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涉足籃球吧
-
2 # 麗麗99616526
世上只有剩菜剩飯,沒有剩男剩女!
什麼叫大齡剩女?這個是對女性不尊重!社會越先進,男女晚婚和不婚是時代的進步。
現在大城市,尤其是一二線城市30多歲未婚女太普遍了,現在的女性追求實現自我價值,大學、研究生畢業再工作幾年就是三十歲左右太正常不過了,這個不存在什麼剩下,她們只是還沒有遇到適合自己的人,愛情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真正的所謂剩女是主動剩下,大約應該在40歲左右才能叫大齡女,但不能說叫剩女,她們是憑資本的單身貴族,思想、精神、人格、經濟獨立!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理應受到社會尊重。
總比哪些剛結婚幾年帶著孩子離婚的好吧!
-
3 # dasenling72
個人覺得女子32歲以後還沒物件的都算是大齡剩女。
現在人普遍年輕化,就像妖精一樣,駐顏有術,愛惜自我。24-32歲是女生最佳生育年齡,也是身體發展最美的年華,女性到了32歲不好好保養身體就會走下坡路,面板鬆弛.暗淡.無光澤。 眼角、嘴角、額頭可能會有紋路,這樣和二十幾歲的少女比起來會缺少一份靈動和青春的光環。
-
4 # 東邪笑了
一般在城市,到了三十,就叫剩男或剩女了,三十往上,就是大齡剩男剩女。有些小地方,二十六七就被叫做“剩”了。
-
5 # 談天說地道東西
一般來說,女人在30歲左右之後還沒結婚的話算大齡剩女了。女人在20歲左右出頭的時候,還比較年輕,相對來說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等方面都還不是太成熟,各方面條件可能都不是準備得很充分,這個時候如果沒有遇到合適的,可能就沒那麼著急,畢竟人還算年輕,一旦到了30歲,可能就開始有點慌了,畢竟結婚一般都要生孩子,如果太晚結婚,生孩子無疑風險增大,這個時候可能自己著急,但現實可能會和你開玩笑,你越是著急,越不太容易找到合適的,時間一久,你自己可能都有些心灰意冷了,對感情還可能失去了信心,以致單身就養成了習慣,也就更不太容易找到了。
所以,女人的30歲算是婚姻的一道坎,談死太早,談愛又有點晚了。
-
6 # 埋藏154143513
現在看來三十五歲算得上了。當然她三十五歲不是她沒物件,而是未婚。就看情況而定吧。如果三十歲仍未有物件的,也可以說大齡了,當父母的也焦急的。
-
7 # 潘潘家的女兒
在我們家的小縣城裡,到了25歲就開始各種著急,各種催婚、催孩子。我一直覺得只要心態年輕,年齡大些又何妨。
還請那些所謂的親戚們,不要再來干擾別人的選擇,用所謂的長輩來壓人的時候就那麼有優越感嗎?又沒花你家時間,操那份心幹嘛。
剩女只是不想隨便找個合適的人嫁了,緣分到了快的你目瞪口呆,願有情人終成眷屬!
-
8 # 追夢平凡人生
我認為,女人30歲算剩女,35歲後算大齡剩女。剩女是社會進步、女人社會地位提高後的產物,是無法避免和消除的社會現象。現在,女性在教育和用工制度上享有與男性平等的權力。文化知識的提高,思想觀念的改變,經濟上的獨立,人格的獨立,更改了“嫁漢,嫁漢,穿衣吃飯。”那種過度依賴男人的舊觀念。追求時尚,追求自由幸福成為了新女性的主題。在婚姻上,有些女性奉行寧缺毋濫,就算單身,也不願將就過平凡平淡的生活。正因為如此,才造就了大批剩女。
-
9 # 鋆的二次方
大齡剩女可以算是古代人和現在人思想結合的詞。
在很多人眼裡,二十五六就開始說是剩女了,再往後一點就會加上大齡的頭銜。
什麼叫大齡,針對古代平均年齡只有四五十歲的,二十五歲已經算過了人生的一半了,針對現在的平均年齡來看,二十五就相當於人生才過十分之三而已,這段時間正是人生的黃金年齡段,怎麼能算大齡呢?
