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明空奕奕
-
2 # 李姓先生
這個邏輯明顯有點亂,默克爾力挺北約當然應該是為了德國能夠長期留在北約,或者說她是為了北約能夠長期穩定存在,而不是為德國將來退出北約做什麼鋪墊。在歐洲各大國當中,相比於對北約三心二意的法國,德國對北約的態度還是比較積極的,它認為北約的存在對於歐洲的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默克爾)
想要退出北約的不是德國而是法國,法國曆屆總統似乎都有鄙視北約的傳統,尤其是1958年上臺的戴高樂總統,他堅持要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和軍事政策,所以戴高樂在1966年帶領法國退出了北約。儘管後來的法國總統都說法國一直都忠於其在北約範圍內承擔的防務責任,但實際上法國還是傾向於脫離北約建立自己獨立的防務體系,尤其是它希望歐洲各國可以一起構建歐洲防務軍。現任法國總統馬克龍也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他最近多次提出建立歐洲軍的構想,並且馬克龍對北約提出了很強烈的批評。(馬克龍和默克爾)
就在今年11月初,法國總統馬克龍因為美國和土耳其在敘利亞的政策而對北約提出了激烈的批評,一方面馬克龍認為北約正在走向“腦死亡”,另一方面馬克龍認為歐洲不應該太依賴美國。對於馬克龍的言論,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現出了很大的擔心,默克爾認為馬克龍總是在把事情搞砸,而自己則必須給他收拾殘局。默克爾認為北約在過去幾十年對於歐洲的安全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在目前的情況下歐洲暫時還不具備脫離北約建立獨立防衛體系的能力,所以北約的存在至關重要,為了維護北約的團結,默克爾還承諾德國將來會逐步將軍費開支提高到佔GDP2%的水平。
默克爾之所以會拼命力挺北約,這也是有原因的,德國不像法國有那麼大的雄心壯志,由於是二戰戰敗國,德國在戰後基本就專心於發展自己的經濟。德國是擁有美國駐軍最多的歐洲國家,美軍的存在為德國節省了一大筆軍費開支,以至於德國的軍費開支佔GDP的比重只有1%多一點。如果北約不復存在,德國必然要花更多的錢來重新構築自己的防禦體系,這可沒有留在北約划算,所以默克爾會說,構建歐洲自己的防禦體系會讓歐洲各國花兩份錢。(北約軍隊)
默克爾是真心誠意地在維護北約,這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存在很大的區別,兩者的區別也是源於德國和法國戰略定位的差異。馬克龍空有雄心壯志,但是如果沒有德國的支援,法國一個國家終究難以獨立構建歐洲的防禦體系。事實上不僅是德國,像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等北約成員對於構建歐洲自己的防禦體系也沒有興趣,它們對於法國的實力根本不放心,北約成員當中大多數還是更加信賴美國並且支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在這樣的情況下法國的想法終究還是曲高和寡,除了法國之外,其它國家都無意否定北約,更別說退出去。
-
3 # 道聽陳說
默克爾突然力挺北約,絕對不是在為德國將來退出北約,在提前做鋪墊,而是標誌著歐洲推進一體化程序,以及軍事上脫離北約組織的努力,正面臨著重大的挫折。
由於最近法國總統馬克龍就北約軍費問題,公開宣稱“北約組織正在‘腦死亡’,並再一次提出不能再依賴美國來保護北約”,已經引發了美國方面的震怒,美國對歐洲的打壓也正因此逐漸趨於表面化。
這一系列的行動,都在預示著歐洲將很有可能是美國下一個打擊目標,而此時的歐洲在經過北約多年的軍事庇護之後,已經基本上失去了獨立國防的能力,一旦美國對歐洲動手,歐洲將毫無反抗之力。
由於歐洲是美國實現全球霸權的基礎,因此對於歐洲各國,美華人採取的從來都是即利用又防範的政策,1993年歐盟成立之後,美國就已經意識到了一個問題,即一旦歐洲完成一體化程序之後,美國將很有可能會失去對歐洲掌控。
從1993年開始,美華人就不斷地利用經濟手段去打壓和削弱歐洲經濟的發展,無論是1992年美國財團狙擊英鎊,將英國打出歐洲匯率市場,還是2003年人為誘發歐洲國家主權債務危機,拖累歐盟的整體經濟增長速度,其目的都是希望歐盟能夠在美國打壓下屈服,並且聽從美國的指揮。
