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陪讀的瑋媽

    當孩子犯錯時,我們應該怎麼做?我認為是人都會犯錯,關鍵看你怎麼對待錯誤,孩子也是一樣,也會犯錯,而家長對孩子犯錯怎麼處理往往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我建議家長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來做。

    首先,當孩子犯錯時,我們要給孩子解釋的機會,讓他把事情的經過原原本本的複述一遍,家長根據孩子的描述來判斷孩子錯在哪裡,怎麼去解決。而不是隻聽別人的隻言片語,或者剛好看到孩子犯錯,就指責孩子,打罵從本質上解決不了問題,只會給孩子心靈上留下創傷。

    其次,找到孩子犯錯的原因,家長也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原因。例如有個孩子在學校欺負別的同學,打同學,被老師通知家長了,有些家長可能會很衝動,上去不分青紅皂白對孩子就是一頓打,我認為是家長的失職。孩子為什麼打同學,很可能是孩子平時在家學習不聽話的時候,家長喜歡暴力解決,把錯誤的觀念傳輸給了孩子,我在家不聽父母的話,他們打我,我就不敢不聽了。那麼同學不聽我的話,我打他是不是就聽我的了。

    所以,我經常建議父母在對待孩子犯錯的時候,不要衝動,要先解決問題,然後再批評教育。如果孩子欺負別的同學,家長要先讓孩子道歉,當然父母也是有責任的,所以父母也應該向對方父母道歉,然後回家教育孩子。當孩子損壞別人東西,告訴孩子損壞東西就得賠,這次爸爸媽媽可以幫你,下次可能就需要你自己去面對,去承擔。所以,有些事情,在你去做的時候,先想想能不能做,會不會傷害到別人,或者損害別人的利益,然後站在對方的角度換位思考,如果是你會怎麼做?

    最後,我認為育人先育己,教育孩子的時候,最好能言傳身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來教育孩子,人都會犯錯,但是既然知道錯了,我們就不能逃避,必須面對,勇於承擔責任。

  • 2 # 王子書童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就改,善莫大焉!

    當孩子犯錯誤時,我們家長的教育和處理方式很重要。處理好了,孩子受益匪淺;處理錯了,孩子有可能更叛逆或向錯誤的深淵越陷越深。

    我的朋友張姐,她兒子小的時候,有一次偷拿家裡的零錢去買玩具。這件事情被張姐發現後,她很生氣,把她兒子狠狠地暴打了不說,還讓她兒子跪在門外一個小時。這樣狠狠地教育按理說,她兒子從此以後應該不會再犯。但是事與願違,不到一年,她兒子又偷拿她的零錢被發現。我怕她再暴打孩子,把她兒子拉到一邊躲避。她兒子很理直氣壯地說,反正就是捱打,我不怕。我瞬間無語!

    在我孩子小的時候,有一次他和幾個同學去郊區玩。不知道調皮是孩子的天性,還是幾個孩子玩興大起,他們居然往人家村民的水井裡扔石頭。反正我接到村裡的人打電話給我跑去時,另外幾個孩子的父母正和村裡的人吵的不可開交。幾個孩子被村民關在農村辦公室膽戰心驚。一個村喝水的井,被幾個小孩搞得烏煙瘴氣。而另外幾個孩子的父母覺得村民們大驚小怪,小孩子不懂事,卻要故意虛張聲勢地嚇唬他們。我進屋去先安慰孩子,讓他別怕,有媽媽在,我們會幫助他解決這次困境。我老公先是給村民道歉,然後是和村民協商給他們把井裡的雜物整理乾淨,費用由我們幾個孩子的家長平攤。

    那天我們出了錢以後,本來是不用在呆在那裡幫著淘井。但是為了讓孩子明白因為他們犯的錯誤,所以我們要為之付出的代價。老公和幫忙整理雜物的人沒一會兒就累的滿頭大汗,兒子也跑去加入幫忙整理。那天回到家裡,他主動給我們道歉,並寫了一份檢討書,感嘆這次教訓深刻。從此以後,他再也沒有合著同學或朋友幹笨事了。

