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胥天釗

    儒家文化視家和國為一共同體,可稱作“家國情懷”。其內涵為:家國同構、共同體意識和仁義之心。其實現路徑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現在的家國情懷,是傳統儒家理念盡忠行孝、民族情感、愛國主義、鄉情鄉愁等意識的進化和超越。

  • 2 # 國學新知堂

    儒家的目標培養“君子”,君子是什麼?君子是學識、道德和責任的典範。人為什麼要學?學以養德。這叫作修身。養德修身的目標是什麼?學以致用,小到治家大到治國。這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儒學向學的終極目標。

    儒家學問將個人與家國統一起來,將道德與責仼視作個人與家國之間相聯結的紐帶。這也是儒家學子以求仕為最終目的原因。真君子真學者求仕是為實現儒學的家國抱負、最終還是為眾生謀福利。

    所以,儒家學問最核心的還是一個德字,人不學不能立,這個立就指的是德,學是養德的,是為實現經世致用的目標。只有有了德才可能齊家治國平天下。孔子以仁立說,開後世德育先河。儒家學問也是為社會與政治而做。

  • 3 # 肥嘟嘟的小不理

    首先,從歷史的角度而言,家、國連用是古代社會的常態,這不但早於孔子和諸子百家,甚至比商、周都早。不過需要弄清楚,是家、國連用,而非家、國相混。就後者而言,屬於邏輯概念和日常語言的衝突,因為這似乎是在說明家和國兩個概念被混淆了。其實不然,家、國連用並不是違背了同一律,而是具備辯證法的特點。

    辯證法在西方最早產生於赫拉克利特,不過亞里士多德認為芝諾的才是辯證法,可見兩種辯證法是不太一樣的。就形式邏輯而言,邏輯概念和日常語詞是不同的,前者意義單一,後者詞義比較豐富。我們生活的世界,其實是日常世界,而非邏輯世界,否則你將不能說出吃飽了和餓了,因為這違背了三大規律。家和國的相連,便是在兩個概念詞義分明情況下的辯證。

    就早期傳說的社會而言,這時候屬於氏族首領制時代。無所謂家,也無所謂國。一旦第一個國家被確定下來,無論是現在爭論的商還是夏,家族統治必然會代替早先的氏族首領制。如果我們說氏族首領制度時代是奉公共福利為圭臬,那麼,家天下時代很容易導致家族統治的壟斷,因此,從殷商開始,便有公卿和士階層參與到家族的統治中來平衡王權。這個時期,不但對個人行為有了明確的規定,對家庭活動也有了明確的規定,從而擴充套件到社會、國家,後來儒家將之概括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種個人正義以及家庭正義,並非原始矇昧的自然狀態,而是經過了文明的洗禮,人不再需要在樹上和山洞裡生活,也不用忍飢挨餓了。

    所以,從個人到國家,中間是不斷拓展的,概念之間屬於種屬關係。蘇格拉底在談及小寫的人(個人)和大寫的人(國家)時,也始於個人正義,進而是家庭,接著是社會和國家。就社會和國家的構成要素而言,個人、家庭、社會、國家,是一個都不能少的。

    其次,一般認為,孔子的學生——有子——是第一個試圖從哲學上將父子兄弟關係同君臣關係關聯起來的人。但這是有歷史背景的,當時的魯國屬於陪臣執國命,三桓統治之下,魯君才是伴三桓如伴虎,性命上朝不保夕。之後,三桓的家臣,尤其是權勢最大的季氏,又被自己的家臣陽虎和公山不狃威脅迫害,可說當時的魯國政權極為混亂。有子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提出這個命題,顯然是想對魯國的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但這是很困難的,如三桓和魯君本是一家,卻兄弟關係很差,連君臣關係也毫不在意,所以魯君的生死存亡都要仰仗於三桓的喜怒。

    之後,曾子更是天子不能臣、諸侯不得友,他父親在季氏死的時候,曾倚在季氏家的門上唱歌訴說自己的喜悅之情,可以說兩父子都是很輕視上級的。孔子曾和子貢在鬼神問題上談論魯哀公和季氏,說這倆人已經壞到了極點,達到了荼毒百姓的地步,所以只能用鬼神這樣的說辭來恐嚇兩人。可以想見,曾子和有子關係不好,在這個問題上的爭端可能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一個想把家庭關係和政治國家聯絡到一起,一個則全然反對二者的結合。

    再次,真正把孝慈和君臣統一到一起的其實是墨子,君臣父子皆能孝慈,慈指父親和君王,孝指大臣和子——至此,家和國才終於被統一起來。我不認為一定要用現代眼光去苛責墨子,因為當時的歷史環境如此,誰能跳出自己所處的時代?