但是在法、德兩國的領導下,歐盟並沒有對美國服軟,並且開始制定相對應的政策,假借歐洲擁有北約組織的庇護,估計降低各國的軍事開支的比例,以這種消極應對美國控制歐洲的做法。
所以在2003年之後,歐洲各國的軍事開支在國家GDP中的佔比開始連年下降,比如德國2018年的國防開支佔GDP比重僅有1.39%,遠遠低於美華人要求的2%的水平,即使美國在北約集團峰會上,不斷就增加國防開支的問題,要求各國履行承諾,但是效果始終都不明顯,結果導致美國開始對歐洲失去信心。
因此,從2008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之後,美國對歐洲的打壓開始越來越赤裸裸,從2011年爆發的敘利亞內戰期間,美國有就意識地將中東難民引向歐洲,在歐洲人為製造中東難民危機。
等到了2018年的時候,又借馬克龍在“紀念一戰結束一百週年”發表的演講,在歐洲掀起了一場波及意、法、德、比利時等諸多國家的“黃背心”運動。此次運動幾乎可以被看做是歐洲版的“顏色革命”,由此可見美華人對歐洲的警惕。
同樣,在2019年11月28日,德國境內的漢諾威市又再一次爆發了抗議“跨大西洋夥伴貿易協定”(TTIP),更是直接將矛頭指向了德國。
在這樣的情況下,德國如果不能及時轉變策略,用行動重新獲得美國的原諒,那麼這場剛剛爆發的抗議示威活動,將很有可能會再一次擴大話,演變成為歐洲第二次“黃背心”運動。
在這樣的情況下,默克爾批評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激進言論,並同時力挺北約,宣佈增加德國的軍費開支,是目前緩和歐美關係的重要手段,要知道以歐洲目前的整體軍事實力,一旦美國解散北約之後,歐洲根本無法獨立實現軍事保障的能力,北約組織仍然是歐洲各國實現軍事保障的首選。
此外,現在的歐洲雖然整體實力較強,但是由於這是一個鬆散的國家聯盟,因此,一旦美國將矛頭指向歐洲,那麼歐洲各國將很有可能在美國的分化瓦解下,紛紛脫離歐盟組織,到時候法、德兩國數十年想要實現統一歐洲的努力,將從此化為流水。
因此,德國此時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立即緩和歐洲與美國之間的緊張關係,只要歐美緊張關係得到了緩和,美國也就失去了對歐洲動手的理由,否則在美華人的打擊下,歐洲崩潰的速度可能比俄羅斯還要快。
-
4 # 彩色雷電zsm
現在退出北約條件還不成熟。默克爾要的不是退出,而是歐洲自主,不要美國主鏨北約,而馬克龍要重建歐洲軍團,觀點不一致。默克爾要現實,考慮要深遠。
-
5 # 顏二哥有言23
德國總理默克爾力挺北約,只能說明“薑還是老的辣!”。她看得更遠,更成熟。
儘管默克爾曾經對美國逼迫德國增加軍費,大發牢騷,對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多有批評。但是,牢騷發完了,批評批夠了。就會冷靜下來面對北約目前面臨的問題,思考北約的存在對德國自身的重要性。而不像法國總統馬克龍一樣,喋喋不休的抱怨個沒完,又沒有能力拿出可行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或做出有擔當的舉止。
面對法國總統馬克龍的“北約腦死亡”,以及“美國的不作為”等一系列言辭。德國總理默克爾終於按耐不住了。她抱怨馬克龍‘’總是一次又一次的把杯子打碎,讓她一次又一次的把杯子粘合,用來繼續喝茶,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那樣。‘’
為什麼德國總理默克爾一反常態,不但同意會增加支付北約組織會費,而且還與馬克龍爭鋒相對,力挺北約呢?
眾所周知,目前歐洲的防務完全依賴北約。德國自身的防務也依賴駐德美軍。有了北約的存在,駐德美軍的存在,德國的軍費開支,也僅僅是支付給北約組織會費用:即GDP總量約40000億美元的1.25%,約500億美元。如果沒有北約,德國就要像正常國家一樣,用於國防預算的開支要超過2%以上。也就是說,由於北約的存在,德國每年可以節省200~300億美元軍費,用於民生。況且,缺乏美國的“保護”,歐洲各國能否共同組建一支像樣的歐洲軍,也是個未知數!畢竟,歐洲的歷史已經表明,歐洲各列強的內鬥從未停止過,誰也不服誰。近代兩次世界大戰也都是發生在歐洲國家之間!
由此,德國這個來自“前東德”,傳教士的女兒,在職最久的女總理默克爾,曾經見證了德國的變遷,有著過人的智慧,她挺身竭力維護北約,絕不會是無的放矢,應該完全是為德國自身的國家利益而考量的。
說她力挺北約,是為了德國退出北約鋪路,純屬無稽之談!