    孩子犯了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家裡沒有讓孩子認識到為什麼錯?打孩子是家長教育孩子最簡單最粗暴的方式,並不可取。家長要讓孩子明白為什麼錯,怎麼去解決?才是教育孩子最好的辦法。

  • 3 # 米拉讀書育兒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犯錯就是家常便飯,昨天吃飯時把湯撒在了衣服上,今天玩耍時用泥巴扔小夥伴……其實這些並不能一概歸為犯錯,有些行為只是孩子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亦或是“好心辦壞事”引起的。

    比如吃飯時把湯灑在了衣服上,孩子可能不是故意的,他只是想喝湯喝快點,然後出去玩,用泥巴扔小夥伴可能只是覺得好玩,跟冬天打雪仗一樣。所以,當孩子出現大人所認為的錯誤行為時,首先要確認孩子的行為究竟是不是犯錯誤。

    如果孩子真的犯錯誤了,究竟該怎麼辦呢?

    首先,先處理好情緒,再處理事情。

    孩子犯錯時,家長一般會先被憤怒情緒籠罩,這個時候,無論採取什麼樣的方式,都是憤怒之下的選擇,處理事情時,難免會出現當眾批評,動手打人等極不理智的行為,把批評教育演變成了情緒發洩的出口,容易給孩子造成傷害。

    其次,批評教育,就事論事。

    孩子犯錯時,父母要有所表示,批評教育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但一定要注意就事論事,不要將好好的一場批評教育再演變成翻舊賬,由這件事引申到另一件事上,到最後,孩子會發現自己一無是處,你也越說越生氣,這就失去了批評教育的意義了。

    再次,準確表達,有效溝通。

    很多小孩子,沒有準確的理解力和領悟力,所以大人的很多表達,對大孩子來說沒有問題,但可能對小孩子來說,可能出現聽不懂的情況,所以,在批評教育的時候,要考慮孩子的年齡和理解力,儘量把話說得明白準確,提升親子溝通的有效性。

    最後,告知後果,而非判斷對錯。

    我們在批評孩子時,一般會告訴孩子“……是不對的”或“不許……”這樣會直接給事情下了一個結論,讓孩子失去了判斷事情對錯的能力,這個時候孩子可能會屈服於父母的權威而聽從,當孩子進入青春期開始挑戰父母權威時,會出現更加叛逆的反應。

  • 4 # 十門外語學者劉巖老師

    當面對孩子犯了錯,家長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瞭解事情的原委。這還不夠,家長還要傾聽孩子的解釋,另外,還要聽聽孩子犯了錯之後的態度——是否已經認識到了錯,以及會不會再犯。

    然後,要引導孩子換位思考——願不願意看到別人犯這樣的錯,總之要耐心疏導孩子的是非觀甚至價值觀。

    對孩子還要採取適當的必要的懲戒,要讓孩子認識到犯錯有代價。

    對於孩子有過的過錯行為,要長期觀察,長期引導,不可不了了之。

  • 5 # 浮塵微草

    孩子犯了錯,家長該怎麼辦?看似簡單的問題,實則還是有許多門道的。

    一、區分物件年齡,一分為二對待。比如不懂事的小孩子,他們做事隨性所至,沒有什麼是非標準,只有個人意願。加之年齡還小,經驗幾乎為零,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錯誤在所難免。你吼他、訓他、打他,都不管用,只能慢慢地往正確地方向上引導他。而對於懂事的孩子,則可以採取讓之反思,和他溝通等辦法。就是不能一刀切。

    二、區分犯錯情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孩子犯錯,如果不是故意,而是出於無意,或無奈,事後必定會處於一種深深的自責的狀態,這時父母就沒必要長篇大論地給孩子講大道理,而過分地批評指責只能增加孩子愧疚的心理負擔,這時應以安慰、告誡為主。如果明知是錯誤行為,卻故意去做,且事後還說謊狡辯,不認識自己的錯誤,那就批評教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

