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甲球迷
-
2 # 偉說love
為什麼年齡越大越覺得過年沒意思?是我變了還是社會變了?
我覺得是很大部分原因是社會變了,小時候我還住在農村,住的是是自己家蓋的房子,還有的家還是土房子,當時只有過年的時候一大家子才會聚到一起吃飯,那時候過年的時候,早晨要早起,一大早起來就聞到了濃濃的香的味道,還有連續不斷的炮竹聲,然後我們一家四口到奶奶家吃早飯,吃早飯的同時,小叔、大姑姥一家就陸續趕來,那時候小叔住在城裡面,我們都住在農村,小叔會帶來一些平時沒見過的吃的,緊接著大人們就開始忙活菜,摘菜啥的,我們小孩子就在奶奶家那一片玩耍,那時候還有跳方、跳堡、跳繩什麼的好多玩的,若下雪了還會一起堆雪人,小孩子們一起玩的不亦樂乎。
之後就一起吃中飯,在飯桌上大人們喝酒聊天,小孩子們喝米酒,大人們還是不是跟小孩子互動,滿滿的年味。
吃完飯後,男人們就都去打牌,女人就帶自己家孩子回家,當時小夥伴回家還有點不捨,最後就只剩下自己和姐姐,然後就回家了。
等到晚上,又和村裡面的小朋友玩耍起來,玩到十二點,然後回家吃雞蛋,爸爸打牌打到12點也回來放煙花,這就是守歲,年味十足,吃完雞蛋,基本就洗洗睡了,這一天也就算結束了。
再放眼今天,我們村因為拆遷,所有房子都拆了,現在都被轉移到高層小區,地理位置也更好了,家裡面裝潢的也很好看,親戚們這都住在一個小區,離的也更近了,平時一般出門都能打個照面,所以,跟小時候就不一樣,小時候一般一年才見幾次,還有就是我所在的城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現在過年都不會自己放煙花爆竹了,再有就是生活條件變好了,以前只有過年才能享受到的待遇平時就能體驗到,所以,我覺得是社會變了,讓過年越來越沒意思。
-
3 # 新新擺攤記
我覺得是年變了
從我出生1990年,到2018年
28年了,能不變嗎?
以前是寫信,現在是打電話發影片,就算人不在家過年,也能感受到家裡的年。
要是我再年輕一點就好了
-
4 # 農村小康路
社會沒變,是你變了!從那個天真無邪的年代,過年一包瓜子,一袋糖,幾顆小鞭炮,能讓我們度過一個完美的新年!而如今呢?一個家庭的生活開銷,生活瑣事,人情世故,工作壓力全有我們一個人來承擔!一包瓜子,一袋糖隨時都可以吃到!幾個小鞭炮再也想不出童年的意義!我們更看清這個社會,更明白自己自己所處的地位,應肩負的社會責任和家庭義務!
-
5 # 淨德空靈婁傑
我不過元旦春節,已經連續五年了,什麼臘七臘八、臘月廿三、大年三十、初一拜年、初二孃家、破五走六、裝送紅包、說過年話、虛頭八腦、喝酒吃肉、醉燻紅臉、放鞭放炮、來人去客,忙忙碌碌,精疲力盡,那一套都與我無關。
節前坐車擁擠,到一起大吃大喝,吹吹牛皮,顯擺顯擺,喝得醉醺醺,喝潮了再打起來,或弄個臉紅,鞭炮放得震天響,搞得烏煙瘴氣,酒醒了頭疼,見面說好話象磕頭蟲,過後什麼都忘了,白搭功什麼用沒有,過完節精疲力盡,兜裡的錢沒剩幾個,還得擠車回返。對此我很冷漠,不願看這些。
吃團圓飯,是團圓了,父母高興了嗎?是真高興假高興?給沒有退休金的父母帶來錢沒有?他們都安頓好沒有?讓父母放心沒有,惹父母生氣沒有,如工作如何,找到物件沒,小日子過得怎樣,特別是你是如何平時關心父母?這些遠比在一年一次一起過春節更重要!
過春節這一套我已經看透了,不想再挨累花錢買罪受,更不想大魚大肉醉熏熏,因為我素食已經十三年,不吸菸、不飲酒,不願聽鞭炮聲嚇得心驚肉跳半夜睡不好覺,更不願看到空氣混濁。
兒子孝敬父母重在平時,重在關鍵的事上,如給父母在離兒子近的地方買房子居住,大事來幫忙,平時關心父母健康,好好工作讓父母高興,兒媳婦孝順公婆,孫子活波聽話,年節願來一起吃頓飯,沒空來也不挑撿,通通訊息,這不挺好嘛!
我保持平常心,清淨寂然,一日三餐,自在逍遙,快快樂樂,天天是年。我也不過生日,忘記年齡,與老伴鍛練,道法自然,每天走15裡至20裡,已走了六萬七千裡,我六十六,老伴六十三,身體健康,沒有疾病,心清意淨,安度晚年,白頭偕老,這不很好嘛!這才是清淨之福!