-
6 # 新文化街男孩
我們認為,法國和德國作為歐盟的兩駕馬車,是歐洲穩定的核心,更是強大北約的兩大主力。而與馬克龍相比,默克爾對北約的忠誠度更高。
雖然為了反對美國對歐洲提高鋼鋁和汽車關稅,並赤裸裸發出制裁威脅和挑釁,法德曾經共同提出過建設歐洲軍的設想,但很明顯馬克龍對歐洲軍的設想更感興趣,而默克爾是出於團結的目的,只隨聲附和而已。
此外,以國家經濟實力而言,德國的軍費付出和對北約的貢獻,確實不成比例,甚至不值一提。但我們認為這是德國對美國在北約瞎指揮表示不滿的一種方式,並沒有放棄北約和佔北約便宜的意思。
馬克龍對於北約有不可思議的反骨情緒,曾經發表過“北約已經腦死亡”的怪論。但在最近,馬克龍好像發現北約有廢物二次利用的價值,宣揚北約的目標不應是俄羅斯,而應該是恐怖主義,彷彿要在未來重新改造北約,使之成為歐洲人的北約,不以孤立反對俄羅斯為目的,反倒會聯合俄羅斯一同打擊恐怖主義。
在所有歐洲國家中,德國算是與俄羅斯關係最好的,而在北溪二號正式開通運營後,兩國只會更緊密。我們不會忘記普京給默克爾送的花,更不會忘記德國明裡暗裡都曾經維護過俄羅斯的利益。
好像是上天與美國商量好,要考驗德國對北約的態度,就在不久前,美國突然宣佈未來將減少自己在北約經費的承擔比例,從22%直降到16%。就在大家錯愕之際,默克爾迅速表達,將加大對北約捐款幅度,完全彌補美國撤資留下的經費窟窿。並且將逐步增加德國軍費開支在國家GDP的比例。
於是,我們看到滿血復活的德國來了,它將給北約帶來新的發展動力,必將聯手法國,將北約打造成歐洲人的北約。
-
7 # 石隙甘泉
德國,根本就沒有退出北約的可能性,也不會放棄北約自立門戶。
德國,不是一個主權完整獨立自主的國家。德國,在軍事上依靠美國,在政治上依靠法國,在經濟上依靠歐盟。缺少任何一個,以德國的綜合實力,它根本擔負不起如今的政治地位。其中在軍事上,德國對北約的依賴,要遠大於北約對德國的依賴。
德國二戰之後,其軍事工業已經殘缺不全。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不是某一種武器裝備決定的,而是全套的作戰體系。如今的德國,在軍事上,無論是自身工業還是軍事理論,亦或是軍事未來,其都不具備競爭力。以當今世界最吸引眼球的五代機計劃,德國根本就沒能力獨立完成五代機,即使是與歐洲盟友共同聯合,歐洲的五代機也是徹底敗落,根本就無法與三大國家相提並論。而且,更加先進的航天科技方面,執歐洲牛耳的是法國,也不是德國,資訊科技這一塊,更是弱不禁風,集歐洲之力的伽利略計劃,現如今還是問題重重。作為德國,若要努力躋身大國行列,其必須依靠外力扶持,歐洲獨立防禦計劃還在夢想階段,北約是德國謀求更高地位不可或缺的三大基石之一,因此,德國根本就不會考慮退出北約,更不會拋棄北約另起爐灶。
默克爾對北約的力挺,即是德國的選擇,也是歐洲絕大多數國家必然的選擇。無論北約有多麼的痛,一盤散沙的歐洲,也必須萎縮在北約的軍事庇護之下,以北約為象徵,將歐洲籠絡在一起形成一股合力與美國對峙。沒有北約,歐洲必然各自為政四分五裂,屆時,糾紛不斷一盤散沙的歐洲,其前途更加渺茫和墮落!
-
8 # 超然視野
德國能退出北約嗎?貌似德國是完全可以退出北約的,但只是理論上可以,德國其實並不可能退出北約,除非德國被北約出名或者北約不復存在,德國才可以退出北約。
為什麼這麼說呢?德國頭頂著二戰戰敗國的身份,在一些國際事務上根本不具備一個正常國家的身份,即使德國已經是北約組織中第二大經濟體,即使德國是歐盟的經濟核心,但德國的身份還是二戰後被限制發展一些技術的戰敗國,如今還有大量的美軍駐紮在德國境內,以美其名曰保護德國和歐洲名義,實施著看德國的任務。
所以對於北約,德國當然有一些不滿!但德國卻沒有資格指出北約的一些弊端,也沒有資格主動退出北約,更沒有資格像馬克龍那樣直言不諱的說出北約“腦死亡”,既然如此,德國還能對北約有什麼樣的言論自由呢?唯獨剩下繼續耐著性子“支援”而已。
若要讓一個組織儘快滅亡,莫過於讓其忽視自身的問題而瘋狂,德國如今做出支援北約的姿態,的確有長期退出北約的目的,但現階段還是要做出“支援”北約的姿態,既然北約要成員國增加軍費,德國何不趁機提高軍費,締造一些自己的軍事實力。北約註定會越來越難以形成合力,這是不爭的事實!各國提高軍費後,也不見得就會將軍事力量用於北約的對外行動上。
德國提高軍事實力,有利於德國未來的國防獨立,即使德法主導的歐盟架構下的歐洲軍隊,也能增加一些發言權,可謂是借坡下驢的機會!
