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乘國之君

         中國哲學,自古至今究是一位痴痴的文藝青年。姑不論舊法家之言,幾千年來,不計其數的中國思想家、文學家、詩人,甚至普普通通的文人,總糾結著一件事情,以至於食不甘味。這事是「世俗」與「高雅」的樸素辯證關係。而真正講透「俗」「雅」兩者之恩怨情仇的學者,卻屈指可數。

    何謂“恩怨情仇”?此便是“爭融”。“怨”與“仇”,是俗雅之“爭”,是對立、矛盾、分裂;“恩”與“情”,是俗雅之“融”,是統一、交流、融合。古今論及“俗雅”的風流之辭,絞盡腦汁要闡明的不過是“俗”與“雅”兩者的對立統一規律。

    (一)對立

          雅便是不庸俗。俗便是不高雅。

          俗雅之間的對立分裂,有可論之處。

          首先,是語言表達上「俗」「雅」之分裂。元明之前的出土文書,無論正史、聖旨、盟書等正式文體,還是雜史、野史、志怪等非正式典籍,大部分頑固地追求文辭之「雅」,拒絕粗俗用語,甚至拒絕所有通俗用語。這般,問題便出現了——歷史學家與語言學家根本就不知道古代有什麼粗口,粗俗語言研究遇到重大障礙。直至今日,我們方才從隻言片語中探出一絲痕跡——如《戰國策·趙策》中趙威王口中之“婢也(你媽是丫頭生的)”,與《世說新語》中之“非人哉(不是人啊)”。但是,此類言辭於當時到底算不算粗口,又是另一回事。西方文壇便不一樣,譬若《莎士比亞喜劇集》便有不計其數的「俗」之言辭,翻譯為中文便是——他*的、你*的……中國文學,太喜歡自視清高,喜歡追求辭藻之「雅」;而當時中國境內的市井之地,想必一定有粗口出現。畢竟,連《戰國策》中趙威王都公然侮辱他人,市井小民不可能不“爆粗”。但是,從古至今,相當一部分文人們在自己的文章裡,皆追求「雅」之言辭,鄙視「俗」之字句;而市井的汙穢之徒,皆好講「俗」之字句,不知如何「雅」起來。此便是中國古代文人與市井之人,兩者之間語言的「俗雅」分裂。

          儒家思想中「雅俗」頗顯苛刻與古板——合乎正統、合乎禮節、合乎社會支援的倫理觀便是「雅」,反之則「俗」。

          譬若《詩·大雅·文王》雲:「文王在上,於昭於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有周不顯,帝命不時。文王陟降,在帝左右。」第一,此詩稱頌周文王之德才,完全符合儒家“贊先王”的傳統;第二,此詩政治正確,無詆譭之言論;第三,此詩宣揚賢君高高在上的政治價值觀,與儒家思想體系中的封建帝王追崇制度相似。合乎正統、合乎禮節、合乎社會倫理觀念,為何不是「雅」?因此,孔丘稱《文王》為“雅詩”。而沒有稱頌先王的百姓的詩歌(譬如講青澀之情的《關雎》),只因不合乎正統,憾未被冠以「雅」的名譽,而是歸於「俗」之中。

       你看,儒家也竭力準確地定義「雅」與「俗」,並將兩者分開,使之變為相互對立的兩個世界。

    先秦之舊道家,思想固有其精絕之所在:汙穢而無知之「俗人」,是無法理解與支援「雅人」的,所謂“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故無知者以為,尤其是道家之學士,極喜將「俗」「雅」強行區分開來,讓兩者變成針鋒相對的兩批禁軍。

          《逍遙遊》雲:「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細觀此文,“適千里者,三月聚糧”言下之意是,翱翔天際之鯤鵬,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成為的。這段慷慨激昂的文字,顯然將“蜩與學鳩”定為“世俗之徒”“無知之人”的代名詞,以此與“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的鯤鵬(壯志凌雲之豪士的代名詞)作比較。莊周對世俗的憤恨與蔑視到達了一種無可攀及的高度,於此發出了“之二蟲又何知”之感慨,彷彿是在譴責世俗之人,譴責那些不理解心懷蒼雲之雄士的鄙陋小人。

          我以為,「實雅」決非形式上的「偽雅」。「偽雅」是心有貪慾雜念,而又喝酒吟詩作賦繪畫——這便是古時並無大才大德的小文人,顯弄才姿、佯裝風雅的現狀;「實雅」是心靈上的高潔傲岸,是靈魂的有趣不庸俗——所以「雅人」不一定真的須精通琴棋書畫,成天嵇康般的生活,只要心靈符合「雅」便是。從這樣的角度上講,鯤鵬這一藝術形象,因為高潔孤傲不庸俗,所以在某種意義上,也稱得上「雅」,且是極富陽剛之氣的「雅」。

         而“蜩與學鳩”,憾是「俗」之人也。

         因此,莊周大致是講,「俗」無法理解「雅」,「穢」無法認同「潔」,胸襟狹隘之徒無法相信壯志雄心的過人之處。不知者看《逍遙遊》,以為莊周將俗雅分作兩邊,而以此歌頌“雅”,貶低“俗”。

         直至五代以後,文人們說自己性情高雅、脫俗傲岸。《芙蓉樓送辛漸》曰:“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石灰吟》曰:“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愛蓮說》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讀書人稱讚高雅的志趣,且極力貶低並遠離世俗生活。「雅」,憑什麼?憑一身“我就是雅,他們就是俗”的傲氣,憑貞潔的操守,憑將「雅」與「俗」分開的勇氣。這種勇氣,是可嘉的,然而極易引起誤解。很多人因此以為,「俗」「雅」一定是分裂的兩個世界。

         但是,「雅」「俗」真的就是無共同點、相互抗爭、相互對立的兩個矛盾世界嗎?