-
6 # 李蘭奇作文
感謝邀請。年齡越大越覺得過年沒意思當然是社會變了,我們自己也變了。小時候物質條件很匱乏,缺衣少食,一件衣服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只有等到過年的時候才能穿上一身新衣裳。平時經常吃不飽肚子,甚至一年到頭都見不到葷菜,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吃到大魚大肉。那個時候過年就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期待,一整年就盼著那幾天,所以會有很多儀式感。
如今物質條件極大的豐富,吃的穿的用的什麼都不缺,天天像過年,而且基本都有車,親戚朋友熟人一個電話隨時就可以去見面聚會,想去哪兒吃飯就去哪兒,想在哪聚就去哪兒,甚至可以送餐到家,現在的衣、食、住、行、用都跟以前發生了天翻地覆地變化,以前過年所期盼的所有東西現在都已稀鬆平常了,過年只剩下了一種文化符號,它的內容已經徹底改變了。
作為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不管它有多麼豐富的文化內涵,多麼難以割捨的人文情懷,我們不得不承認傳統的年味已離我們漸行漸遠的事實。社會變了,我們自己的生活方式變了,我們的觀念也變了,我們的傳統節日自然也要在傳承中創新,賦予它新時代的內涵。
-
7 # 情商之路
過年是童年的樂趣,沒到過年的時候。
1、年齡大了。你變成了配角,不再是主角。小的時候過年父母們都圍著家庭轉。我們有自己玩的,比如放鞭炮。三五個小夥伴就玩起來了。那時候你就是主演。現在你長大了。很多事情等著你去準備。你變成了僕人。
2、你沒把過年看作一件樂趣的事去做,所以的話一年比一年過得慘,一年比一年過得清貧。所以年齡越大你越不想過年。人的生活需要儀式感。過年是最好的儀式感。
3、過年將增大開銷,你沒有給家人帶來希望,只能平平淡淡的將就應付著。所以覺得沒意思。因為你早就被生活消磨了激情。
-
8 # 好事吃瓜群眾
過年沒意思,說白了就是人們說的沒有了年味。既然已無味,自然而然顯得積累,就提不起興趣了。其實可以對比下,覺得沒意思的大多都是老一輩的人,80後多數也表現出沒意思。反觀90,00則相對要好得多。這主要是生活在不同時代不同經歷所致,想想過去的年那真的是一年到頭最盛大的節日,過年有新衣穿,平常捨不得吃不到的食物也大多能在過年時得到享受,同時年夜飯也是家人親朋同聚一堂的最美時刻。一大家子吃著年夜飯,看著不浮誇的春晚,期待著能給大家帶來快樂的相聲小品等節目,推杯換盞中聊著一年來的喜怒哀樂,對過去的一年總結畫上句號,笑談著來年的打算。主菜吃的差不多了,小孩子就三五成群的跑出去放炮,各式煙花爆竹更襯托出節日的氣氛。整點鐘聲響起,一家人下著餃子,湯圓,迎來新年,別提多開心,出門遇到鄰居也會相互恭賀新年。但是現在呢,生活水平提高了,年夜飯也是平常想吃就能吃到的菜式,無非是數量花式更多些罷了,對年夜的“吃”早已沒有了吸引力,而原本該吃吃喝喝聊天盡興的聚會時刻,責備低頭搶紅包、刷朋友圈、微信問候等一系列手機操作所代替。再來說說春晚,要麼弘揚主旋律的歌曲,要麼就是平常網上玩爛了的段子,要麼就是各類小鮮肉不疼不癢的的賣著笑,真正能觸及到人們笑點帶來歡樂的節目真的已不多,春晚質量猶如黃鼠狼下崽,一年不如一年,所以春晚也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現在仍存在著只是保留其“年”的象徵意義罷了!至於煙花爆竹嘛,很多地方都已禁放,若要放得去很遠的指定地點燃放,無形中年夜生活更加少了節日氣氛。再來說說生活環境,現在城裡高樓大廈,很多人都是住了多少年都不知道左鄰右舍姓什麼叫什麼,鄰里鄉親的概念早已不復存在,出門遇見了或許只是點頭微笑打個招呼而已,則少了那句新年問候。諸多的一切新舊時代年夜的變化,讓老一輩很難再找到年的味道了。年——滿滿變成或許只是歷史流傳下來的一個習俗,只是忙碌一年的人們獲得7天假期的一個契機而已吧。
-
9 # 別頂我我是公民
還記得5毛錢一盒的爆竹嗎,還記得燈籠嗎,還記得殺豬嗎!這些東西現在可能還有,但是已經沒有了當年的樂趣,主要是人變了!
人長大了—我們就要考慮工作,考慮住房,考慮未來,現在房價飆升,看醫貴,競爭壓力大,責任大,這些都是我們長大後要考慮的東西,你說在這樣的環境下怎麼還會有當年的童趣!
走親戚—人情事故,婚喪嫁娶,一年下來,幾乎打工賺的錢過完年就沒了,所以說過完年重新來,這樣的日子日復一日,為什麼我們口袋裡就不能多點錢了?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為什麼還過得這麼難呢?還不是我們日常生活必需品抄的太厲害,比如房子,這是必需品吧,我們國家不控制靠炒房是不行的,還是得走可持續發展,多些工作崗位,社會福利制服還要完善,如果我們的衣食住行能透過我們正常的努力就能得到應有的回報,我們又怎麼不會快樂呢,誰不想開著車回家過年,誰不想顯擺!
社會變了是表象,主要是人心變了,有錢就是爺的心態。
回覆列表
都變
年齡增加
過年多
興趣消減
社會進步
防肺病先治霾禁炮
過年沒炮
是長久,健康的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