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壇太陡夏不來

    這句話出自《論語》:“憲問篇”第十四篇,記載的是孔子的學生原憲(憲即原憲,姓原名憲)及其他弟子詢問孔子的一些問題,比如什麼是恥?何不足為士?邦有無道時如何言行?德言仁勇的關係?尚德哉若人等等,共計四十四篇。

    第十四篇完整的原話共兩句話:“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意思就是說君子中沒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沒有的。

    在《論語》“顏淵”中,第一句話就是關於仁的問題。顏淵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這麼回答: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關於仁的含義,孔子雖然只用了這三句話,其實講得已經很透徹了,這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做人的最高境界。

    也由此可見,一般的人很難達到仁的境界,也就是說一般的人很難做到克己復禮。這就是為什麼孔子說君子中沒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沒有的。

  • 2 # 風雲情

    但是聯想到孔子這句話的下文來說還是有一些爭議存在的,“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說小人中從來沒有出現心存仁德的人。兩句話經過對比,孔子所處的古代,對於人的定性還是有一些片面的。

    1,這句話中何為君子?何為仁?

    當時的古代社會,對於君子和小人的劃分比較鮮明,但本身帶有一些階級思想存在的情況下,君子就好像高高在上的樣子。有道德有文化有思想就會從外表上面,打上君子的標籤,但背後做的事情,不一定全是符合道德或者仁義的標準。但在小人當中,其實也有很多心懷天下,充滿道德,有思想,有文化的人,只不過出身卑微或者是沒有找到適合的發展平臺,懷才不遇卻被階級埋沒的人才。仁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難,特別是在古代仁更是行勝於言。

    2,對於後人的啟示

    孔子曾經說過“智者樂水,仁者樂山“,表達出自己對於仁的看法。其實問題中的這句話,也是給我們現代的社會做了提醒。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環境的變化,思想的變化,會使得一個好人變成壞人,所以對於自己要嚴格的要求,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休養和學習知識,對外來說,要用正能量去抵禦外界的誘惑和不好的行為,同時去積極的影響我們身邊的人,要去向善和心懷仁義。這樣君子會做的更好,小人也能被仁和道感化好。

    以上就是我對“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的完整看法和理解了,希望對題主以及大家有幫助。

  • 3 # 一燈文哲

    原句: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大意:孔子說:“君子卻做不到仁的,或許也是有的吧,但是沒有小人能夠行仁的啊”

    這句話的重點在仁,為什麼孔子不說禮,而是說仁。其實孔子就是想用這句話去談一下仁。

    借用一下:

    原文: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

    大意:仁離我們很遠嗎?其實也不遠,也很簡單,你只要想“仁”,“仁”就到了。

    孔子的"仁"是有豐富的內涵的,概括來說,有四種意識:人格意識、人類意識、人為貴意識及人和意識。

    我不講那麼深,就只講講人類意識。

    《秦時明月》裡有一段說到了“俠”的篆書寫法,好像是部首記不清了,就記得右邊的“夾”是一個大人手下面是兩個小人。在我眼裡,大俠常常是武功蓋世的獨行者,一個強者願意守護其他人時,這個強者給我的反饋就是仁。

    願意去守護其他人,這個就是人類意識,體現在幫助上。當然人類意識講深點,就是講全部人類看成一個整體,然後優先考慮這個整體的利益。也就是所謂的以人為本,一切從關懷人、愛護人的目標出發。

    這樣想,君子裡可能有的人做不到仁,但小人裡就沒有仁了,因為他們心裡沒有人類意識。

  • 4 # 寂語堂齋

    這句話出自《論語.憲問篇》,原文:

    14. 6 子日: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我們要想理解這句話的含義,我們就應該知道在孔子的《論語》裡對什麼是仁者,什麼是普通有仁愛之心的人,這兩種仁人的劃分是有原則性區別的,不能理解這種區別,對這句話的含義也就會模稜兩可。

    那麼什麼是仁者呢?仁者是仁的最高境界,只有到了仁者的程度,才能仁者不憂;仁者必有勇;仁者安仁;仁者樂山,仁者靜;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才能殺身以成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那麼怎麼才能達到仁者的境界呢?就象孔子說的,苟志於仁矣,無惡也。只有做到無惡念、無惡言、無惡行才能達到仁者的程度,就連孔子自己也不敢稱之為仁者,比如孔子說的,若聖與仁,則吾豈敢。可見要想達到仁者的程度,是多麼困難的事情啊!換句話說仁者只是一個理想化的人而已。

    大凡仁人都是普通有仁愛之心的人,比如孔子說的,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克己復禮為仁;樊遲問仁,子日:愛人;樊遲問仁,子日: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就算君子能夠達到無終食之間違仁的程度,也達不到仁者的境界,因為仁者連死都不怕。

    什麼是君子呢?我們看《論語.憲問篇》,原文:

    14. 42 子路問君子,子日:修己以敬。日: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人。日: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孔子列出了那麼多君子文化,其目的就是為了修己身,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若是能達到修己以安百姓的程度,就是堯、舜恐怕也做不到吧!就是說修己身的最高境界是以安百姓,這也是個理想化的境界,換句話說君子文化的最高境界也是個理想化的人物。但是隻要能達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就可以稱之為君子了。

    這樣我們重新來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就簡單了,只要能做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就可以稱為君子。仁者只是個理想化的人物,具有仁愛之心的不仁者是普遍的,君子不是個仁者那就是很正常事了。就連君子都不一定能夠達到仁者的程度,小人就更不可能了。

  • 5 # 品山103510031901

    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正人君子,也可能偶然做件壞事。毛主席也曾說過一句話:做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

  • 6 # 看透古今

    孔子之仁,是孝道正治化“孝以事君,悌以事長”。君子是指官紳貴族階級。小人是指最廣大的普通勞動人民。孔子那段話的意思是:君子中可能會有個別不行政治化的孝道,去孝敬,遵從國君和官長的人。但那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的君子階層定會實行的。而最廣大的小人百姓,則不可能去忠實地實行政治化的孝道,去孝敬帝君與官紳的。這說明,孔子的仁,是不受最廣大的普通勞動人民歡迎的。只適合在官紳圈子裡推行。

  • 7 # 微道助您創造終生價值

    孔子曾說: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這句話出自《論語·憲問》,其意思是:君子中沒有仁德的人是有的。筆者認為這裡所稱君子中也有“不仁者”,應該指某些君子的一時一事,用孔子“吾道一以貫之”和中庸思想來衡量,大概是有時不夠客觀公正無私。孔子多處說到君子,上至聖人,下至一般有道德修養的人,這裡應該僅指後者。

    嚴正宣告:

  • 8 # 雲來一

    這句話是一個普遍的道理,為大多數人認可,尤其是當時的統治階級,他們斷章取義來掩飾自己的不仁行為,甚至歪曲這句話的含義.

    1.此話的意思何解?

    全句是”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翻譯成白話就是”君子中沒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沒有的.”

    我個人的理解是”君子,也有做不到仁的時候,小人,偶爾有仁的表現,但是大部分行為還是不仁的,不能因為他們這偶爾的行為,就斷言區分君子和小人.

    2.孔子為什麼要說這句話?

    孔子首先是個人,是活生生的人,雖然被尊稱為聖人,但是他和我們一樣,要吃喝拉撒睡,平時的一言一行你敢保證都符合君子之仁?

    孔子有感而發,說出了一個普遍性的道理,就是講的人無完人的道理,就連君子也不能免俗.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作為君子要嚴於利己,向著理想中的君子狀態努力靠近.

    而小人思想根本上就是錯誤的,雖然偶有仁德之舉,也是懷著自己的目的假仁假義的行為.要成為君子,就要徹底擺脫那些小人思想.

    3.學說的認可需求

    孔子是個教育家,周遊列國就是為了宣揚他的學說的.他面向的物件是誰?是當時的統治階級,士大夫階級.任何學說的傳播都要基於認可上.如果你定了一個根本達不到的聖人標準,還有人理你嗎?

    人們都是好面子的,尤其是華人,當時的士大夫階級都是以君子自居.如果只要有一點點達不到仁的要求,就被批判為小人,你覺得他們還會接受孔子的學說觀點嗎?

    從整個孔子學說的發展,可以看出,從一開始的理想狀態,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的完善,逐漸的接地氣,貼近統治階級的認可,這是一個必然的發展過程.

  • 9 # 馮雷文化傳播者

    此句全文為“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意思是君子當中沒有仁德的人是有的呀,可是小人當中從來沒有有仁德的人。

    出自《論語》:憲問篇。

    結合論語全文,在孔子看來,仁的境界是非常高的、難以企及的。君子尚且要時時注意努力,小人就更難了。

    現將此句的相關文獻摘錄一二。

    謝氏曰:“君子志於仁矣,然毫忽之間,心不在焉,則未免為不仁也。”

    ——朱熹《四書章句集註》

    譯文:君子或偶有不仁,此特君子之過,亦所謂“觀過斯知仁”也。小人惟利是喻,惟私是圖,故終不能為仁。

    《集解》孔安國曰:雖曰君子,猶未能備也。備,大概就是完備!所謂完備,一個就是空間上的人格完美或完滿性;另一個則是時間上的持續和長久性。

    兩解都可以,我個人更傾向於的是這個時間性。

    與夫子聖人人格最接近的大概就是顏淵了,並非有若。顏子也就三月不違仁也。可見堅持仁道乃是非常難的!

    我想夫子本人也一定不時地違仁,否則為何要三省吾身乎?

    志於仁道才能從事仁事!《皇侃義疏》 袁喬:此君子無定名者也,利仁慕為仁者,不能盡體仁,時有不仁一跡也!

    夫,語助也。子人性不及仁道,故不能及仁事者也!袁喬的註疏很有意思,覺得人性不及仁道,仁道當然是更高的道德要求!