-
9 # 有點慢10
德國的政治地位跟日本其實差不多。被駐軍國(半殖民地)是不敢跟宗主國說“不”的,否則下場就是“青瓦臺”魔咒。
-
10 # 小柳聊聊兵
筆者先來更正一下,默克爾力挺北約,不是為了德國將來退出北約做出鋪墊,相反,默克爾力挺北約,應該是為了德國更好的留在北約,或是想北約能夠長期穩定的存在,在歐盟內 德法兩個大國當中,德國對北約的態度,明顯比法國要積極,因為德國的國國防,更需要北約的支援,由此可以看出,默克爾突然力挺北約,並不是為了德國將來退出北約鋪墊;
其實在法德兩個大國當中,法國是想退出北約的,因為法國的國防相對獨立,對北約的依賴程度較低,而且,法國有退出過北約的先例,尤其是當年的戴高樂總統上臺後,他堅持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和軍事政策,所以戴高樂總統,在1966年 帶領法國退出了北約;
儘管法國後來又重新加入了北約,但實際上法國還是更傾向於 建立自己的國防體系,這一點 我們可以從法國的軍事武器裝備 基本上都是堅持獨立自主的研發就能看出,法國並不想自己的國防力量,過度依賴北約,而最近的法國總統馬克龍,提出了北約腦死亡的言論,實際上也是在為他想建立歐洲軍的構想 打下基礎;
對於馬克龍的言論,默克爾對此做出了嚴厲的批評,因為,默克爾擔心 馬克龍的言論,會影響到北約的團結,默克爾認為,北約在過去的幾十年當中,對於歐洲的安全,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默克爾還表示,當下的歐洲 暫時還不具備脫離北約,建立獨立的防禦體系的能力,所以默克爾認為,北約的存在至關重要,同時,默克爾公開承諾,德國將在未來數年當中,逐步的將國防軍費開支,提高到GDP 2%以上的水平;
由此可以判斷,德國並不想北約遭到削弱;也就是說,默克爾是真心的 想維護北約的存在,她不想因馬克龍的言論,而影響到北約的團結,也就是說,默克爾積極的支援北約,其實完全是為了,德國自身國家利益的考量,也是對現實的一種選擇;而不是為德國將來退出北約鋪路。
回覆列表
這種神邏輯是從何而來?德國總理默克爾突然力挺北約,是認清現實百般無奈之下的選擇。正如她所說的,歐洲的自我防衛能力還是不盡人意,必須依靠北約來實現自己的安全保障。儘管美國和歐洲關係不和已經是公開的事情,但是默克爾力挺北約,還是為了自己的長遠利益考慮,更談不上所謂的為退出北約做鋪墊。
北大西洋公約是歷史遺留產物,但是在當今的國際格局下卻有了新的意義和價值。不少國家建立親西方政權之後,會對加入北約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地緣政治複雜地區的國家。之所以有這種結果,還是有一種心態,背靠大樹好乘涼。在安全上依賴北約,能夠得到實實在在的安全保障,德華人也是看中了這一點。鑑於此,德國是不會選擇退出北約的。
歐洲國家的防衛能力是有目共睹,儘管老牌歐洲國家有心擺脫對美國的依賴,另起爐灶建立歐洲自己的軍事防衛力量;但是不僅運作起來困難重重,而且還招來美國的羞辱和指責。完全可以理解歐洲國家是有心無力,在自我防衛方面,還是得透過交保護費的模式,借北約這個平臺來實現自身的安全能夠得到保障。
默克爾是看透了,也認命了,至少現在是別無他選。美國和歐洲大國之間的隔閡和猜疑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德華人心裡並不見得完全信任美國,可是相比於俄羅斯,默克爾還是選擇和美國站到一起。如果說默克爾是為了退出北約,倒不如說是在萬般無奈下保全北約。只有北約繼續存在,德國的安全才有所保障。
美華人的信譽度已經在國際社會大打折扣,包括在其一眾盟友心中也是如此。可是,歐洲國家在安全上對美國的依賴短時間內不會改變。美華人對歐洲貿易制裁,經濟勒索,政治恐嚇,德華人都認了。這完全就是一種好死不如賴活的心態,也是很現實的一種選擇。因為在德華人意識中,離開美國,離開北約,根本談不上所謂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