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商務新觀察

    當投資者開始輕易相信“天上掉餡餅”的時候,就已經陷入到了“保本+高收益”的理財陷進中。此刻你要做的就是保持頭腦清醒,趕緊遠離!

    2018年5月29日,華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一次金融街論壇上說到,“千萬不要相信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截止目前,銀行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基本都是在4-5%,幾乎沒有超過6%以上的產品。

    很明顯,超過6%以上的理財產品都已經是鳳毛麟角了!無論是銀行理財產品、還是信託產品都不可能達到15%,過去幾年時間中真正曾經達到15%以上的產品除了P2P理財外,鮮有能夠實現的。2018年的股市行情,股票型基金都陷入全面虧損狀態,無一實現正收益,平均收益率為-25.55%。唯一取得正收益的就是債券基金,但與你想要的收益率相距甚遠!

    但是,P2p理財平臺不斷爆雷已經成為2018年投資者的噩夢,現如今剩下的平臺依舊是處於金融強監管之下的,很難再有10%以上的預期年化收益,更不要說15%。

    所以說,建議你慎重選擇吧!是否值得信賴就看你對於本金虧損的承受能力及偏好來定。如果你敢於冒風險且不怕本金被卷跑了,就去大膽地嘗試一下,買個經驗教訓以警示後人。

  • 2 # 善行財富

      目前還沒聽說過哪個銀行合法的理財產品有這麼高的收益,網貸產品倒是有可能。

      就算是網貨平臺,國內目前一些比較有名氣,合規經營時間較久的網貸公司,也很少有15%的年化收益率。比如:陸金所、宜人貸、拍拍貸、人人貸、有利網等,下面是三家排名國內排名靠前的網貸公司年化收益率情況:

      1、陸金所,屬於平安公司旗下,安全有保證:8.4%

      2.宜人貸,3年期也只有12%。

      3、人人貸,最高10.2%

      從圖上可以看出,沒有一家超過15%。我們投資不能光看收益率,更要注重安全。一些新開的規模的網貸平臺,為吸引新客戶,會推出高收益的產品,但容易出問題,剛剛過去的2018年,有多少家網貸公司都出問題了。

      “你看中人家的利息,人家看中你的本金”,網貸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3 # 顏開犇

    預期收益率15%,屬於高收益。根據風險與收益成正比的原則,此類理財產品可以判定為高風險,有虧損本金的可能。

    我們可以看看低風險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情況。

    ①銀行存款類產品、銀行理財類產品,收益率2~6%。

    ②貨幣基金收益率,目前一般在3%左右。

    ④國債,到期收益率4%左右。

    ⑤信託,預期收益率6~9%。

    即使風險稍微高一點的,網貸P2P平均收益率也不超過10%。

    基於整體的投資理財收益率水平,我們說15%屬於高風險、高收益。從另一個角度分析,我們一定要搞清楚其中賺錢的邏輯。

    也就是說,投資者把錢投出去可以獲利15%,那麼拿到錢的一方他們能夠獲利多少?現在有沒有比較安全穩妥的專案可以達到利潤率15%以上?作為投資者和資金使用方之間的中介又能賺多少?我認為,只有參與各方都有錢賺,投資理財產品的邏輯才成立,風險才可以估量。如果這邏輯不成立或者不持久,那就比較危險。

    總之,我認為此類產品風險性稍高一點,需要十二萬分慎重。投資者務必做一番專業的調查研究,然後再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決定是不是參與。

  • 4 # 財富小烏龜

    不可以,100%是個騙局。注意我說的是100%,不是90%也不是99%。

    超過4%的理財專案,全都存在風險,超過6%基本就是騙局,更別說15%了。

  • 5 # 坤鵬論

    人心不足蛇吞象,理財最怕貪心不足。引用銀保監會郭樹清主席在2018陸家嘴論壇上的講話:“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打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15%的收益率的安全性可想而知。

    有安全保障的理財產品,如銀行定期,中低風險的銀行理財,網上定期理財,國債,結構性存款,智慧存款……收益率都沒有超過6%。就連高門檻的信託產品,想要達到這樣的收益率都是比較難的。

    前幾年p2p平臺有這樣高的收益率的產品,但大家也都知道,那是因為監管不嚴,有些平臺隨意承諾,但這樣的承諾風險就很高了。尤其2018年要求p2p完成備案,所以2018年也是p2p暴露高峰期,所以投資p2p是要謹慎的。

    而且從去年以來,無論是股市行情還是基金市場都處於低迷狀態,想有這麼高的收益率也是不可能實現的,即使是採取基金定投的穩妥的投資方式,從歷史資料來看,收益率也基本在12%左右。

  • 6 # 陸燕青

    利率在15%左右的理財產品,肯定是高風險品種。屬於P2P的機率極大,絕對不是普通的銀行理財產品。

    如今各大銀行理財產品的利率,都在5%以下。即使民營的小銀行也只有略微上浮,離15%的標準差的很多,天上從來沒有餡餅掉下來。

    2018年乃P2P炸雷的高發期,即使幾家收益相對穩定的網貸平臺,利率亦沒有達到15%。其餘的理財方式只有基金和股票了有可能爆出黑馬,但其風險和投資收益老百姓都心知肚明。

    本人分析了很多社會中上當受騙的投資案例,發現絕大部分都是因為沒有充分發揮“眼睛”的功能。過份依賴“耳朵”的作用。古話說得好:“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很多失敗的事情都是“懶得”閱讀所致。

    明明很多協議文書上,利率多少風險多大寫得清清楚楚。白紙黑字就幾十個字,理財產品的存單標題上都有醒目的文字。但是很多人就是不看,只相信推銷員的口頭忽悠。

    記住國家金融高層人士的警示:超過6%的理財產品都有較大的風險。

  • 7 # 小黑看財經

    不請自來。首先,筆者認為利率在15%的理財產品是不值得投資,因為幾乎就沒有安全性,很可能會虧本。

    所有有保障性的投資理財,比如:國債、大額存單、定存、中低風險的基金、債權收益都只有4%左右。就連以高利著稱的P2P,現在都很少有15%的收益了。

    收益率6%基本就是紅線了。超過這個,就要做好損失本金的打算。

    15%的收益是很不靠譜的

    所以,筆者認為,投資理財,穩健收益才是正道,千萬不要被這種15%收益的所謂“投資”,矇蔽了雙眼,導致自己遭受到不必要的損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買5G手機,你首選哪一部?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