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襄陽論語
-
2 # 樂不思蜀lu
有了敘利亞的成功經驗,普京更加淡定從容。美國打伊朗只能加速其苦心經營了幾十年的中東戰略失敗,俄羅斯絕對在毫髮無損的同時坐收油價上漲和軍火大賣的漁利。
著急的只有中國日本印度這些貧油國。尤其是崛起中的中國,決不會坐視世界上每一滴油都掌控在超級大國手裡。如果美國真對伊朗動手,中俄聯盟將會自然形成,這對俄羅斯來說也是求之不得。
現在就怕美國對伊朗圍而不打幹耗著,中國的戰略抉擇就比較艱難了。
美國好比一頭毛驢面前放著兩堆青草,一堆是委內瑞拉,一堆是伊朗,不知道吃哪一堆好了,舉棋不定疲於奔命。
俄羅斯和中國拿著鞭子在旁邊時不時抽它一下,目的就是累死這頭犟驢,也遲早會累死它!
沒人給美國挖坑,美國實質上自己挖坑自己跳,怨不得任何人!
-
3 # 快樂生活99758
反對貶低俄羅斯就當前來說中俄是互相依存的可以認為是合則兩利鬥則全敗希望政府不要相信那些分裂中俄關系的惡意胡說八道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以抗擊美日才能保證我們自身的安全
-
4 # 朝夕聞天下道
伊朗局勢如今繼續僵持,對俄羅斯來說是一件好事,無論是從國際關係還是經濟利益上來說,主動權都在俄羅斯手裡,可憐伊朗成為大國鬥爭之間的犧牲品。
(特朗普與魯哈尼,兩個主角)
俄羅斯對伊朗態度發生變化,到底是何原因?我們還記得美國剛開始制裁伊朗石油之時,俄羅斯可是相當高調,不僅在外交上強烈譴責美國,更是派出5000名精兵前往伊朗以應對突發事件;如今,從普京在各個場合的表態來看,似乎對伊朗沒有之前那麼上心了,其甚至說“俄羅斯不是伊朗的救火隊”,與之前的表態大相徑庭。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伊朗在遭受美國強有力的經濟制裁之後,石油出口受到重創,甚至傳出伊朗透過摩托車載著油桶這種方式進行石油出口。我們知道,伊朗和俄羅斯都是嚴重依賴石油經濟的國家,伊朗在遭受制裁之後,將石油出口到俄羅斯,俄羅斯再進行二次出售,賺取中間的差價,這讓俄羅斯吃到了甜頭。我們要知道俄羅斯也在遭受著歐美的制裁,面對這樣的發財機會,怎能輕易放過?
(俄羅斯石油企業在制裁下也不好過)
其次,俄羅斯在審時度勢之後,做出了最有利於自己的決定,那就是大唱拖字訣。因為波斯灣的局勢不可能向戰爭發展,美國的目的也是想透過圍困企圖破壞伊朗的國內團結,趁機達到自己的目的,並不是想透過戰爭讓伊朗變成一片廢墟。俄羅斯看到這裡,也不傻,與其在外交上打口水戰,何不趁這個機會來撈一把呢?