    三、及時制止,冷卻處理。這主要是針對一些帶情緒的錯誤行為。比如孩子和別人打架了,父母應該及時制止,將孩子帶回家裡。因為孩子這時情緒化嚴重,正在氣頭上,根本聽不見說理教育。所以最好先放一放,等孩子的心態平穩之後,再做開導、批評、教育,才有利於孩子接受。

    四、要適當地獎懲。特別是對於孩子的那些明知故犯、且屢教不改的的壞行為,單憑口頭說服教育是不行的。為了促使其改正,長記性,可以罰他面壁思過、多做家務等等;只要孩子在一定的時間內不重犯,就應給予表揚、獎勵。父母要牢記,獎勵要比懲罰有效地多得多。

    五、適當使用自然懲處法。錯事既然是孩子犯的,後果也必定是他們需要承擔的。透過承擔自己做錯事的後果,讓孩子吸取教訓,總結經驗,以後自然就不會重複相同的錯誤。

    六、不要打罵,不可縱容。打罵或許對孩子糾錯有一定的威攝作用,但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身心傷害;縱容則會助長孩子做壞事的氣焰和膽量,惡小而為之,最終會犯下大錯。

  • 6 # 教育新時論

    孩子犯錯誤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沒有誰不犯錯誤,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關鍵得看犯的是什麼錯誤,該如何解決。

    很多家長,孩子一犯錯,不分青紅皂白,一頓暴打,殊不知,棍棒教育,會給孩子心理上留下深深的創傷,是很難治癒的。

    所以,當孩子犯錯時,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打罵,而是穩定孩子情緒,安撫他。問問他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要換位思考,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一下。

    在孩子情緒上得到安慰後,我們再和他說起此事,但是不能以家長的威嚴去壓制孩子,更不能用諸如“你這個笨蛋”,“怎麼這麼蠢”這樣傷害孩子的話去說孩子。正確的做法是和孩子交心,也就是進行情感聯結。當孩子說出問題後,聽聽他的想法和思路,然後不要直接指出錯誤,而是以朋友的身份,以故事的形式委婉地告訴孩子,這麼做是不是效果會更好點。之前自己也是你這麼做的,結果吃了虧,導致了什麼結果。

    所以,正如開始所說的,犯了錯不可怕,只要做好溝通,一起幫孩子想辦法解決,其實事情都可以解決。

  • 7 # 現代青少兒英語

    在成長路上,沒有不犯錯的孩子。孩子犯錯時,家長該怎麼辦?

    不同的家長回答不盡相同。但毋庸置疑的是,在孩子犯錯的問題上,家長的態度對孩子行為習慣的糾正乃至心理影響,至關重要。

    孩子做錯了事,一般都具有恐懼和後悔的心理。這種恐懼感主要是擔心由於犯錯誤所引起的對自己的不利後果。這時候,孩子的注意力往往會集中到家長如何來處理他的錯誤上。因此,此時是家長教育孩子的極好機會。家長務必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對孩子進行一次認真而有效的糾錯教育。

    這時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不能因為害怕對孩子造成心理壓力而不敢進行嚴肅的批評,不能嘻嘻哈哈的讓孩子覺得無所謂的樣子,絕不能為了消除孩子對犯錯誤的恐懼感而不及時指出其所犯錯誤的影響。

    家長一定要嚴肅指出孩子的錯誤,讓他知道犯了錯誤就會有一定的後果,因為孩子也很在意自己犯錯誤所造成的影響。

    同時,要讓孩子懂得,家長雖然很疼愛自己,但不希望自己犯錯誤,一旦犯了錯誤家長就會替自己很擔心,犯錯誤不改正不是好孩子。

    當然,家長一方面要及時嚴厲的指出孩子的錯誤,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這種嚴厲的分寸,千萬不可以用“暴怒”、“暴打”等方式對待孩子,這種“分寸”的把握,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防止加重孩子的恐懼感。