    最後,是韓非子重新定義了三綱,把父需要諫子、君需要諫臣,朋需要諍友全都捨棄了。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君主的權威,因為他的書是給君王而非大臣和民眾看。到了這時候,傳統中的內法已經成形,君、家、國完全統一到了一處。

  • 4 # 磨嘰個啥

    家和國是辯證統一的,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從春秋戰國到先秦時期,百家爭鳴,孔子有教無類,數百門徒,分別施教。

    其門徒歸納孔子言論,纂寫《論語》,其中就有宣揚家國天下的言論。

    儒家也是一開始就將家國情懷捆綁教育的學說。

    可見儒學自孔子開始,就是一個適應封建統治的有利學說。

    漢朝初期奉行黃老無為而治的道家學說,到了漢武帝時期,黃老學說提倡的無為,已經不適應漢武帝對外擴張發展的雄心了。

    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可謂是一下子戳到了漢武帝的癢處。

    以漢武大帝的雄才偉略,敏銳的發現了董仲舒改良的儒家學說對封建統治的妙處。

    漢朝至唐宋時期,一直有讀書人舉孝廉而為官的制度。

    無形中框定了為官者須是儒家學子才可以,至於法家墨家漸漸隱退不顯於世。

    忠君愛國,舍小家為大家,這種勇於獻身犧牲的精神,正是一代代私塾學院教育打下的文化烙印。

    讀書人辭官歸鄉,最榮光的是被鄉人尊為鄉賢大儒。

    現如今社會上一切向錢看,缺失的寡廉鮮恥,正是儒家一貫倡導的。

  • 5 # 清園居

    謝小秘書邀!任何文化都是人的活動和創造的結果,文化的產生有其自身特定的社會和歷史背景,並且人創造文化的初衷和目的還是用來服務於人,使人的生活變得更好而不是更糟。

    以孔孟思想為核心的儒家思想文化本質上是源自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農耕文化,其一切立論和推演的基礎就是周王朝時期的分封制與血親宗法制。如下圖所示:《左傳》裡有一句對周王朝分封制和血親宗法制非常概括的經典之言:“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士有隸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親,皆有等衰。”

    天子以武力和“忠孝仁義禮智信”為號召,圈一地而成域,就是國。然後就是天子建諸侯,“諸侯立家”,即諸侯立卿大夫,“卿置側室”,即卿立下級之卿或大夫,“大夫有貳宗”,即大夫立下級大夫或“屬大夫”(貼身隨從)。“士有隸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親,皆有等衰。”是指士以其子弟為隸級,庶人不再分等級而以血緣親疏為若干等級之別。從中可以看出明擺著的也是為時人共同認可的人身依附關係鏈,這種人身依附關係鏈以分封制為法律形式,最終最基礎的落腳點卻是血緣關係的血親宗法制。分封制與血親宗法制就像一把打了雙保險的雙扣鎖,上下相承、層層制約、相互和諧,共生共榮。在這個自我圓滿自我封閉的國與家的雙向迴圈中,根本無法分清國與家、家與國、公與私、私與公之間的明確界定和清晰界限。宏大的天下理念與細膩的家庭個體情感,想不混為一談,難於上青天。周王朝時期的這種家庭模式和社會管理模式是孔子最為醉心向往的理想家國天下,周公“制禮作樂”,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人、萬民各等級之間,秩序分明,和諧共處,惹的N年後的破落貴族子弟孔子也發自內心的讚歎“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儒家思想認為,在分封制與血親宗法制的所有關係鏈中,“孝”是一切關係的核心價值觀。孟子就簡單直接明白的說過:“事孰為大?惟以事親。”因為按照農耕社會的常識,很難想象一個對自己生身父母都談不上“孝”的人,會對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陌生人——天子或國君——竭盡自己的“忠誠”,更遑論信義了。這就很容易理解明代身為帝師權傾朝野的內閣大學士張居正原本必須“丁憂”卻被皇帝“奪情”,造成被儒家思想死忠粉們和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唾罵而無可奈何百口莫辯的困境。所以,家與國,在儒家思想文化裡,在數千年華人的心中是一個密不可分的自足自為的整體。無論承認還是不承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是儒家思想文化的精髓,國家、社會、家庭、個體就這樣成為一個“剪不斷理還亂”,不可分割的整體。這種無比宏大的天下國家理念,這種無比細膩的家庭個體情感最終被華人歸納為四個字——家國天下。

