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fyaiziranmei

    簡單一句話:古代的高句麗是中國的地方少數民族政權,現在的高麗是南韓北韓的前身。

    如果仔細說起來,有三大區別。

    第一,不是一個國家。

    有讀者可能會笑,這個也算區別嗎?對,不要小看這一字之差,兩個名字不一樣,就是很重要的區別。

    北韓半島這塊土地上,歷史上有多個政權先後存在,最早的是箕子北韓,這是由不願意投降西周的,商朝貴族箕子所建立。

    箕子北韓存在幾百年後,被來自燕國的貴族衛滿所滅。衛滿建立的國家被稱為衛氏北韓,這個時間是在中國的西漢初期。

    不過,衛氏北韓在漢武帝時期被漢軍征服,並在此地設立了郡縣,直接將其納入中央管轄,分別為: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後世史家稱為“漢四郡”。

    西漢末年,即公元前37年,扶余人朱蒙建立了一個小國,國號為“高句麗”,此後一直到唐高宗時滅國,存在了600多年。

    至於現在的高麗,來自於北宋初年一個叫王建的人所建立的國家,他在公元918年確立了國號“高麗”,並統一了北韓半島。

    此後存在了大約500年,一直到明朝初年被大將李成桂篡位。李成桂將國號定名為“北韓”。

    不過由於高麗是第一個統一北韓半島,並穩定存在數百年的王朝,在外界較為知名,所以北韓半島都以高麗民族自稱。

    看看,儘管一字之差,“高句麗”和“高麗”卻是相距萬里。

    第二,不是一個民族。

    歷史上的高句麗經常襲擾內地,不尊王禮,從三國到隋唐,與中原王朝的戰爭連綿不斷。尤其是隋煬帝三次征伐高句麗,都以失敗告終,以數百萬人死亡的代價,直接摧毀了隋朝的統治基礎。

    此後,到了唐朝,仍然繼續對高句麗的戰爭,經過李世民李治父子兩代人的戰爭,終於徹底滅亡高句麗。

    公元668年,唐朝中央政府在高句麗原先領土上,分別設定了9個都督府, 42個 州,以及100個縣,總隸於安東都護府,以薛仁貴為安東都護,統兵2萬,駐屯平壤。

    不久之後,因為經常有叛亂髮生,唐朝為了一勞永逸,就把幾十萬戶高句麗居民全部強行內遷到江淮以南、河南及隴右。

    還有一小部分高句麗人,要麼投奔突厥,要麼投奔渤海國,要麼向南投奔新羅。

    總之,作為一個民族,高句麗人徹底蕩然無存了。

    所以,“高句麗”和“高麗”,不是一個民族。

    第三,不是一個國土。

    高句麗最初建國的位置在今天的遼寧省桓仁縣,不久之後,遷至丸都(今吉林省集安市),五胡亂期間,又遷都到今天的平壤。

    但是他的統治區域既包括中國東北,也包括北韓半島北部,所以,高句麗是中國的一個邊疆政權。

    但建立於918年的高麗則不一樣,他的首都在北韓半島中部的開城,統治區域也是以今天北韓半島中南部為主(後來逐漸向北擴張,清朝的時候才到今天鴨綠江)。

    可見,“高句麗”和“高麗”的領土疆域根本不是一碼事。

  • 2 # 周琦地熱清洗

    不同的民族和國家,一個在北韓,一個在中國東北,高麗句就是在東北,後來被薛禮咩了,現在遼陽還有一個世界儲存最完整的高麗句建的古城,燕州城。

  • 3 # 趣解囧說

    一、古代的高句麗和高麗並不是一個民族,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

    1、存在時間不同:

    高句麗存在於公元前37年~公元669年,在7世紀時被唐朝所滅;高麗存在於公元918年~1392年,後被權臣李成桂所篡。兩者時間差距數百年之久。

    2、民族政權不同:

    高句麗是中國古代的扶余族在東北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起源於吉林,後來才進入北韓半島發展,文化歸屬感更接近於中原;高麗是古代南韓人王建所建立的政權,脫離於新羅國,起源於北韓半島南部。兩者文化起源不同。

    3、民族成份不同:

    高句麗的民族成分有濊貊人、扶余人、契丹、鮮卑、漢人、新羅人(古代南韓人)等多個民族;高麗人的主體則是新羅人,民族歸屬感更傾向於三韓部(高麗、新羅、百濟),兩者民族成份不同。

    4、疆域版圖不同:

    高句麗的疆域版圖包括了今天的遼寧、吉林部分地區、北韓全境、南韓部分地區;高麗的版圖包括今天的北韓半島中南部(南韓全境、北韓部分地區),比高句麗小得多,兩者疆域版圖不同。

    二、高句麗和高麗

    1、高句麗:是公元前一世紀至公元七世紀在中國東北地區和北韓半島存在的一個政權。其人民主要是濊貊和扶余人,後又吸收一部分靺鞨人,古北韓遺民等。由於高句麗的特殊地理位置,而且國土橫跨今日的中國及南韓、北韓,中國、南韓及北韓都聲稱高句麗是自己本國的原始民族。

    2、高麗:高麗(918年-1392年),又稱高麗王朝、王氏高麗,是北韓半島古代國家之一。公元918年,泰封君主弓裔部下起事,擁立王建為王,935年合併新羅,936年滅後百濟,實現了“三韓一統”。高麗都城為開京(今北韓開城)。

    國土大體上相當於今天北韓半島中南部,11世紀中葉後以千里長城與遼、金為界。西北在12世紀的高麗睿宗時期達到鴨綠江沿岸,東北在高麗末年的恭愍王時期擴張到甲州(今北韓甲山郡)、吉州(今北韓吉州郡)一線。

    三、綜合所述,高句麗是曾經統治過北韓半島北部的中國古代地方政權,而高麗則是北韓歷史上的第二個統一王朝。兩者雖然不能說完全沒有關係,但根本不是同一個國家和民族,完全沒有繼承關係。所以,南韓與北韓就緊緊抓住這一字之差,想顛倒黑白想將其混為一談,其居心何在,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親們,你覺得呢?

  • 4 # 品點歷史

    並不是,高句麗其實說起來,是由古代中國分離出去的一個民族,其國家也是中原王朝下的一個屬國,隋唐滅高句麗,應該說是平叛。下面就講講高句麗的起源、發家以及到覆滅的歷史。

    北韓半島地區最開始的存在的國家,是萁子北韓,萁子商代最後一個帝王帝辛,也就是我們熟悉的紂王的叔父。商朝滅亡以後,萁子為了表現他的骨氣,不食周朝之粟,就帶了商朝遺民5000人遷移到北韓半島,建立了萁子王朝,萁子王朝現在被認為定都在大同江流域,也就是今天的平壤一帶。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征服的腳步並沒有停下來。出了在南方對百越用兵外,還不斷東巡,並且在山海關以北建立了規模龐大的行宮,這些證據表明秦始皇在考慮征服北韓半島地區的萁子王朝了。不過,計劃還沒有實施,秦朝就覆滅了。

    漢高祖劉邦在楚漢戰爭中,以及西漢建立前期,分封了一批“異姓諸侯王”,隨著西漢政權的穩固,這些諸侯國也相繼被剷除。公元前195年,遼東地區的燕王盧綰造反,兵敗後逃到匈奴。而他手下一個叫衛滿的漢族人亡命到箕子北韓。秦漢之際,由於中原戰亂,燕、齊、趙地民眾逃到北韓的達幾萬人,衛滿遂得藉以積蓄政治實力,於公元前194年發動軍事政變,推翻箕氏北韓王箕準,自立為北韓王,這就是“衛氏北韓”。衛滿是漢族人,衛氏北韓建立後,即表示臣服漢朝,所以衛氏北韓顯然是屬於漢初中國的一個地方諸侯王國,其所轄疆域當然屬於中國。

    可笑的是,北韓、南韓人為了否認這個歷史事實,竟毫無根據地說衛滿是“古北韓”人,硬是要去掉即隱諱其漢姓,把衛氏北韓篡改為由古北韓人自己建立的所謂的“古北韓”、“滿王朝”,將其納入本國曆史,從而把它的疆域納入自己的古代版圖。這顯然不符合真實的歷史實際,是篡改歷史。其實,歷史上根本南韓人所謂的什麼“古北韓”。如果說有,那其實就是“衛氏北韓”,究根結底還是中國分散出去的。