什麼叫剩女,這是現在人對未婚女性的一種人身攻擊。現代社會,女性的獨立性越來越強,不必像古代那樣必須依賴婚姻來過活。對於結婚的態度也發生了一些改變,但是那些思想跟不上時代變化的人就想出了剩女這個詞來詆譭那些到了適婚年齡遲遲沒有結婚的女性。
古代,女孩子十幾歲就嫁人了,如果到了十七八還沒嫁人,家人就開始慌了。甚至有的朝代對於這個還有法律規定,《宋書·周朗傳》中說的,“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就是說女孩到了十五還沒出嫁,家裡的人是要坐牢的。可見,古代女孩出嫁得有多早。估計過了十歲就開始尋婆家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結婚年齡從上線十五歲變為了最低年齡必須高於二十才能結婚。社會的環境變了,生活節奏就跟著變了,結婚年齡也跟著改變了。
之前教育還沒有普及的時候,女孩子基本上不讀書,有錢人家的女孩除外,一般幫著家裡幹活,到了出嫁年齡就找婆家出嫁,那時候的思想還比較封建,晚婚這個是被人瞧不起的,所以大家都積極的張羅,只要適齡的都努力結束單身。
到中國的人口發展太快,不可控的時候,晚婚晚育的政策出來了,等大家好不容易從古老的生一堆孩子的情況到差不多適應獨身子女的情況,又開始倡導二胎。現在的孩子基本上上完大學都二十幾了,現在結婚花銷很大,一般很少有畢業就結婚的,所以隨便一晃,都基本上二十五歲以後結婚的比率越來越高。現在更有往30歲以後結婚的趨勢。
所以現代人眼裡的大齡剩女是某些現代人運用古代眼光思考出來的一個不與時俱進的一個形容詞而已。現代的人追求的是個人感覺,思想自由,不要拿古代的思想來評判受現代思想影響的人的行為狀態,那樣壓根就不貼合實際。現代社會,沒有大齡剩女。
-
10 # 化負為正
因為老話常說,這世界上哪有嫁不出的女人啊!確實,如果女性真的降低擇偶標準,剩女這一新時代的產物,估計不會形成。
在七、八十年代,男女一般超過26歲結婚會被人稱為老大難,而現在,三十歲以後還沒有結婚的人,就會被人賦予“大齡剩女”的稱謂。
但這個現像是時代賦予的,誰讓我們中國的女性社會地位、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呢?知識豐富了,眼界寬了,再也不願意只做男人的附庸了!
現代女性對自我的肯定和發展,導致她們對婚姻的態度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再加上中國居高不下的離婚率,還有婚姻法對女性的不公,小三的橫行。
你讓一個受過高等教育,有經濟能力的女性如何願意拋棄工作幾年,早早的迴歸家庭去做個老媽子、保姆?等到生了孩子,熬成了個黃臉婆,自己的男人早在外面有了小三,到時候男人一句:“我們已經沒有共同語言了,離婚吧!”女人只能傻眼了。
所以,很多女性不願意早結婚,大多數受這方面的影響很大,再加上女人一般都是感性的,容易被感情左右,如果不是她心中自己喜歡,她是不願意聽別人的話就將就的去結婚的。
還有一部分女孩,因為有過感情經歷受過傷,傷得還挺重,導致她不相信男人 ,對婚姻抱著負面心態,又由於現在社會對不婚的寬容看待,所以就秉承著:“寧缺勿濫”的心態堅持等心中的那個人出現。
作為父母、朋友,如果你身邊有被這個社會稱為“剩女”的存在的女兒或友人,希望大家能正確引導、開解,別一句:“你就別挑了,還不結婚,你看隔壁的誰誰兒子都好大了!你同學孩子都上小學了!”來刺痛她。
其實,作為別人眼中“剩女”的存在,她們的心裡更不好受,也想早點找到另一半,更想早日結婚生子。
所以,作為家人和朋友別因一時之急而跟她發生爭吵,更別逼她必須多久時間內結婚,正確的去引導她,去解開她心中不想早點結婚的心結。
那麼,我想大多數的女孩都是聽得進去家人和朋友的勸的。
-
11 # 涉足籃球吧
所謂“大齡剩女”的定義,不能一概而論,城市和農村的不一樣,南方和北方的不一樣,一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也不一樣,同樣造成“大齡剩女”的原因也不一樣。
在農村早婚早育似乎已形成風氣,20歲左右結婚成家已經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身處農村,要是在26歲還沒有結婚,街坊鄰居,一些長舌婦就會在背地裡議論,咬舌根了,看你的眼神也是怪怪的,好像你是一個怪物,是一個嫁不出去的女人,是不是有病?是不是不能生育?是不是作風有問題?反正謠言會鋪天蓋地、劈頭蓋臉地向你襲來,因此在農村早婚早育正常,一旦二十六七的年齡還沒有結婚,那就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大齡剩女”。
