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楚風說歷史
-
2 # 江湖小曉生
許攸和曹操那是多年的好友,交情匪淺,所以在成為曹操的謀士以後,備受曹操賞識。但是許褚在路上遇到了醉酒的許攸,因為許攸出言不遜結果被許褚給宰了。可是事後曹操並沒有責罰許褚,這是為什麼呢?
許攸跟隨袁紹十多年,骨子裡已經是袁紹的死黨。許攸內心最佩服的人,其實只有袁紹。因為從袁紹發家致富開始,許攸就一直跟隨在袁紹身邊,他對袁紹的瞭解是非常深的。如果說你瞭解了一個人以後,還一直跟在這個人身邊,那說明你是真的佩服這個人。
袁紹其實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主公,他在很短時間內,便佔據了冀州、幽州、青州、幷州等四州,雄霸河北,虎視天下。幾乎當時所有的人才,全都聚集在袁紹的麾下。
攸字子遠,少與袁紹及太祖善。初平中隨紹在冀州,嘗在坐席言議。官渡之役,諫紹勿與太祖相攻,語在《紹傳》。紹自以強盛,必欲極其兵勢。攸知不可為謀,乃亡詣太祖。紹破走,及後得冀州,攸有功焉。攸自恃勳勞,時與太祖相戲,每在席,不自限齊,至呼太祖小字,曰:“某甲,卿不得我,不得冀州也。”---《魏略》比如說荀彧、郭嘉、張郃等人當時都是袁紹手下的人物,這些人之所以投靠袁紹,是因為袁紹有稱霸天下的志向,而且規模是當時所有諸侯中最大的一個。
許攸當然也是這些人才當中的一個,可是很多人才伴隨著袁紹的停步不前而離開了,許攸卻一直都堅定不移地站在袁紹這邊。
不過袁紹內部的謀士不在少數,而且爭權奪利的態勢非常嚴重。這就導致了許攸在袁紹處其實並不吃香,甚至於處處碰壁。
一時糊塗之下,許攸才會投靠曹操,其實許攸的心裡從未真正把袁紹給放下過,畢竟輔佐了十幾年的主公,怎麼說感情都是非常深的。
許攸故作狂傲,其實只是求一死。跟袁紹感情這麼深,一時糊塗之下,出賣了自己的主公,最終導致袁紹在烏巢慘敗的局面。緊隨其後的官渡之戰,其實也是連鎖效應。所以說許攸認為袁紹的失敗,跟自己的叛逃是有直接關係的。
這件事一直堵在他心裡,他終於感到後悔了。可是後悔又能怎樣呢?據說袁紹都病死了,袁紹的老巢鄴城也被曹操給霸佔了,一切都沒法回頭了。
許攸只能向前看,他並不能看到前方有什麼前程可言。因為他內心的那道坎是過不去的。所以他整日在城中買醉,醉了以後就大放厥詞,說沒有他許攸,曹操壓根就不會有這一天。
曹操似乎也明白許攸指的是什麼意思,聽聞這件事以後,曹操也沒多管。可是許褚是個暴脾氣啊,他就是看不慣有人說曹操的壞話。
公聞攸來,跣出迎之,撫掌笑曰:“子遠,卿來,吾事濟矣!”既入坐,謂公曰:“袁氏軍盛,何以待之?今有幾糧乎?”公曰:“尚可支一歲。”攸曰:“無是,更言之!”又曰:“可支半歲。”攸曰:“足下不欲破袁氏邪,何言之不實也!”公曰:“向言戲之耳。其實可一月,為之奈何?”攸曰:“公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谷已盡,此危急之日也。今袁氏輜重有萬餘乘,在故市、烏巢,屯軍無嚴備;今以輕兵襲之,不意而至,燔其積聚,不過三日,袁氏自敗也。”---《曹瞞傳》而且許攸這個人非常欠揍,他不僅當著許褚的面說曹操的壞話,而且還質問許褚,到底敢不敢殺他。許褚心想,哼,真沒聽過這麼無理的要求,於是就一刀把許攸給咔嚓了。
那麼許攸真的是如此狂放的人嗎?當然不是,以他的聰明才智,他足以知道狂放之人的下場是怎樣的,可是如果他就是在尋求這樣的下場呢?