    說到這好像還是和高句麗沒什麼關係,別急,接著往下看。

    據《史記》和《漢書》“北韓傳”記載,衛氏北韓建立後,衛滿雖然表面上臣服於西漢王朝,背地裡卻積極擴張轄境,直接威脅了漢遼東郡的安全。當時,在衛氏北韓東面的東穢和南面的真番等部族君長嚮慕西漢,願意交往結好,甚至願意歸順。西漢政府與這些部族交往結好,目的顯然是為了從東面和南面牽制衛氏北韓,因而引起衛氏北韓的反感。

    當時衛滿已死,其孫衛右渠繼立,漢朝令他不要阻止漢朝和東穢、真番等部族的往來,衛右渠不但不聽,反而侵略這些部族,繼續擴張。漢武帝在公元前128年在已歸服漢朝的東穢地方設定滄海郡,以鞏固邊陲。由於衛右渠從中阻撓,兩年後被迫撤廢。漢武帝派使臣前往招諭衛右渠,衛右渠不僅不奉召,還殺了漢朝使臣。這下徹底惹怒了漢武帝。

    公元前109年,漢武帝不得不採取軍事手段來消除衛氏北韓這個不服從中央政府的割據政權,派水陸大軍一舉攻而滅之,將其轄區收歸中央政府直接管轄。漢武帝消滅衛氏北韓,可以說是最後完成了中國的政治統一。

    西漢滅了衛氏北韓後,把在國內普遍實行的郡縣制推行於衛氏北韓故地,於公元前108年在那裡實行地方行政區劃改革,把封國制改為郡縣制,設定了樂浪(即箕氏北韓故地樂浪北韓,在今北韓平安南道)、玄菟(在今北韓咸鏡道)、真番(即原為古燕國略屬的真番北韓,在今北韓黃海道、京畿道各一部)、臨屯(原東穢,在今北韓江原道)四郡,史稱“漢四郡”,其下各轄若干縣,隸屬於幽州管轄。

    但“漢四郡”整體存在的時間不長,公元前82年,西漢撤廢真番、臨屯兩郡,並將玄菟郡後撤北移到遼東,更將此三郡之屬縣合併於樂浪郡。以此遼東地方所置遼西、遼東兩郡之外,又增加了一個新的玄菟郡,在其下新設高句麗、上殷臺、西蓋馬三縣,並將原屬遼東郡之高顯、候城、遼陽三縣轉隸於玄菟郡。

    玄菟郡下設的這個高句麗縣,就是後來高句麗族生活、高句麗王國興起的地方,也就是

    說,高句麗族最初就是在原本屬於中國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管轄下的古代中國的少數民

    族。這是高句麗族及其王國最初歸屬漢朝的最直接、最有力的歷史證據。所以,高句麗並不是如國外學術界、尤其是南韓人所說的、源出於北韓半島及其國家的民族,而是古代中國境內東夷族系中的一支,更有學者考證認為是源出於先秦時代的藁夷人。

    據《漢書·王莽傳》載,王莽時強行向高句麗族徵兵去征討胡人。高句麗人紛紛逃亡出塞,並殺死前往追擊的遼西大尹田譚,王莽派兵鎮壓,並捕殺其首領騶,將“高句麗”更名為“下句麗”。但是在高句麗縣內,高句麗族人又自己建了一個王國,並且享有高度自治。

    兩漢相交之際,朝廷動盪,高句麗王國既不滿足於隸屬縣級政權,又力圖擴大其疆域。於是其第二代王琉璃明王就乘新莽政權政局動盪之機,於公元14年“進兵襲取漢高句麗縣)”,於是高句麗縣再也不能對高句麗族及其王國行使行政管轄權了。及至東漢時期,面對佔據高句麗縣而開始擴張的高句麗王國,主管高句麗王國的地方政府玄菟郡和遼東郡就不得不使用武力加以遏制。

    公元32年(東漢光武帝建武八年),高句麗曾一度攻取樂浪郡。但隨後又向朝廷服軟,光武帝也順而下,恢復了他們王國的封號。公元37年(東漢光武帝建武十三年),高句麗大武神王再次襲擊並佔據了樂浪郡。公元44年(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年)九月,光武帝遣兵渡海,擊退佔據樂浪郡的