普京此時要做的就是“打太極”,玩馬虎眼,穩住各方情緒,維持這樣的局面。一方面,俄羅斯絕不輕易放棄在伊朗問題上的立場,也就是說美國想要染指波斯灣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普京也在積極向美國以及西方示好,有助於緩解伊朗問題的緊張氣氛。
近段時間,普京頻頻與西方國家接觸,就是要清晰傳達出自己主動緩和局勢的這一訊號,無論是普京與特朗普通電話時,還是與蓬佩奧在索契會面時,或者前不久會見奧地利總統時,都明確傳達出俄羅斯絕不是伊朗的保姆,不可能親力親為,俄羅斯願意與西方國家一道,維持波斯灣地區的和平穩定。
(“狡猾”的普京大帝)
不得不說,普京的這手算盤打得真好,就看美國上不上這個當了。如果局勢真的這樣持續下去,那麼俄羅斯的經濟困難局面就大大緩解了。
-
5 # 8910俯視天地
俄在伊朗問題上含糊其辭主要是美國國務卿訪問俄羅斯,以及特朗普與普京通話,具體內容不得而知,只能推測一下。美國帶領所謂的盟友圍堵制裁俄羅斯,當然俄也會反制,敘利亞、委內瑞拉,只要美國介入,俄羅斯就去添亂,只所以添亂還是想換取美國不要圍堵制裁俄羅斯,只要不圍堵制裁,俄羅斯就不給美國添麻煩。美國想擺平伊朗問題就很有必要先穩住俄羅斯,這樣辦起事來才能順利。俄羅斯經濟落後經受不起消耗,擺脫不利局面應該是俄羅斯朝思暮想的事。現在美華人對俄進行誘惑,從俄羅斯的實際出發很難抵擋,美俄相爭,俄勝算很小,總不能先動用核武與美國開戰,那樣只能走向深淵。美國聯合俄羅斯,如果俄羅斯同意,就會與一些關係近的國家離心離德,一些國家就會認為俄羅斯不可靠。美國想聯合俄羅斯的可能性很小,其心思應該是離間俄羅斯與一些國家的關係,把俄羅斯搞臭,以後沒有國家與俄來往。美國的歐洲盟友視俄羅斯為最大威脅,如果美國想與俄合作,歐洲盟友肯定不樂意,難免要給特朗普添些麻煩。美國聯合俄羅斯的事,也是對中國支援俄羅斯的一些反制,世界上也只有中國能救活俄羅斯。美國圍堵制裁俄羅斯因為中國的幫助而不見效果,美華人肯定不樂意,想法拆散中俄關系,美華人應該有這樣的想法。美俄聯合的事,很可能演變成上屋抽梯,美國利用一下俄羅斯,不可能會放過他,主要還是美國的歐洲盟友視俄羅斯為最大威脅,以及俄羅斯經濟落後經受不起小打小鬧持續不斷的消耗。找到軟肋才能容易搞垮,既沒了威脅又能獲得利益,因為啥要放過他?俄羅斯沒有什麼心機會給美國挖坑,獨裁統治孤家寡人,對領土貪得無厭遭到圍堵制裁,想擺脫不利處境很難。
-
6 # 鷹眼看事
普京含糊其辭是為了給美國挖坑? 挖什麼坑? 是想讓美國開火打擊伊朗,然後把美國埋在坑裡?
普京含糊其辭是為了改善俄美關係而對伊朗的支援降溫。難道不是這種情況? 特朗普原來就想改善美俄關係,因為通俄門事件而不能實施。現在調查結束,結果是否定。所以幾天前,特朗普同普京通了一個多小時電話,又派蓬佩奧前往俄羅斯覲見普京,表達改善關係的意願,估計還允諾了一些好處。而俄羅斯也想改善俄美關係,爭取解除制裁,發展停滯多年的俄羅斯經濟。
所以普京含糊其辭了,畢竟比較俄羅斯經濟等等核心利益,支援伊朗還是沒有那麼重要。這是為美國挖坑,還是想就此脫身,再看看吧……。
-
7 # 冷眼觀察室
應該說普京擔心伊朗挖坑,把俄羅斯坑了。
首先必須得明確俄羅斯對於伊朗局勢的態度,一旦美國下定決心,軍事打擊伊朗,俄羅斯介入還是不介入?介入後的戰略目標是什麼?用什麼方式介入?這幾個問題,關乎到普京對於伊朗局勢的總體戰略。