許攸就是一心求死,他在曹操這裡無法安心做事,又沒辦法越過心裡那道坎。他也不能言明自己選擇錯了,所以他只有用死來解脫自己。聰明人最大的煩惱就是把一切都看得太透,所以這一切都顯得十分無奈。
許褚忠心護主,有罪之有?許褚是所有人當中,唯一什麼都看不透的人,但是他活的非常快樂而簡單。他只需要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捍衛曹操的一切。曹操的人身安全他需要捍衛,曹操的名譽他也需要去捍衛。
許攸現在侮辱曹操,那就是侵犯了曹操的名譽,許褚作為曹操的第一忠臣,自然是不可能讓他活下去的。所以許褚有什麼錯誤呢?他只是在幫曹操的忙而已。
事後曹操雖然對許攸的死,顯得非常傷心,卻沒有過分責罰許褚。其實這就已經表明了一切,一個死了的許攸,還不足以跟一個活著的許褚相提並論。
一日,許褚走馬入東門,正迎許攸,攸喚褚曰:“汝等無我,安能出入此門乎?”褚怒曰:“吾等千生萬死,身冒血戰,奪得城池,汝安敢誇口!”攸罵曰:“汝等皆匹夫耳,何足道哉!”褚大怒,拔劍殺攸,提頭來見曹操,說“許攸如此無禮,某殺之矣。”操曰:“子遠與吾舊交,故相戲耳,何故殺之!”深責許褚,令厚葬許攸。---《三國演義》其實從官渡之戰以後,許攸的作用就沒那麼大了。他所知道的袁紹內幕,此刻已經沒有任何價值,因為曹操已經徹底擊敗了袁紹。
這個時候的許攸就算是活著,都不可能取代許褚的地位。他跟許褚是沒法比的,當年典韋為了保護曹操而喪生,曹操哭的死去活來,甚至連兒子的死都沒有這麼傷心,可見曹操是非常愛惜人才的。
許褚就是第二個典韋,曹操才不會因為一個小小的許攸,而責罰自己心愛的大將許褚。再說了許褚傻乎乎的,那像是有心計的人嗎?
總結:許攸是自己害死自己,只不過借了許褚的刀而已。真的是許褚殺了許攸嗎?當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殺了許攸,這要看許攸用什麼方式求死。許攸用許褚的刀殺了自己,目的只有一個,他想讓自己知道,自食其果到底是什麼滋味。
是許攸選擇了曹操,而許褚是曹操的大將,許褚殺了許攸,等於就是曹操殺了許攸。許攸選擇的曹操殺了許攸,這豈不是天下最現實的自食其果嗎?
這是許攸對自己最大的懲罰,他覺得自己沒臉再活在這個世上了,僅此而已。至於袁紹,當然有需要檢討的地方,但是袁紹固然有錯,絕不是許攸叛逃的藉口。
如果臣子受了一點氣就想著叛逃的話,那主公可真的沒法做。因為每個臣子的想法都不一樣,若是全都照顧到位了,那什麼事情也幹不成。
所以說到底就是許攸本人的心不定,仗著曹操跟自己是老朋友的關係,自己在袁紹那兒受了點氣,就敢跑到曹操這兒來。其實他這麼做也是為了報復一下袁紹,沒想到結局卻把自己給坑了。
參考資料:《三國演義》、《魏略》、《曹瞞傳》、《三國志》。
-
3 # 鴻哥iouyh福小鋪
許攸可是曹操打敗袁紹,平定河北的首要功臣,他的死確實叫人“刮目相看”。
很莫名其妙嘛,死得那麼沒理智。
甚至可以說是一股腦的尋死、作死。
我個人分析了一下。
許攸應該是故意尋死的。
沒法子啊,他的臨陣倒戈,背叛了袁紹,河北一帶的名流,不只河北,還有與袁家有故的滿天下名流都對其不齒。
畢竟人家袁紹是三公世家啊,居然被小小的許攸給掀翻了大船。
爛船也有三千釘,哪怕被曹操威壓,拿曹操沒辦法,但對付許攸是完全可以隨時隨地便可一巴掌。
這個艱難、尷尬的處境,曹操不想解決,也不願意解決,因為情緒矛盾都集中到了許攸身上,如此美好的出氣筒,何必再沾染呢?