    高句麗勢力,恢復了樂浪郡的郡縣建置,其管轄地區為薩水(通說為今北韓清川江)以南,一時

    遏制了高句麗的南下。此後,高句麗就不斷進攻玄菟和遼東。東漢政府則出動兩郡乃至幽州

    的兵力予以打擊遏制。

    三國時期,曹魏統一了北方,又派司馬懿於238年(景初二年)討滅了公孫氏,合併了原來由公孫氏直接管轄的遼東、玄菟、樂浪、帶方四郡之地,接著,曹魏以中原和東北地方統治權力繼承

    者的姿態,要求高句麗承認其宗主權。這個時期在位的高句麗東川王也尊從曹魏是唯一的宗主國。

    但是,這個時期高句麗還是小動作不斷,於是魏國派幽州刺史毋丘儉率大軍從玄菟郡出發,討伐高句麗,不僅大破高句麗軍隊,還毀了高句麗的都城丸都山,高句麗只得向南發展。

    此後,中國內部一直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高句麗趁機得到了發展,並且經常同東北地區的政權交手,比如前燕、後燕,雙方各有勝負。

    隋朝建立後,中國再次迎來了大一統時代。這時期高句麗也發展成了一個實力強勁的國家,在長年的戰爭中,吸收了漢、扶余、沃沮、穢箱、百濟、殊揭等各部族或民族的眾多人口。據《舊唐書·地理志》所載“高麗本五部,一百七十六城,戶六十九萬七千”。就是說,隋唐時期,高句麗已經有了69.7萬戶,約300萬人口了,已經是一個實打實的地區大國了。要知道,和唐朝死磕了兩百年的吐蕃,人口也不過300多萬。

    而且,高句麗還主動進攻隋朝,攻打了遼西地區,雖然被隋朝打敗,但隋煬帝也意識到,高句麗已經成了東北地區一個不得不解決的問題了,任由它發展下去,將後患無窮。於是,有了我們熟知的隋煬帝三徵高句麗。最後,沒有解決高句麗,反而把自己拖垮了。

    唐朝在滅掉東突闕後,也馬上把精力放在瞭解決高句麗問題上。唐太宗李世民派了契毖何力、李績、薛仁貴、蘇定方等大批名將登場,對高句麗用兵,甚至親征,可見李世民對高句麗的重視程度。在唐軍的輪番出擊下,高句麗終於支撐不住,公元668年,唐軍幾路大軍會師,一路推至高句麗首都平壤城下,圍攻數月後,唐軍衝進城中,俘虜高句麗國王男建,從此高句麗全部平定。

  • 5 # 歷史課課代表

    現在提到高句麗和高麗,很多人都會因為這兩個名字相近而忽視了它們之間的差異,甚至有的人認為高句麗和高麗是一個地方,實際上高句麗和高麗根本就不是一個民族,它們的共同點只是因為名字接近。

    首先高麗是北韓的前身,如果向前推算,在北韓這塊領土上,其實曾經存在過很多政權,北韓開始是箕子北韓,箕子北韓一直都對西周政權很抵抗,所以不想要歸順於西周,後來這些商周的貴族就建立了箕子北韓,但是隻維持了幾百年歷史就結束了,取代箕子北韓的是燕國的衛滿,衛滿當時所建立的國家就是衛氏北韓,後來這個政權被漢武帝所滅,漢武帝為了統治這片區域,就在這裡建立了郡縣。而高句麗是在公元前37年時建立的,但是這個時期的高句麗只維持了六百餘年就結束了,後期的高麗是由李成桂建立的,當時他將國號定為了北韓。高句麗是在北宋年間建立的,創立政權的是王建,後來被唐高宗所滅,唐高宗也在這裡設定了郡縣,所以高句麗和高麗根本就不是一個國家。