第一個問題,介入的可能性比較大。原因在於,伊朗的地緣位置相當重要,關係到俄羅斯中亞和高加索地區,以及中東地區的局勢。普京聲稱20年讓俄羅斯強大,但是被美軍佔據了伊朗,俄羅斯的安全形勢將持續惡化,這就是打普京的臉了。
而介入的方式,參考冷戰後大國博弈的形態,俄羅斯直接出兵與美軍對抗的可能性很小,大機率是出裝備、彈藥等,訓練伊朗軍隊。考慮到伊朗的經濟和長期制裁下的艱難局面,這些支援多半是無償的。
而介入的目的,則應該是恢復到戰形態。因為一旦美伊戰爭打成一個長期的消耗戰,伊朗就是第二個烏克蘭和阿富汗,成為俄羅斯慢慢流血的傷心地。考慮到俄羅斯經濟問題,一旦俄羅斯介入,目標會是快速將美軍趕出伊朗高原,恢復至伊核協議之前的狀態。
所以,美國一旦真的對伊朗動武,俄羅斯在耗費巨資支援伊朗後,最好的結局無非是恢復原樣,並沒有額外的戰略收益。普京還要面臨空費國力後的經濟問題,戰略重心轉移後的連鎖反應,譬如烏克蘭局面的惡化等負面影響。
故從俄羅斯的角度,是需要避免美伊兩國開戰的。而普京對於伊朗局勢的表態,強調俄羅斯不是救火隊,也要求伊朗繼續遵守伊核協議,以免伊朗被認定為協議破裂的罪魁禍首,並不是含糊其辭,是一位深陷麻煩的老大對於小弟的叮囑,大哥已經很難了,你就別惹事了,不然到時候大哥也救不了你。
至於給美國挖坑,最可能得情況是,沒有坑住特朗普,反倒是先把俄羅斯給坑進去了。普京作為成熟的政治家,不輕易在伊朗局勢上發表有傾向性的言論,對於俄羅斯是非常有利的。真正有計劃用伊朗坑住美國的國家,更有可能是伊朗和俄羅斯背後的金主,也是在伊朗局勢上,還未做出高規格迴應的國家。
其實伊朗被制裁,俄羅斯及很多國家是默許的。對於普京而言,伊朗石油和俄羅斯有一定的競爭關係,被制裁後伊朗石油輸出受影響,俄羅斯可趁機佔領市場。對於其他國家而言,被制裁的伊朗,在石油價格方面將喪失話語權,有利於石油進口國。
-
8 # 謝金澎
這完全有可能,但是這個坑也不能說是俄羅斯給美國挖的,而是美國自己給自己挖的。美國這些年眼看國際形勢劇變,新興強國開始在經濟、政治、軍事上崛起,自己的國力出現相對下降,失去了往日的自信,處理問題越來越簡單粗暴。仗恃自己的國力和武力,到處欺壓、擠兌、打擊不利於自己繼續稱霸的國家。而這個伊朗,一直以來就是美國的眼中釘、肉中刺。
因為伊朗在中東的昂然屹立,導致美國一直無法徹底拿下中東,無法徹底操控歐佩克,獲得全球石油唯一定價權。原本好不容易拿下了伊拉克,不但未能改變形勢,反而為伊朗做了嫁衣裳。更讓美國恨的牙癢,原本想透過拿下敘利亞,打通阿富汗、伊拉克走廊,徹底困死伊朗,俄羅斯的介入又讓美國願望落空。
特朗普上臺後,打出了美國優先的旗號,為了這個自私的目標,全球挑起衝突。原本以為自己無所不能要讓伊朗一滴油都賣不出去餓死伊朗,誰知實施起來才發覺原來美國的令旗並不是那麼好使,那些得罪不起美國的小夥伴好招呼,那些牽涉到國家利益的大塊頭根本就不尿他,讓他感覺很沒有面子。
但是當初奧巴馬拼命努力和國際社會達成一致跟伊朗簽訂的核協議已經被他輕易的撕毀了,當初吹牛說的一定能夠讓伊朗重新跟美國籤一份只有美國滿意的新協議也泡湯了,伊朗的核開發枷鎖更是解除了,特朗普黔驢技窮了,只好最後呲牙咧嘴露出吃人的獠牙要武力嚇唬伊朗。
那麼伊朗是嚇大的嗎?顯然不是的。伊斯蘭革命剛成功那會伊朗百廢待興,就沒有怵美國,佔領了美國大使館。薩達姆的1200輛坦克加上飛機大炮,也沒有讓伊朗眨一下眼睛,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伊朗的導彈無人機已經發展的很好了,有了還手的能力了,還會輕易屈服?