    所以,要做到“盡體仁”,從而避免時時不仁的可能性!

    讓我想起續傳習錄的一段陽明的話:“大概是說: 如果一個人在床上思量去偷別人家東西,此念若一動,那就是做賊了。如果還去偷,那個人哪怕是走到半路折頭回來,卻也是賊!”所以,克倒內心的不善,何其難也!陽明就從一念發動處去實現知行合一!這就區分出從仁,走仁道的不同層級和境界!

    這就是關乎到“志於道”然後“依於仁”的問題!

    還有一解往往被忽視:《皇侃義疏》王弼解:“假君子以甚小人之辭,君子無不仁也!”上句這是說,君子無所不仁,這就似乎沒有關注時間性,君子有時做了不仁之事,也就是變成小人了!所以,從小人修成君子難,儒家並無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君子急變小人易!

    我想,這君子與小人之辯,就是本章的關鍵,關鍵就在於踐不踐仁,如何踐仁!

    小人難成仁者!因為他遠離仁道!很簡單,小人就連小善都不為,做小惡又往往積為大惡, 所以真是離仁道越來越遠。

    補充說明一下,“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一句有兩解。

    一解為:君子的群體中,也有不仁者。句意為:君子中的不仁者,或許也會有吧。楊伯峻《論語譯註》:“君子之中不仁的人有的罷。”楊伯峻此解,雖無古注依據,卻也有些意思。

    二解為:君子,也有做不到仁的地方。句意為:“君子或許也有偶爾不仁的時候吧。”

    何晏《論語集解》引孔安國注:“雖曰君子,猶未能備。”

    朱子《語類》:“君子譬如純白底物事,雖有一點黑,是照管不到處。小人譬如純黑底物事,雖有一點白處,卻當不得白也。”

    見仁見智,唯乎一心。

    事實上 世上並無絕對惡之人 再惡的人也有哪怕那一點點的溫情。但是,反過來,至善之人卻是可能性的!

  • 10 # 逆襲的諸行無常

    這句話出自《論語.憲問篇》,原文是,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有很多版本將本章解釋為,君子偶而也會出現不仁的時候,但小人決不會行仁的。這種解釋我認為是不準確。

    對於第一句話“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朱熹在《論語集註》中引用了謝良佐的註釋:“君子志於仁矣,然毫忽之間,心不在焉,則未免為不仁也”,君子雖然立志於仁,但是一時疏忽,心不在焉,就有可以出現不符合仁道標準的行為。君子還達不到聖人的高度,故難免會有疏忽的時候。

    對於“未有小人而仁者也”這句話,有學者將“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解釋為小人不可能有仁德,也可以講得通。但是如果將其解釋為小人不可能行仁事,就太絕對了,即使小人行事,有時所作所為也會符合仁道的標準,但其人的內在即沒有此志向,也缺乏克已的意志,故不能稱之為有仁德的人,最終也不可能成為一名仁者。錢穆先生在《論語新解》中註釋道:“小人惟利是喻,惟私是圖,故終不能為仁”,小人首先不會立志於仁,所追求的更多的利益和私慾,故最終是不可能成為仁者的。

    所以我認為本章更準確的譯文應該是,孔子說:“君子也有不符合仁者標準的時候,而小人則不可能成為仁者。”

  • 11 # 陽請

    回答:孔子說的這句話,出自《論語》。意思是說:“君子有時也會發生違背仁德的行為,而小人是沒有仁德的行為。”

  • 12 # 77de8

    這句話出自《論語·憲問》:“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論語》是《四書》之一,而憲問篇又是《論語》精髓所在,共計44章。主要內容有:作為君子必須具備的某些品德;孔子對當時社會上的各種現象所發表的評論;孔子提出“見利思義”的義利觀等。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有兩種解釋:

    一是君子而沒有仁德是有的,沒有小人而有仁德的。即把仁者解釋為思想品德,從而得出仁者(仁德)是君子的必要條件。這是儒家哲學中的世界觀。

    二是君子而做出不仁德的事是有的,沒有小人而做出仁德的事。即把仁者解釋為仁之事,從而得出小人是做不出仁德事的充分條件。這是儒家哲學中的方法論。

    結合本篇“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可以看出,在孔子看來,仁的境界是非常高的、難以企及的,君子必須時時反省自己,不斷努力。小人因為時刻關心的是自己的利益和慾望,把個人擺第一位,故不可能重視培養德行,提醒人們不要被滿口仁義道德的小人所矇騙。

    儒家的哲學觀,是以孝為綱,以仁為本,以德為立思想。孔孟學說認為大多數子民為“小人”,即:未受到倫理綱常之教化的人,所以必須在綱常禮法的約束下“修身,養性”達到“君子”的地步。故是否受到“教化”,是否達到“君子”的要求,是他們最關切的核心,也是他們立身處世的原則“。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體現了儒家學說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於今天人們的品德教育也有著借鑑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手格外照顧劉詩雯,都知道她有大滿貫夢想,這就是奧運策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