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859706607235

    葉為掌狀複葉,4枚輪生於莖頂;葉柄長4-5釐米,有縱紋,無毛;托葉小,披針形,長5-6毫米;小葉片3-4,薄膜質,透明,倒卵狀橢圓形至倒卵狀長圓形,中央的長9-10釐米,寬3.5-4釐米,側生的較小,先端長漸尖,基部漸狹,下延,邊緣有重鋸齒,齒有刺尖,上面脈上密生剛毛,剛毛長1.5-2毫米,下面無毛,側脈8-10對,兩面明顯,網脈明顯;小葉柄長2-10毫米,與葉柄頂端連線處簇生剛毛。

    拓展資料:

    三七葉,中藥名。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 H. Chne exC. Chow的葉。分佈於江西、湖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之功效。

    1、主根呈類圓錐形或圓柱形,長1~6cm,直徑1~4cm。表面灰褐色或灰黃色,有斷續的縱皺紋和支根痕。頂端有莖痕,周圍有瘤狀突起。體重,質堅實,斷面灰綠色、黃綠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狀排列。氣微,味苦回甜。

    2、筋條呈圓柱形或圓錐形,長2~6cm,上端直徑約0.8cm,下端直徑約0.3cm。

    3、剪口呈不規則的皺縮塊狀或條狀,表面有數個明顯的莖痕及環紋,斷面中心灰綠色或白色,邊緣深綠色或灰色。

    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傷、跌撲杖瘡、血出不止者,嚼爛塗,或為末摻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經水不止,產後惡血不下,血運血痛,赤目癰腫,虎咬蛇傷諸病。

    2、《本草求真》:專入肝胃。兼入心大腸。又名山漆。時珍曰。或雲能合金瘡。如漆粘物也。

    3、《本草從新》:散血定痛。治吐血衄血。血痢血崩。目赤癰腫。

    4、 《本草綱目拾遺》(1765年):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之最珍貴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全職寶媽帶孩子有哪些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