正如曹操當年借用軍需官腦袋平息士兵怨恨的做法,曹操樂意見到許攸繼續發揮餘熱。
沒辦法說啊,許攸被人不斷穿小鞋,只能用這樣的姿態對待曹操,渴望向所有人表明心跡,甚至希望向所有人宣告,自已和曹操關係匪淺。
但這一切都幫不了他解除揹負的壓力。
最終,許攸只能為了保護起家族,一人做事一人當嘛,找個機會尋死,而且還得死於曹操手裡,緩解外界對其和家族的怨恨。
找許諸,許攸是有目的性的,本家嘛,而且是曹操的愛將,非常符合的人選。
特別還有一點就是要告訴曹操與世人:看到沒有,如此有功之臣,僅僅是放縱了些便被這麼一個愣頭青砍了。
稍微打臉一下曹操,使得曹操在許攸死後立馬趕緊收拾爛攤子,至少也得保護許攸的家屬,免得真的寒卻天下人的心。
一舉數得,許攸在曹操故意置之不理,甚至樂於見其作為替罪羔羊的情況下,只好尋了死道,但他也不是如那位軍需官那般傻乎乎相信曹操會照顧家小,所以許攸臨死之前得作一作,搞些吸引眼球的事情,再讓本家許褚在眾目睽睽下給宰了。
好了,事情都擺在檯面,曹阿瞞,您到底還要不要混,要不要臉,看著辦吧!
-
4 # 尋根拜祖
像許攸這樣,一張嘴把自己“說死”的,在三國期間太多了,比如楊修、孔融、禰衡等等。許攸之死表面看是許褚的衝動,不過,按照正史,他是被逮捕入獄,按正常程式處死的,不存在衝動之下的行為。也就是說,真正殺掉許攸的不是別人,而是曹操!
許攸被殺的原因大致有三個,一是性格缺陷,貪天功為己有,讓曹操惡從膽邊生;二是許攸就是個工具屬性,在曹操的心目中,絕對達不到“道”的層次,無他不少;三是他與曹操出身不同,早晚會因此走向決裂。
擺不正位置,貪天功為己有許攸和袁紹、曹操是發小,這是許攸先後侍奉袁紹和曹操的原因。許攸在袁紹陣營時,曾經勸袁紹聯合曹操,但袁紹拒絕了。由此可以看出,許攸很看重少年時期的交往經歷,希望再現“同學友誼”,同時他也有點幼稚,不能洞悉袁紹和曹操的心裡狀態。
許攸很貪婪,這一點讓他無論在哪裡都受到側目。因為親屬犯罪受到審理,他竟然一怒之下改投曹操。由此可見許攸的第三個弱點:沒有信念和操守,個人利益第一位!
這些弱點,都是他走向斷頭臺的催化劑。
正是憑藉許攸的獻計,曹操端掉了袁紹的烏巢糧庫,為打贏官渡之戰,立下大功。居功自傲,是很多人的缺點,不過,像許攸那樣,沉湎於自我陶醉的,世間罕見。他生怕曹操忘記了他的功勞,時時刻刻不忘提醒曹操:你能有今天,都是我的功勞!
曹操先是心悅誠服地點頭稱是,再後來被弄得很尷尬,表面上嘻哈應承,內心厭惡至極。不是曹操忘恩負義,放在任何一個人頭上,這種行為,等於拿以前的恩惠,綁架了別人一生,被綁架者礙於道德,還不能有任何怨言!
本來,許攸為曹操獻計獻策,就是他的本分,否則曹操憑什麼收留你?可許攸把自己的本分,當做賜給曹操的天大恩惠,以救世主的姿態出現,主僕易位,走向找死的節奏!
曹操眼中的工具,隨時可棄客觀來講,許攸的貢獻,對官渡之戰確實是有決定性作用。不過,以袁紹和曹操對比,他們的勝負,絕不是一戰而定的,袁紹終究不是曹操的對手。這一點,聰慧的郭嘉,在“十勝十敗”中已經闡述得很清楚。
也就是說,即便曹操不能打贏官渡之戰,袁紹早晚會敗在曹操手裡。更極端一點說,沒有許攸,官渡之戰曹操也未必會敗!
真正聰慧的人就像郭嘉這一類,人家不需要看具體細節,透過人性分析,就能看到結果,反而盯著的東西越具體,說明層次越低。顯然許攸不具備郭嘉的才能,他揪著自己“具體”的功績不放,層次也就那樣了。
所以,許攸在曹操心目中,他的水平也就只能是個“工具”,充其量可以達到“器”的水平,達不到“道”的層次。
既然是工具,天下不缺,有你不多,無你不少,可棄!
不同身份的對決,下場早註定前面提到楊修、孔融和禰衡,我們發現一個現象,曹操一輩子就喜歡殺一種人——士族子弟!比如還有邊讓、陳宮,以及後來的荀彧。許攸也是士族子弟!
曹操跟士族子弟有仇?呵呵,細細說來,這是根深蒂固的仇恨,勢不兩立的政治對立!
