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千一塵
-
2 # 白雲長風
苦是因為沒有看開,浩瀚宇宙我們普通一人對時間長河來說根本不值一提,人由生存到存在的過程中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要麼忙碌要麼就去發現美,這樣才是值得擁有的一生!
-
3 # 小敏吖
人生在世,生老病死皆為苦行,即知苦從何來,就要看破放下!看破是看清看透,放下並非放棄,而是放下心中執著,接受現實,心中無苦惱便是極樂!
而現實中我們太想得到的人、事、環境等等東西太多,又因各種原因,沒有如願以償,所以後悔難過,恐怕得不到,所以擔憂未來。另外,太多的人、事和環境不符合自己心中的標準,所以不滿。
許多人把今天用在後悔過去、擔心未來上,然後今天就變成了後悔的昨天;明天的擔心更加劇烈,變成焦慮;焦慮變成恐懼、失眠、胃痛等不適隨之而來。這是內耗,是惡性迴圈。
一行禪師說過:“你用於擔心未來、後悔過去的每一分鐘,都是你失去和生命重新約會的一分鐘。”
因而人生解壓的唯一出路是:放下過去、面對今天、建立未來!其實,每個人都有足夠的資源、智慧和力量解決自己的困境,只是人常把眼光放在外界,看自己不具備的一切,所以感到無助、無奈。
人實際擁有的只有今天,每天有15萬多人離去不再有今天。能做什麼就先做什麼吧,從今天開始,儘量用心說好每一句話,做好每一件事,好好對待每一個人,做的過程中,路自然開放,自然就無暇後悔過去、擔心未來。
-
4 # GBFYGZ
人生有四苦:一是看不透。看不透人際中的糾結、爭鬥後的隱傷,喧囂中的平淡、繁華後的寧靜。二是捨不得。捨不得曾經的精彩、不逮的歲月,居高時的虛榮、得意處的掌聲。三是輸不起。輸不起一段情感之失,輸不起一截人生之敗。四是放不下。放不下已經走遠的人與事,放不下早已塵封的是與非。
心態很重要。
-
5 # 夢裡失蹤千百次
佛經稱我們這個世界為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就是苦難的世界,就是永遠存在缺憾而不得完美的世界。
這個世界的苦難很多,一般說來有八種,分別是: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熾盛、求不得。
八苦可以分為三大類,一是肉體上、生理上的苦:生、老、病、死。
二是精神上、心理上的苦: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三苦。
三是身心諸苦:五陰熾盛。
苦如何解決?
說簡單也很簡單,說難也很難,就是不要把這個世界看成有的世界,把這個世界看成無。
《心經》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金剛經》講:無我相、無人相、無壽者相、無眾生相。
《六組壇經》講: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佛經的意思都是一樣的,說的是空。如何去理解空?我們在三維空間,看到的是物質世界,但從更高的維度看到的這個世界就是一個空。就像我們玩遊戲一樣,其實遊戲中的一切都是不存在的,包括遊戲裡的人。我們這世界也許就是遊戲中的世界,你認為是真實的世界,其實是不存在的。
最重要的是就是要提升自己的認知維度,不要把思想意識困在三維空間。要從更高的維度去看這場人生。
其實什麼都是不存在的、連苦也是不存在。
-
6 # 孟珍
世間萬物,本來就有金木水火土五種屬性。按味覺來分又有酸甜苦辣鹹五種滋味。苦,只是自然界事物味道屬性的一種。而我們生存在自然界的每個人,都要鑑別出這些味道的不同,這是每個人必須擁有的功能。
對於每個人來說,苦只是一種滋味,是一種感覺。苦可以是對外部苦類事物的一種品鑑和認定。同時從身體內部也會產生出苦的感受。人的某些功能部位的生理活動,有時候就可能產生那種苦的感覺。比如說人的心火太過旺盛,身體內的精液被心火焚燒而乾枯,也會出現苦的感受。那是人身的一種自然功能反應。
但我們這個問題中的苦字明顯不是指生理活動,”人為什麼會苦”也絕不是說嚐到了苦的東西時味蕾的生理活動,不是說嘴裡有了苦的感受。而是說人的心境,說人心裡的苦處。
人心中的苦處當然不是生理反應,而是人心中的感受,是人的心理活動的一種情形。但人心裡的這種苦處同人自身生理功能反應制造出的苦的滋味有點雷同,是人的心火太旺造成的。這種心火主要是慾望和貪念。那都是在給自己約定的任務,是自己給自己增加不必要的負擔。這些任務都是要耗用自己的精力去完成的,那都是要耗費能量的。那些能量當然都是自身的精華。
如果這些能量和精華損耗之後能夠有所收益,能夠平復一下心中的渴望,雖然達不到收支平衡,也還會減弱一些心中的痛苦。但很多時候人的慾望會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使得最後很難如願,那麼,那些苦處就得自己去品嚐了。那些欲求就是痛苦的來源,就象佛家所說,人生”有求則苦,無求乃樂”。
至於如何解決,兩個字——修行!
-
7 # 名門書院
人之苦,與生俱來,苦之大者,莫過於生死之苦。人之生,日日為吃喝奔忙,為名利爭逐,為得失不安,求又求不來,搶又搶不得,痛苦不堪,煩惱不已。人之死,不知去向何方,奮鬥一生,所有得到的一切都帶不走,而所有犯下的罪過,放也放不下,都會隨死而去,如影隨身,把世間拼搏本不該得到的,在這裡要一一償還,後悔不已,苦不堪言。
所以,人若脫離苦海,必當勘破生死,人若勘破生死,必當先知其生,正如孔子所言“未知生,焉知死”。人活著,當知如何生。人之一生,當隨緣就數,不貪不妄,努力勤奮,盡職盡責,孝於雙親,有益於社會,義於國家,不負於師,不負於天地,知足常樂。命中有的,該得到的,絕不會失去;命中沒有的,不應該得到的,絕不巧取豪奪。
如此人生,也許比較辛苦,但不痛苦,不怕鬼來叫門;如此人死,無論何處,心無虧欠,不怕地獄十八層,自然能安。
如此之人,必定苦盡甘來。
-
8 # 龔愛民6965
痛苦和快樂相互相交融,構成了苦樂人生,伴隨著我們一輩子。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沒有任何人能超脫。儒家說不吃苦中苦 難為人上人,佛陀說人來到世上就是為了受苦,因為你上世作了業,今世來還債的,在塵世苦中磨練修行,求得正果,換來來世的善緣。西方國家的上帝等各種信仰也有類似的表示,言而總之人到世上就是為了受罪吃苦。那麼人為什麼還要來這世上?這不自己能夠決定的,如果早點明白誰還願意來到這個世界?一個人如何感受生活中的苦和樂同他的心態息息相關,心態好就能坦然面對一切,旣來之則安之,在某些情況下還可以苦中作樂,世上最有幸福感的國家不是最富有最發達的國家,而是遠離城市喧囂、物質缺乏的山區小國一一如我們的領居不丹。世上最有幸福感的人不一定是富人貴人,他們為利益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何來快樂人生?所以心態不好的人即使擁有金山銀山,權力至高至上也是煩透了,壓力山大。作為普通民眾,生和死都不是最痛苦的,有病治不起,老無所依,病不起死無尊嚴死不起才是最痛苦的事情。每個人在這方面都是無能為力,只有聽天由命吧。
回覆列表
人生從理論上來說是有苦有樂。然而,不同的是 :樂易而忘,苦卻入心。這也是藝術作品喜劇難於成就大師,而悲劇卻能讓人刻骨銘心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