在城市生活的少男少女們,他們才不會早早就成家結婚,他們可以私定終身,但是絕對不會公開結婚,他們大學畢業差不多22歲吧,然後上班打拼幾年就已經是二十六七歲的人了,這個年齡段的家長可都急了,託親朋好友介紹物件,可是他們自己一點都不關心自己的婚姻大事,對家長託人介紹的物件,不是這不行就是那不行,總之沒有一個是合適的,就這樣一拖再拖,年齡已過30了,家長也失去了信心,親朋好友也失去了耐心,於是在城市30歲還沒有結婚的就成“大齡剩女”。說實在話,在我們這個城市圈裡,像這種30歲的“大齡剩女”還真不在少數。
北方各方面的發展比不上南方,這主要侷限於地域的差別造成的,南方女性憑藉其地理優勢,趁年輕的時候拼命努力賺錢從而忽視了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所以南方女性結婚晚,30歲結婚屬正常現象,可是已過30還沒結婚,就只是歸屬於“大齡剩女”的行列。北方女性結婚就沒有南方女性結婚那麼晚了,她們在步入社會後,注重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一個自己喜歡的男朋友談戀愛,彼此瞭解以後就結婚、成家、生孩子。畢竟北方女性的傳統觀念還是很強的,所以把傳宗接代看得很重。因此北方女性在28歲就有可能被列入“大齡剩女”的行列。
現代社會所謂的“大齡剩女”越來越多,有其自身因素,同樣也有社會因素,關愛女性,關愛“大齡剩女”也是面前社會的一種責任。
-
12 # 麗麗99616526
世上只有剩菜剩飯,沒有剩男剩女!
什麼叫大齡剩女?這個是對女性不尊重!社會越先進,男女晚婚和不婚是時代的進步。
現在大城市,尤其是一二線城市30多歲未婚女太普遍了,現在的女性追求實現自我價值,大學、研究生畢業再工作幾年就是三十歲左右太正常不過了,這個不存在什麼剩下,她們只是還沒有遇到適合自己的人,愛情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真正的所謂剩女是主動剩下,大約應該在40歲左右才能叫大齡女,但不能說叫剩女,她們是憑資本的單身貴族,思想、精神、人格、經濟獨立!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理應受到社會尊重。
總比哪些剛結婚幾年帶著孩子離婚的好吧!
-
13 # dasenling72
個人覺得女子32歲以後還沒物件的都算是大齡剩女。
現在人普遍年輕化,就像妖精一樣,駐顏有術,愛惜自我。24-32歲是女生最佳生育年齡,也是身體發展最美的年華,女性到了32歲不好好保養身體就會走下坡路,面板鬆弛.暗淡.無光澤。 眼角、嘴角、額頭可能會有紋路,這樣和二十幾歲的少女比起來會缺少一份靈動和青春的光環。
-
14 # 東邪笑了
一般在城市,到了三十,就叫剩男或剩女了,三十往上,就是大齡剩男剩女。有些小地方,二十六七就被叫做“剩”了。
-
15 # 談天說地道東西
一般來說,女人在30歲左右之後還沒結婚的話算大齡剩女了。女人在20歲左右出頭的時候,還比較年輕,相對來說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等方面都還不是太成熟,各方面條件可能都不是準備得很充分,這個時候如果沒有遇到合適的,可能就沒那麼著急,畢竟人還算年輕,一旦到了30歲,可能就開始有點慌了,畢竟結婚一般都要生孩子,如果太晚結婚,生孩子無疑風險增大,這個時候可能自己著急,但現實可能會和你開玩笑,你越是著急,越不太容易找到合適的,時間一久,你自己可能都有些心灰意冷了,對感情還可能失去了信心,以致單身就養成了習慣,也就更不太容易找到了。
所以,女人的30歲算是婚姻的一道坎,談死太早,談愛又有點晚了。
-
16 # 埋藏154143513
現在看來三十五歲算得上了。當然她三十五歲不是她沒物件,而是未婚。就看情況而定吧。如果三十歲仍未有物件的,也可以說大齡了,當父母的也焦急的。
-
17 # 潘潘家的女兒
在我們家的小縣城裡,到了25歲就開始各種著急,各種催婚、催孩子。我一直覺得只要心態年輕,年齡大些又何妨。
還請那些所謂的親戚們,不要再來干擾別人的選擇,用所謂的長輩來壓人的時候就那麼有優越感嗎?又沒花你家時間,操那份心幹嘛。
剩女只是不想隨便找個合適的人嫁了,緣分到了快的你目瞪口呆,願有情人終成眷屬!
