎就從一般的炊具而發展為傳國重器。國滅則鼎遷,夏朝滅,商朝興,九鼎遷於商都亳京;商朝滅,周朝興,九鼎又遷於周都鎬京。歷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稱為“定鼎”。
歷史上有“問鼎”的典故,語出《左傳·宣公三年》,大意是:楚莊王為討伐外族入侵者來到洛陽,在周天子境內檢閱軍隊。周定王派大夫王孫滿去慰勞,楚莊王藉機詢問周鼎的大小輕重。王孫滿說: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國君無道,鼎大也輕。周王朝定鼎中原,權力天賜。鼎的輕重不當詢問。楚莊王問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結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孫滿的嚴詞斥責。後來就把圖謀篡奪王位叫做“問鼎”。“問鼎中原”“問鼎三甲”直接說明了鼎對於國家的重要。
青銅時代簡介:
術語“青銅時代”起源於希臘神話中的“人類世紀”,指人類存在於地球上的時段。其中的“黃金時代”和“白銀時代”被現代歷史學家歸類於神話虛構,而“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被視為恰當地闡釋了歷史。這個時代總體上以在很多地域大量採用青銅為特徵,儘管在各地區各時段青銅技術的引入和發展程度並不都相同。人工冶煉錫銅的技術需要集合生產技術。錫必須被開採出來(主要來自錫石),熔化分離,接著加入熔化的銅形成青銅合金。青銅時代是一個大量利用金屬和發展貿易網路的時代。
夏商周的青銅分類有哪些?
青銅禮器可分為四大類:
食器。有鼎、鬲、甗、簋、簠、盨、敦、豆等。
其中盛肉的鼎是最重要的禮器。安陽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重達875千克,是已發現的最重的青銅器。
西周中晚期形成列鼎制度,即用形狀花紋相同而大小依次遞減的奇數的成組鼎來代表貴族的身份。
據《春秋公羊傳》何休注,天子用9鼎,諸侯用7鼎、卿大夫用5鼎、士用3鼎或1鼎。在考古發現中,奇數的列鼎往往與偶數的盛黍稷的簋配合使用,即9鼎與8簋相配、7鼎與6簋相配等。
酒器。包括飲酒器爵、觶、觥及盛酒器尊、卣、壺、斝、罍、觚等。
商代貴族飲酒成風,西周初曾嚴厲禁酒,西周中期以後青銅飲酒器大為減少。
水器。有盤、匜等。
主要用於行禮時盥手以表示虔敬。
樂器。有鐃、鍾(包括甬鍾、鈕鍾與鎛)、鼓等。
湖北隨州戰國曾侯乙墓出土的多達65件的青銅編鐘,音域寬廣、音色優美,代表了中國古代青銅冶鑄技術及音樂的高度水平。
按用途分類
酒醴之盛:觚,爵,卣,罍,斝,觶
沐水之盛:匜,盤,鑑(照鏡,冰箱),潔字原寫作絜,就是從這裡來的。
犧牲之盛:鼎(三足鼎立是最穩定的結構。自然界中沒有三足動物,而華人作出了三足鼎。中國文化不是寫實文化。)、鬲、甗
(全世界的陶器都以圓底始(果殼橫削去一截),後來才發展出平底、多足。)
黍稷之盛:簋
儀仗器:斧、戚、戈、矛、鉞
樂器:鍾、鏞(大鐘)、鐸、鈴、鐃
回覆列表
青銅器(Bronze Ware)是由青銅合金(紅銅與錫的合金)製成的器具,誕生於人類文明時期的青銅時代。
最早的青銅器出現於6000年前的古巴比倫兩河流域。蘇美爾文明時期雕有獅子形象的大型銅刀是早期青銅器的代表。
中國的青銅器主要指先秦時期用銅錫合金製作的器物,簡稱“銅器”。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樂器、車馬飾、銅鏡、帶鉤、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出現並流行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至秦漢時代,以商周器物最為精美。
最初出現的是小型工具或飾物。夏代始有青銅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銅器品種已很豐富,並出現了銘文和精細的花紋。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銅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器型多種多樣,渾厚凝重,銘文逐漸加長,花紋繁縟富麗。隨後,青銅器胎體開始變薄,紋飾逐漸簡化。
春秋晚期至戰國,由於鐵器的推廣使用,銅製工具越來越少。秦漢時期,隨著陶器和漆器進入日常生活,銅製容器品種減少,裝飾簡單,多為素面,胎體也更為輕薄。中國古代銅器,是我們的祖先對人類物質文明的巨大貢獻,雖然從考古資料來看,中國銅器的出現,晚於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銅器的使用規模、鑄造工藝、造型藝術及品種而言,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的銅器可以與中國古代銅器相比擬。
這也是中國古代銅器在世界藝術史上佔有獨特地位並引起普遍重視的原因之一。
青銅器以商、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的青銅器為主,秦漢的銅器只能算是餘韻,歷史上有“三代彝器”之說。全國各地迄今出土的商、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的青銅器,數量品種繁多,內涵豐富,應用廣泛。通常是按器形用途進行分類,一般分為飪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兵器、雜器等。
青銅飪食器:其中又分炊器和蠱食兩類器。
炊器有鼎、鬲、甗,古人用來煮肉、煮粥、蒸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