但是美國架勢做足了,騎虎難下,只好去拆伊朗的臺,讓俄羅斯表態不支援伊朗,形成伊朗戰略孤立的局面,便於美國繼續極限施壓。狡猾的普京對美國要修復關係、解除制裁是來者不拒,但是是否支援伊朗卻模稜兩可,讓自以為是的特朗普政府高興的以為自己的交易藝術又一次發揮了作用,收買了俄羅斯。
他哪裡知道普京的道行有多深?美國不跟真正有些實力的國家打一回,怎麼衰退的了?對於俄羅斯來說,找到伊朗這麼一個要縱深有縱深、要人口有人口、要武器有武器的代理人實在不容易,如果美國真的要軍事冒險,那就打起來再說唄?反正美國對伊朗的武裝入侵原本就不得人心,無論是道義需要還是利益需要,俄羅斯都巴不得美國趕緊動手,讓美國徹底把中東的馬蜂窩捅破,那個時候才有好戲看。
既然弱小、遙遠的敘利亞都幫了,豈能讓強大、家門口的伊朗被美國吞掉?所以,如果美國打伊朗,不是俄羅斯給美國挖坑,是特朗普用他的小聰明在給自己挖坑。小布什說的好:“有了這個傢伙,我終於不是美國曆史上的最差總統”。
-
9 # 道聽陳說
5月14號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與普京進行會談之後,俄羅斯總統普京隨即就在5月15號,在與奧地利總統範德貝倫會晤後的新聞釋出會上,就伊核協議的有關問題放出了風聲,普京表示:“俄羅斯不是一支消防隊,我們不能到處去拯救一切不完全依靠我們的東西。”
這很明顯就是在給美國挖坑,俄羅斯就是希望美國能夠陷在伊朗戰場之上,並利用這個機會給自己贏得更多的喘息時間以及爭取更大的戰略空間,一如當年美國透過烏克蘭打擊俄羅斯一樣,俄羅斯方面也正在透過伊朗問題來反擊美國。
普京為什麼要在與蓬佩奧進行會晤之後,隨即就改變了此前對伊朗政策的風向,這其中包含著俄羅斯、美國、伊朗三國之間的重大博弈過程,在這個過程裡,普京展露了作為一個老謀深算的政治家,所應具備的政治素養。
普京僅僅透過一個簡單的表態,就將俄羅斯方面的戰略意圖表露無疑,而且這個意圖還是一個陽謀,美國和伊朗即使看到了問題的所在,仍必須要接受俄羅斯的態度,這實在是讓人歎為觀止。
俄羅斯話風突變,就是希望讓美國繼續保持對伊朗強硬,因為這麼做對俄羅斯是有利的。俄羅斯在與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進行會談之後,隨即就改變了與此前堅定支援伊朗的態度,從表面上看似乎是普京在這個問題上,有屈服於美國壓力的跡象,因此才會在會談第二天馬上就改變口風,但如果我們就此進行分析的話,普京此次改變口風,似乎是一個早有預謀的事情。
因為就此次美伊對抗而言,俄羅斯在這個問題上的核心目標,是決不能讓伊朗對美國屈服,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俄羅斯會拒絕美伊開戰。事實上如果美國與伊朗就伊核問題開戰的話,將會消耗美國與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實力,這對於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戰略擴張是十分有利的。
很明顯美國對伊朗施壓,就會迫使伊朗尋求俄羅斯的支援與幫助,而這個時候俄羅斯方面就能夠以“拯救者”的形象,出現在伊朗人的面前,並向伊朗提出各種經濟、政治合作的條件。
只要俄羅斯方面提出的條件不過分,且對伊朗有利,那麼在目前這種十分被動的情況下,伊朗為了國運,就必須要接受俄羅斯的要求。