    家長應該是口氣嚴厲,嚴肅認真地指出其錯誤的性質、危害,使孩子從父母的要求中,感覺到父母的信任和對錯誤的重視。

    當然,對犯錯誤次數和程度不同的孩子,態度也要有所區別,原則上是對首犯要說理,

    二、要耐心細緻地對孩子進行引導。

    家長透過擺事實,講道理,找危害,幫助孩子提高對錯誤的認識,分清哪些是應該做的,哪些是不應該做的,使他改有方向,改有決心,改有信心。

    家長的這種說教,要力求生動形象,深入淺出,把抽象的道理滲透在有趣的故事裡,切不可長篇大論。

    三、要鼓勵孩子說實話,讓孩子自己提出補救的辦法。

    家長一定要清楚,當孩子做了錯事後,要做到第一件事,不是不分青紅皂白的對孩子大發雷霆,而是應鼓勵孩子說實話,如實彙報事情的經過。孩子講了實話後,家長應及時予以肯定,切不可利用孩子提供的材料去諷刺與挖苦。

    當然也不可以對孩子提供的假情況偏聽偏信。否則,就是變相鼓勵孩子說假話,搞欺騙。只有冷靜地對待孩子的錯誤,孩子才會願意聽取你的意見。

    同時,在採取補救的辦法時,最好讓孩子自己提出。如果孩子提出的方法恰當、合理,家長應該給予及時的肯定;如果孩子提出的方法不恰當,家長可引導孩子補充修訂。

    最後,勇於承擔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責任。

    家長一定要反思自己對孩子的批評有沒有情緒化、氾濫化、簡單化、急躁化的問題,有沒有批評的時機掌握不恰當的問題,有沒有批評不合理的問題,等等。

    如果家長閉口不談自己的過失,年齡稍大已初步具有評判標準的孩子,就會對家長產生一種不信任和厭惡的情緒,那樣,就會削弱家庭的教育作用。

  • 8 # 白雲半間僧半間

    孩子犯錯誤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長不要太過焦慮。首先,看看孩子的錯誤有多嚴重?是否關係到自己和別人的生命安全,如果真的關係到生命安全了,那一定要嚴厲告知,並給予懲罰,並且緊密觀察孩子的後期行為,是不是有改變的趨勢,如果有可以及時表揚鼓勵,如果沒有還要換別的方法再試;其次,如果所犯的錯誤並不關係到生命安全,也沒有給公共秩序環境造成什麼惡劣影響,那我們需要了解一下孩子做這件事的原因,很多時候孩子的行為不好,但初心是很溫暖的,不應該粗暴的被制止,因為對與錯的標準都是成人制定的,在特定的環境中對與錯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最後,面對孩子的錯誤,家長們要先確保自己的心情是平靜的,而且是理智的,就事論事,不回憶過往,不聯想未來,只解決當下的問題就最好了,這樣處理問題首先不會是自己過於懊悔、焦慮從而不會過分嘮叨,再有就是孩子不會因為家長的過分嘮叨而產生叛逆和反抗,更有利於解決問題

  • 9 # 欄杆上的螞蟻

    根據錯誤的性質,犯錯的次數,年齡大小區別對待。我家孩子從兩歲左右就開始捱揍了,每次揍之前先跟他講清楚為什麼要揍他。小時候就是打手掌,其他地方不能打哦。到了六七歲時,打屁股,皮帶抽。依然是打之前講清楚打的理由,以及你對他遇見的事情的解決建議。從孩子上中學就沒打了,好習慣已經養成了,現在孩子各方面都比較優秀,基本上不用操心了。身邊經常一起的朋友是很優秀的孩子,出門找朋友玩,也不用擔心了。心裡承受能力也不錯,偶爾被我冤枉了,他會抗議:把事情搞清楚再說,不清楚就別說。我覺著小時候管嚴點,對孩子的一生都至關重要。

  • 10 # 育兒內部課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由於缺乏自控力,總會做出一些錯誤的事情,比如故意打壞別人家的東西,搶小朋友的玩具,跟鄰居小孩打架,抄襲同學的作業。這個時候呢,家長都知道要批評。一定要讓孩子長個記性。

