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融融118

    莫高窟位於敦煌鳴沙山的斷崖上,最早鑿於前秦,隋唐時代雕刻最多,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價值連城,它的價值主要是文化藝術價值。這裡有洞窟,雕塑,繪畫,建築等,有珍藏的書籍,文物,古董等……

    龍門石窟、雲岡石窟是因地取材、以山為體建造的,而莫高窟土質疏鬆,沒法就山取材,於是它的雕塑以木骨泥塑為主。飛天的壁畫,融入了西域文化。佛像與雕塑融合了印度、伊朗等地文化。四百多座洞窟中最有名的是藏經洞,收藏大量寫經、絹畫、絲織品等。

    它1900年被發現時就震驚了世界,可當時正值八國聯軍侵華,清政府腐敗無能,無力保護。結果王道士把文物低價賣給英華人斯坦因、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等人,於是敦煌文物流散在世界各地。現在要研究敦煌文化,我們不得不借助外華人的圖書館。

    這座藝術寶庫吸引了眾多的藝人文人前來。1941年,張大千來此,住了二年七個月,臨摹了幾百幅壁畫,加強了自己的繪畫功力,同時也向全世界傳播了中國藝術。

    臺灣作家三毛生前也來到莫高窟,非常喜歡這裡,曾流連忘返。死後,她夢迴敦煌,她的朋友賈平凹等人在鳴沙山上為她建了一個衣冠冢,來紀念她。

    這麼大的一個寶庫,有近兩千年的歷史,極具魅力,是中華民族智慧的象徵,是中華優秀文化的見證,是華夏子孫引以為傲的藝術瑰寶!

  • 2 # 印客美學

    宗教迷狂到極樂淨土

    西方應該能夠接觸到那座頂級的中國雕塑寶庫,那是一座尚未開放的萬神殿,堪稱整座雅典衛城,等待著人們去學習研究。” ——日本明治時期著名的美術家,美術評論家岡倉天心曾這樣評價莫高窟

    如果說斷臂的維納斯是美的化身中國的佛像亦是

    歪果仁們高高捧上神壇的維納斯

    在中國也只不過是街頭巷尾棲身的菩薩

    中國佛像的構圖與羅馬萬神廟的裝飾雕刻

    和浮雕線條相比毫不遜色

    四大天王、六丁六甲、十八羅漢哪位不是

    剛健有力、豐腴圓潤、清風道骨呢?

    與維納斯相比,二者都是人們最理想的人世肉體 都是睿智與理想美的化身

    想要對佛像藝術有個基礎的瞭解?

    也許給你這3個節點

    你可以有些感性的基礎認識

    1

    何時起迷狂於宗教?

    古印度佛像影響中國有三次浪潮

    分別是古印度造像高峰時期的貴霜時期、笈多時期和波羅時期

    分別對應中國的漢魏西晉、東晉至唐初、唐後期至北宋年間

    佛教在中國生根發芽

    也帶有了自己的文化屬性和特點

    文化傳播需要載體 作為價效比最高的石窟 自然就擔起了中國佛教文化的歷史重任

    最典型代表當屬鳴沙山的莫高窟

    ▲ 莫高窟位於河西走廊甘肅敦煌鳴沙山的斷崖,也稱作千佛洞,自北魏開鑿以來歷經九朝九代膳修、擴充套件、損毀、失盜,依然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的藝術寶庫。位於中國四大石窟之首(其他三窟是: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

    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

    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

    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

    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

    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自魏晉南北朝

    陷入了前所未有動亂的時代人與人的博弈,

    人與自然的博弈自然與自然的博弈戰爭與病痛,

    帶來的只能是迷茫、絕望、毀滅

    人們在朝夕禍福裡思考起了自己的存在

    與二戰後興起的存在主義不無相似之處

    好人人造惡報,

    壞人佔上風身家不相保,

    一生盡辛苦

    於是佛教便走進了人們的心靈

    既然現實世界毫無公平與理性可言

    那就把因果託於輪迴把合理委之於來生與天國

    人們只得把石窟當作人間聖地心靈樹洞

    在此間,

    人所有的情愫,痛苦,慾望都被放下了

    單單隻有來世來生

    敦煌壁畫中的《捨身飼虎圖》,王子為救餓虎捨身喂虎。畫面陰森淒厲 信仰需要物件,膜拜需要形體。 ▲

    壁畫並不是石窟的主角

    那驚恐、陰冷、血肉淋淋的壁畫就是為了

    襯托出佛像雕塑的寧靜、高超、飄逸

    正如世人帶著抑鬱悲痛跪倒時才能在佛像的秀骨裡找到歸宿

    儘管目光下視,身體前傾佛像對人世似乎並不動心關懷

    莫高窟第249窟(北魏)主尊

    “秀骨清相,似覺生動,令人凜若對神明”的佛陀與“身禍家破,闔門比屋,白骨蔽野百無一存”的人世構成了魏晉兩朝的悲慘世界

    2

    隋唐:畫風慈祥,變為智慧化身

    隋唐以後,石窟藝術進入了新的時期 此時的雕塑已不是那種超凡絕塵

    充滿不可言說的智慧化身了

    石窟的畫風似乎有很大的轉變那些雕塑變得更加慈祥和藹

    佛陀世容▼

    ▲ 以上倆尊雕塑均出自不同時期的敦煌莫高窟以上而觀,豐滿圓潤的女使(雖然有點雙下巴)

    替代了瘦削超脫計程車夫

    衣襟飄動的舞蹈美替代了動作強烈的運動美

    絢爛華麗代替了粗獷狂放馬也由瘦勁而豐肥,飛天也由男而女。

    ▲ 莫高窟 窟頂上的壁畫《飛天》

    至於壁畫題材與主題其畫風也有了180º的轉變

    與中國傳統思想“以德報德,以直報怨”本不相投的

    那些印度傳來的飼虎、貿鴿、施捨兒女的故事

    那些悲慘世界的圖景終於消失

    取代的而是各種幻想出來的“極樂世界”

    是金樓玉宇,仙山瓊閣,滿堂絲竹,盡日笙簫

    這確實是華人的理想世界

    北魏時期的《九色鹿》▼

    中唐時期的《反彈琵琶》

    另外 ,最能體現出雕塑內涵變遷的當屬三大石窟的衣品和妝容了

    ▲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

    tips:從北到南(麥積山→雲岡→龍門)

    衣品 袒胸露乳→衣不遮體→衣著保守

    妝容 方面大耳→短頸粗體→目細面淨

    3

    晚唐以後: 宗教藝術將徹底讓位世俗現實藝術

    晚唐以後,隨著禪宗衰落,理學興盛

    人們的生活也愈加安定宗教迷狂在中國逐漸衰落下去此時宗教藝術便已失去一切了

    儘管洞窟再大菩薩再多卻毫無生氣菩薩是小了,

    供養人的形象卻越來越大石窟壁畫開始真正走向現實

    ▲ 壁畫《張議潮統軍出行圖》

    ▲ 壁畫 《宋國夫人出行圖》

    《宋國夫人出行圖》《張議潮統軍出行圖》本是生活的真實,

    卻塗繪在供養佛的廟堂石窟裡

    並且佔有那麼顯赫的位置和麵積實際上這就標誌著

    在中國,宗教藝術將徹底讓位於世俗的現實藝術至此,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最後,一波乾貨分享,注意查收:

    NHK紀錄片——《敦煌莫高窟 美的全貌》(上下集)

    理清宗教藝術,就能明白莫高窟的藝術成就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年美國將南聯盟總統米洛舍維奇抓住並關進監獄的藉口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