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方法思路:
1、從作者入手,聯絡已知作者的生活經歷,風格知識理解內容;
2、藉助於詩詞的標題、註釋、寫作背景,理解詩人寫作意圖;
3、從語言入手,抓住詩詞中關鍵詞句(動、形容詞、議論和抒情的詞句);
4、詞表現手法的賞析(情景交融、託物言志、化靜為動、動靜結合、 對比映襯、虛實明暗 、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二、分辨詩詞題材和作者的風格特點:
1、田園: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和熱愛之情,歸隱田園的渴望。
2、邊塞:反映邊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鄉親人,渴望國家安寧和報效祖國、為國建功立業的愛國情懷。
3、憂國(民):表達強烈的愛國之情;或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對統治者的擔憂、不滿。
4、詠史:感慨歷史,希望統治者以史為鑑,吸取教訓。
5、送別:訴說友情,表達依依不捨的思念之情和對友人的勸慰、祝願。
6、思鄉:抒發自己在他鄉的孤獨、寂寞、淒涼,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
7、詠物:借歌詠自然事物來表達志向、心願,抒發憤慨、不滿。
8、寫景: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讚美和熱愛之情。
9、敘事:透過所見聞的事情來抒發自己的喜悅(同情、憤慨、痛恨、悲傷)之情。
10、愛情:寫男女愛慕之情和愛情生活,抒發一種相思、離別之苦。
三、分析表達技巧:
1、表現手法:託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於事、聯想、想象、渲染、對比、襯托、虛實結合、動靜結合、正側面結合、直抒胸臆、卒章顯志、借古諷今、欲揚先抑、欲抑先揚等;
2、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借代、對偶、誇張、象徵、對比、襯托、雙關、設問、反問、反語、通感、互文、用典、化用、疊詞等;
3、表達方式: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
擴充套件資料:
答題例子:
1、漢代劉邦——《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賞析:這是一首成功的凱歌,直抒胸臆,雄豪自放。全詩充滿著一種王霸之氣,成王者可以呼風喚雨,無所不能。幾年兼併戰爭的勝利,造就了劉邦的王者氣魄,但很難徹底清洗他原本市井流氓的無賴習氣,處處表現了他志滿意得,狂妄自大的心理特徵。
2、唐代孟浩然——《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一、基本方法思路:
1、從作者入手,聯絡已知作者的生活經歷,風格知識理解內容;
2、藉助於詩詞的標題、註釋、寫作背景,理解詩人寫作意圖;
3、從語言入手,抓住詩詞中關鍵詞句(動、形容詞、議論和抒情的詞句);
4、詞表現手法的賞析(情景交融、託物言志、化靜為動、動靜結合、 對比映襯、虛實明暗 、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二、分辨詩詞題材和作者的風格特點:
1、田園: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和熱愛之情,歸隱田園的渴望。
2、邊塞:反映邊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鄉親人,渴望國家安寧和報效祖國、為國建功立業的愛國情懷。
3、憂國(民):表達強烈的愛國之情;或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對統治者的擔憂、不滿。
4、詠史:感慨歷史,希望統治者以史為鑑,吸取教訓。
5、送別:訴說友情,表達依依不捨的思念之情和對友人的勸慰、祝願。
6、思鄉:抒發自己在他鄉的孤獨、寂寞、淒涼,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
7、詠物:借歌詠自然事物來表達志向、心願,抒發憤慨、不滿。
8、寫景: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讚美和熱愛之情。
9、敘事:透過所見聞的事情來抒發自己的喜悅(同情、憤慨、痛恨、悲傷)之情。
10、愛情:寫男女愛慕之情和愛情生活,抒發一種相思、離別之苦。
三、分析表達技巧:
1、表現手法:託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於事、聯想、想象、渲染、對比、襯托、虛實結合、動靜結合、正側面結合、直抒胸臆、卒章顯志、借古諷今、欲揚先抑、欲抑先揚等;
2、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借代、對偶、誇張、象徵、對比、襯托、雙關、設問、反問、反語、通感、互文、用典、化用、疊詞等;
3、表達方式: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
擴充套件資料:
答題例子:
1、漢代劉邦——《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賞析:這是一首成功的凱歌,直抒胸臆,雄豪自放。全詩充滿著一種王霸之氣,成王者可以呼風喚雨,無所不能。幾年兼併戰爭的勝利,造就了劉邦的王者氣魄,但很難徹底清洗他原本市井流氓的無賴習氣,處處表現了他志滿意得,狂妄自大的心理特徵。
2、唐代孟浩然——《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