-
18 # 追夢平凡人生
我認為,女人30歲算剩女,35歲後算大齡剩女。剩女是社會進步、女人社會地位提高後的產物,是無法避免和消除的社會現象。現在,女性在教育和用工制度上享有與男性平等的權力。文化知識的提高,思想觀念的改變,經濟上的獨立,人格的獨立,更改了“嫁漢,嫁漢,穿衣吃飯。”那種過度依賴男人的舊觀念。追求時尚,追求自由幸福成為了新女性的主題。在婚姻上,有些女性奉行寧缺毋濫,就算單身,也不願將就過平凡平淡的生活。正因為如此,才造就了大批剩女。
-
19 # 鋆的二次方
大齡剩女可以算是古代人和現在人思想結合的詞。
在很多人眼裡,二十五六就開始說是剩女了,再往後一點就會加上大齡的頭銜。
什麼叫大齡,針對古代平均年齡只有四五十歲的,二十五歲已經算過了人生的一半了,針對現在的平均年齡來看,二十五就相當於人生才過十分之三而已,這段時間正是人生的黃金年齡段,怎麼能算大齡呢?
什麼叫剩女,這是現在人對未婚女性的一種人身攻擊。現代社會,女性的獨立性越來越強,不必像古代那樣必須依賴婚姻來過活。對於結婚的態度也發生了一些改變,但是那些思想跟不上時代變化的人就想出了剩女這個詞來詆譭那些到了適婚年齡遲遲沒有結婚的女性。
古代,女孩子十幾歲就嫁人了,如果到了十七八還沒嫁人,家人就開始慌了。甚至有的朝代對於這個還有法律規定,《宋書·周朗傳》中說的,“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就是說女孩到了十五還沒出嫁,家裡的人是要坐牢的。可見,古代女孩出嫁得有多早。估計過了十歲就開始尋婆家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結婚年齡從上線十五歲變為了最低年齡必須高於二十才能結婚。社會的環境變了,生活節奏就跟著變了,結婚年齡也跟著改變了。
之前教育還沒有普及的時候,女孩子基本上不讀書,有錢人家的女孩除外,一般幫著家裡幹活,到了出嫁年齡就找婆家出嫁,那時候的思想還比較封建,晚婚這個是被人瞧不起的,所以大家都積極的張羅,只要適齡的都努力結束單身。
到中國的人口發展太快,不可控的時候,晚婚晚育的政策出來了,等大家好不容易從古老的生一堆孩子的情況到差不多適應獨身子女的情況,又開始倡導二胎。現在的孩子基本上上完大學都二十幾了,現在結婚花銷很大,一般很少有畢業就結婚的,所以隨便一晃,都基本上二十五歲以後結婚的比率越來越高。現在更有往30歲以後結婚的趨勢。
所以現代人眼裡的大齡剩女是某些現代人運用古代眼光思考出來的一個不與時俱進的一個形容詞而已。現代的人追求的是個人感覺,思想自由,不要拿古代的思想來評判受現代思想影響的人的行為狀態,那樣壓根就不貼合實際。現代社會,沒有大齡剩女。
-
20 # 化負為正
因為老話常說,這世界上哪有嫁不出的女人啊!確實,如果女性真的降低擇偶標準,剩女這一新時代的產物,估計不會形成。
在七、八十年代,男女一般超過26歲結婚會被人稱為老大難,而現在,三十歲以後還沒有結婚的人,就會被人賦予“大齡剩女”的稱謂。
但這個現像是時代賦予的,誰讓我們中國的女性社會地位、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呢?知識豐富了,眼界寬了,再也不願意只做男人的附庸了!
