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往事都隨風去吧

    伯利恆有一個75人的生鐵搬運小組,每人每天裝貨約12.5噸。泰羅透過工時研究,計算出每個生鐵搬運工每天能夠搬運的定額為47~48噸。要達到提高定額這一目的,而且要使工人不致因任務過重而罷工,做到管理人員不同工人發生任何爭吵,使工人們在以新的47噸的速度幹活時比過去以12.5噸的速度幹活感到更為高興和更為滿足,這就是泰羅想要達到的目的。

      泰羅的具體方法如下:首先,他安排一位聰明的、受過大學教育的管理人員來跟蹤搬運生鐵的具體過程,在一個“頭等工人”以最快速度進行工作時,用秒錶準確記錄一天的工作過程。在準確測時的基礎上,把工作分解成小的基本動作,研究這些動作的最合理、最省力的具體做法,再把各個基本動作所耗費的時間聯絡起來,求出正常工作的速率,進而計算出標準定額。另外,還要估算出一天中休息時間應占的百分比,以及為意外情況或不可避免的遲延而留出相應的時間。然後,在工時研究的基礎上,對工人的操作動作進行設計,用科學的方法合理安排工作程式、操作技巧以及進展速度,減少不必要的體力消耗,省略多餘的動作,節約工人的勞動。再次,恰當地挑選實驗物件,他挑選了一位人稱“斯密特”的外籍移民工人,讓他嚴格按照管理人員的指示進行工作,由一名拿著秒錶的管理者掌握斯密特工作中的動作、程式和間隔休息時間。這樣,斯密特在一天之內完成了47.5噸生鐵的搬運工作,其工資也由過去的1.15美元增加到1.85美元。在這種實驗裡,秒錶成了必不可少的工具,因而,泰羅也就有了“秒錶騎士”的雅號。

      在搬運生鐵實驗中,泰羅發現了一個重要的現象,就是工人幹活時的疲勞程度與他完成的工作量不成正比。人們一般會想當然地認為,幹活越多,疲勞程度越高。但泰羅卻在實地測量中發現,並不是幹活越多就越累,有的工人可能只搬了10噸生鐵就精疲力竭,而有的工人可能搬了20噸也若無其事。為了弄清其中的奧妙,泰羅的助手巴思把工作中的所有可能導致疲勞的影響因素都匯出曲線圖,用數學方法尋找答案。最後的結論是:工人的疲勞程度與負載的間歇頻率相關,而不是與負荷重量相關。由此,泰羅發現了一個合理安排工人負載的新思路,可以在不增加疲勞程度的前提下大大提高工作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好看的現代言情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