  • 6 # 布衣侯15

    儒家思想就是為封建王朝量身定做的奴才理論。儒家思想只為君主服務,強調王權至上。對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以國為家。家可以拋棄,一心為國。這本來就是反本能的觀點,儒家思想家國混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基本上就是所有資源都是為了一個人服務的頂級馬屁。

    這種東西在中國封建王朝社會存在了幾千年。為什麼呢?當權者喜歡。幾乎每一個當權者都喜歡儒家為他們歌功頌德。不知不覺中,儒家思想也維持了封建王朝幾千年。每一個人都在爭奪這個唯一的位置。至於誰得到?管他是誰呢?

    這不得不說,世間萬物都是相輔相成於某一時間過程的。如果沒有叔孫通給劉邦拍馬,或者劉邦不聽張良之言,分封六國後裔。這個封建王朝的統一還不知道要多久才會完成。人們需要引導,古今皆同。是一盤散沙,各行其是?還是封建統一,一以貫之?這個就要見仁見智了。歷史上,封建王朝建立並且傳承了幾千年。

  • 7 # 歸去來76564325

    儒家思想尤其是禮制思想主要是服務於當時封建社會的國家治理,也就無法脫離封建社會的權力所有形態。人類社會中,任何脫離時代的思想和理論都不可能獲得成功和發展。

    2.孔老夫子之所以把家國一體化,和周代及其以前的封建世襲制和宗法制有關。 根據《史記》記載,夏以前的堯舜時代,部落首領的最高權力轉移是禪讓制,而且家庭也不穩定。夏代以後,皇權的轉移由禪讓變為世襲和宗法制的分封,也就是國家和家庭是一體的。所以古代朝代的命名和姓氏來源極為類似,每個朝代的名稱在姓氏中都能找到。每一個分封的國就是一個家族所有。

    3.孔老夫子的儒家思想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由近及遠、由己及人、由家及國的遞進方式,也就是先做好自己和身邊及家庭的小事,才能做好管理國家的大事,“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也是這種思路。這是一種遞進和類比。

    4.中國的傳統決定了國家的名稱稱呼方式,之所以叫“國家”而不是叫別的什麼名字,說明“國”和“家”是密切聯絡的,“治大國如烹小鮮”道家不也是用比喻的方式解釋問題嗎?“治國”如“齊家”,也是一種類比的方式在表達和闡述問題。所以“家”、“國”連用就成了“國家”的名稱來源。

    所以,以上幾個原因形成了家、國一體化,現在也稱為“家國情懷”。這並不是家、國不分,而是一種由家及國的思維方式。而且每個小家的“家庭”命運和大家的“國家”的命運密切相關,這也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所在。

  • 8 # 手機使用者64148718763

    談這個問題還是要從易經談起。這是中西方哲學思維的分野,是中國先哲在探尋人的來處,沒有走向神造人的唯心主義思維,而趨向人造人,人倫思想的唯物主義樸素世界觀。

    當人類思考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就陷入了哲學思考。西方人從古至今只在兩個誤區徘徊。一個是神造人,一個是猴子變的。科學證明,唯心的神造人是不存在的。而勞動使猴子變成人也毫無道理。按照中國易經不易思想,萬物永珍本質是不變的,因此猴子也不可能變成人,因為猴子的基因,完全不同於人的基因。

    西方哲學據此,以人為本體,強調人的個性化,差異性。承認人在社會中的獨立作用,自我空間,制訂了諸多法律保障人權。社會的細胞,他們同樣認為是人,是由單一的人構成了社會。

    中國的易經不是這樣,她的哲學核心思想是,構成社會的是男女,是兩個不同性別,可以交媾繁衍,是不同的兩個人。一般男人被確定為陽性,女人為陰性。乾卦為陽是男人,在周易中居首位。坤卦為陰是女人,在周易中居次席。而並列的兩個性別的人構成的是,居第三位的屯卦。屯卦就是家的卦象,圍土成屯,社會細胞乃成。