我們知道,曹操的出身,跟袁紹許攸不同,不是士族,更不是豪門士族,而是宦官之後!都怪曹操的爹曹嵩,為了自己的前程,認了宦官曹騰為父,從此曹操背上了一個被人看不起的包袱。
在《三國演義》中,可以經常看到,敵對一方張口就罵曹操:宦官之後!在講求出身的東漢,這就是一塊壓在曹操身上的大石頭,即便曹家事實上因為曹騰而發跡。
曹操與袁紹等人,雖然小時候一起玩耍,那是兩小無猜的年齡,成年後,這種身份的差距,讓他們彼此走向陌路。許攸妄圖彌合他們的裂縫,讓他們合作,真是笨的可以!
曹操對士族的心理有兩種狀態:一是鄙視,二是恨!
鄙視來自於,這些士族子弟,大多數是草包,靠著對漢帝國的官場壟斷,過著寄生蟲的生活。東漢的沒落,他們其實是罪魁禍首。
恨來自於,自己的身份,被這些自高自大計程車族瞧不起,入不了主流社會。這種不公平的體制,其實就是曹操一輩子努力要打破的東西。
在這種心態下,許攸一口一個“阿瞞”,你覺得曹操是感到親切?還是讓他聯想到自己的身份受到了輕視?許攸不解曹操內心世界裡的自卑,以及仇視心理,親自點燃了曹操射向自己的炮火,蠢到家了!
綜上所述,許攸那點“才”和所謂的“大功”,在曹操眼裡不值一提。相反,許攸的貪婪和愚蠢,讓曹操深惡痛絕,再加上兩人身份的原因,走向決裂是早晚的事。只不過許攸比其他仕子作得更歡一點,所以死得更快一點!
-
5 # 二辻四畫生
因為許褚殺許攸本來就是得到曹操的授意,曹操愛才如命不假,當年許攸在官渡之戰離開袁紹投靠曹操的時候,曹操可是光著腳就去迎接的,不管是不是作秀,反正曹操做的很到位。
許攸此人呢,和曹操是少時的玩伴,算是發小吧。他一開始在袁紹手下出謀劃策,在官渡之戰時,他跟袁紹出了個主意,讓袁紹兵分兩路,一路對曹操主力,另一路偷襲許昌,等到曹操回援之時,袁紹就可以兩路夾擊,夾死曹操。
可是袁紹這人也是生性多疑的主,他知道許攸和曹操關係不一般,就怕倆人聯合起來搞他,所以對於這樣的上策,袁紹也棄置不用,反而疏遠許攸。
許攸眼看在袁紹這混不下去了,就偷偷跑到了曹操帳下,為曹操出了個火燒烏巢的主意,曹操照辦,果然袁紹不戰而敗,被曹操殺的底朝天,不僅輸了官渡之戰,還從此一蹶不振。
按道理來講,許攸真的是立下汗馬功勞,加官進爵是板上釘釘的事,可是他啥了沒撈著,倒是命丟了。其實這事也不能怪曹操,要怪只能怪自己。
有句話叫小人得志,說的就是許攸這種人。許攸在幫助曹操拿下冀州城時,尾巴就翹到天上去了。曹操正要進城,許攸安耐不住得意之情,從後面竄出來了,拿鞭子指著冀州城門說:“阿滿,你要是沒有我,怎麼能入這道門?”此話一出,曹操是聽後大笑,可是眾將可不樂意了。
這話先不說後面的自誇,就說前面兩個字就能要命。曹操小名叫阿滿,他們年少時以此相稱表示親近也就罷了,現在許攸在曹操手下混,還敢不知尊卑,豈不是找死?特別是曹操做了丞相後,這許攸還是阿滿阿滿的叫,任誰聽了都覺得刺耳。
這不一天許褚在城門口又遇到許攸,許攸又來他那句經典名言,沒我你怎麼進入城門?許褚這暴脾氣忍不住了,說是全軍將士浴血奮戰,冒著血戰打下城池,你怎麼敢這麼狂?許攸也來脾氣了,他心想曹操都沒說什麼,你還敢反駁我?於是他說你許褚就是個匹夫,我跟你沒什麼好說的。
結果禍從口出,許褚早看許攸不順眼了,更何況曹操說不定暗示過他什麼,許褚也不再跟他廢話,手起刀落,許攸就歸天了。
許攸的死沒什麼可惜的,他雖立有大功,卻不懂得居功思危,一味的恃功自傲,直呼曹操小名,不分尊卑,戲弄許褚藉此顯功。
說起許攸,就不得不提禰衡和楊修,禰衡狂到說自己是天下第一、舉世無雙,楊修也是聰明人,但是聰明過頭,到處炫耀自己的聰明,最後三人全都惹來殺身之禍。
所以許攸被許褚砍死了,曹操肯定偷著樂呢,畢竟不用自己親自動手,省去不少事,又怎麼會處罰許褚。
-
