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夜郎夢在
-
2 # 江海志
如果是領導或者既得利益者,他們會回答很透明、很公正;如果是一線教師回答,他們要麼大罵,要麼嘆息,要麼搖頭,要麼欲言又止,人世間所有複雜的表情大概都可以從這裡找到。
我對績效考核、分配的感覺就是稀裡糊塗。績效考核的方案太複雜了,我往往沒有耐心看完長長的表格。當我偶然發現一條不合理,並向官方詢問時,得到的回答一般都是“這是教職工代表大會透過的決議”。如果我再問,他們就會說:“既然不合理,你弄個大家都滿意的啊?弄不出來,就不要亂髮牢騷!”其實學校裡的很多事都是如此,你一批評,人家就會說,這件事你來管管,或者你拿出個好的方案來啊!當然,能有更好的方案,再提出批評是更好的一件事。但這並不代表沒有更好方案,就不能批評。人類總是在反省中進步,批評會促進反省。只要不是惡意的,所有的批評都有價值。思想從批評開始,人類文明史就是一部批評史。績效工資的分配和核定額數就更復雜了。如果你要問出個所以然,恐怕沒有極為清醒的大腦,極大的耐心,是做不到的。所以多年以來,績效工資,包括日常工資是怎麼算出來的,我們大多數人是不明不白的。說極端點,就算少發了若干年,多發了若干年我們也是不清楚。據說,有一個同行,仔細研究那個工資EXCEL表,最終發現他們學校少發了兩年多的某項工資。最後學校給所有人補發了。我們都在感嘆這個人實在是牛啊!要不是他,他們學校豈不是一直都要少發這份工資。 最後這位人才離開了教師崗位。據說他後來錢圖無量。
一言蔽之,我們大多數人連日常工資的核算都看不懂,更看不懂複雜的績效工資的分配和核算了。可是,如果你說不透明,官方會請你看工資發放系統,月月更新。如果你說不公正,官方會讓你整出個公正的方案來。
為了讓日常工資和績效工資更透明,更公正,首先要做的是讓簡單的事情迴歸簡單。我相信,是我們人為地將工資核算搞複雜了。如果我們把零零碎碎整合成幾大塊,我相信是人都能看懂。我家裡人在私企上班,工資條目清清楚楚:基本工資加提成。私企能做到,我們也能做到。因為這原本就是個簡單的問題。簡單的問題是怎樣變複雜的,其中玄妙何在?實在不是我這個普通一線教師能弄明白的。
能看懂工資核算,才有可能進一步追問,是否透明,是否公正。否則一切都是雲裡霧裡,稀裡糊塗。績效考核分配亦然。
後記:一提績效工資就一把辛酸淚的故事,現實中數不勝數。各位,談一談您的故事吧!
-
3 # 毫米
從2009年開始,國家在義務教育學校全面實施績效工資制度,至今已近十個年頭。十年實踐,到底有沒有實現既有效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又公平公開公正推進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初衷?一直以來眾說紛紜,爭議不斷。
筆者所在縣經濟比較落後,這些年,每月30%績效工資僅從最初的兩三百元上漲到現在的接近五百元。2014年之前,我校實行的是30%績效工資全額髮放給教師個人,學校另發課時工資用於平衡工作量。
但2014年八項規定後,學校不得發放課時費、加班費及一切津貼補助。同時30%績效工資也不能平均發放,必須用於平衡工作量和衡量教學業績。總之,涉及校內的一切利益分配,只能用這區區幾百元錢做文章。螺螄殼裡做道場,能鬧出什麼動靜?
眾所周知,規模越大的學校,管理層越臃腫。管理層掌握分配權,自然要多切走一些蛋糕;後勤是實力派,拿平均數似乎也合理。結果,帶課偏少又沒有職務的老師,很多完全得不到績效工資。
績效工資是計算在教師工資總額中作為扣費基數的,這就令老師們認為30%績效也是自己工資的一部分。現在被別人咬掉一大塊,心裡自然不服氣。特別是那些機構繁疊、管理與教輔後勤人員眾多的學校,老師們尤其感到不平。
有些教師甚至公開反對學校的分配製度,或者消極怠工。導致學校各項工作陷入被動,社會評價走低。但對此校長也無可奈何。精減機構人員的話,將觸動很多人的利益,會被盤根錯節的各種關係掣肘;處罰不認真工作的教師呢,則可能引發教師強烈反彈,產生無法預料的後果。
這種現象在全國範圍內普遍存在。有些經濟發達地區,為緩解矛盾,將30%績效工資直接發給教師個人,另設增量績效,用於平衡工作量和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
從去年開始,我縣所有義務教育學校也全部實施了此方案。這塊我是2950元(中一職稱,半年,平均每月不足500),已於昨日發放至個人賬戶。所以也不存在分配上的公平與否。只是,增量績效那塊實在太少,全期我僅分到270元,聊勝於無罷了。
您所在學校是怎樣的呢?
-
4 # 終將長大
任何地方,都不能做到絕對的公平公正公開,領導們糊弄老師的方法很多,總體來說差不多,不過分就就OK了!
我這座標是河南小鎮,農村學校。說說我們這的績效發放辦法。
1.怎麼發放。按積分發放,積分包括工作量(課節、早晚輔導),作業教案檢查,考勤,教研活動,等等,積分最高的是一百分,其他的按比例遞減。
所有績效工資按每個人的積分得數發放。
2.問題來啦,有多少人能得到平均數?我是中教一級,平均數是2700左右(半年)。我擔兩個班的語文課,兼任班主任,18年半年的績效是2944,比平均數多點。這裡邊包括每月150元的半年班主任費 ,就是說,如果刨去班主任費675元 ,我是拿不夠平均數的。
不是班主任的老師,都拿不夠平均數,只有班主任和校領導才能夠拿夠平均數或者多於平均數。
3.其他學校方法。這是我們學校的發放辦法 ,其他學校方法各不相同 ,有的學校基本上啥也不按,就發自己的平均數。為了應付檢查,每個人稍有差別,一般是幾十塊錢的差別。
我個人覺得,這個績效工資並沒有起到激勵作用,還不如個人領個人的平均數,省心!
回覆列表
績效考核成了一線教師的痛。
筆者所在某縣中便如此:
1,教育局呵護校長,從每位老師績效工資裡抽走一部分給校領導,校長績效是普遍教師近2倍,教師不到一萬,而校長一萬八千多。
2,校長呵護中層。中層比普通教師多2000一3000。
3,不僅如此,普遍教師還必須再抽一部分錢出來用於各種超代課費開支,而校長卻不用。
績效分配喪失了獎優罰劣的初衷,成為一線教職員工人人詬罵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