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友和黎明,都是四大天王之一,可見影響力與地位。但單就歌唱成就與地位,肯定是張學友的歌唱成就與地位更高。
張學友在第四大天王中被譽為“歌神”!
張學友是流行音樂的先行者,他影響了整個華語流行音樂的市場,他的影響力覆蓋了全球華語人社會以及東南亞。張學友也成功的開拓了海外的市場,讓華語音樂走向了世界各地。
1993年 ,在叱吒樂壇流行頒獎禮中,陳輝虹也在現場表示之後再無四大天王,將四大天王作為普通歌手獲獎,在這次的頒獎中,張學友獲得了兩項重要的獎項,其中最耀眼的就是獲得男歌手金獎,而劉德華和黎明分別得了銀獎和銅獎。
被封為“歌神”之後,張學友被寄託了香港甚至是華語樂壇的期望,名譽背後更大的是壓力。頂著“歌神”的稱號,張學友並沒有畏縮。
在90年代中後期,他迎來了自己真正的巔峰時刻。僅在1995年,他就在全國舉辦了100多場演唱會,平均三天一場,這對於現在的歌手都是讓人震撼的數字,更何況90年代娛樂業還未普及、粉絲群體還未成規模。100多場演唱會總觀眾人數達200萬人次,這也創造了亞洲歌手舉辦演唱會場次的紀錄。
然而神奇的1995年並未止步於此,在現場火熱的同時,張學友唱片的銷量也達到了一個峰值,僅次於邁克爾·傑克遜,讓世界為之瘋狂。但這只是歌神崛起的開端,1996年至2000年,他一次次重新整理著自己的記錄,展現出歌神應有的天賦。從最初無意的稱呼,到如今實至名歸的歸屬。
張學友歌曲的詮釋能力特別強,各種型別的歌都能駕馭,他演唱或的每首歌都能用他那極富感染力的唱腔表現出來。
張學友更是有多首膾炙人口的代表作:《吻別》、《一千萬個傷心的理由》、《如果這都不算愛》、《心如刀割》......
而說到黎明的代表歌曲:《今夜你會不會來》《兩個人的煙火》《你讓我忘》《我這樣愛你》等等,傳唱度和流行度也許不如張學友。不過黎明卻在電影界的成就很高,出演過《梅蘭芳》、《無間道》、《十月圍城》、《賭神》、《建國大業》等。
還有就是,在他們那個年代,黎明就相當於現在的流量明星,張學友就相當於實力歌手。
張學友和黎明,都是四大天王之一,可見影響力與地位。但單就歌唱成就與地位,肯定是張學友的歌唱成就與地位更高。
張學友在第四大天王中被譽為“歌神”!
張學友是流行音樂的先行者,他影響了整個華語流行音樂的市場,他的影響力覆蓋了全球華語人社會以及東南亞。張學友也成功的開拓了海外的市場,讓華語音樂走向了世界各地。
1993年 ,在叱吒樂壇流行頒獎禮中,陳輝虹也在現場表示之後再無四大天王,將四大天王作為普通歌手獲獎,在這次的頒獎中,張學友獲得了兩項重要的獎項,其中最耀眼的就是獲得男歌手金獎,而劉德華和黎明分別得了銀獎和銅獎。
被封為“歌神”之後,張學友被寄託了香港甚至是華語樂壇的期望,名譽背後更大的是壓力。頂著“歌神”的稱號,張學友並沒有畏縮。
在90年代中後期,他迎來了自己真正的巔峰時刻。僅在1995年,他就在全國舉辦了100多場演唱會,平均三天一場,這對於現在的歌手都是讓人震撼的數字,更何況90年代娛樂業還未普及、粉絲群體還未成規模。100多場演唱會總觀眾人數達200萬人次,這也創造了亞洲歌手舉辦演唱會場次的紀錄。
然而神奇的1995年並未止步於此,在現場火熱的同時,張學友唱片的銷量也達到了一個峰值,僅次於邁克爾·傑克遜,讓世界為之瘋狂。但這只是歌神崛起的開端,1996年至2000年,他一次次重新整理著自己的記錄,展現出歌神應有的天賦。從最初無意的稱呼,到如今實至名歸的歸屬。
張學友歌曲的詮釋能力特別強,各種型別的歌都能駕馭,他演唱或的每首歌都能用他那極富感染力的唱腔表現出來。
張學友更是有多首膾炙人口的代表作:《吻別》、《一千萬個傷心的理由》、《如果這都不算愛》、《心如刀割》......
而說到黎明的代表歌曲:《今夜你會不會來》《兩個人的煙火》《你讓我忘》《我這樣愛你》等等,傳唱度和流行度也許不如張學友。不過黎明卻在電影界的成就很高,出演過《梅蘭芳》、《無間道》、《十月圍城》、《賭神》、《建國大業》等。
還有就是,在他們那個年代,黎明就相當於現在的流量明星,張學友就相當於實力歌手。