6 # 北大記著
許攸為人居功自傲,口無遮攔,多次曹操難堪,但是曹操憑藉許攸計策滅了袁紹和袁尚。還是不忍心歸罪許攸。但是群臣對許攸出言不遜都很不滿。這為他死埋下禍根。
操的貼身侍衛許褚殺許攸,事出有因。 1、許攸放蕩不羈成性,辱罵了許褚。在曹軍攻克冀州後不久某天,許攸騎馬在冀州城東門,正好遇上許褚。他召呼許褚過去,先是自我炫耀奪取冀州是自己的功勞,在遭到許褚嚴詞反駁後,他竟破口大罵許褚。許褚一怒之下,拔劍將許攸殺死了。在這裡,許攸居功自傲,目中無人,汙辱大將,自取其禍。許攸沒有意識到將相和是取勝關鍵,個人只是團隊的一分子,個體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依靠群體的共同努力上下一心。如果沒有象許褚等一大批能征善戰的優秀將軍,即使許攸的謀略在高再完美,也是紙上談兵。曹軍也不可能取得戰鬥的徹底勝利。擺不正個人位置,放蕩不羈,狂妄自大,這是許攸的致命弱點。 2、許攸怠慢了曹操。許攸因自己和曹操是兒時的好朋友,說起話來口無遮攔,毫無顧忌。他講曹操是奸雄,大庭廣眾之中直呼曹操乳名曹阿瞞,弄得曹操面子盡失。這種尷尬,連曹操身邊的將領們也紛紛替曹操打抱不平。許攸不加收斂,久而久之,曹操對許攸越來越厭惡,儘管公開場合表現得十分大度,但私下裡心裡十分忌恨。作為曹操的貼身待衛,許褚顯然是知道了曹操對許攸的態度,才敢斷然對許攸下毒手。為曹操除去心頭之患。
許攸怠慢曹操,使曹操由愛生恨才是是許褚殺死許攸的深層原因。
-
7 # 煮茶道史
許攸之死,實為咎有自取,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他是自己作死了自己。
早年的許攸和袁紹、曹操都是發小,同屬官二代系列,在洛陽城裡尋花問柳,偷雞摸狗.,那是無惡不作。論關係,由於曹操出身宦官家庭,在這群人中地位極低,許攸自然要和袁紹親近一些。
所以當袁紹起事之後,他就一直在袁紹帳前效力。他最先主張袁紹曹操結盟,繼而又提出挾天子以令不臣。在官渡戰中,他否定速勝,建議相持拉鋸以消耗對手。但奇怪的是,這些事後經過證明的上上之策,袁紹居然無一釆納。唯一的解釋,就是袁紹小時候因為聽信許攸,上過大當,以致於條件反射,凡許攸的建言,權當放屁。.
許攸一氣之下,投靠到曹操名下,先是火燒烏巢,再決漳河之水,為曹操戰勝袁紹,最終統一北方立下了不世之功。
可是他又因為什麼被許褚一刀殺了呢?而愛才如命的曹操居然還無動於衷。
有人說是貪而好色,這顯然不對,在酒色方面,郭嘉甚於許攸,曹操卻視郭嘉為心腹。說明曹操心存大志,不拘小節。
其實真正原因不外乎這兩點。
一,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在許攸看來,曹操還是小時候的曹操,別看現在人模人樣,老子照樣瞧不起你。而且自己在曹操最危難的時候幫他成就了這麼大的事業,這樣大的功勞,怎麼你曹操也得感謝我一輩子吧?
於是,不分場合的炫耀,成了許攸最大的愛好。甚至在一次慶功會上,許攸當著百官的面對曹操說,“阿瞞啊,你如果沒有我,今天是不可能得到冀州的。”
曹操聽了哈哈大笑“你說的真是一點不錯。”但他的心裡,只怕己有殺機。
任何一個管理者都不會允許自己的下屬挑戰自己的權威,不管你是發小還是有功於我,這都是一個底線。
二情商太低,不通人事。平定冀州之後,許攸不僅在曹操面前居功自傲,在同僚面前更是目中無人。有一天在冀州東門,正好踫見了虎痴許褚,你猜他怎麼說。
“喂,小子,要不是大爺我,你怎麼可能從這個門口進出。”
許褚大怒,把刀拔出:“難道我這刀是吃素的嗎,我們拚死拚活,功勞全成你的了”
許攸狂笑道:“不服是吧,有種你砍了我啊!”