此外俄羅斯還可以透過增強與伊朗的合作,進一步將本國勢力向更南的阿拉伯半島延伸,繼續與美國爭奪阿拉伯半島國家的影響力等等行動。
因此只要美國沒有把伊朗徹底征服,那麼俄羅斯方面就會希望美伊之間的緊張局勢持續下去,甚至在又必須要的時候,以服軟的態度來誘使美國主動對伊朗強硬,以便於自己從中謀取更多的利益。
俄羅斯希望美國徹底掉進與伊朗的軍事戰爭這個大坑裡中去,這會幫助俄羅斯贏得更多的戰略空間和主動權。從俄羅斯的全球戰略的核心任務來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美國與俄羅斯互為最主要的競爭對手,這從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美國仍然不肯放過俄羅斯,繼續對其步步緊逼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因此繼續與美國在國際上保持競爭態勢,並且在美國的打壓下,儘可能儲存己方實力,將會是俄羅斯外交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的主要工作。所以俄羅斯除了在發展本國經濟,儘可能提高美俄之前綜合國力差距的同時,還要想辦法借一些國際事件,去儘可能消耗美國的總體國力,以求儘快縮短美俄之間的實力差距。
在此次美伊對抗的局勢中,俄羅斯之所以要支援伊朗,其實就有借伊朗去消耗美國的想法,如果美國最後與伊朗之間發生軍事戰爭的話那就更好了,到時候伊朗在俄羅斯的支援下,將會變成像鄰國阿富汗那樣的狠角色,徹底把美國拖垮在伊朗。
此外把美國拖在伊朗戰場,除了能大量消耗美國的綜合國力以外,還會讓美國無暇顧及其他戰略熱點地區,而俄羅斯則會在其他地區贏得戰略主動。
比如在烏克蘭戰場上,俄羅斯就可以贏得更多的時間,從容收拾烏克蘭政府,甚至重新把烏克蘭納入到俄羅斯領土範圍之中。而在委內瑞拉問題上,俄羅斯也將會很快幫助馬杜羅政府擺平反對派,重新鞏固委內瑞拉親俄政權,這會幫助俄羅斯在南美洲贏得一個戰略支點等等。
所以俄羅斯很顯然是十分希望美國對伊朗開戰的,只要戰爭的範圍和烈度都在俄羅斯的掌控範圍內,俄羅斯就很有可能會有意的推動美伊開戰,只有這樣俄羅斯才能在其中上下其手,迫使美伊兩國都來俄羅斯尋求幫助,因此為自己爭取到更多的利益成果。
歸根結底,俄羅斯在此次美伊對抗中所扮演的角色,絕對不會是一成不變的,只要能夠幫助俄羅斯爭取到更多利益,俄羅斯方面隨時都可以更換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伊朗捍衛者和美國的好夥伴之間相互轉換。
而且我們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到目前為止,真正在此次美伊對抗中收穫最大的,其實並不是美國,反而是俄羅斯在此次博弈中不僅賺取了大量的經濟、政治利益,而且還在中東地區收穫到了一個強大的政治盟友---伊朗,這恐怕是特朗普政府所沒有想到的。
-
10 # 打板客老金
目前伊朗局勢逐步緊張,升級,作為伊朗的幕後支持者普京的含糊其辭,可以說是模糊戰略,也可以說是空城計,只有讓美國猜不透,才能更好的保護好伊朗!
自從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以來,俄羅斯一直被美國壓制,直到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伊
拉克戰爭,經歷了次貸危機,美國的國力大為衰減,俄羅斯才得到喘息的機會!