    中國易道之道的國又是什麼呢?此域中為土。什麼是此域中,先天圖河洛示意的九宮格,頭1.6、尾4.9、左3.8、右2.7、中為5。這就構成對角線相加均為15的先天數。

    先天圖是由五行劃分的。東南西北四方分金木水火,中為土。被四方金木水火包圍的是中、是土,中土在此域中,即中國。

    中國儒家文化由此衍生家國天下思想,根源就在於信奉人造人,先祖繁衍後代的人倫思想。所以,才有了華人存孝悌,敬天地祖先的禮儀。有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彺聖繼絕學,為天下開太平的儒道 。

    而家和國在這裡,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同體共生,水乳交融,和而不同,和而共榮,不可分割。

  • 9 # 平凡2850

    我來試試能不能把這個問題說清楚。

    先說答案。

    在儒家思想看來,家和國是同構的,同向的,在道理上是相通的,只是層級不同,

    一方面,家是國的下層結構,國是無數同構的家組成的更大型的同構的上層結構,兩者是統一的;

    一方面,以道修身者,便可以以道齊家者;以道齊家者,便可以以道治國;以道治國者,便可以以道平天下。齊家和治國的道理,是統一的。

    因此,儒家思想中,會常常看到“家國”這樣的說法。

    要想真正弄清楚這個問題,就要弄清楚正統的華夏思想文化的源流,這裡稍作一下解釋吧

    儒家思想起源

    儒家的思想核心是“禮”,從黃帝垂裳治天下,建立以禮儀為核心的天下治理模式開始,到周公制禮,孔子立教。被後世稱為儒家思想的理論,由孔子集大成。

    為什麼會出現儒家思想呢?

    這就要從伏羲說起。

    有巢氏教華夏先民築巢而居,燧人氏教人們使用火儲存食物。

    安全的定居環境和可以較長時間儲存的食物,使得華夏民族的人口逐漸增長,這就出現了第一個問題:

    採集狩獵獲取的食物漸漸不能滿足人口增長的需求了;

    伏羲回答了這個問題。

    伏羲觀天,建立了河圖洛書八卦的象數模型,透過掌握天時,進而掌握了二十四節氣這樣的農時,用於指導農業生產,掌握了農時,華夏民族邁進了農耕文明,雖然這一階段的農業依然是靠天吃飯,但是透過農業生產,華夏民族獲得了充足的食物。

    在這一時期,伏羲這樣的聖王通天徹底,百姓天真樸素,社會自然天人合一,人們依然本能的遵循天理生活。

    這一時期的社會治理思想,就是後世所說的“為無為”的道家思想。

    有了充足的食物,華夏民族的人口得到了又一次爆發。於是,又出現了第二個問題:

    隨著社會組織的社會性和組織性日漸複雜,原本天造地設的本能式的族群生存模式不再適應需求,需要有一套適應更加複雜的社會運轉所需求的管理模式。

    黃帝回答了這個問題。

    黃帝垂衣裳治天下,奠定了以禮儀為基礎的社會治理體系,以禮儀為基礎的社會治理體系,以天倫定人倫,以人倫效法天倫,社會進入了按照人為設立的禮儀法度而生活的時代。

    人倫效法天倫,所以天子效法天,百姓效法地;

    天對地有無限責任,所以天子對百姓有無限責任;

    地要跟隨天運轉,所以百姓也要愛戴他的天子;

    這就是由易道思想而來的人道時代的國家治理觀念,後世稱為儒家思想。

    身、家、國、天下,同構體

    作為國家結構的細胞一一家,

    它正常的執行道理同樣是按照效法天倫的人倫之道。

    夫效法天,妻效法地;

    夫對妻有無限責任,要自強不息,為家庭遮風避雨,妻對夫要無限忠誠,輔佐丈夫,生兒育女,操持家庭。

    所謂男尊女卑,並不是有什麼人格上的高下貴賤,而是在說一一“家”一一這套由男女組成的微型乾坤系統,如何協作而順利執行。

    國和家在天尊地卑的乾坤之道上,是同構的。

    推而廣之,身、家、國、天下,在天尊地卑的乾坤之道上,也都是同構的。

    《論語·顏淵》:“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這句話是說,皇帝,必須要有皇帝樣,要先是一個德才兼備的聖人,才能為君,大臣要有大臣樣,要盡心竭力發揮聰明才智跟隨輔佐君主把天下治理好;父親要有父親樣,兒子才能尊重父親,兒子也要去尊重這樣的父親,齊心協力把家庭搞好。