    (二)統一

        《小窗幽記·集倩第十二》雲:“高士豈盡無染?蓮為君子,亦自出於汙泥;丈夫但論操持,竹作正人,何妨犯以霜雪?”陳繼儒心中之“高士”,不僅有蓮與竹一般高潔傲岸、不羈塵俗之氣概與情操,還須有不懼世俗之侵的包容與淡然。

        想必古今高潔的文人墨客,受世俗之染者,不計其數。不過,“受世俗之侵者”有二類:一是飽受世俗之害,自己亦然因此沾染世俗之習,是為淨水遇汙泥而自成濁水也;二是備受世俗之侵,自己“出淤泥而不染”,不被外界影響而仍持高雅之情操。論前者,世俗與高雅產生衝突,而高雅因意志不堅所以敗下陣來,因此這人成了世俗之人(淨水遇汙泥而自成濁水);論後者,世俗與高雅產生矛盾,而此人堅定地秉持高雅之習,所以世俗雖侵襲了他的生活,試圖令他亦成世俗之徒,但他雅性不泯,因此變得更高雅。

        後者恰詮釋了「融壹」之定義:當世俗之徒侵害高雅之士時,「俗」與「雅」產生衝突與矛盾,但只因高雅之士意志堅定、不變「雅」性,經歷這次磨鍊,自己變得更「雅」。這便是本來衝突的「俗」與「雅」產生基於辯證法意義而又超越馬克思辯證法的統一融合,最終,「俗」不僅與「雅」共站一方、並肩作戰,而且令「雅」變得更「雅」。

        為何?

        舉例而言。北宋之際,堆砌辭藻、怪異枯瘦、虛有其表之宮廷文體“太學體”風靡文壇,成為數萬考生的“答題公式”。歐陽修於當時主持貢生的科舉考試,果不其然,絕大部分考生使用太學體。歐陽修對太學體深惡痛絕,《宋史》說“知嘉佑二年貢舉,時士子尚為險怪奇澀之文,號‘太學體’,修痛排抑之,凡如是者輒黜”。是的,歐陽修冒著被罷官的危險,淘汰了所有運用太學體的隨波逐流之徒,而只提拔了文風樸素大方的蘇軾、曾鞏等文人。

        又果不其然,世俗之汙泥潑向歐陽修。數千萬進京趕考的太學體追崇者,寒窗苦修太學之術已有十餘年,今朝竟然被全盤否定!於是,歐陽修一旦御馬出門,書生們便聚集於他的馬前,以粗言穢語痛罵他。場面之亂,連巡邏隊伍都不能控制住——《宋史·歐陽修傳》曰:“畢事,向之囂薄者伺修出,聚噪於馬首,街邏不能制。”

        世俗之惡,無過於嫉恨與侮辱。而歐陽修今日飽受嫉恨與侮辱,也就是說,備受“世俗之侵”。然而,他是否屈服於世俗,是否為了書生們不再罵他、為了子虛烏有的醜聞不再亂傳,而近乎妥協地自認卑鄙?沒有。歐陽修不僅沒有被這群“罵街書生”嚇倒,沒有沾染他們惡上之惡的嫉恨他人之穢習,反倒更為堅定——名落孫山的考生們威逼他認慫,他不認,反更為篤定地站在反太學體的立場上。歐陽修誓要為新體爭得一片天地:在自己備受爭議的漫長歲月裡,他奮筆疾書,著成千百文章。他要做堅守自己立場、思想、意志、信念的,不羈塵俗的「雅士」。他要以自己高雅的志趣,忽視一切風言風語,成為最真實的人。於是,在蘇東坡的眼中,歐陽修的氣質變得更加「高雅」。歐陽修這次的「雅」,不再只是情趣的豐富與不庸俗,不再只是琴、棋、書、畫、詩、詞、歌、賦,而又摻入一層嶄新而重要的東西——這樣東西叫情操,矯情一點說叫為人之操守。

        歐陽修作為一位清白高雅的考官,其不被外界影響之品質影響了世人。北宋之時,世俗之汙泥可以渾濁到這種程度:歐陽修主持貢舉之前,其所著《望江南》描寫少女之美,那些炒熱度的新聞傳播者,竟用此作證據,誣陷歐陽修猥褻外甥女。歐陽修主持貢舉之後,連書生亦加入了霸陵歐陽修的龐大行動。歐陽修怎麼著?他不顧滿城人的冷眼,胸中仍懷改變文壇之志,便揮毫落紙,作千百詩詞歌賦,閒暇之時便繪畫奏樂。幾年之後,書生們漸漸被歐陽修及其支持者的高雅,甚至高潔,所影響、震撼,最終放棄無病呻吟的太學體。《宋史·歐陽修列傳》雲:“然場屋之習,於是遂變。”寥寥九字,道出歐陽修的才學與情操對北宋文學界的深遠影響。

        你看,歐陽修心靈的「高雅」,與外界的「俗汙」發生衝突,但他毫不因此沾染世俗之習,反而更「高雅」。表面上看,這裡的「雅」與「俗」相互抗爭、相互對立、相互分裂的兩方;實際上說,「俗雅」是站在一起的——「雅」已經沒有能力離開「俗」,亦然不需要離開「俗」,因為正是「俗」的侵擾,讓「雅」的意志更為堅定,讓「雅士」磨鍊出“不被世俗侵害,不被世俗影響,不變世俗束縛”的精神,正因此次磨鍊,令情趣上的「雅」變作精神上的「雅」。所以,俗雅是分裂而又統一的,「俗」會侵略「雅」,也會成就且昇華「雅」;「雅」會抵禦「俗」,也會依賴且感激「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大後的匡衡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