許褚二話不說,砍就完了。
許攸之死,無非告訴我們:
千萬不要恃寵而驕,更不要高估自己。在一個團隊裡,要清楚自己在老闆心中的地位,更要搞好和同事之間的關係,總而言之,能力再強,也要懂人事,做事先做人,這樣才能走得更高更遠。
-
8 # 中孚鑑
許攸,字子遠,他是東漢末年時期的謀士,其本在袁紹賬下效力,然而在袁紹和曹操進行的官渡之戰時,因為他的家人犯法就被捉拿,所以許攸就投了曹操。投向曹操的許攸,為曹操定下偷襲袁紹的軍糧處烏巢的計謀,曹操依其計,從而在官渡之戰時,雖然袁紹實力比曹操強大,但曹操卻取得了這場戰役的最終勝利。
官渡之戰曹操的勝利,許攸是立下很大功勞的。在《三國演義》中,熟讀此書的都知道,曾在官渡之戰立下大功的許攸卻被曹操賬下猛將許褚大怒之下所殺,而那時曹操卻只是深責許褚。
那《三國演義》中,許褚殺了在官渡之戰立有大功的許攸,愛才的曹操為什麼不計較呢?
其實,許攸被殺,主要是他自以為功高,就出口狂言,而主要的是又輕慢曹操,如此對曹操忠心、敬佩的許褚就看不慣,許褚本是武將,他大怒之下就殺了許攸。當然這是《三國演義》中的情節。
而歷史上的許攸,他也是被殺的,他是自持功高、口出狂妄,多次輕慢曹操,曹操那時的地位、威望本來就已經很高,在曹操取得勝利得到冀州後,而許攸卻不注意場合就叫曹操的小名說“阿瞞,沒有我,你得不得冀州。”
當時曹操雖然表面上沒有太在意,但是心裡卻非常不高興,但許攸口出狂言的次數多了,最終觸怒了曹操而被殺。
這裡就以《三國演義》中的,許褚殺了許攸,愛才的曹操為什麼不計較。
這是因為在《三國演義》中,許攸同樣是自持功高而口出狂言,這讓曹操心裡是很不痛快的。只是因為其對官渡之戰有功,所以沒有把不滿表現出來。當許攸被許褚殺了後,那時許攸已死,已經不能改變這個現實。他計較又有什麼用呢!
而主要的是許攸雖然對官渡之戰有功,但是許褚卻是曹操的心腹愛將,許褚對曹操的忠心、價值並非是許攸所能比的,如此曹操又怎麼會為了一個自持功高、口出狂言的許攸而去計較傷害許褚呢!
-
9 # 海浮人
許攸,何許人也,南陽人也,三國時期一位足智多謀的謀士,初在袁紹帳下謀職。後到曹操帳下獻計獻策,設計偷襲烏巢,水淹冀州,助曹操由弱轉強,打敗袁紹。按說他功勞一點也不小,但是他悲慘結局被許褚殺,曹操知後卻不計較,這是為何呢?
在官渡之戰的時候,許攸截獲了曹操缺糧求援的密信,立即上報給袁紹想立功,可沒想到他兒子和他侄子貪汙被抓,袁紹十分惱火,認為曹操催糧信是誘敵之策,再加上許攸和曹操是同窗,袁紹就開始懷疑許攸暗通曹操。許攸知道自己凶多吉少,於立馬投奔了曹操,許攸向他提供了袁紹許多情報,建議曹操偷襲袁紹軍糧所在地烏巢,結果大獲全勝,之後,又獻計攻克了冀州。
許攸自以為自己功高蓋世,目中無人,甚至不把曹操放在眼裡。當曹操率領眾將官進入冀州城,到了城門前,許攸縱馬向前,指著城門呼叫曹操說:“阿瞞,要不是我,你怎能進入此門?”
曹操大笑。眾將見許攸如此無禮狂妄,都憤憤不平。居功自傲,到處吹噓,有一次他遇到了許褚,耐不住自我吹噓,就開始向許褚吹噓了,氣的許褚罵他,斥道:“你別逞能,看我能不能砍死你!”