2012年以來,美國從次貸危機中逐步走了出來,又開始實施對俄羅斯的圍堵!掀起了阿拉伯之春,幹掉了跟俄羅斯關係近的卡扎菲,推翻了埃及的穆巴拉克,矛頭直指俄羅斯的中東支撐點敘利亞!甚至不惜支援伊斯蘭國這樣的極端組織去幹掉阿薩德,逼的普京2015年出手!經過今年的苦戰,挽回了局勢!
敘利亞沒搞定,美國又盯上了委內瑞拉,結果中途又被普京插上一槓子,派了兩架飛機,帶去一百來個軍人,號稱是做俄羅斯武器售後服務的!
美國變成了老熊掰棒子,敘利亞不行扔了,換委內瑞拉,現在委內瑞拉也不行了,扔掉,換伊朗!從上面美國攪亂三國局勢來看,老金總結出美俄各自的策略------美國就是圍繞石油戰略而來,敘利亞雖然不是產油大國,但敘利亞位於中東的十字路口!對中東大油庫的局勢有巨大的影響力!委內瑞拉和伊朗都是儲量大國,產油大國,
如果美國控制了這些對石油有巨大影響力的國家,那美國對石油價格的控制將是十拿九穩!對於產油國俄羅斯來說,油價被死敵美國控制,基本也就離崩潰不遠了!
另外,控制了石油,也就控制了美國的美元,不會被其他國家貨幣所代替,持續保持美元霸權,也就保住了美國的軍事霸權!
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全球-----基辛格
所以俄羅斯必須頂住!
但頂住不代表普京必須馬上派軍隊到這三個國家,鬥爭是多方面的,派兵只是一種激烈的方式而已;
普京的鬥爭策略就是謀定而後動!從敘利亞,委內瑞拉的局勢變化就能看出,普京開始都是冷眼旁觀,並不是衝鋒在前,立馬攔住美國!
等普京看清楚局面,會選擇一個適當的時間點,對俄羅斯最有利的時間點出擊!
敘利亞在2015年就面臨伊斯蘭國的重大壓力,美國又不真心實意去反恐,結果伊斯蘭國越打越大!在這種背景下,普京果斷出兵!加上伊朗士兵的巨大犧牲,一舉扭轉了局面!
委內瑞拉是在美國一再打壓圍堵馬杜羅,反對派瓜依多可能要鬧出大事的時候,普京果斷派出飛機輸送一百多軍人,幫馬杜羅維持住局面,目前反對派已經不得不跟馬杜羅談判了!
這次對伊朗,普京依舊是謀定而後動!目前局面雖然緊張,複雜,但沒有到關鍵點出現的時機,普京只是在觀察,計算自己該出擊的時間點!
目前的含糊其辭,是一種虛虛實實的威懾,讓特朗普摸不到普京的想法,出手就會遲疑,對伊朗就是一個間接的保護!
也可能僅僅是空城計,但該出手的時候,普京一定會出擊!
至於是不是給美國挖坑,老金認為不大可能,美國智囊也不傻,對伊朗這樣的中等強國,不會貿然出擊,對伊朗發動戰爭!
回覆列表
俄羅斯怕美國伊朗打不起來
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群兵臨波斯灣之際,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訪問俄羅斯總統普京。蓬佩奧到訪俄羅斯的時間有點讓人們聯想翩翩,普京說了一句“不想再當消防員了”的話,讓美伊都猜不透。美國想借俄羅斯施壓伊朗談判,普京說這句話會不會給伊朗帶來消極影響呢?有軍事評論員認為普京被美國說服,不想再涉及美伊問題。
其實不然,普京大帝的意思很明確,就是不想再充當消防員了,必要時也火上添把材,讓火燃燒的更旺些。美國在敘利亞挑起戰火,俄羅斯充當消防員去滅火,美國在委內瑞拉挑起戰火,俄羅斯又去滅火,這次俄羅斯真的生氣了。美國想在伊朗挑起戰火,這次真的不想再充當消防員去滅火了,必要時俄羅斯更得添把火,讓美帝國主義侵略者燒死在中東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