    其次高句麗在建國之後一直企圖挑釁中原,而且對於當時的中原帝王十分不敬,高句麗曾經強盛一時,隋煬帝曾經多次派兵討伐,在作戰期間當時有數百萬人離世,直接撼動了隋朝的統治階級,後來還是由李治給滅掉的,正如以上所提到的,唐朝還曾經在高句麗設定了郡縣,但是後期為了方便管理,就將這裡的居民都移民至江淮和河南等地,也有一些高句麗沒有被移民到這些地方,他們隨後加入到突厥部族中,或者是進入新羅等地,但是這部分高句麗人的人數並不多,因此可以認為高句麗人已經融入到中原的系統中,並不屬於任何一個民族。而高麗人的基因就比較複雜,其中含有中原漢人的基因,也有日本人的基因,所以這樣看來高句麗和高麗並不是一個民族。

    高句麗在建國時一直統治的是中國遼寧一帶區域,在進入到五胡亂華時期,高句麗為了躲避戰亂就去了平壤,但是基本上高句麗就是一個處於邊疆地帶的國家。高麗從建國開始就一直位於北韓半島,所以從領土面積來看,高句麗和高麗也是不盡相同的,高句麗和高麗完全是兩個國家,因此不能一概而論。

  • 6 # 西府趙王爺

    高句麗和高麗從來都不是一碼事兒,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卻是兩個民族,兩個政權。

    民族主體、統治疆域以及存在的時代都是不同的。

    首先,高句麗起源於中國東北,大概在西漢元帝時期,扶余王子朱蒙因為在國內政治鬥爭中失敗,跑到了菟郡高句麗縣建立了國家,這才有了高句麗的國名。

    而後高句麗逐漸擴張發展,一度成為了遼東地區最大的勢力,連北韓半島北部也在其控制之下,這便是為何南韓人會說高句麗是他們家的。

    隋唐時期,高句麗和中原王朝長期處於戰爭對立狀態。

    當時中原已經結束了群雄逐鹿的大分裂時代,其主要的精力也開始轉移到了北部邊疆,而這個高句麗則成了中原王朝統治者心腹大患。其威脅性甚至於要大過當時的草原霸主突厥人。

    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個高句麗和咱們常見的北方民族政權不一樣,比如突厥人,他們是遊牧民族,領土觀念不強,其更多的是掠奪,搶劫,大多數時候就是搶了就走,不會危急統治,動搖國本。

    而高句麗不一樣,這個國家不是遊牧政權也不是漁獵政權,其和中原王朝一樣,是一個農耕政權。

    其有著類似於中原王朝的政治體制、治百官、收賦稅,他們和中原王朝就好比大山中的兩隻老虎,處在一個對立面。

    在中原王朝統治者們看來,這是極不穩定的因素,必須要除掉。

    而且隋唐時期,中原王朝正處在一個強勢期,有著很強的征服欲。

    於是,在隋文帝到唐高宗近70年的時間裡,中原王朝多次進攻高句麗。

    隋煬帝就是因為在征伐高句麗的過程中,耗空了國力。當時隋煬帝徵天下之兵,進攻高句麗,可謂是窮兵黷武,導致民怨四起,最終隋朝敗亡於民亂。

    不過隨後的唐朝並沒有放棄,在經過唐太宗、唐高宗兩代人的征伐之後,高句麗最終為唐朝大將薛仁貴所滅。

    這便是高句麗!

    而在高句麗滅亡兩百多年後,在北韓半島上出現了高麗這個國家。

    高麗建立者是王建,雖然打著“後高句麗”的名號,但其實和高句麗沒有一點關係,其乃是新羅三韓人所建立。

    當年北韓半島強國新羅已經逐漸走向沒落,新羅王庶子弓裔建立後高句麗國,與新羅、百濟(後)相對立。

    後來弓裔部下王建發動兵變,取而代之,改國名為高麗。這便是高麗的由來。

    後來高麗先後滅亡了新羅和百濟,結束了北韓半島的後三國時代,恢復了當年新羅的全盛版圖。

    所以,這個高麗繼承的乃是新羅,或者說原北韓半島的三韓政權,跟高句麗關係不是太大。

    高句麗雖然一度統治過北韓半島,但其勢力範圍也僅限於半島北部。新羅等三韓勢力圈兒,他們並沒有觸及。而在其滅亡後,其國土和人口也大都被渤海國所繼承,跟新羅關係不大。

    當然了,在這個過程中,三韓民族和高句麗肯定有著一定的融合,雙方有著一定的聯絡。但是這並不代表,高麗就是高句麗。兩者差距還是很大,大家不要搞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BA是什麼工作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