現代女性對自我的肯定和發展,導致她們對婚姻的態度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再加上中國居高不下的離婚率,還有婚姻法對女性的不公,小三的橫行。
你讓一個受過高等教育,有經濟能力的女性如何願意拋棄工作幾年,早早的迴歸家庭去做個老媽子、保姆?等到生了孩子,熬成了個黃臉婆,自己的男人早在外面有了小三,到時候男人一句:“我們已經沒有共同語言了,離婚吧!”女人只能傻眼了。
所以,很多女性不願意早結婚,大多數受這方面的影響很大,再加上女人一般都是感性的,容易被感情左右,如果不是她心中自己喜歡,她是不願意聽別人的話就將就的去結婚的。
還有一部分女孩,因為有過感情經歷受過傷,傷得還挺重,導致她不相信男人 ,對婚姻抱著負面心態,又由於現在社會對不婚的寬容看待,所以就秉承著:“寧缺勿濫”的心態堅持等心中的那個人出現。
作為父母、朋友,如果你身邊有被這個社會稱為“剩女”的存在的女兒或友人,希望大家能正確引導、開解,別一句:“你就別挑了,還不結婚,你看隔壁的誰誰兒子都好大了!你同學孩子都上小學了!”來刺痛她。
其實,作為別人眼中“剩女”的存在,她們的心裡更不好受,也想早點找到另一半,更想早日結婚生子。
所以,作為家人和朋友別因一時之急而跟她發生爭吵,更別逼她必須多久時間內結婚,正確的去引導她,去解開她心中不想早點結婚的心結。
那麼,我想大多數的女孩都是聽得進去家人和朋友的勸的。
回覆列表
所謂“大齡剩女”的定義,不能一概而論,城市和農村的不一樣,南方和北方的不一樣,一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也不一樣,同樣造成“大齡剩女”的原因也不一樣。
在農村早婚早育似乎已形成風氣,20歲左右結婚成家已經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身處農村,要是在26歲還沒有結婚,街坊鄰居,一些長舌婦就會在背地裡議論,咬舌根了,看你的眼神也是怪怪的,好像你是一個怪物,是一個嫁不出去的女人,是不是有病?是不是不能生育?是不是作風有問題?反正謠言會鋪天蓋地、劈頭蓋臉地向你襲來,因此在農村早婚早育正常,一旦二十六七的年齡還沒有結婚,那就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大齡剩女”。
在城市生活的少男少女們,他們才不會早早就成家結婚,他們可以私定終身,但是絕對不會公開結婚,他們大學畢業差不多22歲吧,然後上班打拼幾年就已經是二十六七歲的人了,這個年齡段的家長可都急了,託親朋好友介紹物件,可是他們自己一點都不關心自己的婚姻大事,對家長託人介紹的物件,不是這不行就是那不行,總之沒有一個是合適的,就這樣一拖再拖,年齡已過30了,家長也失去了信心,親朋好友也失去了耐心,於是在城市30歲還沒有結婚的就成“大齡剩女”。說實在話,在我們這個城市圈裡,像這種30歲的“大齡剩女”還真不在少數。
北方各方面的發展比不上南方,這主要侷限於地域的差別造成的,南方女性憑藉其地理優勢,趁年輕的時候拼命努力賺錢從而忽視了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所以南方女性結婚晚,30歲結婚屬正常現象,可是已過30還沒結婚,就只是歸屬於“大齡剩女”的行列。北方女性結婚就沒有南方女性結婚那麼晚了,她們在步入社會後,注重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一個自己喜歡的男朋友談戀愛,彼此瞭解以後就結婚、成家、生孩子。畢竟北方女性的傳統觀念還是很強的,所以把傳宗接代看得很重。因此北方女性在28歲就有可能被列入“大齡剩女”的行列。
現代社會所謂的“大齡剩女”越來越多,有其自身因素,同樣也有社會因素,關愛女性,關愛“大齡剩女”也是面前社會的一種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