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013589007217

    今天是一個陰天。上午略讀完了一本技術書籍後,中午自己做飯,下午沒什麼事做,便煮了一杯咖啡喝。一邊喝著咖啡,一邊盯著電腦桌面,覺得現在也沒有什麼要緊的事情要做,於是轉過頭望著窗外的陰天,陰天下面的百望山,此時我漸漸地陷入了一點點的思考中。前幾天閱讀完了《城南舊事》這本書,想寫一篇讀後感,始終沒有寫出來。這個下午,由於是陰天,外面的人不多,也很安靜,適合寫寫讀後感。寫之前,有必要先講一講這本書的背景,有助於大家更好地瞭解這本書。書的主人公叫英子,也就是這本書的作者的原名的最後一個字。這個叫法可能是北方人的一種習慣,就像南方人喜歡叫別人名字的時候,喊”阿xx”一樣。英子在日本出生,5歲隨隨父母來到北京。這本書主要記錄了她從7歲到13歲在北京度過的生活,以此為創作的背景。書中講了幾個作者兒童時代生活中的幾件事,很難說這些故事就一定要有什麼樣的寓意嗎?也未必。從故事本身來看,它給人的更多是一種平實,然後略帶一點溫度的陳述。讀完並不會覺得一下子可以從這個故事裡面收穫到什麼。但是總有一種感覺,一種奇怪的感覺。這種感覺彷彿就像自己親身經歷了作者敘述的那些事情:秀貞和她的孩子好不容易團聚,卻又因為急著去找丈夫而和孩子喪身於火車之下;為了生活、為了給弟弟準備學費的那個人,最後被抓,但是她仍然不會忘記他們一起說過的“我們去看海”;蘭姨娘的故事、宋媽的故事、爸爸的去世,還有書後半部分寫的一系列的散文,例如:虎坊橋、齊華門、城南演藝園、各個小時候熟悉的衚衕、天橋等。讀完這本自傳體小說,彷彿我雖然沒有出生在那個年代,但是心已經從那個時代遊歷了一遍,然後又回到了現在。如果一定要稍微升華一下對這本書的讀後感的話,也許我會這樣說:這本書描寫的是作者在孩童時期,對於北京城,尤其是南城的一段印象,一段往事,一段回憶。童年的回憶都是寶貴的,這可能也是為什麼作者後來把它寫下來的原因之一吧。相比於現在社會的有一點的浮躁感而言,作者透過孩童時期對周邊社會生活的觀察,寫出了當時的一個孩子眼中真實而切身感受到的那個社會的樣子,讓人有一種暫時離開了當前的生活環境,置身於作者當時生活的環境的感覺。溫暖、傷心、悲慘、無奈、孩童、至臻、有趣、真實、生活風貌等等這些詞都出現在了我的腦海中。我不到知道讀這本書究竟“有沒有用”,畢竟現在的社會,大多畢業完走進職場的人都是在比較功利地讀書,這裡的功利並非是貶義詞,而是中性詞,包括我自己也在內:讀了的書,希望馬上,或者過不了多久就可以用的上。這和現代人的緊湊的工作節奏有關。但是,如果你讀了這本書的話,一定可以有什麼樣的收穫呢?當你放慢節奏,放鬆身心,細細品讀後,會有一種從那個時代像一個旁觀者路過一樣的感受。你看了當時社會發生的一些片段,一些生活的瑣碎,也許你還會感覺到,當時的人在社會上開始做事後,並沒有像現在一樣,這麼急著去成功。最後,你也許會唏噓一聲,這一聲唏噓也許就是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穫。 2019.11.16 星期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TCLBCD-318WEZ50冰箱怎麼樣,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