許攸不識時務,還伸長脖子挑釁說:“砍呀!我和你家主公是同窗,量你也沒那個膽!”沒想到許褚早就按捺不住了,立即拔劍將許攸砍死,曹操知道後,於是“深責許褚”,下令厚葬許攸。按說無故殺了人,許褚是應受到嚴厲處分的,不說償命,至少也要罷官監禁或杖責,但曹操只是責備許褚幾句,並沒有太多計較,可見對殺許攸他是默許的。
許攸被殺咎由自取居功自傲,貶低他人。許攸的計謀確實不錯,但要實施起來還是要有能執行的決策者和英勇的將士才行,各方協調配合,搞好後勤保障等,才有用。許攸在袁紹帳下時,也出過不少計謀但為何不見效果,說明計謀只有實施後才能發揮作用。
許攸把曹操打垮袁紹的戰績完全記到自己的功勞簿上,是貪天之功為己功。曹操與袁紹相比,郭嘉早有“十勝十敗”之說,許攸的計策只是加速了曹操的勝利,並不起決定性作用。
所以許攸說沒有他曹操就進不了冀州城,抹殺了其他謀士和全體武將的作用,豈能服人?
不知優勢已無,不知流勇退。許攸是由於瞭解袁紹許多內情才計謀得逞的,袁紹敗亡後,許攸的獨特優勢已經失去,他雖吹噓自己,但明眼人都知道,他的利用價值已經沒啥用了,若不收斂,“狡兔死,走狗烹”的命運必落在他的頭上。
同時他背叛袁紹又獻毒計,特別是決漳河水,使冀州廣大黎民遭殃,再加上他縱容家人貪汙,河北百姓對他恨之入骨。曹操為安撫河北人心,除了祭奠袁紹外,對許攸壓抑一下也是必要的。
許褚殺了許攸,既消了曹營內部的不平之氣,又解了河北百姓的切齒之恨,有這樣的效果,曹操怎會處罰許褚呢!再者許褚對曹操可謂是忠心耿耿,許攸雖死,不可能讓一個這麼愛才的人又把價值比許攸更大的許褚給殺了吧,這樣對曹操他最為不利的。
浮人結語總的來說,許攸之死,可悲可嘆!他的死就是咎由自取,許褚殺許攸,只是曹操借刀殺人罷了,據《資治通鑑》記載:“許攸恃功驕嫚,嘗於眾坐呼操小字曰:‘某甲,卿非我不得冀州也!’操笑曰:‘汝言是也。’然內不樂,後竟殺之。”這裡許褚就不是兇手了,而是曹操。
許攸真正的價值是他是袁紹重臣,深知袁紹虛實,曹操要擊敗袁紹,必定需要許攸的計策。或許許攸之才在曹袁之戰中可抵十萬雄兵,但是擊敗袁紹之後,許攸就沒有什麼價值了。而此時的許攸居功自傲,不懂謙退之道。被殺是必然。
許褚殺許攸,曹操厚葬之,只不過是曹操編劇的一場戲而已。
-
10 # 夏目歷史君
許攸在官渡之戰為曹操定下偷襲烏巢的計策,幫助曹魏奠定了勝局,可以說是大功臣。後來許褚將許攸殺死,曹操不但沒有給許褚定罪,甚至都沒有責問他。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許攸壓根就不是被許褚殺死的。這段情節並不是提出問題的人憑空捏造,而是被記載於《三國演義》當中。
可大家要知道,《三國演義》是本小說,裡面有很多杜撰的情節,而《三國志》則是偏紀實性質。在《三國志》當中,有著明確的記載,曹操非常的敏感多疑,許攸就是被曹操給殺死的。
即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魯國孔融、南陽許攸、婁圭,皆以恃舊不虔見誅。有很多證據都可以證明許褚並不是殺害許攸的兇手。雖然許褚看起來有些莽撞,但史書當中對他的形容是謹慎和遵守法紀。
即褚性謹慎奉法,質重少言。如果他曾經無視規矩殺死許攸,那麼史書絕對不會給他這樣的評價。
瞭解完事情的真相,咱們再來說說為何曹操要殺死智謀無雙的許攸。在史料當中給出的解釋是“恃舊不虔”。這句話的意思是許攸總是仗著以前的功績輕慢曹操。
曹操不是一個氣量小的人,但架不住許攸做的事情實在太過分。 在宴會當中,許攸對曹操不但沒有用敬語,反倒是直接稱呼他的乳名“阿瞞”。要知道,在古代的時候稱呼乳名可不是代表關係好,而是一種輕慢無禮,正常情況下,只有長輩在稱呼晚輩才可以這樣用。