    但是呢,生活中父母又往往遇到這樣的困惑:我們從來沒慣著孩子,他有什麼錯誤,我們都會及時批評他,告訴他一定要改正。可是孩子總是聽不進去;或者這次說他他點頭說不再犯,沒過多久就又犯了;或者孩子太皮了,家長打也打罵了,就是不管用。這種油鹽不進、屢教不改的狀態真的令家長非常無奈。

    這裡面主要原因還是家長的批評方式有問題,心態沒有把握好。

    第一個技巧:當你想批評時,一定先要弄清楚孩子是不是真正犯了錯。有些父母認為孩子犯了錯,對他們發怒是由於家長自己認識的偏差,或者是孩子本身的無力去做的事情,而非孩子犯了錯。比如孩子由於情緒緊張導致考試失利,家長不問原因便對孩子一味指責,這樣會讓孩子感到不公正,對家長的信任度也會降低,還會使年紀小的孩子是非觀模糊。

    第二個技巧:別隻看表面現象,狂批一通了事,家長必須詢問孩子為什麼會這麼做,耐心的傾聽孩子的聲音。這樣既可搞清楚孩子犯錯的原因,還有利於分析孩子錯誤的性質和程度,為下一步的教育展開方向定位,同時也體現了你對他的尊重和寬容,有利於孩子自尊心的培養。

    那麼怎樣的批評方式才會有效呢?

    第一,批評孩子要注意場合。當小孩子做錯事的時候,不要在公共場合大聲怒斥,因為孩子有著很強烈的自尊心的,這樣做有可能導致他的自尊心受到傷害。批評最好只在有一兩個人的時候進行,表情要嚴肅,語氣可以保持平和,千萬不要大聲罵。這樣孩子只會有害怕的感覺,並不能達到真正的認識到錯誤。

    第二,批評要先調整家長自己的情緒。當孩子犯錯家長第一時間會生氣,這是人之常情。但是越是在這個時候,越是要選擇暫時避免自己的情緒爆發。因為在很多時候你的憤怒,並不一定是孩子故意犯的錯,也有可能是你錯怪了孩子。孩子的心思事非常細膩而脆弱的,當你沒有弄清楚事情之前,如果一味的批評很容易變成以大欺小的發洩。

    第三,批評也要告訴孩子錯在哪裡。在批評之前首先了解事情的原因,問清楚孩子的事情經過,自己要先清楚是不是孩子主動犯的錯,錯在哪裡。其次讓孩子有說話的權利,不要當頭就罵。先了解再批評然後告訴他錯在哪裡,這樣對孩子的批評會對孩子改正錯誤有幫助,也讓孩子能夠心悅誠服的接受自己的批評。

    另外這裡要強調一點:孩子犯錯一定要第一時間指出來,幫孩子改正。不能因為家長今天心情好,就從輕從寬處理;哪天心情不好,又對孩子同樣的錯誤又打又罵。這樣孩子不會認為自己的錯,因為你上次也沒批評他,為什麼這次就發火了。他只會把你的舉動認為是故意刁難自己。批評是為了讓孩子明白自己錯了,而不是發現家長在發洩情緒,所以你一定要解釋給他聽,他錯在哪裡?只有讓孩子明白自己錯在哪裡,他才會真正成長。

    第四,調整好批評態度,尊重並鼓勵孩子。批評孩子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孩子改正錯誤,所以本著幫助的姿態去跟孩子就事論事。而且批評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也要更多肯定孩子。“雖然這一次做錯了,但是你平時的表現還是很好的。”“你在其他方面也是做得不錯的。”“你並不是一個壞孩子,這是在這個事情。你犯了一個錯誤,你改正後還是非常優秀的。”家長千萬不要一巴掌呼在孩子頭上,這樣也打掉了孩子的成長機會。

    第五,就事論事,不翻舊賬。批評孩子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就事論事,不要翻舊賬,更不要動不動就對孩子的品行做負面評價。比如孩子有幾次把屋子弄得很亂,就批評孩子孩子永遠不懂得收拾。這樣做會導致孩子的叛逆心理,下次甚至故意不收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房子是買貴的好,還是便宜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