    莊子認為,宇宙的結構,在最大的尺度上,是一個整體,天地萬物都是一體的同一物。在區域性上,則是一層層同構的宏觀或微觀組成部分。

    細胞,人身,家庭,國家,天下都是生命,只是結構上尺度不同,在原理上他們都是同構的。

    治身,治家,治鄉,治國,治天下,用的都是同一個道。

    能明白治身的道理,就能明白治家的道理,家能治好了,子孫興旺,接著就能明白治鄉的道理。一步步昇華,到治國,最後就是治天下,聖人治天下,如同治身。

    人、家、國、天下,共同體

    天地,因造化萬物而存在,沒有了萬物,也就沒有了天地;

    同樣,天下這個社會,因華育人類而存在,沒有了人類,也就沒有了天下;

    國,為了延續族群而存在,沒有了族群,也就沒有了國;

    家,為了延續家族而存在,沒有了家族的子孫後代,也就沒有了家;

    人,為了生而存在,沒有了生,也就沒有了人;

    人、家、國、天下,是細胞、人、家、國為了追求長久的生存而以血脈關係匯聚的群體。

    所以,他們在生存的命運上,同樣也是共同體。

    這就是脫胎於易道思想的儒家思想,為什麼經常有“家國”之說的原因。

    --------------------------------------------------------------------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

    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我們的文化正統,從修身,而後齊家,而後治國,最後才能平天下,完成這樣的進階的前提,就是先內聖,而後外王。

    對我們華人來說,作為一個大家庭的成員,要齊心協力,以道正國,把國家治理好。

    天下有道,國富民強,百姓安康,進一步,華夏之盛德,還要澤被中國之外的所有地方。

    先正中國,推而廣之,後正天下。

    這便中國曆朝歷代的君王們,士人們最高的追求:

    平天下。

  • 10 # 四匆

    先回顧下儒家經典四書。

    在論語第一章學而中,就提出了,在家族內,孝、悌為本。在外為官,對君主,敬、忠為本。朋友,則是信。這裡,家族、君臣,朋友。這是人在社會中的三種關係。內外,是出仕或不用的區別。尊道統,重人本。

    中庸,緊接論語,天下之達道者五。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也是前面三種關係,國和家是分開的平行關係。

    在禮記大學中,有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個人修養、家族安定、治理諸侯國、安定周天下的次序,很清楚。

    孟子,繼承大學,有了“天下國家”,他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春秋戰國,諸侯國林立,戰亂不休,家族的穩定才是當時社會生產力的輸出的基本保證。所以儒家說齊家治國,國之本在家。

    西漢,本來還是用了郡國並行的制度,引起內亂。景帝是採用黃老無為而治。漢武帝時,大儒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天子說”迎合了專制集權的需要,這時,才有“家天下”一說。對於統治者,沒有諸侯“國”了,只有天下,天下就是國,別無分號,而天下就是自己家。

    隨著廢黜百家,獨尊儒術,家和國的倒裝混淆,“家國”的概念才慢慢深入人心,所謂千秋家國,還是君主一家之言。

    晉末五胡亂華,魏晉南北朝政治變遷、王朝更迭、戰亂不斷,異族佔據中原,作為遺民舊臣計程車大夫們們懷念前朝,不忘故土,才把“家國情懷”由內而外推入了文章和詩歌中。戰爭失敗、骨肉分離、國破家亡的這種混合的情緒才融入到“家國”一詞中。

    在這以後,才有了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的捆綁。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家國,源自儒家,並由儒家文人代言,這是屬於華人的文化,不只是儒家的思想文化。

    從孔子到隋朝,經過了800多年,中國的思想文化,原本源自儒家的“家國”才有了現在的種種含義,之前的朋友們的回答就很不錯了。現代的家國情懷就應該是作為個體的人在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下,對價值共同體持有的一種高度認同。又可以回到孟子的話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00元到3000元之間,螢幕比較小的安卓機各路大神有推薦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