許攸這樣做,儼然是把自己當成了曹操的長輩。曹操雖然當時沒有發作,但是他把這份仇恨記在了心裡。
而且許攸非常的貪財。曹操並不是一個吝嗇的人,在許攸立下大功後,曹操賞賜給了他很多的錢財,而且還將他奉為座上賓。許攸沒有心懷感激,反倒是覺得給的賞賜太少,所以他仗著曹操的寵愛在曹魏陣營當中大肆斂財,其實當時很多人對他都非常不滿,但是礙於曹操的關係,所以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他不光貪財,而且沒有幹好自己分內的工作。當曹操怪罪下來的時候,他就敷衍過去。
曹操愛惜人才,但是他卻殺了許攸,或許是因為在他的心目當中許攸根本算不上是人才。許攸在官渡之戰當中立下了大功,這的確是事實,但問題是他並沒有給曹操出謀劃策,只不過是獻上了糧倉的情報。
何焯對於許攸的評價非常客觀,即許攸賣國邀功,小人之尤者,收治之殊快也。他說許攸不過是賣國求榮。這種成功是不可能複製的,而許褚也沒展現出自己在軍事上的才能,曹操在殺他的時候自然沒有任何的惋惜之情。
此外,許攸有背叛的先例,曹操擔心他再玩一次賣主求榮,所以在榨乾他的剩餘價值之後就把他給殺死了。
回覆列表
題主說的這個版本是《三國演義》中的橋段,許攸因為和許褚發生了口角,然後許攸被大怒後的許褚直接砍下了腦袋。許褚並且拿著許攸的腦袋去找曹操領罪,但是愛才如命的曹操為什麼並沒有怪罪許褚呢?原因很簡單因為曹操也想要許攸死,這樣當然就不會怪罪忠心耿耿的許褚啦!但是正史中,許攸卻是曹操本人殺的,這也就印證了許攸確實得罪了曹操,也說明人家《三國演義》也是三分真實,七分虛。
官渡之戰中立有大功的許攸許攸字子遠,小時候和曹操還有袁紹都是好朋友。後來許攸見到袁紹有著四世三公的底子,所以就做了袁紹的謀士,而捨棄了宦官出身的曹操。由此可見許攸的眼光也算長遠,他竟然看不出曹操曹孟德才是真英雄。
許攸一開始力勸袁紹和曹操結盟,為袁紹的勢力壯大做出了貢獻。後來袁紹和曹操決裂,袁紹準備攻打曹操時,許攸因為家人犯罪,留守鄴城的審配將他們逮捕,許攸知道後大怒,就投奔了曹操。
曹操聽說許攸來投靠自己,直接都顧不得穿鞋子和襪子,就跑出去迎接,並且高興的說:“子遠來了,大事可成。”曹操對於曾經捨棄自己的人,給予了很高的禮遇。這就說明曹操,是個能成大事的人,其目光是極其長遠的。
許攸看到曹操這樣禮遇自己也很感動,於是為曹操在掃滅袁紹的戰爭中,出謀劃策,出了大力。尤其是讓曹操奇襲烏巢,一把火燒了袁紹的糧草,為官府之戰的勝利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後來又幫助曹操佔領了袁紹的冀州,完全的消滅了袁紹集團。
自恃功高,目無領導,曹操忍無可忍將其殺害。許攸因為覺得自己立了很多的功勞,並且和曹操以前是發小,就忘記了君臣之禮。常常直呼曹操的小名,甚至在正式場合也不知收斂,一點也不給曹操這個大梟雄面子。
有一次,許攸又直呼曹操小名,並對曹操說:“阿瞞(曹操小名)啊,如果你沒有我,你不會得到冀州。”許攸那種得意忘形的勁頭確實讓曹操很不舒服,可是善於偽裝的曹操笑著說:“你說的很對。”但是慢慢的曹操越來越煩感許攸。
還有一次,許攸在出鄴城東門,他對左右說,這家人沒有我,是進不得此門的。這就話傳到了曹操耳朵裡,曹操忍無可忍,直接找個藉口把許攸殺了。
綜上所述,許攸本人居功自傲,目無領導,雖然當初官渡之戰中被判袁紹幫助過曹操。可是許攸做的太過分了,不是說你幫過領導的大忙,就可以天天對領導指手畫腳的,這樣的下屬註定不會有好結果。而《三國演義》中曹操是借許褚之手殺了煩人的許攸,許褚是誰啊,曹操的貼身保鏢,忠心耿耿的大將,曹操怎麼會給他計較呢?更何況許褚殺的是曹操想殺之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